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心得—自然環境決定世界現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這本書的主旨,就在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現代的世界是這個樣子?」更進一步來說就是「為什麼現代是西方、歐洲文化的世界?」要對文明、知識等作朔源性的探討,總是以西元前500年的希臘為起點。但這本書的目的並不在此,其所追問的是,為什麼是從那邊開始?

近因與遠因

書名的槍砲、病菌與鋼鐵是形成現代世界的近因,那是什麼讓某些地區的人能在這三個近因的伴隨下,凌駕於其他地區?這個遠因—或說終極因—在本書提出的結論就是:「自然環境。」

進而言之,所謂自然環境是指在各大洲(板塊)之間,因天然所致之動植物資源分配不均等,進而自微小的差異發展至今日的世界中分成三種—已開發、開發中以及未開發。我想這也是作者所提到混沌現象的一種表徵,也就是許多今日的現況並無法在當時作出預測,然而極度依賴初始條件的系統(世界),輕微的擾動造成今日的現狀。

植物的馴養,使人能夠發展農業,營養及熱量的獲得可透過栽種與農耕為之,進而可能發展文明;動物的馴養歐亞大陸則是目前所見家畜的發源地,而美洲的哺乳動物在13000年前發生了大滅絕。這使得在1492年的兩個世界的接觸,讓歐亞大陸壓倒性的擊敗美洲。方式則是:槍砲、病菌與鋼鐵。而大陸的形狀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絕大部分的群聚的技術,都不是透過創造而是以借用的方式獲得,因此大陸間之聯繫與交通也是很重要的。例如歐亞大陸中是以東西向作為軸線,而美洲則是以南北向作為軸線,更別說中間有狹窄的巴拿馬海峽,這使得資源以及技術的傳播緩播的原因在於,若是南北向者則因緯度之變化而必須面臨氣候的不同所帶來的限制,因此在傳播上會更加困難。除此方向之歧異之外,也必須要考慮到陸塊中地理型態,例如是否有高山或荒漠阻滯資源與技術的傳遞等等。這些,都是自然環境此終極因中所具備的影響因素。

農業與文明

農業的發展與文明的起源有很著要的關係,在農業出現之前,世界上的人類都是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而在農業發展之後,才使得糧食有所剩餘,基此能夠供養不事生產的人,進而形成除糧食生產外的工作,而使得政治得以可能。然而,為何某些地區的農業得以發展這個問題,答案就是前述的遠因—自然環境。而農業使得政治組織、技術、發明得以有發展可能之外,病菌也是在人口變得稠密後,人與動物的相處使得原先僅在動物之間傳播的病毒變異成人畜之間的傳播最後變成在人之間傳播。而農業的提早起步,使得該地區的人民得以先面臨病菌的考驗進而形成免疫力,在進入其他地區時,具有體質上的優勢,而在踏上另一片土地時,順帶著將病菌散播。比屠殺造成更多死亡的,其實是病菌,就在1492年的兩個世界的接觸中,使得95%的北美土著死於疾病(例如天花)。

最佳分裂原則

最佳分裂原則(Optimal Fragmentation Principle)雖然在書中沒有提出定義,但是作者用以說明的是為何在15世紀前是技術先驅的中國,卻被歐洲超越。近因或可說為儒家思想、西方科學興起、重商主義與資本主義等等,然而作者認為遠因在於中國很早就統一並且維持而歐洲長期是分裂狀態。而分裂對創新的影響在意念可否自由交流、有無跨越疆界的自由、裂塊是否獨特。而最佳分裂原則就是指必須是分裂但又不是太過於分裂,而使得創新與發展得以可能,例如中國就是太過不分裂,而印度是太分裂,而歐洲是剛剛好,所以各個政治體可以在互動中發展。

但政治體制的又是怎麼來的?作者的答案是:「地理環境」。這其實是很矛盾的,在回答為何在同一個板塊中,且亦有自己的文字、農業與文明及政治系統之中國為何在15世紀後是落後於歐洲的國家,尤其中國與肥沃月灣(此地是歐洲農作物、技術、牲口、文字的發源地,歐洲各地皆自此採借而來)幾乎同時發展糧食生產業、生態相複雜、生物資源豐富、有多種農作物、牲口、技術、面積廣大、人口多,作者給出的遠因是政治體制,而政治體制的遠因又是地理環境,然而,最初不就是在探討為什麼地理環境類似的地區卻在後產生了落差?也就是說,在此就有以問答問而產生循環論證的問題。

結論與省思

雖然作者對於其論述並非地理決定論之主張為:「...要不是人類的創造活動,我們今天還在用石器切肉,茹毛飲血,像我們一百萬年前的祖先一樣。所有的人類社會都有發明天才,不過有些環境提供了更多的起步素材,提供了更適合利用新發明的情境。其他的環境則否。」然而,我認為這不過是強化了其係地理決定論之定性,即便承認這種天才論,然而照這樣說來,也必須要有環境提供足夠的素材來讓天才運用。雖然說這種論點可以迴避掉種族主義的問題(即免去人種資質優劣之辯),但是也忽視掉一個重點—制度。

在後記中,作者也提到在地理環境類似,但是因為政治體制的不同,進而產生發展的歧異,例如東西德、南北韓,我認為這也是很明顯的意識到制度產生差異,這就跟為什麼瓦特是我們認為蒸汽機的發明人,但實際上蒸汽機的原型早就已經出現了。同樣的,如同作者所說,歷史科學雖然無法如同自然科學的典型物理學一般操作實驗變項之方法來獲取知識,但可以透過比較之方式為之。同樣地,在比較「歐」「亞」大陸上的不同發展時,得到的終極因應為政治體制,換言之,制度才是,所以我在前也提到我認為作者所述是有矛盾的。

尤其,在最佳分裂原則的說明時,作者也顯露出其實制度具有關鍵的影響,在其對於分裂所帶來的影響中其實就是一種「良好制度」所必備的要素—自由。不僅在判別是否是最佳分裂的情形下是以具有政治性的判準做為標準,退步言之,判定是否「分裂」之標準,已然係以政治體為準了(而非純地理環境之劃分)。

制度的影響性,不僅是對於歷來的解釋,也是對於今日的解釋,就像在書中提到人口跟面積是帶來創新的關鍵,然而,當今的中國地大人稠,為什麼卻沒有進步?確實中國近年急速發展,經濟大幅提升,然而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就提到,這是因為中國自榨取式的政治與經濟制度中,開放了其中之一,

也就是鄧小平引進了資本主義(當然變成中國式資本主義),使得經濟制度成為廣納式的,然而,該書也提到,中國的未來必定式微,原因在於近年的發展乃是因於追趕效應(catch-up)也就是說,以先進國家(如歐美)為模範,因自身具有許多成長空間,因此才會產生外顯上有大幅躍進的表象。然而,在這種情形下,終究是有極限的,原因就在於榨取式的政治制度容納不了創造性的破壞,換言之,沒有創新終究會停滯。所以我認為,就當今世界的現狀而言,關鍵是,制度。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曾友俞
85會員
390內容數
雜評
曾友俞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5/02/02
《世》是一本給台灣人的書,這些資訊或是文字中所具有的熱情,或許一時半刻並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熱度卻會經由書籍作為知識被傳導。當然,閱讀者的反應各異,然而,每一點熱度都是積累,直到達到某個量值,這些能量或許就可能會讓閱讀者轉化為行動者,用各種方式傳遞熱情,或為行動、寫作、遊行、交流等等,不一而足。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4/08/01
教育,一直是問題的問題,也是問題的解答。固然《別》以科學為名,但充斥著預設立場(偏見)、矛盾以及語意不明,至少在最基本的一致性(coherecy)上,就有失格之虞。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2023/12/22
扭曲的正義,是否仍是正義?「正義是什麼?」的提問,不只是法哲學的大問題,也是政治哲學的大問題,雖說今日已非爭論不休,但至少到人類的終結時也不會有定論。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放棄思考的理由。這就像難道人都會死,就不用好好活嗎?一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現代社會中為何西方主導發展的原因,包括環境、科技、人口等因素的影響。從人類一萬五千年的歷史中,分析了不同地區的發展速度和技術進步的差異,指出文化與科技的進步沒有絕對的「先進」與「落後」,而是對於當地生活的適應性。特別探討了可馴化的動植物、人口結構及疾病對各地文明演進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現代社會中為何西方主導發展的原因,包括環境、科技、人口等因素的影響。從人類一萬五千年的歷史中,分析了不同地區的發展速度和技術進步的差異,指出文化與科技的進步沒有絕對的「先進」與「落後」,而是對於當地生活的適應性。特別探討了可馴化的動植物、人口結構及疾病對各地文明演進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包含: 1.這本書吸引我的原因 2.開場白—歷史的問題 3.環境是原因? 近因與終極因 4.農業與畜牧—成敗的出發點 5.農業發展的差異—環境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包含: 1.這本書吸引我的原因 2.開場白—歷史的問題 3.環境是原因? 近因與終極因 4.農業與畜牧—成敗的出發點 5.農業發展的差異—環境的重要性
Thumbnail
《槍砲、病菌與鋼鐵》書摘 作者:Jared Diamond 分類:人類地理學(人類學+歷史+地理+生物)
Thumbnail
《槍砲、病菌與鋼鐵》書摘 作者:Jared Diamond 分類:人類地理學(人類學+歷史+地理+生物)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16 閱讀媒介:實體書 書籍來源:茉莉二手書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1998.10.20初版 ISBN: 9571327301 #文化人類學 #社會變遷 #文化史 #人種學
Thumbnail
閱讀時間:2022.8.16 閱讀媒介:實體書 書籍來源:茉莉二手書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1998.10.20初版 ISBN: 9571327301 #文化人類學 #社會變遷 #文化史 #人種學
Thumbnail
《槍炮、病菌與鋼鐵》 如果你與我一樣,對於這世界為什麼如此不平停等感到好奇,作者已經寫出這本書作為答案,我推薦這本書給你。
Thumbnail
《槍炮、病菌與鋼鐵》 如果你與我一樣,對於這世界為什麼如此不平停等感到好奇,作者已經寫出這本書作為答案,我推薦這本書給你。
Thumbnail
人之所以強大所以為人,人之所以為小亦所以為人,人類以身為地球智商最高的動物,試圖控制世界,改變軌則,卻在一次次經驗中驗證了自己的弱小與無知,當我們意識到世界正被我們無限浩劫時,已為時已晚,於公,環境正在被不可逆的方式侵害著,於私,我們已習慣既有的生活方式,即便想出一己之力,但當感到忍無可忍時,因然選
Thumbnail
人之所以強大所以為人,人之所以為小亦所以為人,人類以身為地球智商最高的動物,試圖控制世界,改變軌則,卻在一次次經驗中驗證了自己的弱小與無知,當我們意識到世界正被我們無限浩劫時,已為時已晚,於公,環境正在被不可逆的方式侵害著,於私,我們已習慣既有的生活方式,即便想出一己之力,但當感到忍無可忍時,因然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