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因為金庸先生過世的事情,外界不免有些紀念文和感想文,也有人提到他的格局限制、早已沒有新作、以及和倪匡作品之間的關係。
金庸的成就如何,其實都是已經蓋棺論定的事情;格局和新作問題雖然確實存在,但對於他的地位應該影響不大。
至於金庸之後的武俠小說,相信是會因為有他在前而變得難寫的;然而,他也不會是永遠的障礙。
年輕一代沒看過金庸武俠的人不少、現今的社會背景也和五十年前迥異;所以新銳作家並不是沒有機會,但並不需要把目標設定為「超越金庸」。第一,因為金庸確實不容易超越;第二,把目標設定為「超越他」,往往最後只會變成在人家的主場上競爭、也讓自己陷入設定好的窠臼。
想想這個科技圈大家耳熟能詳的譬喻:
你想做的是更好的馬車,還是乾脆做汽車?
新進作家要設定的目標,應該是以至少跟金庸同樣好的人文底蘊、文字技巧、創作耐心、以及超越過去的世界觀,來創造出新的故事。
所謂創造新的故事,並不是說不能改編舊的段子、或是延續已有的傳說(看看「星際大戰」用了多少歷史老哏);但如果不能用得跟金庸一樣好、建立的世界觀比大家熟知的「武林」更出色,那麼大家記得的仍然還是金庸。
上面這些其實我從前談過,只是原本談的是科幻小說;但如果我們把武俠小說也算成是一種「後設式的科幻小說」,似乎也不是不行。
如果把我過去這篇文章裡的「科幻」都置換成「武俠」,應該也說得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