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落入貧窮線以下的低收和中低收入戶人數也每年在激增,但是實際上能獲得政府社會福利照顧與補助的仍是少數。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富者乘著這股潮流,賺大把的錢,財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隨著資源重新分配,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曲線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樣,整個世界分成了三塊,左邊的窮人變多,右邊的富人也變多,貧富差距形成的斷層越來越大。
其中,處於金字塔底端的弱勢群體常常因社會地位低,無權、無勢,被社會所忽略,淪為社會邊緣人,鮮少被關注。包括低收和中低收入戶,還有災民、街友、單親家庭、身心障礙、獨居老人、還有遭遇重大變故的急難家庭等等。看見此一問題的人,基於「將社會多餘的物資,轉給需要的人」的概念,將可用的物資有效的整合發放到有需要的人身上,因此有了食物銀行機制的誕生。
起源
1976年John Arnold van Hengel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創立了全球第一家食物銀行——「聖瑪麗食物銀行」。其構想為,堅持不以金錢購買食物,而是透過宣導方式,使企業、店家、百姓捐贈食物,再將這些食物分配制需求者手中;可謂「中央食物蒐集站」或「糧食物流」。可有效解決商家處理過剩、即期貨品的煩惱,與提供飢餓人口糧食的需求,是兩者之間的重要橋樑。
藉由食物銀行機構的建立,未能解決三餐基本需要的人士及家庭得以獲得緊急及短暫的膳食援助。把即將失效或過季但仍有用的食物捐贈出來,經過組織的聯繫與分類處理後,再結合志工的運送,把這些物資送到育幼院、老人院及其他需要的個人或團體,讓資源獲得最有效的分配與使用。
在台灣,其實也有食物銀行!
2011年5月29日,「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成立,並於2012年正式加入全球食物銀行網絡,為第24個會員國。台灣的食物銀行除了一般的食物救助之外,也透過志工的調查,重視不同服務族群之所需,將有限資源做最理想的分配。除此之外,行政院也於2013年提出《社會救助法》修改草案,將「實物銀行」納入法源,以實物取代補助金進行救助,並授與地方政府視情況結合當地社區、倉儲、物流、資源媒合與平台建構一套符合當地的社會救助體系,活絡當地的社區的善心與資源,擴大社會安全往的照顧層面此體系也可於天災發生時,有效地將物資運往災區,不僅僅服務社會弱勢,也可應用於救災。
不僅於食物銀行,
當「時間」與「實物」結合「食物」,三者迸出新滋味......
三「ㄕˊ」三餐-未來的發展?
三「ㄕˊ」(食物、實物、時間)的概念,是結合實體店面的「食物」,含民生用品的「實物」,以及運用勞力服務換取民生用品的「時間」。不只是單方面的給予(此指單純的食物銀行運作模式),而是利用「時間銀行」,將勞力量化的方式,教導不只是「拿」也應該實踐「給」。「實物銀行」則是針對低收入、中低收入,或遭遇急難導致生活困難的民眾,結合民間資源,提供食物或生活必需品,支應短期生活所需。三「ㄕˊ」結合的例子可見於位於台北市的「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在未來是否效仿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讓三「ㄕˊ」廣為推廣,成為趨勢,仍是未知。
責任編輯:蔡芷琦 核稿編輯:曾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