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戰場上的時間因素與中國的宣傳謊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是說戰場環境是影響戰爭勝負的重要關鍵,相信這是絕大多數人都會同意的共識。但是大家常忽略的是,戰場環境並不只侷限於看得見的山川河流等實質「空間」,而是同時包含看不見的「時間」。空間的特性會大幅影響時間的進程,如複雜的地型會阻礙部隊行進的速度,而時間的差異會大幅改變作戰的效果,如最著名的閃電戰,就是利用時間因素來大幅增強己方的攻擊力。只是戰史的記載往往要在短短的篇幅裡介紹整場戰事,因此會壓縮時間的進程,而讓絕大多數的讀者忽略了時間的因素,進而讓這個最重要的因子在討論戰爭、戰術時被遺忘。其結果就是出現許多在兵棋推演上可行,但是在現實環境中不可能出現的情況。而這在討論台海威脅時,極為常見,甚至已形成錯誤的共識。
比如許多人常會講,中國犯台時會由『特種部隊發動突襲斬首,接下來十萬兩棲部隊立即搶攤登陸』,這就很明顯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沒有考慮到戰場上時間的問題。原因在於要發動斬首戰,進行突襲,其關鍵在於不知不覺,要在防守方完全沒有任何準備下,才會成功,但是要進行大規模的兩棲部隊登陸,需要一段時間集結部隊、集結船團,將士兵裝載進登陸艦上,再航行大半天,才能抵達台灣海岸線。更不用說發動一場成功的兩棲登陸,需要先掌握絕對的制空權與制海權,否則登陸船團被中途截擊的風險太大。在這個衛星滿天飛的時代,你如果要發動突襲,就很難同時集結大規模的兩棲部隊,在斬首戰後立即發動搶攤登陸,擴大斬首戰的戰果。而如果你想先集結好兩棲部隊與船團,再開始進行作戰,則一定會引起各方注意,錯失發動斬首戰的突襲機會。「突襲斬首戰」與「大部隊登陸」這兩者很難同時存在。
中國獲得歐洲野牛級登陸艦以後,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小部隊快速突襲能力。
只是很可惜的是,這種完全不符合正常邏輯的中國犯台模式,多數的台灣人卻都深信不疑。但當我們知道了這種說法只是中國文攻武嚇的一環,在現實作戰中不太可能發生時,我們就可以發現一件事。若中國決定發動突襲斬首戰,則風險會很高,因為一旦失敗,中國很難在接下來立刻集結大規模的部隊發動全面的登陸作戰,最多是利用空軍戰機或短程戰術彈道飛彈發動跨海攻擊,或由海軍艦隊進行包圍封鎖。只要台灣政府不投降,則很難在短時間內結束戰事,反而會給予台灣盟邦介入台海戰事的充分時間,而這是中國所最不樂見的情況。如果中國選擇進行正規的兩棲登陸作戰,先以演習或其它的名義,大規模集結部隊,準備奪取制空權與制海權後,再渡海進行登陸作戰,則又會失去突襲的良機,讓台灣可以有充份的時間進行戰爭準備。
這就是戰場環境中,「時間」這個因素的最大影響。
很多人都會以為,在現代化的戰爭中,一切都會以超快節奏來進行。這在戰機與飛彈為主要作戰武器的戰事中,也許沒錯。但絕大多數時候,戰事也會牽連到海軍艦艇與地面部隊。而如果戰機、飛彈的時間計算單位是以「分」為單位,那在海上的海軍艦艇,其移動的時間計算單位就是以「小時」為單位,而地面部隊的部署與運動,就是以「天」為時間單位了。最好的例子,就是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時,美軍司令史瓦茲科夫將軍在戰事開始的初期,最擔心就是部隊仍然未抵達定位,最先趕到戰區的是空軍戰機與極少數可以快速動員的快速反應部隊,但是這些快速反應部隊為了要能快速機動部署,都屬於輕裝步兵,防禦力薄弱,萬一伊拉克的重型裝甲師決定進攻,當時的美軍幾乎完全沒有任何的勝算可言。
美軍的海軍艦艇是在一個禮拜後才陸續趕抵戰區,而地面部隊則在二個禮拜後,才開始逐步抵達,讓史瓦茲科夫將軍吃下定心丸。至於後勤輜重全部都運到,可以進行正規作戰,那已經是一個多月後的事了。雖然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一九九○年代初期,當時美軍的運輸能力遠遠比不上現在,但今日世界上多數國家的運輸能力,還比不上那時的美軍。中國近年來的海空運輸能力雖然有很長足的進步,有能力發動一場大型的渡海兩棲作戰,可是綜合來評估,要發動大型的正規渡海作戰,需要調動不同戰區的部隊來支援,特別中國的國土廣大,平日備多力分,要集結這些部隊跨戰區支援,需要一定的時間,也極引人注目。動員規模越大,就越需要時間來準備。若不想調動部隊引發注意,只想利用東部戰區與南部戰區的兵力,那兵力與裝備就只夠發動一場小規模的快速突襲。
所以中國誇口說「三日之內打下台灣」,這有可能,如果中國的突襲部隊真的達成斬首的目標,又在裡應外合下,讓台灣政府快速投降,則三日之內打下台灣並非完全不可能,但若說要以「十萬部隊登陸」的方式,在三日之內打下台灣,那就是非常不可能的事。因為光是集結十萬部隊,甚至是五萬部隊,都是極為曠日廢時的工作,回想一下盟軍在二戰時集結部隊橫渡英吉利海峽,花費了多少精神與資源,或許就能稍微瞭解大型登陸作戰的困難程度。但中國為什麼還不斷進行這種明顯有邏輯矛盾、又無法真正進行的宣傳,或許此次大阪風災中的「關西機場派車」事件,可以給我們一個線索。因為即使日本官方已經出來否認當時有讓中國派車進入受困的關西機場,但台灣社會輿論卻仍然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繼續受到其影響,最後還折損了一名資深外交官員,甚至直到今天,批評台灣政府的聲浪仍然餘波蕩漾。
或許這麼說好了。讓台灣人民相信「三日之內打下台灣」這個說法,那就是「三日之內打下台灣」這個戰術可以成功的關鍵。中國發動突襲,進行斬首戰,以逼迫台灣政府投降的關鍵,就是台灣民心崩潰。而親中媒體的輔助宣傳,一定會是其中最重要的助力。一旦台灣人民相信中國真的可以在三天內擊敗台灣,那社會壓力就能逼台灣政府放棄抵抗。不可能嗎?在「關西機場派車」事件發生之前,若說中國利用一個如此簡單就能揭穿的謠言,就能逼死一個資深外交官,相信也沒有台灣人會相信吧。只能說這是新時代的資訊戰,而不是單純的沒水準、未查證的新聞報導事件而已。這是一場新戰爭,電子媒體與網路就是新戰場,或許台灣政府與台灣社會,都要有這個新認知才足以應付未來的威脅。
avatar-img
5.1K會員
421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臻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是說柯文哲並不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一個標榜清新、改革、效率、清廉的政治人物。遠在一九九三年,國民黨的非主流派醞釀要集體退出國民黨時,打的口號其實就相差無幾。這群人的指標性代表人物是王建煊,他的外號甚至就叫「王聖人」。當時他們自稱是真正的國民黨人,是新時代的國民黨,還計畫組成「新國民黨」........
回顧俄羅斯的歷史,當俄羅斯取回克里米亞半島後,無一例外的就是會積極發展黑海艦隊,並且嘗試打開通往地中海的土耳其海峽。在過去,土耳其海峽屬於鄂圖曼土耳其所控制,剛剛從莫斯科大公國轉型而來的俄羅斯,實在無力挑戰這個帝國強權.......
是說近來看到一部在介紹古絲路的記錄片,從中國一路旅行到土耳其伊斯坦堡,並沿途介紹古絲路上的貿易遺跡。在講到波斯人於古絲路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時,訪問了一名伊朗歷史學家,這位伊朗學者提到粟特人是如何組成商隊,從中國商人的手上買來各種物品,再轉賣給波斯人,而波斯人再組成商隊,將商品轉賣出去,賣給土耳其人.
在進入十九世紀以後,鄂圖曼土耳其江河日下,國力日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積極進軍中東、中亞地區的英國與法國勢力。這些歐陸強權,正在世界各地尋找殖民地,擴張勢力範圍,富庶的黑海地區當然也是令其垂涎的目標。在十九世紀中葉時,這樣的衝突來到頂點,英國與法國聯合鄂圖曼土耳其,一起進攻黑海沿岸俄羅斯所控制的地區.
是說俄羅斯在2014年出兵併吞克里米亞,是俄羅斯與北約國家關係急速惡化的關鍵轉折。而俄羅斯為什麼要冒如此大不諱,煽動克里米亞獨立脫離烏克蘭,其實單從北約東擴、烏克蘭的親歐親俄政爭、克里米亞在前蘇聯時代就屬於俄羅斯等理由,都無法完美解釋俄羅斯的動機。或許必需從歷史上克里米亞與俄羅斯的恩怨情仇說起...
是說遠在2014年的時候,我們就覺得中國一方面嚴格控制網路輿論,但另一方面又為了展現傾聽民意的態度,參考網路輿論進行決策,將會形成一種極為惡性的循環,我們在當時稱之為「鏡子內的決策」。而在2018年的今天,再回過頭來檢視這整件事,其實頗令人喟嘆。因為美中貿易戰的爆發,讓許多中國知識份子都在反省檢討!
是說柯文哲並不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一個標榜清新、改革、效率、清廉的政治人物。遠在一九九三年,國民黨的非主流派醞釀要集體退出國民黨時,打的口號其實就相差無幾。這群人的指標性代表人物是王建煊,他的外號甚至就叫「王聖人」。當時他們自稱是真正的國民黨人,是新時代的國民黨,還計畫組成「新國民黨」........
回顧俄羅斯的歷史,當俄羅斯取回克里米亞半島後,無一例外的就是會積極發展黑海艦隊,並且嘗試打開通往地中海的土耳其海峽。在過去,土耳其海峽屬於鄂圖曼土耳其所控制,剛剛從莫斯科大公國轉型而來的俄羅斯,實在無力挑戰這個帝國強權.......
是說近來看到一部在介紹古絲路的記錄片,從中國一路旅行到土耳其伊斯坦堡,並沿途介紹古絲路上的貿易遺跡。在講到波斯人於古絲路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時,訪問了一名伊朗歷史學家,這位伊朗學者提到粟特人是如何組成商隊,從中國商人的手上買來各種物品,再轉賣給波斯人,而波斯人再組成商隊,將商品轉賣出去,賣給土耳其人.
在進入十九世紀以後,鄂圖曼土耳其江河日下,國力日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積極進軍中東、中亞地區的英國與法國勢力。這些歐陸強權,正在世界各地尋找殖民地,擴張勢力範圍,富庶的黑海地區當然也是令其垂涎的目標。在十九世紀中葉時,這樣的衝突來到頂點,英國與法國聯合鄂圖曼土耳其,一起進攻黑海沿岸俄羅斯所控制的地區.
是說俄羅斯在2014年出兵併吞克里米亞,是俄羅斯與北約國家關係急速惡化的關鍵轉折。而俄羅斯為什麼要冒如此大不諱,煽動克里米亞獨立脫離烏克蘭,其實單從北約東擴、烏克蘭的親歐親俄政爭、克里米亞在前蘇聯時代就屬於俄羅斯等理由,都無法完美解釋俄羅斯的動機。或許必需從歷史上克里米亞與俄羅斯的恩怨情仇說起...
是說遠在2014年的時候,我們就覺得中國一方面嚴格控制網路輿論,但另一方面又為了展現傾聽民意的態度,參考網路輿論進行決策,將會形成一種極為惡性的循環,我們在當時稱之為「鏡子內的決策」。而在2018年的今天,再回過頭來檢視這整件事,其實頗令人喟嘆。因為美中貿易戰的爆發,讓許多中國知識份子都在反省檢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於7月2日「澎湖籍大進滿88號漁船晚間遭中國海警船強行登檢,並扣船至中國福建圍頭港」一事,其實是持續展開中的「台海戰爭」第一階段的最後環節。 台海戰爭雖然還沒到「開火」,戰爭前期的資訊戰、認知作戰、滲透戰、輿論戰、法律戰早就烽火連天,千萬不要覺得沒有看到開槍、射飛彈,就認為戰爭還沒到來。
中共以「閃電戰」侵略台灣的聲音,其來有自並不稀奇。只是,以往「閃電戰」只存在幕僚的想定中,現在已經提升到演習—出現「閃電戰」徵候,表示「閃電戰」(特別是「封鎖」)解放軍已經在實兵驗證的可能性。
Thumbnail
大海是很難封鎖的,二戰末期就算美軍到處擊沉日本各種船隻,但是依舊有部分船隻安全抵達。中國想封鎖台灣,如果沒有一開始類似偷襲珍珠港的全面打擊,馬上進入戰爭狀態,看到船就打的威脅,要在和平時期進行封鎖台灣,就會被台灣武力一個一個下水餃。 海上封鎖是極為消耗資源的行動,尤其台灣的海島國家是360度環海,
Thumbnail
解放軍於賴清德520就職後開展對臺恫嚇的2024聯合利劍軍演,登上各大國際版面,然而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讓許多人直呼臺灣人神經太大條,甚至有專欄直言中國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做法,有可能直接演轉戰,解放軍可對臺閃電式突襲,讓臺灣在措不及防之下被攻佔,本文便淺談其可行性與戰爭可能前兆。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這就是為何中國要在台海動武必須先打沖繩的原因。沖繩後撤關島,中國將範圍擴大改採A2/AD(殲滅驅逐),而成為一場拉鋸戰。
我知道這一戰可能難免? 至少讓我苛求你一回。 千萬別刻薄我的家人!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這篇要繞回軍事,算是把經濟跟社會的架構,重新架到戰略的基本,擁有一支武裝力量,足以對抗外敵入侵上。戰略的觀點,究竟怎樣從經濟跟社會,去看到軍事乃至於戰爭這回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於7月2日「澎湖籍大進滿88號漁船晚間遭中國海警船強行登檢,並扣船至中國福建圍頭港」一事,其實是持續展開中的「台海戰爭」第一階段的最後環節。 台海戰爭雖然還沒到「開火」,戰爭前期的資訊戰、認知作戰、滲透戰、輿論戰、法律戰早就烽火連天,千萬不要覺得沒有看到開槍、射飛彈,就認為戰爭還沒到來。
中共以「閃電戰」侵略台灣的聲音,其來有自並不稀奇。只是,以往「閃電戰」只存在幕僚的想定中,現在已經提升到演習—出現「閃電戰」徵候,表示「閃電戰」(特別是「封鎖」)解放軍已經在實兵驗證的可能性。
Thumbnail
大海是很難封鎖的,二戰末期就算美軍到處擊沉日本各種船隻,但是依舊有部分船隻安全抵達。中國想封鎖台灣,如果沒有一開始類似偷襲珍珠港的全面打擊,馬上進入戰爭狀態,看到船就打的威脅,要在和平時期進行封鎖台灣,就會被台灣武力一個一個下水餃。 海上封鎖是極為消耗資源的行動,尤其台灣的海島國家是360度環海,
Thumbnail
解放軍於賴清德520就職後開展對臺恫嚇的2024聯合利劍軍演,登上各大國際版面,然而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讓許多人直呼臺灣人神經太大條,甚至有專欄直言中國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做法,有可能直接演轉戰,解放軍可對臺閃電式突襲,讓臺灣在措不及防之下被攻佔,本文便淺談其可行性與戰爭可能前兆。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這就是為何中國要在台海動武必須先打沖繩的原因。沖繩後撤關島,中國將範圍擴大改採A2/AD(殲滅驅逐),而成為一場拉鋸戰。
我知道這一戰可能難免? 至少讓我苛求你一回。 千萬別刻薄我的家人!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這篇要繞回軍事,算是把經濟跟社會的架構,重新架到戰略的基本,擁有一支武裝力量,足以對抗外敵入侵上。戰略的觀點,究竟怎樣從經濟跟社會,去看到軍事乃至於戰爭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