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是我們書寫的源頭—專訪林餘佐

2021/10/1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1年8月2日於新手書店
訪談/林宇軒、王有庠 攝影/辛品嫺
「在課本之外,我最早接觸的是洛夫的詩。」回想起和文學的相遇,當時讀到洛夫詩作的林餘佐,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因為語言極度地被扭轉、不斷地錯置與壓縮,讓他認為詩人在其中,必定有其他想要表達的東西。
「對我來講,那是一種新的語言方式,有別於教科書和課本──我覺得它有種謎語的感覺。」對他來說,謎語的意義並非是將讀者「難倒」,而是「溝通」;而這種設下一道門檻,只邀請同頻率的人進入的模式,讓當時的他備感興趣。
在與趙文豪、崎雲、謝予騰合著的詩論《指認與召喚:詩人的另一個抽屜》中,林餘佐寫道「傷口是我們書寫的源頭」與「寫作是一種逃脫」。若想理解為何會產生這種觀點,則必須回溯他的童年經歷。
專訪全文刊於《詩藝的復興:千禧世代詩人對話》(臺北:臺灣師大,2023)
 

▎詩人簡介
林餘佐,東海中文系助理教授。出版《時序在遠方》、《棄之核》。
 
推薦楊牧詩集《時光命題》
你們會不會覺得太無趣了,覺得沒爆點?另外還有一個詩人我很喜歡,叫郭品潔。我買了四本《我相信許美靜》,我覺得它會漲。我自己很喜歡啦,我覺得它呈現出我想要的樣貌。楊牧當然就是很安全,寫出楊牧大家就會覺得是,有受過學術訓練的現代詩讀者。當然還有其他幾位我覺得不錯,例如栩栩的第一本作品,我覺得非常厲害,還有柴柏松,他的作品我很喜歡。還有另一個,那個木馬的編輯嗎?那個幽靈什麼?(宇軒:鄭琬融)對我訂了還沒買,這都是我想推薦的,都很棒。你要寫就寫楊牧的《時光命題》就好。
 

感謝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製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2會員
100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