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日,一般大多會在初八半夜十二點過後、初九的凌晨開始準備牲禮來拜天公。天公就是台灣民間信仰玉皇上帝的俗稱,是台灣人民間信仰中地位最高的神明。在1910年出版的《台灣歲時祭》中,日本人對台灣人拜天公的習俗做了簡單的紀載:正月初九為玉皇上帝的誕生日,大家小戶都在門口擺設牲禮、燒香拜拜、燃放爆竹、朝向天空九叩首。書中還說到這天的市集甚至比元旦還要熱鬧。 雖然台灣各地大多都是選在天公生日的初九拜天公,但是水牛厝跟其他地方不一樣,我們是「初八拜天公」,而這背後有著一個周邊村莊交流互動的歷史原因。 據說古早時代水牛厝跟台灣其他地方一樣都是在初九拜天公,就如同《台灣歲時祭》記錄的一樣,正月初九的前一天水牛厝的市場都是人擠人,非常熱鬧。但是在水牛厝西邊的幾個小庄頭,像是麻魚寮或是再更西邊的小庄頭,由於古早的時候他們庄裡沒有自己的市場,所以正月初八那天會有很多人來水牛厝的市場採買明天拜拜的東西。人潮除了帶來商機、帶來熱鬧的氣氛之外,也帶來一些摩擦。據說因為太多人到水牛厝的市場買東西,造成市場缺貨,有些人為了搶買東西一言不合就開始吵架,甚至動手動腳。因為曾經發生這種事情,所以水牛厝的人就決定,提早一天拜天公,讓其他庄頭的人可以比較順利的在拜天公的日子來水牛厝買東西拜拜。這種習慣不斷流傳,直到今天水牛厝人仍然是早其他地方一天,在初八凌晨拜天公,成為水牛厝獨特的傳統。 傳統來說水牛厝也會因為慶祝天公生而在初八的晚上辦桌請客,雖然隨著時代變遷,參與的人是越來越少,但還是可以看到熱鬧的攤販、歌舞團、演戲等等活動,在這樣的熱鬧中,水牛厝度過比別人都早一天的初八拜天公的日子。 水牛厝初八拜天公的傳統是古早的水牛厝與周邊聚落的互動交流而產生的結果,為了避免對水牛厝以及其他小庄頭的一些可能的負面事件(市場的糾紛之類的)發生,所以水牛厝人選擇改變傳統習俗以配合人群的活動以及市場的生態。從「初八拜天公」可以看到古早的水牛厝人「創造」了一個「新的傳統」,到了現在,這個新的傳統和背後的故事就成為了地方的「文化特色」,這些獨特的文化特色也就會成為水牛厝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 雖然水牛厝現在沒有像以前一樣大的市場,但是為了體諒周邊沒有市場的庄頭所保持的初八拜天公的習慣還留著。過年來水牛厝走走,聽聽過去水牛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