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最奇暗澳花如海:《臺灣府志》中的荷蘭探險故事

2019/03/10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一則清初的異域傳說

臺灣自從1682年併入清帝國版圖後,在習慣以中國為天下中心的中國士人眼中,總是不脫「異域」、「海外」這樣的形容詞。在這個風土民情都異於中國的地方,清初的臺灣就成了各種想像與傳聞紛傳的畫布,充滿了各種奇異的傳說。1683年抵達台灣的首任諸羅知縣季麒光,就留下了記錄臺灣神秘風光的〈臺灣雜記〉一文。在這篇短文中,季麒光寫下了關於山的傳說(金山、玉山、火山、奇冷山),也寫下了關於水的傳說(水沙漣、黑水溝)。但〈臺灣雜記〉記下的傳說中,最讓後人注意,經常在詩賦中引用的,則是一個叫作「暗洋」的地方。季麒光是這樣寫的:
暗洋在臺灣之東北,有紅彝舟泊其地;無晝夜,山明水秀,萬花遍山,而上無居人;謂其地可居,遂留二百人,給以一歲之糧於彼居住。次年再復至,則山中俱如長夜。所留之番,已無一存。乃取火索之,見石上留字,言:一至秋即成昏黑,至春始旦。黑時俱屬鬼怪,其人遂漸次而亡。蓋一年一晝夜云。
十六世紀末葉荷蘭人眼中的北極海
季麒光的〈臺灣雜記〉作為清代最早書寫臺灣的文獻之一,曾經被多種台灣地方志收錄。上述這個「暗洋」的故事,就和「臺灣多蛇」、「黑水溝」兩條一起被收錄進1720年陳文達編纂的《臺灣縣志》中。不過在此「暗洋」被改成了「暗澳」,似乎暗示當時這個傳說在台灣有「暗洋」和「暗澳」兩個版本。
不管是「暗洋」還是「暗澳」,這個位在台灣東北的離奇異域在十八世紀激發許多文人的文學想像,經常在詩句中提及。例如標題的「最奇暗澳花如海」,就是1745年至1747年間巡視臺灣的監察御史范咸留下的詩句。不過有人即使引用暗洋暗澳傳說作詩,也會對這則傳說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曾經記下「瑯嶠貓」的鳳山縣學教諭朱仕玠,就從葡萄牙耶穌會士陽瑪諾(Emmanuel Diaz)的《天問略》得知,夏天時越靠近北極,白晝越長,夜晚越短,在北極甚至有永晝永夜的現象。所以朱仕玠認為暗洋暗澳傳說所稱的現象應該發生在北極,而非在臺灣東北。基於同樣的理由,十九世紀初在編纂《續修臺灣縣志》時,編輯者就將這個地點錯誤的傳說刪去,讓新修的地方志更具合理性。
但暗洋暗澳的傳說真的毫無根據嗎?其實「暗洋」或「暗澳」真的在臺灣的東北方,只不過距離數千公里而已。而紅毛人試圖訪問暗洋暗澳,也真有其事。這個傳說的原型,其實來自1596年荷蘭航海家威廉‧巴倫支(Willem Barents)的第三次北極探險。這三次的探險都無功而返,第三次甚至船隻擱淺,被迫在北極過冬,巴倫支也在返航途中去世。歷劫歸來的隨行作家Gerrit de Veer後來出版《三次經東北方前往Cathay 和China 航海實紀》,使巴倫支成為荷蘭建國史上,為尋找通往東方的航道而壯烈犧牲的英雄人物。這樣的英雄傳說,進入十七世紀起就在各國的商人、水手間流傳,最後竟然被季麒光記下,收入了《臺灣府志》,被人誤讀成台灣東北方的異域傳說。

暗洋暗澳在哪裡

首先,我們先看看暗洋暗澳在近代初期歐洲人的地理觀裡,為在地球的哪個位置。我們先看1570年法蘭德斯(今比利時)製圖家Abraham Ortelius出版的《世界舞台》(Theatrum Orbis Terrarum)這張在東西文化交流史上影響深遠的世界地圖。
Abraham Ortelius《世界舞台》(1570)
在這張地圖的左上角,也就是北美洲接近北極圈紅線的地方,有個地名叫作Anian,隔著分隔半球的海峽與東北亞洲對望。這個Anian如果拆成An-和-ian,官話的發音就是「暗洋」。別忘記季麒光是說官話的諸羅知縣,他來記音,將Anian記成「暗洋」是相當有可能的事。至於「暗澳」,則可能是Anian轉寫成葡萄牙語時變成Anião,再被轉寫成漢字的結果。其實當時還沒有歐洲人來過此地,宣稱看過分隔亞洲和美洲的海峽的人,其證言都被認為誇大不實。但即使充滿不確定性,當時歐洲人普遍相信亞洲和美洲之間有海峽分隔兩岸,此海峽可以聯絡北極海和太平洋,並用北美洲一側的地名命名為「暗洋海峽」(Estrecho de Anian)。
《世界舞台》所收錄的世界地圖,後來成為著名的傳教士利瑪竇繪製《坤輿萬國全圖》(1601)的基礎。利瑪竇將Anian翻譯成「亞泥庵」,並在旁邊註解「此處古謂兩邊之地相連,今已審有此大海隔開,此海可通北海」。這條海峽,利瑪竇將它翻譯成「亞泥庵峽」。如果季麒光知道《坤輿萬國全圖》,或許他就會發現「暗洋」和「亞泥庵」音近,可能就不會把暗洋傳說寫進〈臺灣雜記〉裡了吧。

暗洋海峽與東北航道

對於十六世紀末葉,從1568年開始反抗西班牙人統治,爭取獨立的荷蘭人來說,暗洋海峽可說是為這個新生國家開創生路的希望海峽。祖家位於伊比利半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是近代歐洲海外探險的先行者,早在1494年就在天主教教皇協議下,兩國就已簽署瓜分世界的〈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作為海外探險後進者的荷蘭,想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前往亞洲,就不免跟葡萄牙作對。若想繞過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或是穿越麥哲倫海峽,則不免在美洲海岸與西班牙作對。特別是1580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取得葡萄牙王位之後,荷蘭不管往哪個方向航行,都要面對視他們為叛徒的西班牙勢力。
如果繞過大陸南方沒有路的話,那就改繞大陸的北方吧。當時荷蘭的地理學家Petrus Plancius就極力鼓吹往荷蘭的東北航行,經過北極海,穿越暗洋海峽,直接與東亞貿易的「東北航道」。從Plancius於1594年出版的世界地圖,就可以看出這樣的設想。在這張地圖上,東北航道只要繞過亞洲北岸,穿過暗洋海峽就可以抵達Cathay、日本、中國,不僅路程近,又不用跟討厭的伊比利人打架,真可說是新生國家荷蘭的希望之路。
Plancius於1594年出版的世界地圖
當時荷蘭人還不知道東北航道有多危險,不僅有難以穿越的海冰,還有一座大島擋住他們的去路。這座大島嚴格來說是群島,現在被稱作「新地島」,北達北緯77度,南至70度。但若以當時的地理觀念來看,他們認識的新地島和大陸間只有位於北緯66.7度的Weygates海峽可供航行。如果不穿越這個海峽,就必須要繞過新地島北端才能越過這個難關。
1594年荷蘭人第一次嘗試探險東北航道。巴倫支擔任領航員的船嘗試繞過新地島北端,但無法突破冰層,又屢遭北極熊襲擊,結果被迫返航。同時出發的另外兩艘船則成功穿越Weygates海峽,據當時在船上擔任商務官的知名作家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宣稱,他們抵達鄂畢河口,離西伯利亞北端已經不遠,只是因為太晚出發,所以錯過繼續前行的時機。其實Linschoten想得太樂觀了,鄂畢河口離西伯利亞北端還有1000公里,離白令海峽3500公里,更別說小冰期的海冰了。
但受到Linschoten樂觀報告的激勵,荷蘭在1595年集結了七艘船,滿載要與亞洲各國貿易的貨物,再次航向北極,希望能打通東北航道,成功地與亞洲各國直接貿易。不過這次航海比上次更晚出發,更晚抵達Weygates海峽,冰層已經厚到無法穿越,最後船隊徒勞無功地在11月中旬回到荷蘭。

巴倫支第三次東北航道探險

經過第二次東北航道探險的失敗,荷蘭決定不再用公家預算組織船隊,改為鼓勵私人海商自發探險,如果找到經由北極通往亞洲的航線,國家將有重賞。在這個背景下,1596年阿姆斯特丹再次籌組兩艘船的探險隊,打算第三次探險東北航道。
巴倫支第三次北極探險航線重建圖
這兩艘船顯然從前兩次的航海得到教訓,所以提前於1596年5月出發。但這次探險的路徑與前兩次不同,不是直行至Weygates海峽,而是先偏西航行,到達了後來稱為Spitsbergen的群島(現屬挪威,島上有末日種子庫)。在這段航海中,五月底就已經進入北極圈,6月1日他們就已經體驗到北極圈內的永晝現象。這對參與前兩次航海的船員來說並不算陌生,但後面還有奇怪的自然現象等著他們,為這次航海添增了神祕的色彩。
1596年6月4日遇到的幻日現象(sun dog)
山明水秀,萬花遍山
首先令船員覺得奇怪的是Spitsbergen群島的自然植被。這裡雖然緯度高達80度,卻有長草,還有鹿、羊等草食性動物在此生活。相較之下,他們之前去過的新地島,最高緯度不過北緯77度,卻是寸草不生的荒涼之地。現在我們知道這是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使高緯度的Spitsbergen群島擁有較為豐富的生態環境,但十六世紀末的人還沒有這樣的知識。這樣的奇景,可以對應到暗洋暗澳傳說中的「山明水秀,萬花遍山」一語。
離開Spitsbergen群島後,兩艘船對下一步該怎麼走有了爭執。巴倫支認為應該往東去新地島,繼續嘗試從北側繞過新地島往東航行。另一艘船的船長Rijp則認為應該從Spitsbergen群島東岸航行,穿過北極點直抵暗洋海峽。雙方都堅持自己的見解才是通往亞洲的正確航線,結果兩艘船就分道揚鑣,各自往自己相信的路線探索。巴倫支往東駛向新地島北端,並於7月18日抵達該島西岸。此後他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突破冰層,艱難地航向新地島的東北角。到了8月25日,他們認為海冰太厚,往前再也無法發現任何航道,因此決定返航。但還來不及返航,他們的船就在27日被流冰頂起擱淺。他們又在嚴寒中花了三個星期嘗試脫困,但仍然被冰層所阻,最後無計可施,只好開始收集漂流木,準備在當地過冬。此時建立的房屋,被稱為「保命屋」(Het Behouden Huys)。
船被流冰頂起擱淺,船員棄船逃生
山中俱如長夜
船員們建立保命屋時已是秋天,在這個緯度從11月4日就應該看不到太陽,進入永夜現象。但實際上從11月3日起他們就沒看到太陽了。這對應到暗洋暗澳傳說中的「山中俱如長夜」,而這長夜至少要到次年二月上旬才會結束。不過在一月底卻發生了奇妙的事,他們竟然比預測的時間還早兩星期看到太陽。其實這是大氣折射太陽光造成的現象,他們還以為自己算錯緯度了。緯度對尋找東北航道的航海家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數值,因為東西經度的長度會隨著緯度而縮小,要知道正確的緯度,才能從經度推算距離暗洋海峽的距離。但當時的歐洲地理學過分低估地球的大小,不管他們怎麼算都是失準的。再說,船還在冰上動彈不得呢。
石上留字
隨著永夜過去,北極太陽回來了,但船員們賴以返航的船卻也被浮冰高高頂起,無法再次下水。大約在1597年三月底到四月初時,船員決定用剩下的木材打造兩艘沒有甲板的小船,逆時針繞行新地島,再循第一次航海的路線回家。6月1日巴倫支寫了一封信,描述他們離開荷蘭後的探險,以及天不從人願的阻礙。這封信上有11個人的簽名,沒簽名的4個人可能是太過虛弱或是不識字。他們將這封信裝在火藥盒裡,吊在保命屋的煙囪下。如果他們全死在路上,至少還有機會把他們的經歷傳達給後人知道。這可對應到「石上留字」。
離開保命屋
次年再復至
最後一行人在6月13日乘坐著沒有甲板的小船離開保命屋,6月20日領航員巴倫支在新地島西北海岸附近過世,沒能回到荷蘭。剩下的船員在7月28日抵達新地島西南海岸,並遇見一群俄羅斯漁夫。其中一位漁夫還記得他們前年搭乘著華麗的大船來此,很驚訝他們怎麼變得如此落魄。然後他們沿著俄羅斯北岸航行,終於在8月25日抵達抵達荷蘭人熟悉的交易地點Kilduin島。他們一到就開始打聽有沒有從荷蘭來的船。他們聽說有三艘船最近來過,兩艘剛走,所以船員們趕緊請當地人通知剩下的那一艘船,希望能登船回家。8月30日,來接他們的荷蘭船上坐著去年跟他們一起探險過Spitsbergen群島的船長Rijp。雙方都不敢置信,都以為對方死了。最後在新地島過冬的一行人,搭著Rijp的船回到荷蘭,在11月1日穿著跟在新地島時一樣的衣服回到阿姆斯特丹。
遇見「次年再復至」的Rijp船長
這段奇蹟般的巧遇可以對應到暗洋暗澳傳說中的「次年再復至」,而且史實比起傳說有更好的結局。至少他們還能回到荷蘭,述說這場九死一生的航程。而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巴倫支,也在Gerrit de Veer的筆下成為荷蘭的民族英雄。他曾經航行的那片海洋,也被命名為「巴倫支海」。
不過就在他們回到荷蘭之前,Cornelis de Houtman率領的船已經成功抵達印尼,取得香料,並於1597年8月返抵荷蘭,讓荷蘭人有信心繞過非洲好望角,挑戰已然衰弱的葡萄牙勢力,直接與亞洲貿易,最後促成了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02年成立,開啟荷蘭的黃金時代。

說故事的人

說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種,生花妙筆的Gerrit de Veer選擇用寫書的方法,將荷蘭人三次北極航海尋找東北航道的故事記下來,留傳給後世。但我們在《臺灣府志》中看到的暗洋暗澳傳說,顯然已經被口頭傳述多次,失去眾多細節,僅留下最精采片段的口傳文學。那我們就要問,是誰在十七世紀講述這些故事,最後才會在十七世紀末被季麒光採集到呢?
其中一個可能的傳播者,就是第三次航海中,被領航員巴倫支的巨大身影給遮住的船長Jacob van Heemskerk。這位在北極航海中影薄的船長,在Houtman成功從亞洲返航的次年就開始繞過好望角航向東印度的事業。他在東印度幹過最大的事蹟,就是在1603年於馬六甲海峽截獲葡萄牙船Santa Catharina號。1604年,Jacob van Heemskerk帶著巨大的戰利品回到荷蘭,個人獲得的豐富的獎賞,但戰利品的正當性卻引發了一些問題,葡萄牙方面也要求歸還該船的貨品。為了合理化這場掠奪行為,荷蘭東印度公司請來年輕的法學家格勞秀斯(Grotius)為他們辯護。格勞秀斯為這場官司所寫的答辯後來變成了著名的《海洋自由論》,為荷蘭的海權擴張提供了法律基礎。
Jacob van Heemskerk
在亞洲大顯身手的船長Jacob van Heemskerk,會不會在閒暇時間向船員講述他在北極九死一生的經歷呢?雖然沒有直接的文獻證明,但卻是個很有可能的推測。畢竟,他所率領的船進行的第三次東北航道探險故事,最後以暗洋暗澳傳說的形式流傳到台灣,被季麒光記下,最後收入《臺灣府志》,成為清代台灣眾多的異域傳說之一。
話說回來,1597年荷蘭人留在新地島東北角的保命屋,其遺址在1871年被挪威獵人發現,並將遺物送回荷蘭,現在於阿姆斯特丹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展示。遺物中有一本西班牙教士Juan González de Mendoza的《大中國帝國史》荷蘭文版。他們帶對書了,這是十六世紀末歐洲對中國最詳細的介紹。如果他們成功抵達亞洲,這本書必然會派上用場。可惜即使是在地球暖化的二十一世紀,繞經西伯利亞外海的東北航道,或是繞經加拿大北岸的西北航道,都還是一般商船難以突破的航道。但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說,或許北極海航線永遠不要被開發,才是讓人類一直把歷史上的英雄故事流傳下去的正確方法吧。
荷蘭國立博物館的巴倫支第三次航海遺物展示

台北故宮剛結束的特展「亞洲探險記」也有將在保命屋發現的兩件遺物拿來臺灣展覽,分別是一張版畫和上述荷蘭文版的《大中國帝國史》。這兩件遺物在巴倫支第三次北極探險啟航四百多年後,終於到達亞洲了。
荷蘭文版的《大中國帝國史》
可能是作為商品販賣的荷蘭版畫

附帶一提,巴倫支第三次北極探險的故事在2011年被拍成電影《Nova Zembla》,不過故事被魔改,除了一些小細節以外,幾乎是完全虛構的故事。預告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FreeLeaf
    FreeLeaf
    被飼養的家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