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釀專題|《胭脂扣》:屬於遺憾的祕密音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接到《釀電影》主編硯拓的來訊,請我寫關於關錦鵬的電影作品時,我正好在香港,路過荷里活道。那是關錦鵬電影《胭脂扣》中的主要場景,梅豔芳飾演的如花也曾在荷里活道,她剛剛從「下面」上來,幽幽徘徊,遇見深夜報社未下班的袁先生,幽婉地請他幫忙登報尋找舊情人陳十二少(張國榮飾演)。三八一一,我在老地方等你。
「三八一一」是一組密碼,「我在老地方等你」是一組密語,只有另外一個人知曉其中的意涵。《胭脂扣》一開始,三次燈明燈暗,三次補妝,畫眉、抿胭脂、定妝抿唇,十二少第一次去青樓找如花時,如花的三進三出,讓他空等待,也是一組密碼。當然,十二少贈與的胭脂扣本身,就是一個信物,一則消息,一次長達五十三年的遺憾與等待。
《胭脂扣》用無數的密碼串起,我想,愛情本身也是吧,只有兩個人之間才能通曉的語言和信息,兩人一個世界,在世界之中,不需多言,只用歌曲互有訊息。譬如,十二少第一次遇見如花時,如花女扮男裝,吟唱的那首粵曲〈客途秋恨〉既是定情曲,也是命運的預告:「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你睇斜陽照住個對雙飛燕,獨倚蓬窗思悄然。耳畔聽得秋聲桐葉落,又只見平橋衰柳鎖寒煙。第一觸景更添情懊惱,虧我懷人愁對月華圓。」開頭,就預言了從今往後的遺憾。
〈客途秋恨〉傳是清代道光年間寫成的南音曲,描述文人繆艮與妓女麥秋娟的愛情故事。〈客〉曲出現在電影中兩次,除了首次見面,如花唱詠而十二少續接,提點出兩人相識墜入情網的電光之時,第二次便是如花要見十二少的母親之前,兩人歡快地在青樓並肩躺下,揮扇聽戲了。只是殊不知,兩人的感情即將急轉直下,面臨從古至今老哏的「家人/母反對」大難(並且十二少是媽寶兼軟爛男,居然讓如花獨自見魔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86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我們感覺自己與全世界一同擁抱某作品時,這些作品其實比想像中更脆弱,一整路過來,只要一個環節失能,它就可能「從沒有存在過」。從這個角度重新看「披頭四從沒有存在」不再是荒誕的狂想,這是宇宙裡機率非常大的一個選項。如同此刻有很多、很多你原本會深愛的事物,不曾也將無法被渡進你的世界,它們是對你而言不存在的
階級甚麼時候開始對立?從意識到彼此的身份全然不同開始,即便我進入了他們的世界,我也不會感到快樂,即使我穿著他們穿的衣服、吃他們吃的食物,我也成為不了他們,也無法從現在這個身份中解脫。「我能融入這裡嗎?」,當年輕的兒子站在二樓的房間旁,看著窗戶外的景象,這是我在電影中最感到心碎的一個提問。
人生就是驚悚劇場,只有少數時候是驚喜,其他都是驚悚,人性是黑暗、是自私,是想要愛而不得愛。《隧道》裡最後,更生人哲生說:「講了你也不會懂,我們也不需要你懂」,從自身出發,確實是這樣的,需要更生的是自己,但偶爾必須明白,有些人一輩子不會懂得你人生裡的驚悚,甚至以為自己的出現是為你的人生添加光彩的驚喜。
因為愛了太久,如花認得出十二少,我們亦清楚那雙眼睛是張國榮。我們將鄉愁灑給了香港,看他步履維艱,卻捧起了世世代代的少年舊夢。是時候了,我們要停止對黃金時代的悼念,因為香港不會死去,只是換了一個樣子,更有尊嚴地去活。
《火箭人》讓觀眾進入強叔的腦袋,觀看他的困境與感受,從劇情走向看得出來,身為製片、籌畫本片多年的艾爾頓・強給了編劇與導演不少空間去呈現他生命中的黑暗面,這樣坦然的態度特別令我感動──他已大步跨過種種低潮與難關,破解成名的詛咒,逃過悲劇音樂家的命運,接受每一面的自己,因此能夠抬頭挺胸面對過去、侃侃而談
以女人起始、展開的電影,女人卻一個個離開故事,結尾在兩個男人間看似誠實的私語,評斷一切的透徹,卻鏡頭失焦般模糊了自身面目──感情荒涼在電影的每時每處已經如此分明,何必特別指道?或許正是這種模糊,讓《地下情》乍看有楊德昌都市男女的苦悶冷澀,卻是關錦鵬一貫的不問原因、不想批判,只願沉溺在人與人的混濁中。
當我們感覺自己與全世界一同擁抱某作品時,這些作品其實比想像中更脆弱,一整路過來,只要一個環節失能,它就可能「從沒有存在過」。從這個角度重新看「披頭四從沒有存在」不再是荒誕的狂想,這是宇宙裡機率非常大的一個選項。如同此刻有很多、很多你原本會深愛的事物,不曾也將無法被渡進你的世界,它們是對你而言不存在的
階級甚麼時候開始對立?從意識到彼此的身份全然不同開始,即便我進入了他們的世界,我也不會感到快樂,即使我穿著他們穿的衣服、吃他們吃的食物,我也成為不了他們,也無法從現在這個身份中解脫。「我能融入這裡嗎?」,當年輕的兒子站在二樓的房間旁,看著窗戶外的景象,這是我在電影中最感到心碎的一個提問。
人生就是驚悚劇場,只有少數時候是驚喜,其他都是驚悚,人性是黑暗、是自私,是想要愛而不得愛。《隧道》裡最後,更生人哲生說:「講了你也不會懂,我們也不需要你懂」,從自身出發,確實是這樣的,需要更生的是自己,但偶爾必須明白,有些人一輩子不會懂得你人生裡的驚悚,甚至以為自己的出現是為你的人生添加光彩的驚喜。
因為愛了太久,如花認得出十二少,我們亦清楚那雙眼睛是張國榮。我們將鄉愁灑給了香港,看他步履維艱,卻捧起了世世代代的少年舊夢。是時候了,我們要停止對黃金時代的悼念,因為香港不會死去,只是換了一個樣子,更有尊嚴地去活。
《火箭人》讓觀眾進入強叔的腦袋,觀看他的困境與感受,從劇情走向看得出來,身為製片、籌畫本片多年的艾爾頓・強給了編劇與導演不少空間去呈現他生命中的黑暗面,這樣坦然的態度特別令我感動──他已大步跨過種種低潮與難關,破解成名的詛咒,逃過悲劇音樂家的命運,接受每一面的自己,因此能夠抬頭挺胸面對過去、侃侃而談
以女人起始、展開的電影,女人卻一個個離開故事,結尾在兩個男人間看似誠實的私語,評斷一切的透徹,卻鏡頭失焦般模糊了自身面目──感情荒涼在電影的每時每處已經如此分明,何必特別指道?或許正是這種模糊,讓《地下情》乍看有楊德昌都市男女的苦悶冷澀,卻是關錦鵬一貫的不問原因、不想批判,只願沉溺在人與人的混濁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猶記我看過哥哥的第一部電影《胭脂扣》,劇情描述了富家公子和青樓名妓的一段孽緣,結局卻是殉情不成,一死一活做收場。 如花選擇死在了愛情最美的時候,她決絕的,不容許兩人之間走到相看兩相厭。而十二少卻選擇苟活,近一甲子,有魂無體,故作風趣的殘喘於世。 這部電影之後,便打開了我對哥哥的敬佩和熱愛,他的瀟
在上一集分享公視播出的電視劇版本的片尾曲《天上的男人 地上的女人 》。你可以從這首歌裡感受到歌手林佑嘉的演唱,他用直述歷史的方式唱《一把青》的故事。我想跟大家分享公視播出的電視劇《一把青》的主題曲:《看淡》。
Thumbnail
改編自舍目斯小說《情人》,是我期待已久的兩位演員李現、周雨彤主演。年少性格桀驁,自幼與奶奶相依的遺體整容師陳麥冬,在高鐵上重逢高中同學莊潔,是在大城市打拼的金牌醫材銷售,看似豪放輕浮,其實是掩飾身體殘缺的自卑。兩人在低谷的高中時期相識,重逢後的成年之愛更是傳達給觀眾,要相惜於當下,別禁錮自己的愛。
這是一種感動,盧巧音的命犯桃花:在瞬間,錯過這一眼,要再見就難,如果准我揀,有甚麼好慨嘆,為著惜花者失去花瓣。命中只得半晚,別太貪,過去的春季,無謂盼,盼天使為我下凡。延長難盛開的時間,多芬芳,半個夜晚。聽到這裡,我把車停下來,看著他說:不好了,你不是林小清,你是採歌芝。我們在一座公園停下來⋯ 發
Thumbnail
《胭脂扣》是1987年關錦鵬執導的香港劇情片,由梅艷芳及張國榮主演,本片獲得三項金馬獎,包括梅艷芳所飾演的如花,奪得最佳女主角。
提起這句「臨老入花叢」,大家都知道其背後是什麼意思。所謂「花叢」,象徵「女人堆」。嘩!臨老入花叢,玩命咩?! 中唐時期與白居易齊名的元稹,他的詩句就有「花叢」之辭: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句中一個情字、一個愛字也沒有,就已經表達出對所愛慕的女
Thumbnail
第三十章  別離 良久,宋絮菲問了一句:「你會唱『秋意上心頭』嗎?」只聽她輕悠悠地唱起: 火焰熊熊 燃燒以後 除了灰燼 還能留下什麼 情意稠濃 熱戀以後 是不是 註定要珠淚婆娑 陳淑樺的「秋意上心頭」。傅彥平同感於這首歌的悱惻之意,咀嚼歌詞滿盈的離緒,忍不住熱淚盈眶。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猶記我看過哥哥的第一部電影《胭脂扣》,劇情描述了富家公子和青樓名妓的一段孽緣,結局卻是殉情不成,一死一活做收場。 如花選擇死在了愛情最美的時候,她決絕的,不容許兩人之間走到相看兩相厭。而十二少卻選擇苟活,近一甲子,有魂無體,故作風趣的殘喘於世。 這部電影之後,便打開了我對哥哥的敬佩和熱愛,他的瀟
在上一集分享公視播出的電視劇版本的片尾曲《天上的男人 地上的女人 》。你可以從這首歌裡感受到歌手林佑嘉的演唱,他用直述歷史的方式唱《一把青》的故事。我想跟大家分享公視播出的電視劇《一把青》的主題曲:《看淡》。
Thumbnail
改編自舍目斯小說《情人》,是我期待已久的兩位演員李現、周雨彤主演。年少性格桀驁,自幼與奶奶相依的遺體整容師陳麥冬,在高鐵上重逢高中同學莊潔,是在大城市打拼的金牌醫材銷售,看似豪放輕浮,其實是掩飾身體殘缺的自卑。兩人在低谷的高中時期相識,重逢後的成年之愛更是傳達給觀眾,要相惜於當下,別禁錮自己的愛。
這是一種感動,盧巧音的命犯桃花:在瞬間,錯過這一眼,要再見就難,如果准我揀,有甚麼好慨嘆,為著惜花者失去花瓣。命中只得半晚,別太貪,過去的春季,無謂盼,盼天使為我下凡。延長難盛開的時間,多芬芳,半個夜晚。聽到這裡,我把車停下來,看著他說:不好了,你不是林小清,你是採歌芝。我們在一座公園停下來⋯ 發
Thumbnail
《胭脂扣》是1987年關錦鵬執導的香港劇情片,由梅艷芳及張國榮主演,本片獲得三項金馬獎,包括梅艷芳所飾演的如花,奪得最佳女主角。
提起這句「臨老入花叢」,大家都知道其背後是什麼意思。所謂「花叢」,象徵「女人堆」。嘩!臨老入花叢,玩命咩?! 中唐時期與白居易齊名的元稹,他的詩句就有「花叢」之辭: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句中一個情字、一個愛字也沒有,就已經表達出對所愛慕的女
Thumbnail
第三十章  別離 良久,宋絮菲問了一句:「你會唱『秋意上心頭』嗎?」只聽她輕悠悠地唱起: 火焰熊熊 燃燒以後 除了灰燼 還能留下什麼 情意稠濃 熱戀以後 是不是 註定要珠淚婆娑 陳淑樺的「秋意上心頭」。傅彥平同感於這首歌的悱惻之意,咀嚼歌詞滿盈的離緒,忍不住熱淚盈眶。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