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

含有「大學教育」共 3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虎科大位在虎尾,虎尾有許多廟宇,廟中的冠首對聯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學習對聯創作以及走讀廟宇,雲林學學雲林,與台灣傳統以及雲林在地文化發生聯繫,透過廟宇對聯走讀讓學生了解雲林在地鄉土傳說、歷史與台語漢文,並進而創作對聯,與台灣文化傳統對話。 虎科學生參加【微學分活動】,經確認通過者,可獲得微學分
Thumbnail
越來越多人思考大學教育是否必要,隨著時代變遷,什麼才是學習關鍵? 主動學習能力比學歷更重要,學習多元化,探討學習思維正隨科技變革。
Thumbnail
直搗核心1.主動不斷學習的態度 2.專屬個人化學習~是AI現代趨勢,確實如此👏😇💛🌈
順便介紹本團隊組員 團隊僅有7人,最年長的前輩叫做周師父(是一位基督徒,在本團隊是榮譽團長的頭銜) 第二位是張女士,管理團隊的身心靈健康 第三位是投資選擇權之佼佼者,賢弟我本人 第四位是國會立委辦公室研究助理(若賢弟人有事,就交給他,他是我政治圈的人脈之一) 第五到第七位都是關注教育議
Thumbnail
5/5世界歷史
群組內的今日學生獲利
符合宇宙發展的教育,才是資產。而這樣的資產,不僅僅在指涉金錢,也會是向善的資產、永續的資產、快樂的資產、天賦的資產、哲思的資產;也不僅僅是屬於個人,更會屬於國家、社會,乃至於存在的萬物,都將受惠。最後,讓「善的正循環」這件事,成為最基礎的資本。
Thumbnail
「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對我來說就是做教育。經驗的交流與分享,就是教育可貴的地方。透過彼此的互動刺激,發展出原先不在想像裡的選項。」感謝予晞的視角,學到了~:)
現今社會變化快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某些特定科系出現就業警訊。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現在已經進入了資訊時代,我們的大學卻依然使用工業時代的方式教育學生,而要讓學生擁有面對未來,比起在教室教學,更好的方式是讓學生親自面對實際的世界。
Thumbnail
AI的崛起對人類來說早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尤其在Chatgpt、Midjourney等生成式AI出現後,更是為人類的文明帶來極大的影響,大學現場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改變。然而比起一味地禁止,未來的大學端更應該教導學生新科技的優缺點,讓學生在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之餘,也能不使其造成禍害。
Thumbnail
「通識課」對於學生的軟實力與求知慾養成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通識課在台灣的大學中卻長期被忽略,甚至淪為學生衝分數用的營養學分。事實上, 一堂好的通識課,不但能讓學生獲得知識,甚至可以開啟學生的興趣與未來方向。本文除了探討對通識課的常見迷思之外,也補充筆者本人經驗,以及通識課帶給筆者的收穫。
Thumbnail
台灣的大學教授除了要教書之外,還要做研究、做計畫,甚至有時還要兼任行政職,但在教授被壓縮的時間中,反而犧牲學生的教學品質。許多用心教學的老師在現行制度下,更是無法得到回報。 我們應該有更細膩的分工,讓研究與教學能夠互補,也應該鬆綁教授的升等制度,讓兩者都能成為升等的依據。
Thumbnail
如果從「務實」與「理想」的兩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學所學,究竟給了進入職場的我們什麼? 過去的我,曾經也認為大學是一個開拓多元視野與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地方。有些行業,可以透過相關技術的進修而取得入場券;而有些行業的技能不一定能夠過職訓取得,而是在進入職場之後,在實際的工作日常中逐漸累積。
Thumbnail
avatar
Sylvie
「人生不是一條直線的發展」說得好好噢,古老社會想要管理人民行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是否也算是一個很可以突破的生命模式(我20歲就想要從心所欲了XDD)
無論「商社畜」或「師社畜」,都是為了混口飯吃,都離不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輪
Thumbnail
這一篇真是"學界25年辛酸史"啊,讓人感嘆,"學風日下,人心不古"。但也可看出,天使姊授業,解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誤人子弟,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