【水牛厝好喙斗】-古早味旗魚羹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水牛厝中山路上有許多知名的美食店家,包含我們之前介紹過的水牛厝鴨肉羹。除此之外呢,還有一間傳承三代的好味道,為水牛厝帶來50多年的美味與回憶。

古早味旗魚羹所在的中山路是比較靠近水牛厝庄內的路段,所以在過去相對來說比鴨肉羹的地段還熱鬧。雖然如此,但是周遭還是幾乎沒有賣吃的店家。50多年前,水牛厝中山路上有一間知名的「大川戲院」(今為來來五金賣場以及太保市農會南新辦事處),在當時的水牛厝,看戲是很高級的娛樂,因此也為周邊帶來人潮。第一代的葉老闆看到了這個機會,就決定在自家煮肉羹挑到門口的大樹下,也就是現在店面的位置,開了一個小攤販賣起肉羹、陽春麵、小菜,這就是現在古早味旗魚羹的開始。

除了戲院吸引人潮之外,老闆的肉羹當然也是有他們獨特而且受到讚賞的口味,才能傳香這麼多年。說起中山路上的古早味旗魚羹,幾乎所有50歲以上的水牛厝人都會想起一個東西:「粗糠」。粗糠就是稻米經過輾米後脫下來的殼,因為收割後總是會產生大量粗糠,所以過去和稻草一樣在過去大多會做為燃料使用。古早味旗魚羹過去就是在老闆家中的大灶,燒粗糠煮出讓水牛厝人讚不絕口的肉羹,吃過的人都喜歡那種獨特的香味。

當「大川戲院」不敵電視的普及而倒閉之後,由於第一代老闆已經做出口碑,所以生意並沒有受到影響。大嘉義主題樂院、藝都表演村陸續倒閉後,水牛厝失去了觀光人潮,但古早味旗魚羹的人潮卻持續不減,至今仍然十分受到歡迎。之所以能受水牛厝人喜愛這麼久,除了口味之外,還必須提到老闆的善心事蹟。過去在國小還沒有營養午餐的時代,農村的小朋友上國小的午餐非常簡陋,有的小朋友甚至沒有午餐,古早味旗魚羹的第一代老闆便將生意做到國小裡,用便宜的價錢賣給南新國小的學生,而且也不計較學生付的錢到底夠不夠,兩塊錢賣一碗、一塊半也賣一碗,反正就是讓學生有頓午餐吃。就是因為過去有對國小有深遠的貢獻,古早味旗魚羹在歷經時間的考驗,傳到第三代老闆,還是非常受到水牛厝人的喜愛。

目前第三代的少年頭家(siàu-liân-thâu-ke)和第二代的爸媽一起經營店面,雖然三合院已經改建為透天厝;雖然已經不再使用大灶燒粗糠煮羹;雖然帶來人潮的大川戲院早已倒閉,古早味旗魚羹仍然保持了他們的古早味,並且持續為水牛厝帶來傳承三代的好味道。希望大家來水牛厝玩的時候,不要忘記來品嘗這個從戲院點心起家,過去肩負小學午餐重任,傳承至今仍然受到歡迎的古早味旗魚羹!

古早味旗魚羹地址:
嘉義縣太保市南新里中山路一段168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水牛厝稻草工作坊的沙龍
16會員
26內容數
2019/08/25
今年的水牛厝大士爺祭典很不一樣,因為今年不像往年在公地前(玉皇宮前)火化大士爺,而是信徒們與大士爺一起走到一個很重要很特別的地方進行儀式。就讓我們來回顧這個過程吧!
Thumbnail
2019/08/25
今年的水牛厝大士爺祭典很不一樣,因為今年不像往年在公地前(玉皇宮前)火化大士爺,而是信徒們與大士爺一起走到一個很重要很特別的地方進行儀式。就讓我們來回顧這個過程吧!
Thumbnail
2018/12/21
  從前兩篇介紹文章之中,我們可以知道五年王爺是主管人間瘟疫的神明,但是如果以以為五年王爺只有管人類的瘟疫,那你就大錯特錯囉。其實五年王爺跟養豬業也是十分相關,在中國的非洲豬瘟疫情嚴重威脅台灣養豬業的現在,將五年王爺請到我們水牛厝來真是太適合了。
Thumbnail
2018/12/21
  從前兩篇介紹文章之中,我們可以知道五年王爺是主管人間瘟疫的神明,但是如果以以為五年王爺只有管人類的瘟疫,那你就大錯特錯囉。其實五年王爺跟養豬業也是十分相關,在中國的非洲豬瘟疫情嚴重威脅台灣養豬業的現在,將五年王爺請到我們水牛厝來真是太適合了。
Thumbnail
2018/12/05
  五年王爺每五個年度一次的五年大科,對於雲林、嘉義地區的農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活動,除了祈求地方的平安外,也代表著家族團聚的日子。那麼,你知道五年王爺是怎麼來的嗎?
Thumbnail
2018/12/05
  五年王爺每五個年度一次的五年大科,對於雲林、嘉義地區的農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活動,除了祈求地方的平安外,也代表著家族團聚的日子。那麼,你知道五年王爺是怎麼來的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位在新莊副都心中港一街的玠淶新莊老牌豬血湯,是一家老字號的台灣小吃店,以豬血湯、魯肉飯、炒麵炒米粉及古早風味美食及小菜為主打,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玠淶新莊老牌豬血湯位在中港一街,因為營業歷史悠久,不是在地人經過很容易錯過。老闆表示,他們營業到現在已經六十多年了,很多客人是從小吃到老,是貨價實的「老」
Thumbnail
位在新莊副都心中港一街的玠淶新莊老牌豬血湯,是一家老字號的台灣小吃店,以豬血湯、魯肉飯、炒麵炒米粉及古早風味美食及小菜為主打,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玠淶新莊老牌豬血湯位在中港一街,因為營業歷史悠久,不是在地人經過很容易錯過。老闆表示,他們營業到現在已經六十多年了,很多客人是從小吃到老,是貨價實的「老」
Thumbnail
小西門燉肉飯,創立於民國66年,開在鹽埕埔地下街口,以高速餐廳起家,是鹽埕區45年老店,提供平價、美味的簡餐跟小火鍋。是不少在地人童年的回憶。 除了販賣的湯品,小西門燉肉飯也有提供免費的柴魚湯,喝起來帶有濃厚香氣,氣候變化大,喝上一杯很暖身。除了簡餐,小西門燉肉還有小火鍋,最具特別的是魷魚螺肉火鍋,
Thumbnail
小西門燉肉飯,創立於民國66年,開在鹽埕埔地下街口,以高速餐廳起家,是鹽埕區45年老店,提供平價、美味的簡餐跟小火鍋。是不少在地人童年的回憶。 除了販賣的湯品,小西門燉肉飯也有提供免費的柴魚湯,喝起來帶有濃厚香氣,氣候變化大,喝上一杯很暖身。除了簡餐,小西門燉肉還有小火鍋,最具特別的是魷魚螺肉火鍋,
Thumbnail
「鹿港市場中的老味道-楊記肉圓」 俗語說「一府二鹿三艋舺」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到鹿港在台灣早期中的重要地位,時過境遷,今日的鹿港雖不及往日繁榮,但仍然是一個生機勃勃、富有生命力以及濃厚歷史底蘊的鄉鎮,也是許多遊客來到彰化所必定造訪的景點,而我雖然就住在彰化縣中,但逢假日仍然會三不五時跑去鹿港一趟,原因無
Thumbnail
「鹿港市場中的老味道-楊記肉圓」 俗語說「一府二鹿三艋舺」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到鹿港在台灣早期中的重要地位,時過境遷,今日的鹿港雖不及往日繁榮,但仍然是一個生機勃勃、富有生命力以及濃厚歷史底蘊的鄉鎮,也是許多遊客來到彰化所必定造訪的景點,而我雖然就住在彰化縣中,但逢假日仍然會三不五時跑去鹿港一趟,原因無
Thumbnail
這家位於三和夜市前段,中央北路26號的「市場口木瓜牛奶專賣店」。這家創立於1979年,主打原汁原味不加一滴水的老攤,如今是第二代接手,品質依然很穩定美味好喝!
Thumbnail
這家位於三和夜市前段,中央北路26號的「市場口木瓜牛奶專賣店」。這家創立於1979年,主打原汁原味不加一滴水的老攤,如今是第二代接手,品質依然很穩定美味好喝!
Thumbnail
以上這些臺北市城中區老店,家家歷史悠久,陪我走過漫長的歲月,經由舌尖帶給我許多美好的滋味與回憶。將來這一張城中區美食地圖仍將帶在身邊,也希望能夠不斷增添更多讓人想一去再去的餐館,享受美味的時光,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以上這些臺北市城中區老店,家家歷史悠久,陪我走過漫長的歲月,經由舌尖帶給我許多美好的滋味與回憶。將來這一張城中區美食地圖仍將帶在身邊,也希望能夠不斷增添更多讓人想一去再去的餐館,享受美味的時光,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和板橋城的緣分締深是為了小吃,最初是沙茶魷魚羹,蘿蔔糕與糯米腸也品嚐過,最近是為了在攤前吧台品嚐「淡麗」油飯。 撰文.攝影=鄭順聰(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拜拜)
Thumbnail
和板橋城的緣分締深是為了小吃,最初是沙茶魷魚羹,蘿蔔糕與糯米腸也品嚐過,最近是為了在攤前吧台品嚐「淡麗」油飯。 撰文.攝影=鄭順聰(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8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拜拜)
Thumbnail
​ 如果你是美食通那麼屏東縣的美食有哪些呢???是魚羹、乾麵、小籠包、豆漿、肉粽、沙茶牛肉...還是其他的?淋淋灑灑其實應該蠻多的吧。在這麼多列舉的美食中都是小吃吧!其實屏東縣的美食有一個是明末從古至今的極致食物,源自於屏東縣最南端的枋寮到恆春一代區域的就是綠豆饌。綠豆饌這碗濃濃稠稠的甜品,在恆春
Thumbnail
​ 如果你是美食通那麼屏東縣的美食有哪些呢???是魚羹、乾麵、小籠包、豆漿、肉粽、沙茶牛肉...還是其他的?淋淋灑灑其實應該蠻多的吧。在這麼多列舉的美食中都是小吃吧!其實屏東縣的美食有一個是明末從古至今的極致食物,源自於屏東縣最南端的枋寮到恆春一代區域的就是綠豆饌。綠豆饌這碗濃濃稠稠的甜品,在恆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