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保淳《臺灣武俠小說史》的新書發表會上,陳廖安教授回憶:
有一年辦了武俠文學研討會,請到了武俠小說作家臥龍生和諸葛青雲出席,上午論文發表,下午請臥龍生、諸葛青雲來討論和演講。
結果上午蔣秋華博士發表論文,談臥龍生迎合低俗趣味、喜好參與電影投資、小說連載過長等缺點,成為臺灣武俠小說衰落的始作俑者。
直接導致臥龍生和諸葛青雲爆氣,大罵:「我們當初寫武俠小說是謀生,不是寫來給你們這些碩士博士來研究的!」罵完就走了,下午的討論會也辦不成了。
有趣的是:研究對象對研究結果不滿意,甚至討厭被研究。
關於新書發表會,還有兩點小記:
一、臥龍生、諸葛青雲為首的臺灣武俠小說作家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小說的情節與人物都過度公式化(古龍、司馬翎除外)。不是搶寶藏就是找秘籍,男主角必定風度翩翩英俊瀟灑,女主角必定美麗絕倫溫柔可愛。
(這一點一可能源自明清時期的才子佳人小說,男生起初必定懷才不遇,女生起初必定清秀又未出嫁,最後二人排除萬難堅定相愛,男生考得功名,女生嫁得好郎君,大團圓結局。)
二、金庸的小說連載了十多年後,才正式出版到臺灣,金庸一出誰與爭鋒?金庸的公式化只是主角屢屢奇遇最後抱得美人歸,但故事情節則是曲折多變。金庸作品進入臺灣後,導致很多武俠小說作家自愧不如,從此金盤洗手,一下子少了很多人從事武俠創作。所以金庸作品進入臺灣對武俠小說發展有利也有弊。
20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