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文思考」,真的合理嗎?

更新於 2024/03/2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台灣,隨著雙語國家政策的實施,「學英文」成為了熱門話題,而一般說到要學好英文,許多人紛紛提到「用英文思考」或者「像母語人士一樣學英文」。然而,這種所謂的「用英文思考」的說法是否合理呢?

觀察一:一群多語使用者的聊天

我有一群來自不同背景的朋友,其中一位是在美國長大,長時間住在美國的中國人,家裡都說中文,但因為在美國長大,英文非常的流利,我這邊暫且稱她為A;另一位是土生土長台灣人,而且是來自全台語家庭的南部小孩,因為從小就討厭英文,英文能力非常的弱,連國中程度的英文都聽不太懂,這邊稱她為B。平常,我跟A的相處是中英文參半,而跟B相處的時候,則是中台語交雜。

有段時間,A因為工作很常來台灣,我和AB兩位朋友的感情都很好,也因此有很多機會是我們三個聚在一起,或者出去玩的機會。我們彼此都很清楚,A不會台語,B不會英文,但在聊天的過程中,仍然不自覺地在中文、英文和台語之間切換。

我三個語言都會,有時候不太會意識到他們切換了語言,但對於A跟B來說,因為一切換語言,他們就會不懂,雖然可以從前後文大概猜測,但如果是比較長篇的段落,就很有可能造成誤解,因此常常會詢問:剛剛那個是什麼意思?

因為A每次來的時候,都只是短暫停留幾周,但依然可以觀察到,我們切換語言的情況在A剛到台灣的時候會特別明顯,但隨著相處的時間拉長,漸漸的,類似的情況就會減少。

觀察我與AB兩位朋友的聊天的情況,我發現語言轉換通常發生在幾種情況:
1. 描述不同情境下的事件
2. 引述他人說法

類似A會因為描述他在美國跟他同事相處時發生的事情時,轉換成英文,B也會轉述他爸媽說過話,或是描述他家裡情況時,轉成台語。依照這樣的觀察,似乎表示:語言的轉換是情境驅動的,我們會不自覺地使用特定情境下最直覺的語言。

反思「雙語教育」

如果單純看我與AB兩位朋友的聊天,似乎表明學習語言就是要「創造情境」,就如同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越到後來,我們會不自覺使用非中文的語言的情況就越少,那是否表示:只要我們在「只講中文的情境」下待得越久,我們越不會有多種語言混用的情況呢?

那或許我們的「雙語教育」方向要求非英文本科老師用英文上課似乎是正確的?

畢竟讓學生不只有在英文課上能接觸到英文,非英文的課程也都用英文上課,難道還不能創造足夠的英語使用情境嗎?

觀察:我的英國課堂

但再來看看我自己在英國念書時,我自己雖然身處在英語環境中,但我依然根據對話對象的不同,而選擇不同語言。

我在英國留學期間,課堂上老師一定都是說英文,但就算在課堂上,有時候也會有身邊剛好坐台灣人或中國人的機會,如果是一邊坐台灣人或中國人,另一邊坐外國同學的時候,我很常會中英文交雜,就算周圍都坐了外國同學,我依然可能用手機回覆台灣的家人朋友的訊息。也就是說在「英文課堂」的這個情境下,在我眼中依然會有「使用中文情境」與「使用英文的情境」。

既然一個情境下,依然會有不同的語言情境,那現在所推行的雙語教育,只要求老師用英文上課,那就只是創造學生「聽到」英文的機會,但如果學生在該情境下沒有「使用英文」,那對學生來說,依然是一個「使用中文的情境」,這也或許是為什麼有些人,明明也是出國留學,但英文沒有進步太多的原因。

反思「用英文思考」的說法

以上兩個例子,似乎說明多語言使用者並不會使用特定的語言來思考,語言思考模式是複雜且多元的,我們的大腦似乎會根據不同的情境切換語言,而這樣的情境,是取決於我們所需要「使用」的語言來決定。

許多在學習一種新語言的人,也常常說: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說法,但在某某語言中有OOO的說法。

這樣的情況也顯示了雖然我們正使用著某一種語言,但我們腦袋中,依然會不自覺地去抓取另外一種語言,我們並不像是一個開關那樣,可以切換「中文思考模式」跟「英文思考模式」,如果我們沒有所謂的「特定語言的思考模式」,那要求英語學習者「用英文思考」是否太強人所難了呢?

我的結論

當我與AB兩位朋友在一起的時候,雖然我們都知道共同的語言是中文,但我們一開始總會不自覺的切換語言,但隨著時間越來越久,這樣的情況也會隨之減少,或許並不是因為我們不斷的「用中文思考」,而是我們「一直使用中文」。

既然「用英文思考」並非現實,多語轉換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在同一種語言情境下,一個熟悉多種語言的人,依然可能會有不同語言同時並存的「小情境」,甚至當我們正在說著某個語言的時候,腦中想的可能是另外一種的語言。那現正推行的雙語教育,如果只能要求教師說英文,卻無法創造學生「使用」英文的情境,是否真的能讓學生掌握使用多語的能力呢?

最後

我是Yawen,我覺得議題是需要討論才會更明朗,
所以藉著寫方格子的機會,整理自己的想法,並邀請大家與我討論與交流:

按下【愛心】,表示你喜歡這篇文章。
按下【追蹤】,我會繼續寫類似的文章。
按下【贊助】,支持我繼續寫相關的文章。

如果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或者和我討論,歡迎【留言】或【來信】
不是方格子會員,也可以到我的instagram留言或與我討論

我的Mail:iamloyawen@gmail.com
我的Instagram:yawen.books


avatar-img
36會員
70內容數
這裡可能會聊聊教育議題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我蒐集到的故事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看到的書、電影或戲劇 不管是什麼主題,歡迎大家一起聊天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awen 的其他內容
如何選擇英語檢定是許多準考生可能會有的疑問,在先前的文章中,我比較了雅思與托福,而這一篇文章,則配合即將畢業的學生,主要提供幾個問題,讓準考生們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如何在多益和領思這兩個考試間做選擇。
我們在教育上,總習慣用文字與書面資料來證明我們做過的事情,但我們是否過度依賴文字和書面資料了呢? 我高中時遇到的老師,不按牌理出牌出的作業,和大學時期認認真真的寫出來的畢業報告,到底哪一樣才更能代表我的學習經歷呢? 對於學習歷程檔案,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來讓學生證明自己曾經的學習經歷?
選擇雅思還是托福,是準留學生們都想詢問的問題。 如果再有人跟你說,去美國加拿大就考托福,去英國歐洲考雅思,請忽略他! 畢竟想念的學校可能遍佈全世界,別讓考試種類限制你想申請的學校! 這篇文章,我用我過去的經驗,總結出五個問題,幫助準考生們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去年考完英文之後,我寫了一篇《112學測英文:命題團隊想說什麼》,是以我一個學習語言測驗的人是怎麼解讀那一年的學測英文考題的,而今年113學測的五標也剛剛公告了,趁著個時間,我也來聊聊我對今年113學測英文科的題目的想法,也檢視去年命題團隊想說的話,與今年命題團隊想說的話有什麼不同。
PISA測試對學生進行全球性調查,但它真的能反映學生是否具備面對未來挑戰嗎? 我們需不需要對PISA測驗提出質疑? 為什麼我們應該對他提出質疑? 又為什麼我會提出這樣的質疑? 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自己的看法和個人經歷。邀請讀者參與討論交流。
上一篇文章中聊到學習的自我認知,這篇想來聊聊:學習的動機。同時以自己的背景來聊聊:不只是學習,考試的目的也同樣很重要。 常常聽到學習一定要有目的嗎? 我只是覺得學會這個東西很酷,所以去學,難道不可以嗎? 這一篇文章,就針對這個問題,用我自己的背景和工作經驗來聊聊我的想法。
如何選擇英語檢定是許多準考生可能會有的疑問,在先前的文章中,我比較了雅思與托福,而這一篇文章,則配合即將畢業的學生,主要提供幾個問題,讓準考生們可以更清楚的知道如何在多益和領思這兩個考試間做選擇。
我們在教育上,總習慣用文字與書面資料來證明我們做過的事情,但我們是否過度依賴文字和書面資料了呢? 我高中時遇到的老師,不按牌理出牌出的作業,和大學時期認認真真的寫出來的畢業報告,到底哪一樣才更能代表我的學習經歷呢? 對於學習歷程檔案,我們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來讓學生證明自己曾經的學習經歷?
選擇雅思還是托福,是準留學生們都想詢問的問題。 如果再有人跟你說,去美國加拿大就考托福,去英國歐洲考雅思,請忽略他! 畢竟想念的學校可能遍佈全世界,別讓考試種類限制你想申請的學校! 這篇文章,我用我過去的經驗,總結出五個問題,幫助準考生們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去年考完英文之後,我寫了一篇《112學測英文:命題團隊想說什麼》,是以我一個學習語言測驗的人是怎麼解讀那一年的學測英文考題的,而今年113學測的五標也剛剛公告了,趁著個時間,我也來聊聊我對今年113學測英文科的題目的想法,也檢視去年命題團隊想說的話,與今年命題團隊想說的話有什麼不同。
PISA測試對學生進行全球性調查,但它真的能反映學生是否具備面對未來挑戰嗎? 我們需不需要對PISA測驗提出質疑? 為什麼我們應該對他提出質疑? 又為什麼我會提出這樣的質疑? 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自己的看法和個人經歷。邀請讀者參與討論交流。
上一篇文章中聊到學習的自我認知,這篇想來聊聊:學習的動機。同時以自己的背景來聊聊:不只是學習,考試的目的也同樣很重要。 常常聽到學習一定要有目的嗎? 我只是覺得學會這個東西很酷,所以去學,難道不可以嗎? 這一篇文章,就針對這個問題,用我自己的背景和工作經驗來聊聊我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看過一篇講日本公司在中國面臨的挑戰 有一段描述中國這幾年產業轉型對日本公司在中國的影響 我滿喜歡這段描述的方式,精簡清楚 讀這段剛好觀察他怎麼描述中國的情形 等等就可以拿來練習用英文描述台灣的產業狀況了~
Thumbnail
我聽過一個英文call-in節目,有個美國人在問關於品牌行銷的問題,我一聽他問問題用的英文句型我就笑了,他就是用我線上課程裡面教的句子組出來的話呀! 所以大家學英文要有信心, 其實一般工作&生活美國人就是用一些固定模板句型在組裝他們講的話...
Thumbnail
這幾天韓國發表新發現常溫超導體的新聞轟動科學界,所以我讀了一下發表最新研究的英文論文,雖然還不確定這個新發現是不是真的,不過我覺得有能力用英文精簡描述這類科學發現的能力也是滿重要的~ 所以我就拆解一下這篇常溫超導體論文摘要的架構跟對應英文句型..
Thumbnail
【量過價必過】 相信學過技術分析的朋友一定都研究過量價關係,也知道量能是價格的先行指標🔥 所以量過價必過這個說法才會這樣衍生而來⚡ 然而量過價必過怎麼用,是看哪一天,如果量能過了價格一定會過嗎❓ ─── 上面的問題我會跟你說會,量能過了價格絕對會過,但是是時間問題而已。
Thumbnail
Alright mate 學英文可以很享受,而不是很難受! 如何看影片學英文? 關於看影片學英文的流程,網路上有很多說法。 有人說先開中文字幕了解劇情,再開啟英文字幕去學習。 有的人說直接開英文字幕,然後去猜劇情的意思。 但作者用他的這套方法,讓他高三的時候,在沒什麼準備的情況下,第一次考多益就考了
Thumbnail
回答範例 (1)只記單字的意思是絕對不夠的,學會單字的基本、延伸和引伸意義同時了解如何運用,才是擴充可用字的正確方法 (2)以上實例中的過去式動詞died不是生物死亡的本意,卻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實用 I used to live on meat. 我以前曾依靠肉過日子。
Thumbnail
昨天台北某一張疫情衝擊之下西門町的空景照,說明了人心對病毒擴散的緊張感以及對這波危機所採取的作為。從靜態的事物可以窺探整體大約的樣貌,這個概念在英文有個很有意境的講法。
Thumbnail
在這國際化的社會,如果在網路上遇到一位心儀的外國朋友,想搭訕調情又不知道怎麼說?又或者想用更文化的方式與另一伴調情,那本篇文章的句子都可以用得上喔!
Thumbnail
這次在日本,我收了兩本日英字典,與文化有關。日本人真的很嚴謹,出了各式各樣的字典,我也會慢慢分享我手上的字典收藏。 漬物的英文是什麼呢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看過一篇講日本公司在中國面臨的挑戰 有一段描述中國這幾年產業轉型對日本公司在中國的影響 我滿喜歡這段描述的方式,精簡清楚 讀這段剛好觀察他怎麼描述中國的情形 等等就可以拿來練習用英文描述台灣的產業狀況了~
Thumbnail
我聽過一個英文call-in節目,有個美國人在問關於品牌行銷的問題,我一聽他問問題用的英文句型我就笑了,他就是用我線上課程裡面教的句子組出來的話呀! 所以大家學英文要有信心, 其實一般工作&生活美國人就是用一些固定模板句型在組裝他們講的話...
Thumbnail
這幾天韓國發表新發現常溫超導體的新聞轟動科學界,所以我讀了一下發表最新研究的英文論文,雖然還不確定這個新發現是不是真的,不過我覺得有能力用英文精簡描述這類科學發現的能力也是滿重要的~ 所以我就拆解一下這篇常溫超導體論文摘要的架構跟對應英文句型..
Thumbnail
【量過價必過】 相信學過技術分析的朋友一定都研究過量價關係,也知道量能是價格的先行指標🔥 所以量過價必過這個說法才會這樣衍生而來⚡ 然而量過價必過怎麼用,是看哪一天,如果量能過了價格一定會過嗎❓ ─── 上面的問題我會跟你說會,量能過了價格絕對會過,但是是時間問題而已。
Thumbnail
Alright mate 學英文可以很享受,而不是很難受! 如何看影片學英文? 關於看影片學英文的流程,網路上有很多說法。 有人說先開中文字幕了解劇情,再開啟英文字幕去學習。 有的人說直接開英文字幕,然後去猜劇情的意思。 但作者用他的這套方法,讓他高三的時候,在沒什麼準備的情況下,第一次考多益就考了
Thumbnail
回答範例 (1)只記單字的意思是絕對不夠的,學會單字的基本、延伸和引伸意義同時了解如何運用,才是擴充可用字的正確方法 (2)以上實例中的過去式動詞died不是生物死亡的本意,卻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實用 I used to live on meat. 我以前曾依靠肉過日子。
Thumbnail
昨天台北某一張疫情衝擊之下西門町的空景照,說明了人心對病毒擴散的緊張感以及對這波危機所採取的作為。從靜態的事物可以窺探整體大約的樣貌,這個概念在英文有個很有意境的講法。
Thumbnail
在這國際化的社會,如果在網路上遇到一位心儀的外國朋友,想搭訕調情又不知道怎麼說?又或者想用更文化的方式與另一伴調情,那本篇文章的句子都可以用得上喔!
Thumbnail
這次在日本,我收了兩本日英字典,與文化有關。日本人真的很嚴謹,出了各式各樣的字典,我也會慢慢分享我手上的字典收藏。 漬物的英文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