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國家債務24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會賺錢也很會花錢的年輕人

一位年輕人,年紀輕輕年收入就高達200萬元,但很會花錢,年支出210萬元。

年輕人很有信心地說:「今年雖然收入不足支出,-10萬元,但我很有信心明年會賺更多。」

果然,這位年輕人隔年賺了210萬元,但......支出變成了220萬元。

每年都賺更多,每年也支出更多,如果有一天,收入無法賺那麼多,但支出還是一樣多的話,那...會怎麼樣?

我通常都用上述例子與朋友描述國家財政狀況。(參照下圖1,資料來源:財政統計年報)

raw-image

也許有人會說,債務不是壞事情,適度舉債來建設才可以做為未來發展的基礎。這一個觀念我舉雙手贊成,如同台積電(股票代號2330)每年都有資本支出,龐大的資本支出與股票價格也呈現+0.78的正相關。(如圖2)

raw-image

然而,不能因此就將政府支出正當化,因為我們可以看台積電的現金流量表,營業活動現金流都會大於投資活動現金流。簡單來說,我一年賺200萬,扣除生活開銷100萬,從結餘100萬中拿出80萬元來提升自我能力,偶爾可以超過這100萬元,但如果每年提升的金額都超過結餘的100萬元,從財務上來看是不健康的。

●債務累積像是滾雪球

去年有媒體報導,2017年未償餘額達5兆6486億元,中央及地方合計債務餘額達6兆5426億元。加計潛藏債務,與各級政府累積債務加總,負債逾24兆元。(國債突破24兆 台灣寶寶一出生負債104萬元)

後來又加上今年4月,高雄市長韓國瑜嗆三任台大法律系總統,把經濟不好的結果歸結在這三位總統身上,引發一些政治話題。

暫且不論這些政治上的風風雨雨,債務問題是我們該儘速面對,因為隨著人口結構的惡化,債務問題也將逐步浮出,而且會愈來愈嚴峻,以下先撇開潛藏債務,只看帳面上的債務...

簡單來說,長期支出總是大於收入,久而久之累積債務就會甩高,這是最主要的問題之一,我相信不需要太深入剖析,聰明的您一定一聽就懂。

參照下圖3:(資料來源:財政統計年報)

raw-image

由上圖3可以得知,灰色的歲出總是大於橘色的歲入。

看圖可能感觸還不是太深,如同本文一開始舉的例子...

一個很會賺錢、年收入上百萬元的青年才俊,但揮霍無度,每年總是不足10萬元

200-210=-10

210-220=-10, (-10)+(-10)=(-20)

雖然每年負債10萬,25年之後,債務像雪球一樣,如同上圖的黃色的線,就愈滾愈大了。

●人口結構將影響未來的稅收

其次,第二大問題,是結構性的問題。

少子化導致未來綜所稅可能降低,是否未來要靠其他稅收會增加,其他稅收是否還有調升的空間,目前看起來大概是房屋土地稅、消費稅,只是調升這些項目也會有負面效應的疑慮,這些都是很嚴峻的問題。

像是日本調升消費稅到10%,政策上一直搖擺不定,是否會因此創造通貨膨脹,還是反向變成通貨緊縮,而加稅就像是增加菸稅一樣(抽菸人口變少),會不會消費人口也變少,導致想要增加國庫收入的目的無法達成?(相關報導:日本消費稅影響看法好壞兩極,2014/8/16)

還有這些稅也未必徵得到,像是全台許多土地、房屋無人繼承的現象有嚴重的趨勢,是否未來10年、20年會逐步惡化,找不到繼承人或根本不想繼承,導致無人繳相關資產稅,也是值得觀察的議題。(相關報導:全台未繼承土地 面積創高)

●債務增加不過就是人性

我是法律人,也對國家債務發聲了很久,寫過許多簡單易懂的專欄文章,但狗吠火車,國家依舊我行我素。其實我也不怪這些政府,因為人性如此,可能是為了選票,所以推動了許多不必要的建設(前瞻計畫、蚊子館),也可能是不懂未來趨勢發展,所以設計錯了許多財政制度(退休制度沒有想到人可以愈活愈久,少子化問題那麼嚴重),只能說是演化的必然結果與選擇。

唯一偷笑的事情,外債占GDP比例,在全世界各國中排名算是前段班(174筆資料的第49名),但不能因為排名不算太差而偷笑,因為要看惡化的程度,如果GDP反轉向下,分子變小,這個比例就會快速攀高。

此外,就是其他朋友提到的內債,不會因為匯率變動而受到波動,這是堪稱欣慰的事情,但債務逐漸變高,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張盛和:台灣幾乎零外債 絕不會變希臘!)

以此文與大家共同努力,讓我們政府的財政結構更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ckie Chien的沙龍
1.6K會員
865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Jackie Chi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今天應許老師的邀約,來到東吳大學講授一場G-AI輔助分析財報的課程。 原本以為學生是資訊背景,結果現場一問,才發現是政治系、心理系、社會系、日文系等科系的學生,來上商學院跨領域的課程。 AI時代,學生出了校園,會不知道怎麼找工作,這些學員一出社會,馬上面對的就是各企業瘋狂導入AI,不會AI的學生
Thumbnail
2025/04/28
今天應許老師的邀約,來到東吳大學講授一場G-AI輔助分析財報的課程。 原本以為學生是資訊背景,結果現場一問,才發現是政治系、心理系、社會系、日文系等科系的學生,來上商學院跨領域的課程。 AI時代,學生出了校園,會不知道怎麼找工作,這些學員一出社會,馬上面對的就是各企業瘋狂導入AI,不會AI的學生
Thumbnail
2025/04/27
快來測試做好的法律GPT ChatGPT大家耳熟能詳,但GPT是什麼,可能就搞不太清楚了。 簡單來說,GPT就像是一個網路機器人,設定好服務內容,透過其介面就可以與其溝通。 譬如說這幾堂課中,我製作好的這幾個GPT: 《大學生的租賃小幫手》。 《刑法正當防衛》。 《單一性與同一性》。
Thumbnail
2025/04/27
快來測試做好的法律GPT ChatGPT大家耳熟能詳,但GPT是什麼,可能就搞不太清楚了。 簡單來說,GPT就像是一個網路機器人,設定好服務內容,透過其介面就可以與其溝通。 譬如說這幾堂課中,我製作好的這幾個GPT: 《大學生的租賃小幫手》。 《刑法正當防衛》。 《單一性與同一性》。
Thumbnail
2025/04/23
今天(2025年4月23日)台股大漲,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一、 美中關稅戰緊張情勢緩解:​美國政府官員預期美中關稅戰近期將降溫,激勵美股大漲,進而帶動台股反彈。 ​ 二、 美股強勁反彈:​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對聯準會主席鮑爾的批評引發市場震盪,但隨後他表示無意開除鮑爾,並認為現在是降
2025/04/23
今天(2025年4月23日)台股大漲,主要受到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一、 美中關稅戰緊張情勢緩解:​美國政府官員預期美中關稅戰近期將降溫,激勵美股大漲,進而帶動台股反彈。 ​ 二、 美股強勁反彈:​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對聯準會主席鮑爾的批評引發市場震盪,但隨後他表示無意開除鮑爾,並認為現在是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01 *中信統計的台灣高資產客群,2023年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人數共有11萬人,預估到2027年會增加到13.7萬人, 2023年台灣總體個人財富總額194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243兆元。 2023年高資產族群的財富總額32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46兆元。
Thumbnail
筆記-財經皓角-24.04.01 *中信統計的台灣高資產客群,2023年總資產1億元以上的人數共有11萬人,預估到2027年會增加到13.7萬人, 2023年台灣總體個人財富總額194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243兆元。 2023年高資產族群的財富總額32兆,預估2027年增加到46兆元。
Thumbnail
明年總預算創新高,科技與公建領跑經濟 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明年度總預算的消息,以及我的一些看法。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明年度總預算的歲出、歲入都可望再創新高,其中歲出將從今年的2.68兆元,提高到2.8兆元、甚至上看2.9兆元。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也反映了政府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視與投入。
Thumbnail
明年總預算創新高,科技與公建領跑經濟 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明年度總預算的消息,以及我的一些看法。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明年度總預算的歲出、歲入都可望再創新高,其中歲出將從今年的2.68兆元,提高到2.8兆元、甚至上看2.9兆元。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也反映了政府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視與投入。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最新預測,台灣今年的超額儲蓄將達到3.1兆元,連續四年超過3兆元,累計四年的超額儲蓄高達13兆,已超過GDP的一半。 這麼龐大的閒置資金沒有用在固定投資,最後必然會流於金融性投資,從而流進股市、房市,為一國經濟帶來泡沫的風險。台灣的超額儲蓄率之高,算是獨步全球、舉世無匹。 依IMF算法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最新預測,台灣今年的超額儲蓄將達到3.1兆元,連續四年超過3兆元,累計四年的超額儲蓄高達13兆,已超過GDP的一半。 這麼龐大的閒置資金沒有用在固定投資,最後必然會流於金融性投資,從而流進股市、房市,為一國經濟帶來泡沫的風險。台灣的超額儲蓄率之高,算是獨步全球、舉世無匹。 依IMF算法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最新預測,今年台灣的超額儲蓄總額將再次超過新台幣3兆元,連續第四年超過3兆大關。國發會官員表示,這顯示國內閒置資金太多,必須審慎因應。主計總處官員也表示將對此進行專案研究。 主計總處預測指出,我國今年有高達9.4兆的儲蓄毛額,而國內投資毛額只有6.3兆,在儲蓄引導到固定投資之後,仍賸餘
Thumbnail
根據主計總處的最新預測,今年台灣的超額儲蓄總額將再次超過新台幣3兆元,連續第四年超過3兆大關。國發會官員表示,這顯示國內閒置資金太多,必須審慎因應。主計總處官員也表示將對此進行專案研究。 主計總處預測指出,我國今年有高達9.4兆的儲蓄毛額,而國內投資毛額只有6.3兆,在儲蓄引導到固定投資之後,仍賸餘
Thumbnail
台灣曾經錢淹腳目,資產價格低廉,是如何一步一步演變到今天的樣子,就讓我們來覆盤一下台灣這20年來的財富分配變動情形,探討一些結構性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曾經錢淹腳目,資產價格低廉,是如何一步一步演變到今天的樣子,就讓我們來覆盤一下台灣這20年來的財富分配變動情形,探討一些結構性的問題。
Thumbnail
預估今年超徵的稅收大約4500億新台幣,馬上就有立委和專家跳出來說應該還稅於民、廣發現金,到底這樣好嗎? 超徵稅收常見嗎? 台灣政府有錢嗎?
Thumbnail
預估今年超徵的稅收大約4500億新台幣,馬上就有立委和專家跳出來說應該還稅於民、廣發現金,到底這樣好嗎? 超徵稅收常見嗎? 台灣政府有錢嗎?
Thumbnail
台灣人均GDP可望2022超車南韓  吳靜君、曾薏蘋/綜合報導 2021年12月16日 週四 上午4:10 台灣人均GDP可望2022超車南韓 (yahoo.com) 台灣經濟成長率已連續2年贏韓國,2025年,台灣人均GDP將有機會超過韓國,台灣國民所得明年就可以超車南韓。台灣經濟經過10年努力成
Thumbnail
台灣人均GDP可望2022超車南韓  吳靜君、曾薏蘋/綜合報導 2021年12月16日 週四 上午4:10 台灣人均GDP可望2022超車南韓 (yahoo.com) 台灣經濟成長率已連續2年贏韓國,2025年,台灣人均GDP將有機會超過韓國,台灣國民所得明年就可以超車南韓。台灣經濟經過10年努力成
Thumbnail
們低薪的困境早已陷入泥沼快30年了,這一切,並未如政府所公布的總經數據這麼樂觀,光看GDP是沒有太多意義的。所以,金融研訓院的調查才指出,兩成民眾無法在一周內籌到新台幣10萬元、三成民眾儲蓄金額不到5萬元,我倒是認為這才是臺灣的經濟現況!
Thumbnail
們低薪的困境早已陷入泥沼快30年了,這一切,並未如政府所公布的總經數據這麼樂觀,光看GDP是沒有太多意義的。所以,金融研訓院的調查才指出,兩成民眾無法在一周內籌到新台幣10萬元、三成民眾儲蓄金額不到5萬元,我倒是認為這才是臺灣的經濟現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