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煙硝的愛情】:我們只有一生的風景可以揮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只有擔負起對他人的責任,終結所意味著的死亡才能用衡量死亡的意義所及──實際上,人們以這一責任體現了自我本身:人們以這一不可轉讓、不可委託的責任,成為其自身。我正是對他人之死負有責任,以致我也投入到死亡之中。
────勒維納斯(E Levinas)《上帝 ‧ 死亡和時間》


這部電影是這麼的簡單,說的是愛,又不只是愛。一男一女,兩位主角。情節隨著時間流動,場景跨越波蘭、柏林、巴黎,最後返回波蘭。二戰過後的動盪顛沛,熾熱愛戀在時代的傾軋下歷經分合,個人命運在時代的凝滯中支離破碎。

  

篤定的愛情,錯置在一個懸浮的世界。還有一個更高的世界,雕塑著愛情的悲喜聚散,落實非如此不可的生存空間。想要的,不過就是貼近風的輕重、草的深淺、河的起落。樂音響起,起舞飛翔,無所拘束的奔赴與流亡。縱身一躍,奮力撐開鐵幕的秩序,持守整個世界,抵抗不去牽動死亡的隱喻。可是那個更高的世界終究借走了愛情,劃約了命運,自由無處安放。我們只有一聲叫喚可以擁抱,接通思念的悠遠,旋轉、凝望。摘落浮華,投向原處的真實。我們只有一抹光陽可以灑落,狂歡歌唱、遠離歸途,安慰已經焦黑的指節,辨認曾經浪費的眼眸。至少還有,一處相擁的節奏,值得託付彼此的殘跡,遠方比較好的風景。而你,就是我的遠方。  


raw-image


不論是第一次,還是第二次、第三次看這部電影,我的情緒都非常的冷靜,清明且近乎漠然的耽陷在那唯美冷調的影像中。我甚至可以,在畫面浮起之初,疊覆下一個鏡頭、掩上下一句台詞。可是,無法抵禦幽微的哀傷卻從某處以隱而不顯的煙霧般朝我籠罩、擴散,巨大且真實。之後的每個夜晚,我一遍一遍播放主題曲 Dwa serduszka,著魔地逼仄自己一幕一幕讀出兩人對望的眼神,試探情意、尋索回應,或者肯定接納、失語撞擊。我不喜歡這樣,可是我沒有別的辦法了。我任憑時間,那個我極度想要擁有的「當刻」,分秒的隙縫,我感覺到什麼,我感覺是什麼,隨意將自己切換到 Wiktor 和 Zula 的愛與夢。那個我一度以為沒有煙硝的時代。那個我全然深信,一如我們無別的瞬間。


raw-image


raw-image


我覺得我始終沒有氣力去承接如此撕裂的愛情,但我隸屬,這個無處可退的純粹、細緻的世界。

顧城的遺書,有這麼一句話,「在愛的時候,死是平常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四月的沙龍
9會員
9內容數
四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17
當我的遭逢與其他人並沒有不同,我還可以多哀戚、可以多難過?無限上綱到什麼地步?當我不知道自己曾經記得什麼,不再作為原本的自己,如何還有資格與我們獨特的愛情相配? 「如果一直在重建過去,又該如何構築未來?」
Thumbnail
2022/08/17
當我的遭逢與其他人並沒有不同,我還可以多哀戚、可以多難過?無限上綱到什麼地步?當我不知道自己曾經記得什麼,不再作為原本的自己,如何還有資格與我們獨特的愛情相配? 「如果一直在重建過去,又該如何構築未來?」
Thumbnail
2022/05/25
我沒有布洛卡區,我失去說話的能力,請不要把我丟下,我會為你保守秘密。 ‧ 原來是這樣。人離開了,房間裡的所有情緒仍竭盡所能的捂熱溫度,放養嘆息,握住灰燼。然後另一個人進來。 ‧ 我沒有走,我在這裡,我還在這裡。
Thumbnail
2022/05/25
我沒有布洛卡區,我失去說話的能力,請不要把我丟下,我會為你保守秘密。 ‧ 原來是這樣。人離開了,房間裡的所有情緒仍竭盡所能的捂熱溫度,放養嘆息,握住灰燼。然後另一個人進來。 ‧ 我沒有走,我在這裡,我還在這裡。
Thumbnail
2020/03/18
狂飆,一夢。兩種不一樣的質地,同歸於永無止境的迴繞裡。狂飆,是任情、恣意、猛烈,是奮不顧身、全力以赴,是「比做愛還爽」。一夢,是光暈、迷霧,是懸空、裂口,是不止的追迫、無邊界的編織,是緩緩旋進更熾灼的真實裡。
Thumbnail
2020/03/18
狂飆,一夢。兩種不一樣的質地,同歸於永無止境的迴繞裡。狂飆,是任情、恣意、猛烈,是奮不顧身、全力以赴,是「比做愛還爽」。一夢,是光暈、迷霧,是懸空、裂口,是不止的追迫、無邊界的編織,是緩緩旋進更熾灼的真實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沒有煙硝的愛情》展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的糾葛,政治冷漠和冰硬的遙遠距離,以黑白鏡頭表達時代的荒謬與悲哀。文章藉由電影再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遙遠的距離,讓人有所思。透過專輯的搞關係與政治相似之處,探索愛情與政治的相似性。最終,主角維特與蘇拉交流後體認到彼此的擁有,表達電影中悲哀的結局。
Thumbnail
《沒有煙硝的愛情》展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的糾葛,政治冷漠和冰硬的遙遠距離,以黑白鏡頭表達時代的荒謬與悲哀。文章藉由電影再現冷戰時代下的愛情與政治遙遠的距離,讓人有所思。透過專輯的搞關係與政治相似之處,探索愛情與政治的相似性。最終,主角維特與蘇拉交流後體認到彼此的擁有,表達電影中悲哀的結局。
Thumbnail
如果說《暴雨將至》是因為愛而打破沈默,《烈火焚身》則是因為愛而選擇緘默。如果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在一起,母親終其一生所尋找的意義,綿延多時的思念之情,終究在生命終結之時,下起了一場救贖的大雨。
Thumbnail
如果說《暴雨將至》是因為愛而打破沈默,《烈火焚身》則是因為愛而選擇緘默。如果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在一起,母親終其一生所尋找的意義,綿延多時的思念之情,終究在生命終結之時,下起了一場救贖的大雨。
Thumbnail
它漸行漸深,越咬越緊,隨即,陽光慢慢湧現——並非我們這種透澈明晰,藍幽幽、軟綿綿穿透玻璃牆的陽光。不是,是一種野蠻的陽光,光線奔湧而來燒灼著大地,將一切撕扯成碎片…… ── 《我們》,尤金‧薩米爾欽(1884 - 1937) 感官的覺醒,如同一種溺水的過程 是種換位思考,也讓我們體認
Thumbnail
它漸行漸深,越咬越緊,隨即,陽光慢慢湧現——並非我們這種透澈明晰,藍幽幽、軟綿綿穿透玻璃牆的陽光。不是,是一種野蠻的陽光,光線奔湧而來燒灼著大地,將一切撕扯成碎片…… ── 《我們》,尤金‧薩米爾欽(1884 - 1937) 感官的覺醒,如同一種溺水的過程 是種換位思考,也讓我們體認
Thumbnail
生命就是場過於華麗而喧囂的夢。我感謝這世上有電影、音樂與書,能從中感受到生命的重量,與自己所不斷探究的本質。
Thumbnail
生命就是場過於華麗而喧囂的夢。我感謝這世上有電影、音樂與書,能從中感受到生命的重量,與自己所不斷探究的本質。
Thumbnail
活在沒有辦法期待的日子裡,死亡就住在隔壁。 青春恣意的年紀,男孩們骨子裏煮滾的熱血推送著他們披上軍裝與武器。 他們忘情地曬著太陽在路上奔忙,坦蕩而自豪地、大聲宣誓自己願意在所不辭為了國家,帶著責任、好奇、興奮和衝勁,卻從來沒好好看清現實裡還醒著冰冷的足跡,於是一個轉身、蠶食鯨吞。
Thumbnail
活在沒有辦法期待的日子裡,死亡就住在隔壁。 青春恣意的年紀,男孩們骨子裏煮滾的熱血推送著他們披上軍裝與武器。 他們忘情地曬著太陽在路上奔忙,坦蕩而自豪地、大聲宣誓自己願意在所不辭為了國家,帶著責任、好奇、興奮和衝勁,卻從來沒好好看清現實裡還醒著冰冷的足跡,於是一個轉身、蠶食鯨吞。
Thumbnail
只有90分鐘的電影篇幅,表面看來簡單,隨著時間推衍,從波蘭跨到柏林、巴黎、南斯拉夫再回到波蘭,每場戲都精雕細琢,以簡馭繁,片尾獻給父母的字樣浮現,讓亂世浮生的時代感,馬上撐出了新高度。
Thumbnail
只有90分鐘的電影篇幅,表面看來簡單,隨著時間推衍,從波蘭跨到柏林、巴黎、南斯拉夫再回到波蘭,每場戲都精雕細琢,以簡馭繁,片尾獻給父母的字樣浮現,讓亂世浮生的時代感,馬上撐出了新高度。
Thumbnail
電影結束,跑工作人員名單時,有一剎那瞭解了VK對於喜歡的東西那看似誇大的句子「感動得都快哭了」。看完《灰燼與鑽石》後,我終於明白那「快哭了」的感覺是什麼了。那樣的感受不是因為故事催淚,而是打從心底覺得:好!這真是部好電影!
Thumbnail
電影結束,跑工作人員名單時,有一剎那瞭解了VK對於喜歡的東西那看似誇大的句子「感動得都快哭了」。看完《灰燼與鑽石》後,我終於明白那「快哭了」的感覺是什麼了。那樣的感受不是因為故事催淚,而是打從心底覺得:好!這真是部好電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