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寫書評】被消除的男孩(電影原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同步刊登在 Pubu 電子書城:https://www.pubu.com.tw/news/5049

尼采曾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這是我看完《被消除的男孩》想到的第一句話。歷經性向矯正治療的艱辛旅程,賈若德已經蛻變成一位暢銷作家。

書籍資訊:《被消除的男孩

汙名化與貼標籤

這本書是作者賈若德‧康里(Garrard Conley)前半生的回憶錄,生長在相對保守的美國南方基督教家庭,同志身分讓他顯得尷尬。從2004年參加LIA(愛的進行式)的矯正治療課程,在進行兩周的密集課程之前,機構對所有人搜身、沒收手機、檢查照片與通話紀錄、甚至採用隔離的手段,讓他們無法與外界聯繫。接著,賈若德一行人在課堂上繪製系譜圖,一層一層往上爬,嚴密檢視過去自我的愛慾與罪惡,找到同志身分的「根源」。LIA否定同志或性向是天生的理論。

書裡描述的是作者15年前的人生,但時間並未真正消除這些歧見,當賈若得到各地演講時,他發現2018年的故事已經讓他望塵莫及。這種讓同志與疾病、犯罪畫上等號的手法也常見於臺灣。靈恩派牧師郭美江曾以「網羅」與「燒毀」禁止信徒接觸同性戀朋友,因為他們是撒旦的化身;反同人士更把全球暖化歸咎在同志身上。甚者,2018年的臺灣同婚公投大敗,反方以愛滋島、性平教育等於性氾濫、未來家庭沒有爸爸媽媽等謠言,在民眾的心中點燃恐懼之火。這有效嗎?其實遠比理性講述來得有用。

「被矯正」的玫瑰少年

《被消除的男孩》另一條故事軸線服膺主流價值觀:賈若德與女生交往。不過對於賈若德來說,女孩是個盾牌,「擋掉無數外人對我性傾向的當面質疑」。兩人循著正常管道進一步熱戀,感情卻在女生邀約賈若德回家當晚,在地下室迷了路,從此不再交會。的確,同志尋找煙幕彈的另一半時有所聞,目的就在於維持表面的和平。

網路上流傳著一句玩笑話:「男生就該喜歡陽剛的事物,例如男生。」但這終究只是玩笑。就如同葉永鋕的陰柔形象不符合社會主流標準,聲音陰柔、喜歡芭比娃娃的他只能趁人少的時候去上廁所,而最後被發現倒臥在裡面,死因眾說紛紜;還有許多「玫瑰少年」躲在陰暗角落哭泣,眼淚擦乾之後消除自己的模樣,讓「男生應該有男生的樣子」。

矯正過的男孩才能在社會生存,就好像過去臺灣認為「當過兵的才是男人」。軍隊充滿男性賀爾蒙的氛圍才能培養真正的男人:渾厚嗓音、黝黑肌膚、以及均一的體能標準。在中國也曾出現娘娘腔矯正營,在韓風與日系男星風靡亞洲的年代,他們拒絕陰柔與白皙肌膚的美少年。

現在的社會依舊進行男人改造計畫。

結局後的人生

在同志出櫃後,換成父母躲進櫃子裡,以快樂之名交換孩子的出櫃人生。小說可以隨時結束,現實生活卻不能中斷。他跟父母關係稍微修復、與伴侶住在紐約、即將出版第一本小說。那麼,其他人呢?賈若德說他們的創傷遠比自己嚴重,也不太互相聯繫。也許大部分的矯正患者就消失在社會裡,不見天日。

近年來全球上映不少部同志電影,《她的錯誤教育》(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是這本小說的女生版。這些看似荒謬的人生並沒有外界預期的高潮起伏,但結束矯正治療後,他們依然要找回人生方向。

書籍介紹

書籍資訊:《被消除的男孩

作者介紹:賈若德.康里Garrard Conley

賈若德.康里生長於美國南方,曾進入性別矯正機構。二〇一八年一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的威廉姆斯學院指出近七十萬LGBT成人曾接受同性戀矯正療程,其中三十五萬人是在青少年階段開始接受治療。美國四十一個州有兩萬名十三至十七歲的青年,仍預期將在十八歲前接受同性戀矯正療程。因此,賈若德.康里將此段經歷寫成本書,掀起不少重量級媒體關注,包含《紐約時報》在內等超過三十篇媒體書評、四十餘篇作者訪問報導,本書獲得浪達文學獎提名,並由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評定為二〇一六年度最佳回憶錄;也由於他自身的遭遇,關注性別議題的他成為倡議性別平權的運動者。

賈若德.康里的父親是牧師,他從小就開始閱讀《聖經》。賈若德.康里曾在訪談中提及,遇到任何問題,總能在《聖經》裡找到解答,但是當他第一次閱讀非宗教類的書籍,「帶給我截然不同的感受,這些書和《聖經》不同,我才知道原來人們不必然因其行為而受到懲罰,或是要替他們的父親承擔過錯,這令我感到非常興奮」。

賈若德.康里曾獲得Bread Loaf、Sewanee、Elizabeth Kostova基金會獎金,於TedTalk發表演說。目前在大學授課,於《時代》雜誌、Vice網站、《維吉尼亞季刊評論》、CNN網站,以及BuzzFeed等媒體發表作品。本書改編電影將於美國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上映,由獲得第七十屆英國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淑女鳥》、《意外》、《海邊的曼徹斯特》盧卡斯海吉斯,金獎影后妮可基嫚、金獎影帝羅素克洛等人主演,喬爾埃哲頓編劇、導演。

書評筆者介紹

顏正裕

跟七隻貓生活在一起,跟貓說話的時間比跟人長,目前是樂寫圓夢寫手的助教。樂寫官網:https://cowrite30.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us Yen的沙龍
50會員
200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Angus Y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正確教導男孩,可以讓他們避免許多和異性相處的衝突,與新時代女孩們順暢交流,而擁有更美滿的感情與人際生活。
Thumbnail
正確教導男孩,可以讓他們避免許多和異性相處的衝突,與新時代女孩們順暢交流,而擁有更美滿的感情與人際生活。
Thumbnail
《戀愛修課》描述一名國三就被出櫃的高一生查理和高二的橄欖球校隊隊員尼克相戀的經過,以及他們周遭的酷兒朋友的故事。他們一個是在學校因性傾向備受霸凌的邊緣人,另一個則是校園裡的橄欖球王子,天差地遠的兩人,因為座位而拉近彼此心的距離,但面對 LGBTQ+ 族群所背負的標籤,這成了兩人交往要克服的難題 。
Thumbnail
《戀愛修課》描述一名國三就被出櫃的高一生查理和高二的橄欖球校隊隊員尼克相戀的經過,以及他們周遭的酷兒朋友的故事。他們一個是在學校因性傾向備受霸凌的邊緣人,另一個則是校園裡的橄欖球王子,天差地遠的兩人,因為座位而拉近彼此心的距離,但面對 LGBTQ+ 族群所背負的標籤,這成了兩人交往要克服的難題 。
Thumbnail
“I think about men and I don’t know why(不知為何,我會想著男人)”,當這句話從一個男孩口中說出,一個幸福的家庭從此變了調。 《被抹去的男孩》劇情較為平緩沉重,但議題值得深思。性向不該有好與壞、對與錯,簡單的道理,我們卻花了很多時間才慢慢理解。
Thumbnail
“I think about men and I don’t know why(不知為何,我會想著男人)”,當這句話從一個男孩口中說出,一個幸福的家庭從此變了調。 《被抹去的男孩》劇情較為平緩沉重,但議題值得深思。性向不該有好與壞、對與錯,簡單的道理,我們卻花了很多時間才慢慢理解。
Thumbnail
男團選秀節目《原子少年》以「行星」分團,星系間特色各有不同,其中,「金星」十位參賽少年gay得天造地設坦蕩無畏,讓人詫異更驚喜,這當然要歸功《748施行法》通過,反同方羅織的謊言一個個被戳破——爸媽爺奶還在,異性戀沒有因此成為同性戀(如果有,純因他/她本就是雙性戀),台灣並未淪為愛滋島
Thumbnail
男團選秀節目《原子少年》以「行星」分團,星系間特色各有不同,其中,「金星」十位參賽少年gay得天造地設坦蕩無畏,讓人詫異更驚喜,這當然要歸功《748施行法》通過,反同方羅織的謊言一個個被戳破——爸媽爺奶還在,異性戀沒有因此成為同性戀(如果有,純因他/她本就是雙性戀),台灣並未淪為愛滋島
Thumbnail
英國青春喜劇《戀愛修課》講述多元性向的青少年學校的愛情友情課題,講述被迫出櫃的內向同性戀男孩查理與橄欖球運動員尼克兩人因修課坐在一起成為朋友,這段友誼隨著相處慢慢在兩人之間深溫,而查理也在克制自己喜歡尼克,他覺得自己不能喜歡一位直男,但真相真是如此嗎?
Thumbnail
英國青春喜劇《戀愛修課》講述多元性向的青少年學校的愛情友情課題,講述被迫出櫃的內向同性戀男孩查理與橄欖球運動員尼克兩人因修課坐在一起成為朋友,這段友誼隨著相處慢慢在兩人之間深溫,而查理也在克制自己喜歡尼克,他覺得自己不能喜歡一位直男,但真相真是如此嗎?
Thumbnail
這週過的陰鬱壓抑,全因看了兩部LGBTQ的電影,一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二是「約翰多諾萬的死與生」。時候到了,我翻出2021年8月9號在紐約時報登載的社論「那些我們沒有教給男孩的事」,心想是應該好好靜下心寫下我對這篇社論的感觸:「教育現場遇到的男孩們,為什麼總是那麼令人傷透腦筋?」而我在社論中的
Thumbnail
這週過的陰鬱壓抑,全因看了兩部LGBTQ的電影,一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二是「約翰多諾萬的死與生」。時候到了,我翻出2021年8月9號在紐約時報登載的社論「那些我們沒有教給男孩的事」,心想是應該好好靜下心寫下我對這篇社論的感觸:「教育現場遇到的男孩們,為什麼總是那麼令人傷透腦筋?」而我在社論中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