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故事》第一四〇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劍如時光》新書發表會(中)


照片由左而右:胡金倫,沈默,高嘉謙,李時雍陳玉笈  攝影

照片由左而右:胡金倫,沈默,高嘉謙,李時雍陳玉笈  攝影

沈默說法



《劍如時光》20190525新書發表會紀錄第二章來了。

還請諸位多閱讀與分享啊。


回望與未來,當代武俠的生路

──《劍如時光》新書發表會,沈默、李時雍、高嘉謙對談 (中)

         林夢媧/記錄


▉武俠主義的未來性,日常才無敵

胡金倫說:「溫瑞安的《四大名補》,究竟是滿足群眾,或滿足自己對中國的想像?林燿德好像也有企圖想要做類似的東西。武俠作為類型小說的定義,基本跟消費有關,包括從香港邵氏的古裝武俠,一路發展到成龍式的功夫片。武俠文學,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金庸與古龍,而後因為《臥虎藏龍》電影拍攝的關係,才有王度廬,然後是香港武俠漫畫,例如黃玉郎。武俠有它的發展與限制,也確實在女性、老人與同志這些方面比較是不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武俠史。」高嘉謙劈頭說道:「所以,每個人對武俠的理解、想像與定義也都不同。」他認為,沈默的武俠有著當代體驗,這種寫法是特殊的姿態。武俠的生產,大抵跟群眾是有緊密聯繫的,從舊派的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王度廬,到新派的金庸、梁羽生,他們都在報刊雜誌上寫,直接面對讀者,半年出一本《武道狂之詩》的喬靖夫也是如此,都是向著外部而寫,並根據市場的回應,有所調整。

他直言不諱:「沈默則是參加文學比賽、拿文學補助,是往內探掘、在書房裡獨自寫作的模式,與外部讀者連結較低。這也讓我很好奇,如果是純粹個人生命體驗的寫作,為什麼一定非得要用武俠的形式承載、表現呢?」

「武俠的閱讀樂趣,在於後面的時空體。」高嘉謙借用巴赫金的說法,解釋他對武俠史演變的一些看法:「這個時空體必然包裹著江湖、古典的想像、門派與武器的套路等,並啟動自足自滿的內部世界。同時,武俠世界也會因應時代的需求,像一九二〇年代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俠傳》等等的,就經營民族英雄群像,如霍元甲,以回應當時中國內憂外患下人民的寄望。」

再來則是金庸留下來的武俠遺產,高嘉謙表示,其最大特色就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擅長處理民族、疆界和歷史議題,並開拓出俠骨柔情的各種風貌。他說:「然而,金庸的俠骨柔情,還是以異性戀的姿態去想像男女關係,所有慾望、情色的界線都非常保守、模糊。講白話一點,過去的武俠,女主角的冰清玉潔是被需求的。」

但沈默的武俠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不但有同志的關係,也有女性自慰的環節,這是當代人面對情慾跟個體,所呈現的當代關懷。高嘉謙說:「個人的身體經驗被帶入武俠古典、封閉的時空體,會產生何種碰撞,可以繼續觀察。」

高嘉謙復以《武道狂之詩》為例,喬靖夫透過解構正義感,將武的終極追求視為核心命題,於是跟此前武俠作品做出區隔。高嘉謙關心的是,沈默如何以現代語言重構武俠,如何支撐感覺結構,在不滿足讀者的閱讀趣味下,開展出未來。

沈默武俠重要的精神面向,在於其所自述的:「日常才是人的無敵,才是武藝的基石。」唯日常在舊有的武俠時空體裡,是抽離的,在虛擬的、想像的世界,日常並不必然存在。

高嘉謙再次強調:「沈默卻想要在武俠還原身體與日常,這無疑改變武俠寫作的傳統,解構原有的元素,將武俠操作帶往另一種方向,後續效益會如何,真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進行判斷。」唯他也認為,沈默所提武俠主義,滿有發展性。如果武俠主義能夠成立,有其他作家願意進行類似的長篇小說創作,其實頗可期待。

胡金倫也回應道:「好的武俠小說,需要精鍊的文字,並不因為它是類型文學,就可以隨便寫。沈默對技藝的自我要求,琢磨很深,觀察經驗也很獨到,在武俠文學來說,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而武俠小說到底有沒有愛呢?從金庸、古龍到溫瑞安,關於愛的探索,總有未盡之感。我個人也很好奇,在武俠小說創作系譜中,沈默最喜歡哪一位武俠作家?」


沈默陳玉笈  攝影

沈默陳玉笈  攝影

▉武俠的新想像,充滿當代個人的體驗

「這幾年重讀前輩武俠人作品,我最喜歡的,可能會是司馬翎。」一般讀者較無所知的司馬翎,活躍在1960、70年代,是當時的武林三劍客之一。其作品有許多概念,後來都被黃易承接,並且再推進。沈默表示,司馬翎的可貴在於他會在武俠裡提出天問,比如人有沒有可能抵抗命運,「我個人很偏愛這種對存在最基本、但始終不會有答案的追問。我也會逼迫自己不斷思索,持續質疑各種理所當然的現象。」

但沈默也直白地講起司馬翎作品的重大缺陷,其時,他因為市場操作模式,需要快速交稿,所以在文字修辭和情節扣聯上,頗有問題。但對沈默來說,至少司馬翎追究著武俠還沒有寫出的未知領域,作品蘊含著促使武俠再進化的可能性。

跟著,沈默簡述自己創作歷程,「我大約是從1992年開始寫,國中時期我就在聯絡簿上連載自己的武俠,搞到老師後來直接跟我說,不要再寫了,他看不懂我要幹嘛。」那時候他寫的小說並沒有完成,也早就丟了。後來1996大學重考那一年,沈默直到最後兩、三個月才準備考試,其他時間都是在寫武俠。僥倖上大學以後,沈默跟家人有點類似鬧革命,因為他們認為,寫小說會餓死,「欸,他們好像也沒說錯。」他再度苦笑。

總之,1997年他持續寫,速度並不快,但在1998年暑假,他閉關寫了兩個多月,第一部作品《孤獨人》終於完成,約莫2、30萬字,還順勢寫完另一本10萬多字的《天涯孤客》。

1999年沈默開始出版作品,那是武俠最後的輝煌時光,武俠仍算暢銷書種,後來則徹底沒落,現在完全被各種媒介取代,再加上多種原因,如前輩們自我重複,並不認真把武俠當作一門技藝,將之視為營利事業等,都讓武俠加速衰弱。

「大部分我聽到的,關於武俠的說法,都帶著鄉愁的感覺。武俠是年少時讀本,是青春時期美好娛樂的記憶,僅止於此。很多人談武俠總是二十世紀的角度,總在重複懷舊也如的回味。」沈默神色憂傷的說著。

二十一世紀即將又要過去二十年,武俠的討論和閱讀還是停滯,不進反退。沈默在《武俠故事》想做的是,去討論一整批武俠作家,而不僅僅是金庸與古龍。只把討論集中在一、兩個人上,他認為,是非常不健康的作法,完全喪失整體性與宏觀。「還有很多前輩啊,」沈默強調道:「譬如我喜愛的司馬翎,異寶也似的郭箏,黃易、梁羽生、臥龍生、諸葛青雲、東方玉,以及更早的北派四大家,乃至於香港南派武俠,更多、更多啊。」沈默相當感慨,這幾年間甚至沒有什麼人在討論80年代火紅一時的溫瑞安。

他轉而講起目前堪稱武俠暢銷作家的喬靖夫,有獲得更深沉的討論嗎?喬靖夫是可以兼顧娛樂與武俠演化的作家,《殺禪》透過無俠客、只有暴力的世界,探討香港的處境,《武道狂之詩》則是援引日本漫畫元素,重新打造武俠的閱讀趣味。

喬靖夫另一個特別處在於,他並不是用連載的方式寫武俠。沈默講:「他不會被連載進度或讀者回應追著跑。他採用半年一本的形式,與讀者保持在安全的距離,既能完整地演繹對武俠的改造,又能適度消化某些讀者的回饋意見。」

沈默也坦承,「我的方法,的確不適合武俠在市場上的再發展,應該要有人可以像喬靖夫一樣,既能夠深化武俠別的可能性,又能夠賣出相當的量。但我的武俠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確實是關在書房裡,寫個人的體驗、內在的宇宙。我的創作對武俠在市場上或讀者群的推廣,是有幫助的嗎?我完全沒有信心,甚至是滿絕望的。我對自己作品的定位,這幾年都在提出一個完整的可能性,試著對外界吶喊,嘿,武俠還能怎麼寫,武俠還可以有新想像,還有別的方法論哦。武俠不必一直謹守同一種套路,而進入枯寂,不演變不進化。」沈默帶著濃烈情感說著這一番話。


▉爆雷以後,真正重要的東西才會開始

沈默忽然說起一件往事,多年前奈沙馬蘭的驚悚電影《靈異第六感》,在看之前就已經有人向他爆雷,「當時,爆雷這回事還沒有那麼罪無可恕、人神共憤。但因為知道布魯斯.威利飾演的角色是鬼,我反而享受到更多的細節,比如紅色物件的出現,都能看見導演特意安排的暗示與隱喻。所以,我並不排斥爆雷。實際上,爆雷以後,真正重要的東西才會開始。」

先行告知後,沈默開始理直氣壯地爆雷,「《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有充滿情感的道別,不止是電影中對人物的道別而已,也讓觀眾一起對三位初代成員送別,非常的深情。但更重要的還是對集體創傷的描繪,《鋼鐵人3》帶我們看到超級英雄恐慌症發作,《復聯4》更進一步,處理每個角色如何應對自身的傷痛。」所以有人胖了,有人把自己改造成慈眉善目,有人積極進行集體心理治療。沈默眼底放光:「就連Marvel電影宇宙這樣虛幻的超級英雄片,都在處理更為現實、人性幽暗的層次,武俠為何不能夠更當代?」

所以,《劍如時光》一開始就寫五個人物的結局,他們的死法和終結。沈默說:「這是我對生命的觀點與感受,我只能透過回望的動作,理解過去人生究竟發生了什麼。現在稍縱即逝,正在發生的事,都不是經驗的一部份,人是無法消化的。」

沈默又講到,他的第一套武俠,最初完成版是第一人稱,出版社編輯就說,沒有讀者會接受第一人稱武俠,要他配合改成第三人稱。但2011年出版《天敵》以來,出版社從來不干涉沈默,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如此轉變就意味著,「武俠不再有市場價值,大眾讀者再也不關愛武俠,這是基本事實。」沈默的聲音微微激昂起來:「因為武俠不被視為搖錢樹,不再是有巨大利益的東西,所以武俠也就獲得自由。」

「我寫詩歌、散文、小說或舞台劇劇本,參加各種文學獎比賽,都是後來的事了。因為,我必須做這些東西,我才能生活,才有可能繼續寫武俠。可以寫,已經是無比幸福的事。」沈默認真說。

沈默對武俠小說出版,如今比較是隨緣的態度,「我想要寫武俠,那是一輩子的志業。但現實是武俠無法吸引讀者,不再被更多人需要。因此,可以寫,比可以出版更重要。我現在可以坐在這裡發表《劍如時光》,已經很感激,畢竟累積了很多機緣,累積了很多人厚愛與幫助,也累積了我自己的堅持。雖然,堅持與運氣哪一個比較重要?我始終不知道。可能缺少任何一種,我都無法完成《劍如時光》的出版吧。」

關於當代武俠的出路,沈默提起古龍,他在1970年代用詩歌、用散文去寫武俠,甚至把職場論述帶進武俠裡,這都是當時的當代。沈默的眼神堅定,他說:「真正好的武俠作品,都是在處理它所處的當代問題。而我活在2019年,活在二十一世紀,武俠究竟還可以怎麼走,走出武俠的既定疆界,就算徹底背離它的通俗傳統,又有何妨。也許,摒除掉讀者的干擾,或許是好事。因為武俠一直以來都缺乏更藝術化、更哲學性的路線。」

至於,為何非要用武俠的形式,承接自己的生命體驗呢?對沈默來說,「武俠是可以比現實更現實、也比超現實更超現實的小說種類。」文學小說裡常有各種超現實或狂想情節,例如駱以軍《匡超人》寫到陰囊有破洞,裡面是洞天福地,還能跑出齊天大聖孫悟空,當然後面有很棒的隱喻。「但如果是武俠,」沈默很有信心,「我甚至可以發明一套武學來講這樣子的隱喻。我可以在武俠小說直接創造一個現實,合理化並容納種種超現實。」

沈默表示,科幻或奇幻好像也可以做到類似的事,不過,武俠對他來說,仍是無可取代,因為整個90年代,從國中到大學時期他都在看武俠小說,「放學後或假日,我就去蹲租書店,什麼也沒有做,就是讀武俠。它已經內化在我的心智了。」

他總結道:「這是最適合我的創作法。武俠是我的語言,是我的思維方式。即便是在日常生活裡,我腦中在運作的也都是武俠。當然那可能是我一個人的武俠,也就是我所有詩歌、文學與藝術體驗的總和,最後長成我自己的武俠系統。」


raw-image

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1286…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new/basic/2018561560824…

誠品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

聯經 https://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84547

三民書店 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7195622

Readmoo讀墨 https://readmoo.com/book/210108334000101

TAAZE讀冊生活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75632.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武俠故事》的沙龍
125會員
286內容數
<p>「武俠電子報」是由幾位愛好武俠的朋友輪流撰寫,內容包括書評、影評等各式評論。只要是與「武俠」相關,或能以「武俠」的視角切入的各種事件,都是武俠電子報的守備範圍。</p>
2025/04/12
我在〈月暈〉結尾語帶雙關地寫道:「明日再無武俠。此地再無神祇。卻有一股生機,在江湖之外,如暗夜之月光,冉冉發祥……」明日工作室不辦溫武了,武俠也看似不再有光輝的明日。但我還是想發著自己的微弱月光。而我確信沈默也是如此。
Thumbnail
2025/04/12
我在〈月暈〉結尾語帶雙關地寫道:「明日再無武俠。此地再無神祇。卻有一股生機,在江湖之外,如暗夜之月光,冉冉發祥……」明日工作室不辦溫武了,武俠也看似不再有光輝的明日。但我還是想發著自己的微弱月光。而我確信沈默也是如此。
Thumbnail
2025/02/28
我踽踽而行在北京黃昏的胡同裡,向千年的古城致敬,青石板上黝黑的污漬,不知道曾是哪位無名英雄留下的血跡,人類的文明是用鮮血堆積出來的,但是教訓已經足夠了嗎?
Thumbnail
2025/02/28
我踽踽而行在北京黃昏的胡同裡,向千年的古城致敬,青石板上黝黑的污漬,不知道曾是哪位無名英雄留下的血跡,人類的文明是用鮮血堆積出來的,但是教訓已經足夠了嗎?
Thumbnail
2025/02/13
郭家二姐妹,個性差異如此之大,其實可以想見父母照料之難,現在人常談親子關係,尊重小孩的自我,但是真正做起來談何容易?換個角度來看,父母的替代作用不要太高,別把小孩想像成自己的延伸,也許更容易親子互動。
Thumbnail
2025/02/13
郭家二姐妹,個性差異如此之大,其實可以想見父母照料之難,現在人常談親子關係,尊重小孩的自我,但是真正做起來談何容易?換個角度來看,父母的替代作用不要太高,別把小孩想像成自己的延伸,也許更容易親子互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自然了,韓祺疇不是陳冠中,他關注的並非現實及歷史的迴圈反覆、群體與人性的必然等,他在乎的是另外一件事:在中國古代學術思想體系的九流十家裡,敬陪末座的小說家,如何成為新時代和新文明的重啟關鍵!
Thumbnail
自然了,韓祺疇不是陳冠中,他關注的並非現實及歷史的迴圈反覆、群體與人性的必然等,他在乎的是另外一件事:在中國古代學術思想體系的九流十家裡,敬陪末座的小說家,如何成為新時代和新文明的重啟關鍵!
Thumbnail
《超武傳》的核心,對沈默來說,是人的可能性,是人如何可能擺脫鬼魂一樣的往日創傷,重新成為自己。「我想要傳遞一種信念,如果我們都能夠真切地凝視內心,就會發現沒有人是真正的怪物。」
Thumbnail
《超武傳》的核心,對沈默來說,是人的可能性,是人如何可能擺脫鬼魂一樣的往日創傷,重新成為自己。「我想要傳遞一種信念,如果我們都能夠真切地凝視內心,就會發現沒有人是真正的怪物。」
Thumbnail
當代武俠創作要活下去、走下去,就不能重複過去前輩們的舊路,不要老想著要超越金庸、古龍。不應該是這樣子的,想著要超越他們,不就表示你被困在他們開拓出來的模式了嗎?重要的是去找出自己的路,即便是險徑也無妨。
Thumbnail
當代武俠創作要活下去、走下去,就不能重複過去前輩們的舊路,不要老想著要超越金庸、古龍。不應該是這樣子的,想著要超越他們,不就表示你被困在他們開拓出來的模式了嗎?重要的是去找出自己的路,即便是險徑也無妨。
Thumbnail
「小說是編織的藝術。」沈默總結道:「我想,在創作的過程,最有趣也最動人的部分就是,生命體悟可以小說人物、情節產生奇妙的契合,彷若把自身的情感與思維也全部都織進了虛構世界,從而對照、映射我們所處現實的生存樣貌。」
Thumbnail
「小說是編織的藝術。」沈默總結道:「我想,在創作的過程,最有趣也最動人的部分就是,生命體悟可以小說人物、情節產生奇妙的契合,彷若把自身的情感與思維也全部都織進了虛構世界,從而對照、映射我們所處現實的生存樣貌。」
Thumbnail
有句俗話是這麼說的:逼上梁山。曾經讀過的幾段水滸篇章裡,對於草莽群聚的梁山泊總有個既定的印象:英雄氣短,窮途末路。無論怎麼說,這些描述似乎總有個無路可走的意味存在。 同樣的局面似乎貼合著如今台灣的武俠書寫類型。「朋友間常常開玩笑說我是台灣武俠第一人,但是現在台灣寫武俠的人有多少,能夠出版的又有多少,
Thumbnail
有句俗話是這麼說的:逼上梁山。曾經讀過的幾段水滸篇章裡,對於草莽群聚的梁山泊總有個既定的印象:英雄氣短,窮途末路。無論怎麼說,這些描述似乎總有個無路可走的意味存在。 同樣的局面似乎貼合著如今台灣的武俠書寫類型。「朋友間常常開玩笑說我是台灣武俠第一人,但是現在台灣寫武俠的人有多少,能夠出版的又有多少,
Thumbnail
沈默解析,武俠的本質之一是爭取自由的過程,包含解除外在環境與群體觀念對自身的束縛,「《劍如時光》也談人如何自由,談人如何處理自己的內在傷害。而《明日黃花》從有到無的整體呈現,回到孤獨的狀態,面對孤獨,與孤獨相處,是很好的觀點表達。」
Thumbnail
沈默解析,武俠的本質之一是爭取自由的過程,包含解除外在環境與群體觀念對自身的束縛,「《劍如時光》也談人如何自由,談人如何處理自己的內在傷害。而《明日黃花》從有到無的整體呈現,回到孤獨的狀態,面對孤獨,與孤獨相處,是很好的觀點表達。」
Thumbnail
沈默頭一次覺得,小說人物的情感和自己是重疊的,「我用自己的血肉餵養他們,長達兩年多,帶入自己的經歷,經過一些編造,讓他們栩栩如真。而最終,他們也取走我一部份的內在情感。確實有種感覺,似乎並不是他們是我的一部份,而是相反,我變成他們的一部份了。」
Thumbnail
沈默頭一次覺得,小說人物的情感和自己是重疊的,「我用自己的血肉餵養他們,長達兩年多,帶入自己的經歷,經過一些編造,讓他們栩栩如真。而最終,他們也取走我一部份的內在情感。確實有種感覺,似乎並不是他們是我的一部份,而是相反,我變成他們的一部份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