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有口音,真的沒關係嗎?──即將在美升任主治醫師,我的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章已刊登在換日線上

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929&nid=11685&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fbclid=IwAR0yCe2xgVAzyCQ0NqW9Snz4zkHlDbuVGUxFtlS97KkXt4oQX0AQjmXoivo

以下是全文

加拿大學者上個月在 Health Communication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外國醫師口音的研究(A Doctor's Foreign Accent Affects Perceptions of Competence)。研究者用「標準加拿大英文」跟「帶有中文腔調的英文」,錄製了幾段醫師告知病情(或檢查結果)的音頻。再找來兩組大學生(一組是華裔加拿大人,一組是加拿大白人),想像自己是被告知病情的病人,聽取音頻(聽音頻的時候,眼前都是放同一位華裔女醫師的照片,以消除種族的影響)並對醫生的能力評分。結果顯示無論哪個種族,學生(病人)對講標準加拿大英文的醫師,評價都高於有中文腔的醫師。

「口音」造成的「偏見」,已非新聞

口音會影響人們對能力的評價早已不是新聞 ── 之前就有很多學者,針對不同行業進行類似的研究,結果一致顯示:英文母語者對英文有腔調的人,滿意度跟評價明顯較低。當然不是所有腔調都有負面的效果。對美國人來說,英式或是法式英文,反而給人正面的印象;中式、墨西哥、印度的英文,則負面評價居多。你看到這裡,或許會覺得這是不是因為美國人比較驕傲、種族歧視特別深的關係,其他民族就不會這樣?其實不盡然。

日本學者在 2012 年針對日文母語者做了類似的研究(Evaluation of speakers with foreign-accented speech in Japan: The effect of accent produced by English native speakers):研究人員先錄製了六段音頻,兩段來自日本人、兩段來自口音輕微的外國人(澳洲人)、兩段來自口音很重的外國人(澳洲及英國人),聽者並不知道講者的國籍。再找來兩組大學生(一組來自很少看到外國人的鄉下,一組來自東京)對這六段音頻的說話者,進行人格特質的評價。

兩組大學生都給了日文母語者最高的評價,口音重的外國人則評價最低。值得注意的是,東京的大學生們在「能力」這個評分上的差異,沒有鄉下大學生來得大,可見多接觸外國人,還是有助於消弭偏見。

事實上,信賴與自己相似的人,是人類的天性。人們再怎麼有意識地想要消除偏見,終究敵不過大腦深處對安全感跟歸屬感的渴望。

所以,口音到底有多重要?

學英文是不是要在意口音」一事,經常被拿出來討論──支持者覺得練好口音會增加講話的自信,反對者覺得敢開口就好。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而是看使用英文的目的而定。口音在社交場和,往往像是一個人的外表;講話內容則是我們的內在。就像「靠臉吃飯」的模特兒,也需要定期醫美護膚,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大量與人溝通,那把口音練好絕對很重要,至少要講得清楚、不要讓聽者感到費力。

所有的語言專家都會同意,學好一個語言絕對要從「聽力」開始訓練起。而通常聽力好的人,口說也不會太差。當你能聽出各種發音的差別,離講的正確也就不遠了。在此想特別強調的是,很多說「有口音沒關係」的人,其實不只是有口音,而是發音發錯、重音也放錯位置。這跟聽力大有關係,正是因為耳朵沒有訓練好,才聽不出來自己講得跟母語者根本不一樣。「有口音」跟「發音錯誤」,真的是兩回事,千萬不要用「有口音沒關係」來當作不學習的藉口。

另一方面,雖然有個「美麗的外表」(或者說「易懂的腔調」)令人羨慕,但我相信對大多數行業來講,內在最終會凌駕外表。文章一開始提到的研究,只能告訴我們病人對醫師第一印象;然而在現實世界,病人跟醫師是長久的關係,能不能被病人信任,絕對不只有英文的口音問題,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提供正確的知識跟診斷、是不是真心在意病人,以及看診的態度等等。如果英文始終沒有辦法練到跟美國人一樣標準,那就要在專業知識或是其他地方更加努力。

作為「外籍醫師」,我的優勢在哪裡?

最近要開始找主治醫師工作的我,一直在思考自己跟美國醫師比起來有什麼優勢。病人有這麼多小兒科醫師可以選,為什麼他們會想選一個外國人醫師呢?緊接著,我想起 3 年前考美國醫師執照(USMLE step 2 cs)的經驗:

step 2 cs,是個考問診、身體檢查跟寫病歷等臨床考試,3 個評分項目中有 2 個是標準病人給分的,一個叫 SEP(spoken English proficiency),評英文流利的程度;另外一個叫 CIS(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評溝通的能力還有態度。

我在 SEP 拿到與母語者等同的分數,CIS 分數也很好,也就是說標準病人們給了我很好的評價。現在回想起來,第一、雖然我的英文不是完全沒有口音,但是至少講得清楚,病人聽起來不費力。這點我也會繼續修正;第二、願意傾聽、態度良好、關心病人、盡力衛教──我想,這就是作為醫者,能讓病人跨越口音、感覺安心的答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的沙龍
90會員
49內容數
2021/04/27
上星期看到七歲男童因練習柔道導致腦死的新聞。 男童家長跟家人不必講,任何人看到這則新聞想必都非常氣憤跟難過。柔道或是任何有對打的武術都有頭部受傷風險,但這種風險家長甚至是訓練者卻不一定清楚。 日本從平成24年開始將武道(包括柔道、劍道等)納為學校的必修課。世界上應該沒有一個國家比日本對柔道更熟悉了吧
Thumbnail
2021/04/27
上星期看到七歲男童因練習柔道導致腦死的新聞。 男童家長跟家人不必講,任何人看到這則新聞想必都非常氣憤跟難過。柔道或是任何有對打的武術都有頭部受傷風險,但這種風險家長甚至是訓練者卻不一定清楚。 日本從平成24年開始將武道(包括柔道、劍道等)納為學校的必修課。世界上應該沒有一個國家比日本對柔道更熟悉了吧
Thumbnail
2020/04/02
台灣醫學系畢業、美國住院醫師訓練中的我,如何通過日本醫師執照考試( 六) 認知自己錯判情勢之後,別無他法,只能更認真的準備。最後的十天,我請了住院醫師最寶貴的休假。這十天除了照顧家人、煮飯之外,其他時間都在讀書。這讓我想起了準備USMLE時每天10-12個小時奮戰的日子。 公眾衛生是外國人的罩門,偏
2020/04/02
台灣醫學系畢業、美國住院醫師訓練中的我,如何通過日本醫師執照考試( 六) 認知自己錯判情勢之後,別無他法,只能更認真的準備。最後的十天,我請了住院醫師最寶貴的休假。這十天除了照顧家人、煮飯之外,其他時間都在讀書。這讓我想起了準備USMLE時每天10-12個小時奮戰的日子。 公眾衛生是外國人的罩門,偏
2020/02/28
#我被日本國考通過率騙了。 十月底見習結束回到美國後,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的結果隨之而來。日本厚生勞動省寄到美國來的郵件只有薄薄的一張紙,文件的開頭為「認定書」。內容就簡單兩行「根據醫師法規定,認定受驗者具有醫師國家試驗的資格」。意思就是「恭喜你合格了!」🎊 在拿到結果前,我是非常忐忑的,完全不知
Thumbnail
2020/02/28
#我被日本國考通過率騙了。 十月底見習結束回到美國後,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的結果隨之而來。日本厚生勞動省寄到美國來的郵件只有薄薄的一張紙,文件的開頭為「認定書」。內容就簡單兩行「根據醫師法規定,認定受驗者具有醫師國家試驗的資格」。意思就是「恭喜你合格了!」🎊 在拿到結果前,我是非常忐忑的,完全不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政經優勢群體人數眾多且趨同,自然形成語言及口音的「相對主流標準」,透過翻譯及語言學習行為將其思想、文化、影響力擴散開來,逐漸形成這些語言及口音在各種領域情境中的話語權。我們應該關切的是「口音」對語言學習的「影響」或「幫助」為何,而不是過於化約的「重要 or 不重要」!
Thumbnail
政經優勢群體人數眾多且趨同,自然形成語言及口音的「相對主流標準」,透過翻譯及語言學習行為將其思想、文化、影響力擴散開來,逐漸形成這些語言及口音在各種領域情境中的話語權。我們應該關切的是「口音」對語言學習的「影響」或「幫助」為何,而不是過於化約的「重要 or 不重要」!
Thumbnail
先說結論,英、美很多同字不同音,很多是母音念法不同,有時候是重音位置不同,先培養這個觀念,以後學單字時,就要特別注意英、美單字的發音。 你會覺得:「這有什麼重要的嗎?」 依據我 20 年來,指導過全球 28 個不同國家的學生經驗來看,不少發音 (正確發音、 正確重音等)、聽力、口說 (發音以外的
Thumbnail
先說結論,英、美很多同字不同音,很多是母音念法不同,有時候是重音位置不同,先培養這個觀念,以後學單字時,就要特別注意英、美單字的發音。 你會覺得:「這有什麼重要的嗎?」 依據我 20 年來,指導過全球 28 個不同國家的學生經驗來看,不少發音 (正確發音、 正確重音等)、聽力、口說 (發音以外的
Thumbnail
在美國,英語口音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顯而易見的英語口音可以揭示一個人的身份、背景甚至專業能力,這常常使非母語的英語使用者感覺不安。他們擔心他們的口音會影響他們在工作或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因此常常尋求改善口音的方法。而在台中,有許多針對口音改善的課程可以選擇,例如台中英文口說課程 就是一個很好
Thumbnail
在美國,英語口音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顯而易見的英語口音可以揭示一個人的身份、背景甚至專業能力,這常常使非母語的英語使用者感覺不安。他們擔心他們的口音會影響他們在工作或社會生活中的表現,因此常常尋求改善口音的方法。而在台中,有許多針對口音改善的課程可以選擇,例如台中英文口說課程 就是一個很好
Thumbnail
美語的聲音,就像是中文的線條,當然有所謂的對錯,但這些對錯,都會落入某種「區段、光譜、範圍」,都遵循著某種「共識、默契、潛規則」,都讓母語人士有某種「衡量權、裁決權、心證權」,某種「度」。
Thumbnail
美語的聲音,就像是中文的線條,當然有所謂的對錯,但這些對錯,都會落入某種「區段、光譜、範圍」,都遵循著某種「共識、默契、潛規則」,都讓母語人士有某種「衡量權、裁決權、心證權」,某種「度」。
Thumbnail
英語學習軟體的百家爭鳴 各種線上語言學習的課程或軟體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學英文似乎成了全民運動! 幾乎每個語言學習軟體都標榜,用了他們家產品,就能sound like a native speaker。 但sound like a native speaker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Thumbnail
英語學習軟體的百家爭鳴 各種線上語言學習的課程或軟體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學英文似乎成了全民運動! 幾乎每個語言學習軟體都標榜,用了他們家產品,就能sound like a native speaker。 但sound like a native speaker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的發音總是怪怪的,別人總是聽不懂你在講什麼?這篇文章會告訴你,關於發音你應該要知道的一些事,這些都會影響你發音的準確度,我不是專業的發音老師和語言專家,以下都是根據我多年學語言的經驗和蒐集來的資料所統整的自身觀點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的發音總是怪怪的,別人總是聽不懂你在講什麼?這篇文章會告訴你,關於發音你應該要知道的一些事,這些都會影響你發音的準確度,我不是專業的發音老師和語言專家,以下都是根據我多年學語言的經驗和蒐集來的資料所統整的自身觀點
Thumbnail
在德國念書三年,誤以為從小在台灣接受的英文教育可以讓我在外國溝通順暢、無往不利,自我感覺很良好。但到了英國工作,才發現聽力和口說都跟不上...
Thumbnail
在德國念書三年,誤以為從小在台灣接受的英文教育可以讓我在外國溝通順暢、無往不利,自我感覺很良好。但到了英國工作,才發現聽力和口說都跟不上...
Thumbnail
如果你這輩子從來沒有出過國或住過英文系國家,出國做生意到底英文能力要多好呢?總是要有個程度的門檻吧? 答案當然是英文程度越高越好。但是,英文程度雖然非常重要、卻不代表全部。與其用一個「標準答案」來看這個問題,我們不如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討論。
Thumbnail
如果你這輩子從來沒有出過國或住過英文系國家,出國做生意到底英文能力要多好呢?總是要有個程度的門檻吧? 答案當然是英文程度越高越好。但是,英文程度雖然非常重要、卻不代表全部。與其用一個「標準答案」來看這個問題,我們不如用另外一個角度來討論。
Thumbnail
很多英語學習者很常有這個困擾。英文學了很久,口說卻一直不好;英文看得懂,但是不太會講。諸如此類困擾不只是初學者有,我發現很多程度很進階的學習者常會覺得英文口說的能力,遠遠不及英文閱讀的能力。大部分的情況只是沒有用對方法。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
Thumbnail
很多英語學習者很常有這個困擾。英文學了很久,口說卻一直不好;英文看得懂,但是不太會講。諸如此類困擾不只是初學者有,我發現很多程度很進階的學習者常會覺得英文口說的能力,遠遠不及英文閱讀的能力。大部分的情況只是沒有用對方法。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
Thumbnail
當我們學習一項新的運動時,不只要用大腦理解、記憶,也要讓肌肉記憶,並熟悉新的動作。這也是為什麼練英文時,不能只在腦中默唸,因為這樣完全沒有訓練到嘴部肌肉!(真希望學生時期就有人這樣跟我解釋啊)
Thumbnail
當我們學習一項新的運動時,不只要用大腦理解、記憶,也要讓肌肉記憶,並熟悉新的動作。這也是為什麼練英文時,不能只在腦中默唸,因為這樣完全沒有訓練到嘴部肌肉!(真希望學生時期就有人這樣跟我解釋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