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 陳明銶教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畢生致力推動海外香港研究的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明銶教授,在10月29日、於美國三藩市心臟病發逝世)

假如要以金庸筆下人物比喻陳明銶教授,以老頑童形容他那對世界的好奇、分享知識的衝動最適合不過,也突顯他武功深厚,卻不拘小節,不以學者身份居高臨下,逍遙自在。兩年多前我與陳教授互通電郵,為巡迴美加大學的演講作準備,包括在他任教的史丹福大學演講--到數日前我冒昧請教他關於歐美學界的事情時,他仍能將兩年多前我與之鋒於史丹福大學演講時的景況娓娓道來,勾起了許多連我這個當事人也忘掉的細節,說那個作為史丹福的single event,來者百眾,算是大場面。然後他慢慢的數出我巡迴時曾在哪間演說,說他當時為了打點行程,忙碌了多少通電話,也讓我回想起16年與他見面時的種種。


他不是省話的人,與你對談時就鐵定傾囊相待,由他於美國學界闖盪、25歲時驚人地完成Phd課程,到史丹福與伯克萊(UC Berkeley)的宿世恩怨、世紀對決,鬥多諾具爾獎得主、鬥多奧運金牌,恆河沙數的歷史故事,用機關槍關的節奏掃進我腦袋。那時候,我覺得他學識淵博,也覺得他待我親切--哪有人甫認識就跟你講海量個人典藏故事,毫不含糊。


直至他身故的新聞登上媒體,從各位前輩的轉載我才知道他在香港工運、知識分子界的努力以及付出。我與他初相識時,就像是陷入無知之幕的人,足證他沒有因我的莽撞和缺欠而待我有別,更以前輩身份替我打點一切,我心內滿是感激。同時,也感謝他人在海外,卻時時刻刻關注香港狀況,以學術資源在北美舉辦多場關於香港的研討會,邀請香港各界人士(當然,包括民主及建制兩派)於頂級學府對談爭鋒,實乃海外港人公民社會的中流砥柱。以蕭教授之見,香港是世界的,而陳教授就是這個世界中堅持著基本價值信念的巨人。


早幾日的那通電話,他說我應當可活到見證香港民主一天,在此之前,可到北美學師,感受世界之大,學識之深。我說,才六十多歲的Ming Chan,也有漫長的日子過,就像Martin,80歲都健步如飛,到處講述香港的狀況。我還打算去他於明天在嶺南大學的演講,趁機相聚,怎料那通電話之後,就是他到了天國的聲音。我也步入25歲了,開始慢慢感受人生變幻莫測,人的誕生、人的離去;舊記憶在眼前活現,舊相識的人換了臉孔;天邊的星星日復日的閃亮,世界的腐臭日漸濃厚。這次,我和他有約在先,劇變降臨,讓我親身感到世間的變幻,多是兇殘,多是不繞人說不談道理。


也許成長,就是開始接受人生的無常。陳教授,謝謝你。容我以一位有幸與你相知相識的後輩身份,感謝你對我的照顧和包容,對我的鼓勵。由衷的祝願你在他方安好,在現世的親人朋友節哀。


羅冠聰

30/10/201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冠聰的沙龍
49會員
68內容數
<p>從學運領袖、到政黨主席、再到立法會議員,後被剝奪資格,再成階下囚,過去數年我過著曲折卻精彩的生活。牢獄讓我重新回看過去幾年的體悟,決定在此寫下這些年來屬於羅冠聰及香港的故事。</p>
羅冠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9/28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Thumbnail
2019/09/28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Thumbnail
2019/09/22
【💪接力遊說:下週出席參議院聽證 持續提升香港議題關注】 面對各位手足在香港面對濫捕毆打、槍林彈雨之際,散落在各地的香港人總是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為運動帶來一點幫助。自從到了耶魯修讀後,除了一開始面對來自中共鋪天蓋地的攻擊和宣傳,甚至有死亡恐嚇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從海外協助香港的運動,
Thumbnail
2019/09/22
【💪接力遊說:下週出席參議院聽證 持續提升香港議題關注】 面對各位手足在香港面對濫捕毆打、槍林彈雨之際,散落在各地的香港人總是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為運動帶來一點幫助。自從到了耶魯修讀後,除了一開始面對來自中共鋪天蓋地的攻擊和宣傳,甚至有死亡恐嚇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從海外協助香港的運動,
Thumbnail
2019/08/17
一整天我的fb和ig都給中國翻牆的網友炸開了,用一堆只會對牆內網民有共鳴的灌水式攻擊來試圖離間和抹黑。結果我發現,原來是官媒(央視微博)在背後推動,並成功令我留學的新聞推到了微博熱搜。 到底為何他們要如此高調攻擊我呢? 先讓大家了解一下中國輿論現時的節奏以及目標。自機場事件後,中共已強烈動
Thumbnail
2019/08/17
一整天我的fb和ig都給中國翻牆的網友炸開了,用一堆只會對牆內網民有共鳴的灌水式攻擊來試圖離間和抹黑。結果我發現,原來是官媒(央視微博)在背後推動,並成功令我留學的新聞推到了微博熱搜。 到底為何他們要如此高調攻擊我呢? 先讓大家了解一下中國輿論現時的節奏以及目標。自機場事件後,中共已強烈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清明時節潮港城風雨故人來 疑美論中喜迎同學自美返台
Thumbnail
清明時節潮港城風雨故人來 疑美論中喜迎同學自美返台
Thumbnail
此前我沒辦法親見鄭豐喜和海倫凱勒,但是我與陳俊翰同班了兩年。所以關於陳俊翰的故事,對我來說就不只是故事而已,而陳俊翰這個人也不就只是遙遠的典範,而就是作為一個「人」,一個高中同學,鮮活的在我美好的高中記憶中留存。 那麼,如果是我來敘述這個人,大概會不太一樣。
Thumbnail
此前我沒辦法親見鄭豐喜和海倫凱勒,但是我與陳俊翰同班了兩年。所以關於陳俊翰的故事,對我來說就不只是故事而已,而陳俊翰這個人也不就只是遙遠的典範,而就是作為一個「人」,一個高中同學,鮮活的在我美好的高中記憶中留存。 那麼,如果是我來敘述這個人,大概會不太一樣。
Thumbnail
我是如此幸運,能夠擁有與陳哥同桌吃飯、喝咖啡的緣份。或許他在音樂圈裡是人人敬重的「陳老師」,但在我心中,他永遠是那個最和藹可親的「陳哥」。
Thumbnail
我是如此幸運,能夠擁有與陳哥同桌吃飯、喝咖啡的緣份。或許他在音樂圈裡是人人敬重的「陳老師」,但在我心中,他永遠是那個最和藹可親的「陳哥」。
Thumbnail
公民社會的哀與愁(一) 回顧與陳老師的相識於淵源及香港的遭遇。 之後會陸續就公民社會、第三部門NGO、公民素質等等來檢視、反思與探究。 和平、理性、非暴力,才會是我支持社會運動的理念。
Thumbnail
公民社會的哀與愁(一) 回顧與陳老師的相識於淵源及香港的遭遇。 之後會陸續就公民社會、第三部門NGO、公民素質等等來檢視、反思與探究。 和平、理性、非暴力,才會是我支持社會運動的理念。
Thumbnail
記得我是個笨蛋小大一的時候,課堂上有位同學跟教授不知道在辯論什麼,然後她越講越哽咽,淚眼汪汪地說了一句:「我還是相信有偉大的心靈。」 我簡直驚呆了,班上的同學們應該也跟我一樣驚嚇。 一來是因為這句話出於一個十八九歲才剛上大一的女孩口中,略顯成熟且矯情;二來實在不知道她有必要在課堂上這麼情緒化嗎?
Thumbnail
記得我是個笨蛋小大一的時候,課堂上有位同學跟教授不知道在辯論什麼,然後她越講越哽咽,淚眼汪汪地說了一句:「我還是相信有偉大的心靈。」 我簡直驚呆了,班上的同學們應該也跟我一樣驚嚇。 一來是因為這句話出於一個十八九歲才剛上大一的女孩口中,略顯成熟且矯情;二來實在不知道她有必要在課堂上這麼情緒化嗎?
Thumbnail
這是本人停筆了近五年之後的第一篇小說創作,當中的程老師真有其人,當然除了他的病是真實之外,其餘都是創作。小說寫於2018年,當時我第一次接觸到身邊有人因為癌症離世,現在有時會想起這位老師和我跟他之間不算多的交雜,心裡還是有些遺憾。故事分為十四章,逢星期三推出,雖然要用連結來看,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Thumbnail
這是本人停筆了近五年之後的第一篇小說創作,當中的程老師真有其人,當然除了他的病是真實之外,其餘都是創作。小說寫於2018年,當時我第一次接觸到身邊有人因為癌症離世,現在有時會想起這位老師和我跟他之間不算多的交雜,心裡還是有些遺憾。故事分為十四章,逢星期三推出,雖然要用連結來看,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Thumbnail
年前一位耆老謝世,各種感傷來不及怎麼排解,就到了過年。耕史原是件下功夫而且難速成的事業,讀起大師們的往事,不免覺得自己學問不好其來有自,也對巍然樹立的典範心嚮往之。 中研院原是研究者的殿堂之一,碩班為了寫論文跑了幾趟中研院,但說起自己下的功夫,一比較之下,真的連基本功都算不上,對陰雨的南港印象很好,
Thumbnail
年前一位耆老謝世,各種感傷來不及怎麼排解,就到了過年。耕史原是件下功夫而且難速成的事業,讀起大師們的往事,不免覺得自己學問不好其來有自,也對巍然樹立的典範心嚮往之。 中研院原是研究者的殿堂之一,碩班為了寫論文跑了幾趟中研院,但說起自己下的功夫,一比較之下,真的連基本功都算不上,對陰雨的南港印象很好,
Thumbnail
林哥哥從金門回來 翹課錄 懷念恩師
Thumbnail
林哥哥從金門回來 翹課錄 懷念恩師
Thumbnail
公知時代啟發的就是人性以及規矩。好吧,我必須說還有自由。對於中國而言,悖論似乎就在這裡,越是爭取自由,環境反而越為嚴苛。最早那次,戊戌變法。
Thumbnail
公知時代啟發的就是人性以及規矩。好吧,我必須說還有自由。對於中國而言,悖論似乎就在這裡,越是爭取自由,環境反而越為嚴苛。最早那次,戊戌變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