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詩

2019/02/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是在很久以後,幾乎已經退了流行之後,才趁著某個夜黑風高(其實並沒有什麼風,只是寫著寫著覺得該要來句成語)的晚上,找了假牙的詩集來讀,順手也寫了首好久沒寫的詩。
真正引發想寫詩的動念,是看了梁文道的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知道這網路節目時是開播的那一年,一時間真的以為梁文道很有企圖心的想錄至少一千零一集,這也才符合「一千零一夜」的節目名稱)裡有兩集介紹了詩人楊牧的一首喚作「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的詩作。和其他《一千零一夜》的段落不同的是,梁文道不是介紹一本書(甚至沒有提到這家令人肅然起敬的出版社洪範),而只是一首詩。看完這兩集節目,在書架上翻找沒找到楊牧的詩集,這才想起似乎以往迷讀的是楊牧的散文(包括張惠菁所寫的那本好看極了的傳記),還真沒有好好讀楊牧的詩,於是選了個想出門散心的夜晚到書店挑買了《楊牧詩集:1965-2013》,在回家的路上順道讀了「水仙花」和「腳步」這兩首楊牧早期的詩作。不知怎的在捷運車廂內油然而生一種莫名的優越感,整個車廂裏就我一個人在讀書,讀的還是本沈重的詩集。
那真是一種格外古典的感覺呀。
並沒有急著重讀「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這首詩,腦海裏不時出現那年夏天台北小劇場界的兩大藝文腔濃重的劇團環墟和河左岸同時推出新作,環墟的作品《奔赴落日而顯現狼》。在當時所出的一本稍帶前衛氣質的小說集《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裏收了夏行所寫的同名小說,可我老是把這意象和楊牧的詩聯想在一起,其實那應該是個美麗的誤會。只是當心中重新憶起年少有關寫詩讀詩的種種,驚覺這些年煩重的工作壓力把我推向詩的另一邊,距離詩越來越遠,終於到了幾乎把詩遺忘的年紀。詩就和馬克思一樣,成了年少輕狂才該有的標記,一旦到了以成熟穩重當成是檢測標準的年紀,就該狠狠的揚棄。但明明讀詩就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拿起了那年文藝青年幾乎都讀的假牙的詩集《我的青春小鳥》,隨意的讀了幾首,這嶄新世代寫詩不同的思維還真適合詩。愛死了那首標題為「春天」的假牙的詩:「春天/是忍住小便的新娘/春天/是忍不住小便的新娘」。
硬是趁著有點感覺,寫了首詩:
有一個古老的職業
傳說是容不下日光的
他們說 很肯定的說法
披上斗蓬的閃閃爍爍
像一陣風
一下子就不見了
去了那裏 沒有人知道
然後突然又出現在面前
捧著滿把的月光
等著高價
脫手
至於成本多少
沒人知道
只當他早習以為常的以夢為家
成熟的將交易所得
據為己有
楊牧和假牙,不同世代對詩不同的想像。終於有了點感覺,今夜應該可以帶本詩集靜靜的在夢裏讀。
徐江屏
徐江屏
不太認真的閱讀者,時而寫些有關閱讀的文章,自娛娛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