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故事成真:中國擬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代替路燈照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中國宋代詞人蘇軾曾感慨「月有陰晴圓缺」,因為月相變化和天氣因素,皎潔的明月很多時候都不可見。未來,中國的「人造月亮」可能會改變這一切。兩年後的夜晚,當你在中國成都舉目一望,可能會看到夜空中懸掛著兩個「月亮」。

成都的一家科研公司計劃在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用來在夜間提供照明服務,四川成都天府新區系統科學研究會表示,研究會參與的「人造月亮」構想有望在2022 年初步實現。

raw-image

天府新區系統科學研究會主任武春風說,「人造月亮」準確表達是一種攜帶大型空間反射鏡的人造空間照明衛星,預計光照強度最大將是現在月光的 8 倍。在首顆「人造月亮」發射後,還有另外兩顆「人造月亮」將在2022年前完成發射工作,以實現「對同一地區24小時不間斷照射」。

「人造月亮」的計畫是這樣的:2022 年,3 顆攜帶大型空間反光鏡的人造空間照明衛星升空,部署在距離地球 500 公里以內的低地軌道,這 3 面巨大的反光鏡等分為 360 度軌道平面,可交替對同一地區 24 小時不間斷照射。反射到地面的太陽光涵蓋地表 3,600~6,400 平方公里,預計最大亮度是月光的 8 倍。 「人造月亮」的光線強度與照明時長都可調整,照明精準度也可控制在幾十公尺之內。

raw-image

真的月球距離地球 38 萬公里,這顆人造衛星離地球近得多。但由於直徑問題,這顆人造月亮在地球人的角度看來,並不是又大又圓的月亮,而是一顆特別明亮的星星。

這顆「人造月亮」還有一個應用場景是幫災區供電。當某地區因自然災害發生大範圍停電陷入黑暗時,當地居民或許可使用人造月亮照明。

然而,這個消息一公布便引發了中國網友們的高度關注。有網友質疑這是天方夜譚,還有人對潛在的光污染表示擔憂。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引述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航空系統工程學者切里奧蒂(Ceriotti)表示,如果「人造月亮」的光線太強,會破壞自然界的夜循環,「這可能會影響到動物」。

不過,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光學所所長康為民對「華西都市報」宣稱,人造月亮相當於黃昏的亮度,不足以顛倒生物作息。然而事實是如何,還待各方面進一步實驗才能確實。

Source:The Guardian

Text by Fortune Insigh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ortune Insight的沙龍
29會員
38內容數
2018/12/17
比爾蓋茨(Bill Gates) 最近向公眾分享了他2018年喜愛的5本書,內容由從冥想的入門指南,到自主武器的深入研究,再到講述一家公司從紅極一時逐漸衰落的驚險故事,題材廣泛。他更表示:「如果你正在為自己或朋友家人尋找一本有意思、吸引人的好書,選這些中的一本不會有錯」。
Thumbnail
2018/12/17
比爾蓋茨(Bill Gates) 最近向公眾分享了他2018年喜愛的5本書,內容由從冥想的入門指南,到自主武器的深入研究,再到講述一家公司從紅極一時逐漸衰落的驚險故事,題材廣泛。他更表示:「如果你正在為自己或朋友家人尋找一本有意思、吸引人的好書,選這些中的一本不會有錯」。
Thumbnail
2018/12/17
更多如雷貫耳的國際公司,如谷歌、微軟、百事可樂、軟銀、Adobe、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等,都有過印度裔CEO掌舵的歷史,他們或曾經創造企業的輝煌,或帶領企業奮起轉型。 「印度效應」為什麼而產生?印度裔CEO的管理能力為何如此超群?這甚至已經成為美國一些商學院研究的課題之一。
Thumbnail
2018/12/17
更多如雷貫耳的國際公司,如谷歌、微軟、百事可樂、軟銀、Adobe、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等,都有過印度裔CEO掌舵的歷史,他們或曾經創造企業的輝煌,或帶領企業奮起轉型。 「印度效應」為什麼而產生?印度裔CEO的管理能力為何如此超群?這甚至已經成為美國一些商學院研究的課題之一。
Thumbnail
2018/12/06
公司每年都會向客戶或其他合作公司送禮以維持友好的關係。然而,該在什麼時機送禮當中原來大有學問。公司送禮的專家約翰·魯林(John Ruhlin),是《Giftology》一書的作者。他表示,假期反而是向商業客戶贈送禮物的最糟糕時期。
Thumbnail
2018/12/06
公司每年都會向客戶或其他合作公司送禮以維持友好的關係。然而,該在什麼時機送禮當中原來大有學問。公司送禮的專家約翰·魯林(John Ruhlin),是《Giftology》一書的作者。他表示,假期反而是向商業客戶贈送禮物的最糟糕時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2024年將迎來2次日食和2次月食,雖然臺灣未能親眼目睹,卻有兩次難得的「月掩行星」現象。這一年,不僅有月掩火星、月掩土星等精彩事件,還有多次引人注目的行星合,尤其以與火星相關的合相更是夜空中的亮點。 新年即將到來,臺北天文館精算了2024年全國各地的天象資訊,如節氣、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2024年將迎來2次日食和2次月食,雖然臺灣未能親眼目睹,卻有兩次難得的「月掩行星」現象。這一年,不僅有月掩火星、月掩土星等精彩事件,還有多次引人注目的行星合,尤其以與火星相關的合相更是夜空中的亮點。 新年即將到來,臺北天文館精算了2024年全國各地的天象資訊,如節氣、
Thumbnail
古人稱為太陰的月亮就是月球(moon)。人們又喜歡稱月球是地衛一(Dione),指月亮是環繞地球運行的衛星,它更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衛星......
Thumbnail
古人稱為太陰的月亮就是月球(moon)。人們又喜歡稱月球是地衛一(Dione),指月亮是環繞地球運行的衛星,它更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衛星......
Thumbnail
今天農曆7月15日,中元節,祝大家佳節愉快,並獲天地諸神靈庇佑。  其實這個農曆月當中,月亮最圓最滿的時刻(望)並不在今天,根據桃園市政府發送的農民曆,是在臺灣時間明天(陽曆8月31日)上午。今年8月有兩次「望」, 西洋人把第二次的滿月稱為「藍月」,去年曾發表一篇網誌談及,對這個名詞好奇的讀友,歡
Thumbnail
今天農曆7月15日,中元節,祝大家佳節愉快,並獲天地諸神靈庇佑。  其實這個農曆月當中,月亮最圓最滿的時刻(望)並不在今天,根據桃園市政府發送的農民曆,是在臺灣時間明天(陽曆8月31日)上午。今年8月有兩次「望」, 西洋人把第二次的滿月稱為「藍月」,去年曾發表一篇網誌談及,對這個名詞好奇的讀友,歡
Thumbnail
月亮靠近木星 接近時間:北京時間15:45(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7:45) 接近距離:2°39' 合相時間:北京時間17:41(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9:41) 合相距離:3° 2023年8月8日,上弦月(照度56.7%)將在明亮的木星(-2.4等)附近發光。這兩個物體都將位於白羊座。它們將在午
Thumbnail
月亮靠近木星 接近時間:北京時間15:45(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7:45) 接近距離:2°39' 合相時間:北京時間17:41(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9:41) 合相距離:3° 2023年8月8日,上弦月(照度56.7%)將在明亮的木星(-2.4等)附近發光。這兩個物體都將位於白羊座。它們將在午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預告,明天晚間將有三場天象連續登場,包含非常閃耀、達到最大亮度-4.7等的金星,還有緊靠彼此的火星及軒轅十四,以及載著七名太空人的國際太空站飛掠台灣上空。這將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三個令人驚艷的天象! 根據臺北市立天文館的公告,金星是全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預告,明天晚間將有三場天象連續登場,包含非常閃耀、達到最大亮度-4.7等的金星,還有緊靠彼此的火星及軒轅十四,以及載著七名太空人的國際太空站飛掠台灣上空。這將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三個令人驚艷的天象! 根據臺北市立天文館的公告,金星是全
Thumbnail
隨著星座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除了關注每月運程、每週運程之外,開始注重起了每月的新月許願。顧名思義,新月是月亮初長,約發生在每個農曆月的初一(農曆對中國來人來說並不陌生),適合開展新計畫新想法。當新月出現時,你也許會發現靈感忽現,非常適宜開啟新領域、項目與行動,締結一段新的關係或合作。因此有占星家
Thumbnail
隨著星座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除了關注每月運程、每週運程之外,開始注重起了每月的新月許願。顧名思義,新月是月亮初長,約發生在每個農曆月的初一(農曆對中國來人來說並不陌生),適合開展新計畫新想法。當新月出現時,你也許會發現靈感忽現,非常適宜開啟新領域、項目與行動,締結一段新的關係或合作。因此有占星家
Thumbnail
時刻系東經120度標準時(北京時間)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沖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過遠近日點、升降交點、緯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恆星等),月相,月球過遠近地點,月掩行星和恆星,變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月閃等諸多天文事件。    2月5日為農曆癸卯年正月十五
Thumbnail
時刻系東經120度標準時(北京時間)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沖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過遠近日點、升降交點、緯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恆星等),月相,月球過遠近地點,月掩行星和恆星,變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月閃等諸多天文事件。    2月5日為農曆癸卯年正月十五
Thumbnail
夜晚總像小酌後的微醺,令眼睛迷茫,令腦海中的影像逕自不斷地往回播放。 今日放映的,是2022年的天文盛事─超級月亮。
Thumbnail
夜晚總像小酌後的微醺,令眼睛迷茫,令腦海中的影像逕自不斷地往回播放。 今日放映的,是2022年的天文盛事─超級月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