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詩裡有人──持續《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未完成的《一首詩的完成》
《朝向一首詩的完成》片名取自楊牧《一首詩的完成》一書,該書以書信體探討詩的定義與創作方法、形式和內容,並延伸至文學、詩人與現實社會的互動關係。加上「朝向」二字,是楊牧冀望添上「未完成」的概念,從這裡我們便可以看見這位詩人對創作,對生命目標的無盡追尋。
筆者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楊牧老師,是在 2018 年東華大學舉辦的「春天讀詩.讀楊牧」活動上,活動以不同的藝術形式演繹楊牧詩作,從不同的角度回應這位作家帶給每個讀者的觸動。那天盈盈師母牽著楊牧走進會場,教授們上前親切招呼,楊牧老師只是靜靜地坐在正中間的座位。待活動結束,幾個人拿書請他簽名,我攤開《一首詩的完成》,老師顫顫巍巍地簽了名,在扉頁上留下了傾斜的字跡,他問我,你也寫詩嗎?我說寫,老師說好,要繼續寫,接著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背,一下、兩下、三下,手勢的起落中幾乎忘記後面還有人等著。不知道為什麼但卻一直記得,東華大學官網上的活動新聞稿最末寫著:「我們下次再會。」
學院內外,師生之間
紀錄片以楊牧的中學時光為始,線性地回顧楊牧的文學人生。從學院內楊牧所遇見的一位位師長,如徐復觀、牟宗三、陳世驤,到後來楊牧在臺大外文系任教時的學生,如羅智成、楊澤;在學院之外,詩人也積極地介入社會,1963 年林海音因船長事件請辭離開《聯合報》副刊主編後,楊牧自願協助總編輯張作錦選詩,選了許多年輕一代創作者的作品,鼓勵了他們。鏡頭在師生身分間的轉換,體現出了楊牧作為一位學院派詩人,繼承知識、傳遞知識,持續地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談論到身分的多重性,楊牧認為自己的第一身分是學院之中的教師,其次,才是他刻意壓抑並以此考驗自己的詩人身分。學術知識與創作思考兩股力量,在楊牧的文學與人生之中交織、深化,如片中詩人陳義芝所說:楊牧讓我們知道要尊重知識、尊重傳統,了解學院的知識可以轉化為創作所用,使得追隨者知道創作有一個精神系統、有一個哲學體系、有一個可大可久的一個世界。那不是靠年輕、不是靠感性一時的觸發──楊牧在前頭領著我們。
一顆二十世紀梨
《朝向一首詩的完成》在編年史的紀錄中穿插著楊牧詩作的朗誦,除了楊牧本人在開始與結尾獻聲,中間有導演溫知儀、作家陳克華、鴻鴻、王文興以及眾研究學者、譯者的朗頌,以詩的聲響編織一段段他人對於楊牧記述的訪問。
除了單純的朗誦外,溫知儀導演也嘗試以紀錄片不常見的手法,如影像創作,詮釋楊牧的詩作:佛珠緊縛的肢體在垂掛的心經中闡釋長詩〈妙玉坐禪〉,珠子碰撞如馬蹄鐵;疊合戰爭影像與裸身在土地上交纏伸展,以情慾與政治寓言結合的〈十二星象練習曲〉;由孩子搬演幼年時期的楊牧,戲劇般地回到他筆下的〈花蓮〉,那個孩子是否也屬龍?盈盈師母一邊朗誦,一邊在無人的海岸撿拾石頭的〈故事〉⋯⋯。這些不同藝術形式的演繹不僅是對於楊牧詩作的呈現,更是導演溫知儀同樣以一個創作者的身分,與楊牧對話。
〈有人問我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單薄的胸膛裡栽培著小小/孤獨的心,他這樣懇切寫道:/早熟脆弱如一顆二十世紀梨」,這首詩以六段呈現出年輕人對社會問題的迷茫,不同於一般社會批判寫實的、強烈的控訴,而是反覆辯證詩人在其中應處的角度和立場。
筆者初讀這首詩時恰逢太陽花學運,學院裡瀰漫著一股躁動不安的空氣,這首詩在柔細的韻律起伏中給了我安慰,像是楊牧就站在講臺上和我對話,想起他在詩集《有人》後記裡寫的:「我把卷子發給學生,就坐在講臺桌前振筆疾書。偶爾文思凝滯,擡頭看教室裡一張張認真的臉,不免豁然開朗,悲戚和快樂交織昇華。下課鐘響的時候,學生們交卷,我一首詩的初稿也完成了。」
何況,春天已經來到
《朝向一首詩的完成》透過大量的採訪,從師長、同輩、學生、學者、譯者的各種面向,拼湊出楊牧的文學圖像,在後半部主要以世界文學中的漢詩詩人定位呈現其文學地位的重要性。《朝向一首詩的完成》最初的企劃案使用的是「有人」這個名字,原是希望從中生代詩人的角度,將楊牧老師對於後輩、對於後來臺灣詩壇的影響,像是從海口一路溯溪而上,回到那座奇萊山上的源頭。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其中選用的詩作也多出自《有人》這本詩集,如〈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學院之樹〉、〈春歌〉、〈妙玉坐禪〉、〈有人〉,所謂「有人」所指,就是「有情」,學者陳芳明描述這本詩集像是一塊浮木,在沉悶的世界中、在沉沒之前被他抱住了,這些詩指引了我們前行,讓我們知曉這寒冷的世界中有人,何況,春天已經來到。
樹與種子
「先是我深以為樹的生長最像詩的生長,繼又以為人的生長不妨也應該像樹的生長,那枝枒的上攀和下垂最莊嚴自然。然而人的表裡竟能如此相違,這是稀奇的現象;樹仍然莊嚴自然,仍然真實,它的年輪代表它生長的歲月,絕無半點隱瞞。」──《年輪》後記
同樣是詩人的陳黎曾問楊牧,《年輪》究竟是一本散文?小說?詩?或者都是,抑或都不是?楊牧所希望創造的是一種跨越文體的嘗試,《朝向一首詩的完成》試著從各種角度切入,呈現出楊牧的樹的剖面,使我們嚮往那棵樹的生長。2000 年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上,楊牧論及他理想中的文學與社會:「我想我們在創造,在這個社會上互相問候起文學來,討論文學的時候,文學最後應該是一個更普世、普遍的東西。這是我的信念,也是我從今以後如果還要做、再做下去,能夠要做的時候,一定是根據這樣的信念在做。」
有人,不僅是有情,亦是對話與傳授,朝向一首詩,或循著一首詩,我們有一天也能成為他人的老師,繼續將理念傳遞下去。
全文劇照提供:目宿媒體
責任編輯:黃于真
核稿編輯:張硯拓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花樣年華》英文片名為「In the Mood for love」,在愛裡所懷抱的種種心緒、展現的情態,就是一場花樣年華。曾在愛裡的不甘寂寞、不願服輸,卻又在最值得綻放的年華裡,狠下心過上了一段無人過問的日子,若還有什麼放不下,說起來便化作傳說,封存在樹洞裡,年華逝去,心事落地,任其風塵——大時代下
「預告,一分鐘後我要親你,要逃就趁現在。」這句令人印象深刻、心動不已的台詞,出自 韓國網劇《語意錯誤》。改編自同名網路小說,上架串流後強勢攻占了排行榜冠軍數週,更獲譽為「南韓 BL 劇天花板」,作為橫空出世的 BL 劇黑馬,其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天時地利人和,團隊劇本演員的完美組合!
所有的創作,都是人與他的時代及際遇的化合。說到底我們只是媒介,試著說出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每個創作者都靠他手上的筆,或眼前的鍵盤,或操作自如的攝影機,搭造出一個世界,但那其中仍然有一半的成敗,端看老天給你什麼天色,讓你經歷什麼故事,或靈感什麼時候會掉下來。
從追隨父母踏進魔法世界的那一刻起,千尋不得不開始自己做決定。但她所作的每一個選擇,皆未有半分的蓄意模糊,更無意遮蓋掩埋,甚至敢於承擔。就像她曾本於良善,將無臉男迎入湯屋,她也會負責領他踏上離開的路。
我們對於一位詩人,一個丈夫、父親、阿公,一個社會運動者,還能有多少了解?《他還年輕》由林靖傑導演執導,看著吳晟如何走過四季,如何走過他過去從未經歷的政治風波與漫天惡意,將這段時光凝成一部作家的生命之書。導演不僅拍攝吳晟,更跟隨他的腳步,凝視他的家鄉、家人、好友、這片土地,凝視他書寫的所有人事物。
《花樣年華》英文片名為「In the Mood for love」,在愛裡所懷抱的種種心緒、展現的情態,就是一場花樣年華。曾在愛裡的不甘寂寞、不願服輸,卻又在最值得綻放的年華裡,狠下心過上了一段無人過問的日子,若還有什麼放不下,說起來便化作傳說,封存在樹洞裡,年華逝去,心事落地,任其風塵——大時代下
「預告,一分鐘後我要親你,要逃就趁現在。」這句令人印象深刻、心動不已的台詞,出自 韓國網劇《語意錯誤》。改編自同名網路小說,上架串流後強勢攻占了排行榜冠軍數週,更獲譽為「南韓 BL 劇天花板」,作為橫空出世的 BL 劇黑馬,其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天時地利人和,團隊劇本演員的完美組合!
所有的創作,都是人與他的時代及際遇的化合。說到底我們只是媒介,試著說出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故事。每個創作者都靠他手上的筆,或眼前的鍵盤,或操作自如的攝影機,搭造出一個世界,但那其中仍然有一半的成敗,端看老天給你什麼天色,讓你經歷什麼故事,或靈感什麼時候會掉下來。
從追隨父母踏進魔法世界的那一刻起,千尋不得不開始自己做決定。但她所作的每一個選擇,皆未有半分的蓄意模糊,更無意遮蓋掩埋,甚至敢於承擔。就像她曾本於良善,將無臉男迎入湯屋,她也會負責領他踏上離開的路。
我們對於一位詩人,一個丈夫、父親、阿公,一個社會運動者,還能有多少了解?《他還年輕》由林靖傑導演執導,看著吳晟如何走過四季,如何走過他過去從未經歷的政治風波與漫天惡意,將這段時光凝成一部作家的生命之書。導演不僅拍攝吳晟,更跟隨他的腳步,凝視他的家鄉、家人、好友、這片土地,凝視他書寫的所有人事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楊雲,字大宇。江蘇人,前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教授,已謝世多年。喜詩藝、好書畫。藝苑之傑人也。 楊公樂道體壇芳,化育英才燦瑞光。 雲義如星懸碧漢,高情似桂植蘭房。 大章小令從容撰,楮素苔箋傳寫詳。 宇內宗師題句贈,鏘金振玉美名揚。
Thumbnail
學會在沒有你的歲月 沉澱你我今生的故事 開端 你迎接我 末端 我離開你 你陰霾的靈魂在故事 渡過最深的思念生活 是吧 學庸2007.05.07/21:51 作品號03-0404-03
Thumbnail
詩人忘了寫詩 是被俗世的塵 塵封了思緒嗎   詩人忘了寫詩 萬象燈紅酒綠 迷惑了心靈嗎   走著走著 詩人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   走著走著 直到詩人想起他還是詩人時   他的思緒他的心靈終將復甦 詩人終於開始再寫詩   學庸1996.08.17/01:00 作品號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這是一場收費的《沒有門檻的幸福》見面會,第二次聽作者-楊士毅說故事,第一次是《種子和風》的新書會,為啥我會去這個見面會呢?書寫得太感動了,我想聽聽作者親自說故事。 楊士毅說自己的故事只是引導讀者/聽眾回頭思考自己,心中放多少人,故事就越豐富,我是一位聽話的讀者,跟著他的脈絡又再一次的思考自己。
Thumbnail
楊牧的作品跨越了詩歌、散文、雜文等多種文類,充滿豐富的深意,對臺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章探討通才與專才的優勢,並提到了楊牧專注而嚴謹的態度對其持續創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得知洪範書店出版了《楊牧全集》,集結楊牧一甲子的豐厚創作,其中的〈別卷〉八冊,是楊牧未公開過的創作和書信,以及照片手稿和年表,作為他的讀者,實為期待。收到這樁消息,動心起念,二月二十二日即動身前往台北書展……
詩人的語調就像音樂一樣,文學語言就是美好的秩序排列。 小說是說故事的藝術,散文是聊天的藝術,詩是音樂的藝術。 楊牧 : 徐志摩的音樂性來自於重複中有變化,鄭愁予是變化中有重複。 櫻花有時候太過喧囂煩擾,不如梅花靜謐孤獨。 面對看不懂的東西,不必全面讀懂,先將感動的文字記住,有天會如同回聲筒回
Thumbnail
學術界對於〔民國詩話〕的研究,向來偏於「個別詩話作者」的單一研究,或者偏向某些「特定議題」的討論;罕見到對於〔民國詩話〕既有微觀精細的研究,又作了宏觀全局的考察。林教授十幾年來,忙碌的教學和學術服務之外,付出巨大的心力,完成這部大著,不僅可以嘉惠後學,而且也是同領域學者不可不讀的最新成果。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楊雲,字大宇。江蘇人,前國立臺灣體育學院教授,已謝世多年。喜詩藝、好書畫。藝苑之傑人也。 楊公樂道體壇芳,化育英才燦瑞光。 雲義如星懸碧漢,高情似桂植蘭房。 大章小令從容撰,楮素苔箋傳寫詳。 宇內宗師題句贈,鏘金振玉美名揚。
Thumbnail
學會在沒有你的歲月 沉澱你我今生的故事 開端 你迎接我 末端 我離開你 你陰霾的靈魂在故事 渡過最深的思念生活 是吧 學庸2007.05.07/21:51 作品號03-0404-03
Thumbnail
詩人忘了寫詩 是被俗世的塵 塵封了思緒嗎   詩人忘了寫詩 萬象燈紅酒綠 迷惑了心靈嗎   走著走著 詩人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   走著走著 直到詩人想起他還是詩人時   他的思緒他的心靈終將復甦 詩人終於開始再寫詩   學庸1996.08.17/01:00 作品號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這是一場收費的《沒有門檻的幸福》見面會,第二次聽作者-楊士毅說故事,第一次是《種子和風》的新書會,為啥我會去這個見面會呢?書寫得太感動了,我想聽聽作者親自說故事。 楊士毅說自己的故事只是引導讀者/聽眾回頭思考自己,心中放多少人,故事就越豐富,我是一位聽話的讀者,跟著他的脈絡又再一次的思考自己。
Thumbnail
楊牧的作品跨越了詩歌、散文、雜文等多種文類,充滿豐富的深意,對臺灣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章探討通才與專才的優勢,並提到了楊牧專注而嚴謹的態度對其持續創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得知洪範書店出版了《楊牧全集》,集結楊牧一甲子的豐厚創作,其中的〈別卷〉八冊,是楊牧未公開過的創作和書信,以及照片手稿和年表,作為他的讀者,實為期待。收到這樁消息,動心起念,二月二十二日即動身前往台北書展……
詩人的語調就像音樂一樣,文學語言就是美好的秩序排列。 小說是說故事的藝術,散文是聊天的藝術,詩是音樂的藝術。 楊牧 : 徐志摩的音樂性來自於重複中有變化,鄭愁予是變化中有重複。 櫻花有時候太過喧囂煩擾,不如梅花靜謐孤獨。 面對看不懂的東西,不必全面讀懂,先將感動的文字記住,有天會如同回聲筒回
Thumbnail
學術界對於〔民國詩話〕的研究,向來偏於「個別詩話作者」的單一研究,或者偏向某些「特定議題」的討論;罕見到對於〔民國詩話〕既有微觀精細的研究,又作了宏觀全局的考察。林教授十幾年來,忙碌的教學和學術服務之外,付出巨大的心力,完成這部大著,不僅可以嘉惠後學,而且也是同領域學者不可不讀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