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Video Style-Cross promotional video Music Video的出現不僅改變流行文化,這後起之秀更反過頭來影響已發展多年的電影,使80-90年代的電影有非常濃厚的音樂錄影帶風格。Kenny Loggins《Danger Zone》,便是為了宣傳電影《Top Gun》而釋出的其中一支音樂錄影帶,同樣由Tony Scott執導剪輯電影精華與歌手畫面交錯,再透過MTV頻道大力播送,直接向電影與流行音樂的受眾大力行銷。
80年代合成樂器(synthesizers)興起改變好萊塢電影配樂 相較於電影發展初期,30年代以管弦樂運用在電影中,使電影音樂有了不一樣的樣貌。發展至60年代逐漸捨棄大型管弦樂隊配置的模式,開始採用如鄉村、民謠等來源音樂(source music),或像Jerry Goldsmith在古典樂器之外創造新的聲效等。70年代有John Will等讓大家重新認識管弦樂在電影中的魅力。到了70年代末,始採用合成樂,跟隨拍片風格多元需要不同類型的音樂來烘托,也使電影中的音樂有更多可能性。(參考自Score: A Film Music Documentary電影配樂傳奇)
而他們在Flashdance(1983)、Beverly Hills Cop(1984)獲得成功經驗後(Beverly Hills Cop 原聲帶獲葛萊美Best Album of Original Score Written for a Motion Picture or Television Special獎項),也在Top Gun盡可能找來多組流行歌手打造膾炙人口的電影原聲帶。
Harold Faltermeyer生涯代表作《Axel F》是《Beverly Hills Cop比佛利山超級警探》裡非常有記憶點的旋律。
他曾於訪談中提及80年代的電影配樂: 『 The time of soundtracks being great weapons in film business. Being involved in electronic music from the beginning, I realized that synthesizers became more and more common in film scoring.』一語點出80年的電影原聲帶在商業上成功、以及電子音樂的表現如何讓電影音樂有更多元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