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日常不日常 Day8:農損受理忙又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個農損主辦,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風調雨順!
某年的大風大雨襲擊南臺灣,對農產業造成重創。
農委會公告受理申報一共十天,市長更要求在下個月底前完成撥款作業,消息一出,課長立刻帶著我去區長室。
「葉子你第一次辦災害嗎?」區長坐在茶几前,問道。身為區長的她經歷過不少天災的風雨,模樣似是鎮定。
「嗯,第一次辦。」我吶吶回答,聽從課長的指示將公所分工表遞給區長。
近三年的農損救助史,最為轟轟烈烈的是民國105年,從二月寒流開始,三月雨害、五月遲發雨害、六月豪雨、七月蘇迪勒颱風及八月梅姬颱風,可以說是每個月都在辦災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嚇走不少新人。聽說我的前一手就是在不斷的農地勘查、民眾陳情中,奮發向上,再次考取高考而高升中央。
相對於105年的瘋狂,106年儘管有小風小雨,對於農業是豐收的一年,自然沒啟動農損救助。到此時才碰上第一次農損救助的我,算是相當幸運。
農損救助講究高效率,必須在第一時間受理申報並前往勘查,以免農民復耕了而失去受損證據。農業人員只有三位,因此不只我們課的工程人員全數上場,連民政課的里幹事也被拖下水,幾乎全公所都要動員起來。
「就照這個下去排工作吧。」區長看完分工表,遞還給我。

受理第一天,里幹事的廣播就是某種召喚,農民一個個走了進來,頓時公所吵雜不已,服務臺的姐姐趕緊遞上號碼牌。
一次開了六臺電腦待命,同事們排班受理申報,有別於其他公所先行用紙本受理後再登打入系統,我們的方法較費時,卻方便後續作業。
詢問農民耕作的土地及作物,鍵入電腦後列印單子,蓋章給對方帶回,後續安排前往勘查。而簡單的程序會因為百百種狀況而有所變化。
「葉子,這個人的土地權狀我看不懂……」負責受理的同事甲投來求助的眼神。「一塊地八個人持有,又是分割又是公同共有,這個人到底擁有多少面積?」
原來是數學考試啊,我還以為是農業挑戰呢。
「祭祀公業的土地所有權人那欄要登什麼?」同事乙拿著一張年代久遠的文件問,手一晃,紙張差點隨之碎裂。
「溫室的地基淘空有補助嗎?」同事丙舉手問,站在他面前的兩個農民叉腰看向我。
「葉子救命!我系統帳密打錯太多次被鎖了!」同事丁你是來亂的嗎?
許多問題我幾乎無法第一時間回答,幸好有資深同事協助,鄰近公所的農損主辦也很樂意幫忙解答,讓我不至於太無助。
真的只有滿滿的感激。
農損合格可以拿到救助金,主要幫助受損的農民復耕,然而偶爾也有單純來碰碰運氣的農民。
「你要報什麼?」同事問對方,盯著螢幕準備登錄資料。
「橘子。」
「現在橘子還在結果耶,這次是水災,果樹影響不大喔!你那邊受損情況是怎樣?」同事有點疑惑。來申報的通常是短期蔬菜,果樹幾乎沒受損。果樹對淹水的耐受性很高,只要不泡水太久、未達果實成熟期,影響便不顯著。
「有落果……」農民眼神有些漂移,「反正我要報啦。」
早期的勘查工具較不發達,有的勘查人員會便宜行事,即使受損未達標準,依然給與合格。這樣的低標準導致很多農民「不報白不報」的心態,卻造成了公所勘查人力的浪費。
「什麼時候才要推動收費制!申報一筆一百啦,合格隨救助款退還,不合格沒收啦!」同事憤憤說著,但大家都只能無奈的笑。

受理告一段落後,就是勘查作業了。
將勘查清冊分配給各個勘查人員,大概說明了各作物受損的狀況以及合格標準後,大家紛紛出門勘查。
不過因為專業度還是有差,在勘查期間我不斷被同事的訊息轟炸。
「葉子,這個算不算採收末期了?」「上面都很綠下面都枯萎,算受損嗎?」「民眾說植株苗都被沖走了,所以我看不到屍體QAQ」
我……我也是個剛接災害業務的菜鳥啊……
之前聽前輩提過,強烈颱風造成的災害雖然嚴重,但正是因為嚴重,在判定受損上沒有任何困難。
一大片水稻田放眼望去倒成一片,還要懷疑有沒有符合救助資格嗎?
然而這次的低壓水災,對作物造成的影響不大不小,很多塊田的受損都卡在規定的「兩成受損」臨界值,導致判斷相當困難。不合格,但農民的作物的確受害了;合格了,又覺得這塊田大部份作物都活的好好的。
判斷的藝術,我遲遲無法掌握。
跌跌撞撞完成所有勘查作業,緊接著,我們依規定寄出不合格通知單。若農民對結果不服,可以前往公所申請復查。
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農業公務員一枚,現任職於南部某地方公所農業課,過著每天跟農民拼命、拼感情的日子。在這裡紀錄生活,但是很怕被主管抓包。如果哪一天不再更新,可能是被抓去政風室泡茶聊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喔耶!明天週五停止上班上課! 看到新聞的那一刻,我在租屋處歡呼,開心的傳訊息告知家人明天一早就搭火車回去。這次災害值班的班表沒有排到我,可以愉快回去過週末了。 正開心著,我就接到同事的電話,是目前正在值夜班的人員。 「葉子,明天能來代班嗎?」
喔耶!明天週五停止上班上課! 看到新聞的那一刻,我在租屋處歡呼,開心的傳訊息告知家人明天一早就搭火車回去。這次災害值班的班表沒有排到我,可以愉快回去過週末了。 正開心著,我就接到同事的電話,是目前正在值夜班的人員。 「葉子,明天能來代班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昨天下了一整天的大雨,今天早上下雨體驗到什麼叫做涉水也要上班!!今天早上接了機台供應商一起去工廠,一直擔心淹水的我,終於遇到了! 到工廠的路上會經過一段農田,路況非常不好,經過的時候,供應商很可愛地問我,姐,印度也種水稻喔!我聽到當下,大笑了,我淡淡的回答他,這不是水稻,這是因為淹水,所以農地
Thumbnail
東山果園的農夫在夏日忙碌的收成季節,計畫了一日山居生活-東山果園探索日,歡迎大家一起來探索這片土地與風味十足的農產。
Thumbnail
今年夏天,台灣西部或山區好像下了很多雨,但台東海岸線這邊乾旱極了,農場的作物快要渴死。我每天早晚耗費很多時間在澆水,其他農事幾乎停擺。想做的農事做不了,真的是澆水澆到快哭了。在崩潰的邊緣,我懇求先生想辦法幫我安裝一些灑水器。16歲的老三很能幹,爸爸把這項工作交給他,他很快就幫我做好了。
Thumbnail
最近驚覺到十指變形疼痛,應是移居台東務農八年多來,天天徒手拔雜草所致。腳趾也因為天天穿雨鞋用力,跟著變形。這真是務農的大代價呀。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昨天去上了這課 講師是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 廖啟男股長 覺得收獲很多啦 他也很風趣 講的也都是很實務的東西 我第一次聽 覺得啊 土地這資產 的確有很大商機 但是但是…相關的法規要是沒留意 買了後,可能就會一直頭很痛,哈 因為…一塊土地要開始建造 申請建照前 有很多要先去洽詢的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霉女獲得一株桃金孃;在養她過程中,碰巧培養出耐旱技能的小故事~ 領苗小孩過程:林務局近年3月植樹月,在全台灣各縣市都有贈苗的活動,每個場次發放的苗種類和數量等等有所不同...剛領苗時,原本附贈的盆栽狀態,是非常簡陋、有點青苔和髒亂的臨時性容器;因此霉女替它更換了新盆栽、並放淺盤。...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因為昨天下了一整天的大雨,今天早上下雨體驗到什麼叫做涉水也要上班!!今天早上接了機台供應商一起去工廠,一直擔心淹水的我,終於遇到了! 到工廠的路上會經過一段農田,路況非常不好,經過的時候,供應商很可愛地問我,姐,印度也種水稻喔!我聽到當下,大笑了,我淡淡的回答他,這不是水稻,這是因為淹水,所以農地
Thumbnail
東山果園的農夫在夏日忙碌的收成季節,計畫了一日山居生活-東山果園探索日,歡迎大家一起來探索這片土地與風味十足的農產。
Thumbnail
今年夏天,台灣西部或山區好像下了很多雨,但台東海岸線這邊乾旱極了,農場的作物快要渴死。我每天早晚耗費很多時間在澆水,其他農事幾乎停擺。想做的農事做不了,真的是澆水澆到快哭了。在崩潰的邊緣,我懇求先生想辦法幫我安裝一些灑水器。16歲的老三很能幹,爸爸把這項工作交給他,他很快就幫我做好了。
Thumbnail
最近驚覺到十指變形疼痛,應是移居台東務農八年多來,天天徒手拔雜草所致。腳趾也因為天天穿雨鞋用力,跟著變形。這真是務農的大代價呀。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昨天去上了這課 講師是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 廖啟男股長 覺得收獲很多啦 他也很風趣 講的也都是很實務的東西 我第一次聽 覺得啊 土地這資產 的確有很大商機 但是但是…相關的法規要是沒留意 買了後,可能就會一直頭很痛,哈 因為…一塊土地要開始建造 申請建照前 有很多要先去洽詢的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下,霉女獲得一株桃金孃;在養她過程中,碰巧培養出耐旱技能的小故事~ 領苗小孩過程:林務局近年3月植樹月,在全台灣各縣市都有贈苗的活動,每個場次發放的苗種類和數量等等有所不同...剛領苗時,原本附贈的盆栽狀態,是非常簡陋、有點青苔和髒亂的臨時性容器;因此霉女替它更換了新盆栽、並放淺盤。...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