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特務|2019 北影|驚悚劇場單元|人生是驚悚劇場,但我並不渴望所有人都懂

更新於 2019/06/2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隧道》劇照/台北電影節
本次台北電影節「明日.台灣」節目單元收錄七部由鏡文學與華文創共同監製之短片,分別為 《樂園》、《肇事者逃逸》、《住戶公約第一條》、《打掃》、《虎》、《隧道》、《完美Lily》,並稱其為【驚悚劇場】。
短片各自精彩,身為觀影者,與其說這七部短片「驚悚」,不如稱其「貼近真實人性最晦暗的角落」,每個艷陽高照的人世間,終究會藏有黑暗。
《樂園》劇照/台北電影節
七部短片中,有幾部令人如今想來仍然驚心動魄。《樂園》是愛,但說的是超過三十年仍然學不會如何相愛的老夫妻,人說「老夫老妻」,通常隱含的是平淡,但隨之而來的未必是幸福。如同短片裏頭,結婚三十週年的夫妻倆,終於踏上露營之路,但這一路沒有濃情蜜意,開場是老公獨自播放他們曾經的「愛情主題曲」,老婆卻不領情,甚至叫起了外賣。其中一句,老婆斜著眼說:「我要選擇我覺得舒服的方式」,這或許是世間每段愛情的最佳註解,你的舒服與我的舒服、未必等同於雙方都能享受與體悟的舒服。
離開露營地,老婆帶著老公入住神秘度假樂園,簽署專屬合約,喚回青春肉體,回味、體會、重拾感情,以及「相愛相殺」。曾經說不出口的那些痛楚,三十年來藏在各自的內心作痛,而回春的好處是肉體不滅,因此那些尖銳的話語化為真正的行動,以手上的刀相刺相殺。愛的原貌原來有恨、有心結,若沒有回春的機會,老去的是肉身,卻沒有因為時間而淡忘恨。這部短片,教會我們如何撥開最真實的自我,在愛情裡存活,最後一起珍惜彼此通向「未來」,無論愛情的未來樣貌如何,起碼別帶有一絲後悔與恨意。
《打掃》劇照/台北電影節
而《打掃》則是創傷。這是另一部觀影後會「上心」的短片:年輕女孩朱婷住進一個極白的社區,整個房間必須隨時保持一塵不染,以免「被逐出」。朱婷惶恐的面部表情,在接到嚴厲房東的電話後未曾卸下,使勁打掃,牆上卻出現一個怎麼也無法擦去的黑點。《打掃》雖是短片,卻像是演出一個人一輩子的創傷,帶著創傷的人都能懂,黑色污點在白牆上擴散,創傷亦在原本純淨的心靈裡生根,奮力拔除卻不見起色。
朱婷一個人面向大海,電話那頭是個女人,說著:「很多事情過去就是過去了,看不見就是不存在」,掛了電話以後,朱婷持續對自己、對大海,重複碎語:「看不見就是不存在」。這與現實世界相同──許多時候,面對創傷,面對人生裡頭的黑色污點,一方面防止這污點擴散,另一方面得聽旁人說:「看開一點,放下他」。如同短片裡電話那頭的女人還說:「為什麼別人都能放下,就你不行?」
《打掃》劇照/台北電影節
為什麼不行呢?當面對創傷時,常常這麼問自己,明明外頭的太陽如同昨天一般升起,身旁的人該微笑的時候就微笑,你卻無法在想落淚的時候就落淚,這個世界似乎不允許任何人擁有「合理且放不下」的創傷。黑色污點只能逕自抹去,用力地,對自己說:「看不見就是不存在」。誰是朱婷?恐怕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隱身人群裡的朱婷,符合社會期待、擅長放下,看不見就是不存在,傷痛也是,仍然跟著人群跨步向前,要純白,要維持,尤其是表面,因為他人要檢查。像這個純白的社區一樣,隨時有人會檢討你是否純潔如往昔,沒有黑色污點,有的話就自行清理乾淨,不然,很抱歉這個世界再大也容不下你。
《完美Lily》劇照/台北電影節
《完美Lily》是假裝。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如此斷言,是因為這部短片正用鏡頭畫面揭示這一切。社群時代來臨,讓每個人學會偽裝,或更精確地說:你必須學習偽裝。生活是美好的,社群上是美好的,笑得開懷,出國玩樂,一張照片、一句生活點評,下方迎來的是羨慕,而替自己帶來的是虛榮。辦公室裡不被喜歡、不起眼的王美心,被上司怒罵、丟報告,報告紙散落一地,同事們卻不是同情或幫忙,而是拿起手機紀錄王美心「出糗」的畫面,接著聚在一起,當作辦公室茶餘飯後的舒壓玩笑。但王美心期盼自己能成為每則貼文都能獲得高度關注、大量正評、無數愛心點讚的網紅,受人關愛,受人欽羨,這到底該說是社群時代來臨的好處,抑或是悲哀?
《完美Lily》劇照/台北電影節
為什麼我們必須羨慕別人?又為什麼能被羨慕的生活只有單一樣貌?王美心的自信心缺乏,在社群假帳號上得到與現實生活裡恰巧相反的評價,現實生活她被訕笑,但在社群上她變成了另一個「她」,討人喜愛。虛實世界,哪個是真,哪個又是假?這部短片令我想起曾看過的一句話:「如果你從社群上看到一個人生活完美,令你羨慕不已,那表示你可能不認識真正的他,你與他其實不熟」。
社群時代讓人期盼掌聲,害怕罵聲。但真正的自己呢?其實很多人知道自己真實的生活並不是那樣的,卻沒有人能夠在社群上分享自己真正的不堪,但社群上互相關注就達到互相關心的狀態,又讓人不得不隱瞞真實的自我。另一方面,卻也讓許多人失去真正關心他人的能力,更失去了辨別誰真正需要關心的能力。
《隧道》劇照/台北電影節
綜觀七部短片,各有值得仔細回想之處,像照看他人的人生,或有些很不幸地,就像是自己的人生碎片。人生就是驚悚劇場,只有少數時候是驚喜,其他都是驚悚,人性是黑暗、是自私,是想要愛而不得愛。像《隧道》裡最後的供詞,更生人哲生說:「講了你也不會懂,我們也不需要你懂」,從自身出發,確實是這樣的,需要更生的是自己,但偶爾必須明白,有些人一輩子不會懂得你人生裡的驚悚,甚至以為自己的出現是為你的人生添加光彩的驚喜。
但人生就是不斷地在破碎的廢墟中重生,即便需要很努力很努力,但沒有關係的,「我們真的不需要你懂」,受傷的人需要先懂得自己的人生裡有驚悚,學習接受,雖然結局未必能走向真正的放下。

台北電影節【驚悚劇場 I 】
2019.06.30(日)19:20@臺北市中山堂
《樂園》(Last Stop: Paradise)
林冠甫|2019 | 台灣|DCP | B&W/Colour | 30 分
《打掃》(Perfectly Spotless)
卓立|2019 | 台灣|DCP | Colour | 26 分
《住戶公約第一條》(No Pets Allowed)
劉邦耀|2019 | 台灣|DCP | Colour | 28 分
《肇事者逃逸》(Hit and Run)
王威翔|2019 | 台灣|DCP | Colour | 25 分
- 本片另在【台北電影獎短片I】場次放映:
2019.06.28(五)18:50@新光影城1廳
2019.07.07(日)15:40@光點華山電影館1廳

台北電影節【驚悚劇場 II 】
2019.07.01(一)19:40@臺北市中山堂
《隧道》(Tunnel)
李育丞|2019 | 台灣|DCP | Colour | 27 分
《完美Lily》(Login Trouble)
沈騏|2019 | 台灣|DCP | Colour | 28 分
《虎》(Big Cat)
陳宏一|2019 | 台灣|DCP | Colour | 30 分

【釀電影】2019 年 6 月號
【釀影評】專欄
那隻試圖挑戰上帝的蒼蠅:《莒哈絲的漫長等待》 by 于念平
《火箭人》:一場繽紛絢爛的內省之旅 by Lizzy
輕微的社交驚悚調和,試探階級相處的鴻溝:《寄生上流》 by 橘貓
【釀特務】專欄 X 2019 台北電影節【明日.台灣】單元
台灣短 SHOW|三兩刻間,探照台灣的明日新銳 by 橘貓
驚悚劇場|人生是驚悚劇場,但我並不渴望所有人都懂 by 陳太陽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因為愛了太久,如花認得出十二少,我們亦清楚那雙眼睛是張國榮。我們將鄉愁灑給了香港,看他步履維艱,卻捧起了世世代代的少年舊夢。是時候了,我們要停止對黃金時代的悼念,因為香港不會死去,只是換了一個樣子,更有尊嚴地去活。
《火箭人》讓觀眾進入強叔的腦袋,觀看他的困境與感受,從劇情走向看得出來,身為製片、籌畫本片多年的艾爾頓・強給了編劇與導演不少空間去呈現他生命中的黑暗面,這樣坦然的態度特別令我感動──他已大步跨過種種低潮與難關,破解成名的詛咒,逃過悲劇音樂家的命運,接受每一面的自己,因此能夠抬頭挺胸面對過去、侃侃而談
以女人起始、展開的電影,女人卻一個個離開故事,結尾在兩個男人間看似誠實的私語,評斷一切的透徹,卻鏡頭失焦般模糊了自身面目──感情荒涼在電影的每時每處已經如此分明,何必特別指道?或許正是這種模糊,讓《地下情》乍看有楊德昌都市男女的苦悶冷澀,卻是關錦鵬一貫的不問原因、不想批判,只願沉溺在人與人的混濁中。
2019台北電影節承續去年開始的「明日.臺灣」單元,在「台灣短SHOW」中選映八部風格各異的臺灣短片。短片資源有限,包裹放映,向來並非每部都能投觀眾所好,但篇幅短小,在短短二、三十分鐘內就能看到創作者的嘗試。其中能見的影像力道與議題尖銳度,比起被商業考量磨掉稜角的院線電影,往往能帶給觀眾更鮮甜的啟發
另一個四十年過去了,我們離二戰又更遠了,它將不再傷害任何人了嗎?以下讀者要看見的不會是「傳奇女作家」莒哈絲,就像她自己曾在散文集《寫作》中寫過的:「我是平庸,平庸的傑作。」她的惡與善良、憤怒與愛、誠實與謊言都應是被展開好好討論的,這樣我們才知道為何去揭發「痛苦」對她而言比和平還要重要。
我受懷特的啟發,認為歷史學者根據各種事實編寫出的故事並沒有比藝術作品更加真確,兩者在知識論的標準上是同等的虛構。不論是藝術家或者歷史學家對於歷史的觀點都是一種「敘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因為敘事結構與意識型態的預設,而產生不同意義和角度的史觀。
因為愛了太久,如花認得出十二少,我們亦清楚那雙眼睛是張國榮。我們將鄉愁灑給了香港,看他步履維艱,卻捧起了世世代代的少年舊夢。是時候了,我們要停止對黃金時代的悼念,因為香港不會死去,只是換了一個樣子,更有尊嚴地去活。
《火箭人》讓觀眾進入強叔的腦袋,觀看他的困境與感受,從劇情走向看得出來,身為製片、籌畫本片多年的艾爾頓・強給了編劇與導演不少空間去呈現他生命中的黑暗面,這樣坦然的態度特別令我感動──他已大步跨過種種低潮與難關,破解成名的詛咒,逃過悲劇音樂家的命運,接受每一面的自己,因此能夠抬頭挺胸面對過去、侃侃而談
以女人起始、展開的電影,女人卻一個個離開故事,結尾在兩個男人間看似誠實的私語,評斷一切的透徹,卻鏡頭失焦般模糊了自身面目──感情荒涼在電影的每時每處已經如此分明,何必特別指道?或許正是這種模糊,讓《地下情》乍看有楊德昌都市男女的苦悶冷澀,卻是關錦鵬一貫的不問原因、不想批判,只願沉溺在人與人的混濁中。
2019台北電影節承續去年開始的「明日.臺灣」單元,在「台灣短SHOW」中選映八部風格各異的臺灣短片。短片資源有限,包裹放映,向來並非每部都能投觀眾所好,但篇幅短小,在短短二、三十分鐘內就能看到創作者的嘗試。其中能見的影像力道與議題尖銳度,比起被商業考量磨掉稜角的院線電影,往往能帶給觀眾更鮮甜的啟發
另一個四十年過去了,我們離二戰又更遠了,它將不再傷害任何人了嗎?以下讀者要看見的不會是「傳奇女作家」莒哈絲,就像她自己曾在散文集《寫作》中寫過的:「我是平庸,平庸的傑作。」她的惡與善良、憤怒與愛、誠實與謊言都應是被展開好好討論的,這樣我們才知道為何去揭發「痛苦」對她而言比和平還要重要。
我受懷特的啟發,認為歷史學者根據各種事實編寫出的故事並沒有比藝術作品更加真確,兩者在知識論的標準上是同等的虛構。不論是藝術家或者歷史學家對於歷史的觀點都是一種「敘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因為敘事結構與意識型態的預設,而產生不同意義和角度的史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妳因為貪圖便宜,住進了電影中心北方一兩公里處一片霓虹的汽車旅館區。從機場來的路上一下車,行李還差點被魯莽的計程車司機載走。雖然離電影院近,反而交通不便,每天得匆忙搭計程車來回。妳和她第一次說話的當天晚上,她注意到妳在路邊攔計程車,笑嘻嘻地跟著坐進來。妳沒有拒絕她。
Thumbnail
電影可以反映出世界的真實,但是日本更多數的是改編自小說的虛構。在前篇〈2019 東京影展|鏡頭內的真假與虛實〉介紹的是遊走於「真假」與「虛實」之間的日本電影,但是另外一部分,改編自小說、漫畫、舞台劇的電影,導演透過影像重新賦予這些故事新生⋯⋯
Thumbnail
今年六月,電影《新聞記者》在日本全國只有143間電影院的「中小型」上映規模下,創下兩週約2億日圓的票房紀錄。在此,驚人的並非數字,而是在2019年參議院選舉開出戰後次低的48%投票率、日本普遍「政治冷感」的形勢中,《新聞記者》卻以「政治」為題,揭露日本近代已發生、或現在進行式的「真實社會事件」。
Thumbnail
如果「哭笑臉」這個 emoji 有一部代表作,大概就是《多莉安的幸福人生》這樣吧。女主角多莉安有美滿家庭,老公帥氣有為,兩個兒子健康可愛。乍看人生勝利組的她,隨著劇情推展,人生拼圖開始一塊塊碎裂。這雖然是處理女性獨立自主常見的敘事方法,但全片總在令人意想不到之處出現轉折,讓我看得很開心。
Thumbnail
我當然知道《奇愛博士》是經典,《二見鍾情》完全不是,但《奇愛博士》我只看過三次,《二見鍾情》則起碼看過五十遍以上。這部在影史任何條件的排行上都不見蹤影的片,竟把我深深迷住了,縱使如《浪漫喜劇麥擱騙》的旁白評論提到的,女主角珊卓・布拉克飾演的露西,行為根本病態,應該要送醫或報警的,但不影響我的熱愛。
Thumbnail
我喜歡看你們之間流動的目光遊戲。看你們看著人的時候,朝向的姿態和行動多麼強烈而主動,寄予彼端,拋擲自己——時而將視線投往場外或邊陲的其他人,時而沉到深處那般望向無邊際的遠方,時而在對方的眼中對上了自己——單憑目光就能肯認、消解、再確認另一個人。這幾乎就是愛情。
Thumbnail
2019台北電影節承續去年開始的「明日.臺灣」單元,在「台灣短SHOW」中選映八部風格各異的臺灣短片。短片資源有限,包裹放映,向來並非每部都能投觀眾所好,但篇幅短小,在短短二、三十分鐘內就能看到創作者的嘗試。其中能見的影像力道與議題尖銳度,比起被商業考量磨掉稜角的院線電影,往往能帶給觀眾更鮮甜的啟發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妳因為貪圖便宜,住進了電影中心北方一兩公里處一片霓虹的汽車旅館區。從機場來的路上一下車,行李還差點被魯莽的計程車司機載走。雖然離電影院近,反而交通不便,每天得匆忙搭計程車來回。妳和她第一次說話的當天晚上,她注意到妳在路邊攔計程車,笑嘻嘻地跟著坐進來。妳沒有拒絕她。
Thumbnail
電影可以反映出世界的真實,但是日本更多數的是改編自小說的虛構。在前篇〈2019 東京影展|鏡頭內的真假與虛實〉介紹的是遊走於「真假」與「虛實」之間的日本電影,但是另外一部分,改編自小說、漫畫、舞台劇的電影,導演透過影像重新賦予這些故事新生⋯⋯
Thumbnail
今年六月,電影《新聞記者》在日本全國只有143間電影院的「中小型」上映規模下,創下兩週約2億日圓的票房紀錄。在此,驚人的並非數字,而是在2019年參議院選舉開出戰後次低的48%投票率、日本普遍「政治冷感」的形勢中,《新聞記者》卻以「政治」為題,揭露日本近代已發生、或現在進行式的「真實社會事件」。
Thumbnail
如果「哭笑臉」這個 emoji 有一部代表作,大概就是《多莉安的幸福人生》這樣吧。女主角多莉安有美滿家庭,老公帥氣有為,兩個兒子健康可愛。乍看人生勝利組的她,隨著劇情推展,人生拼圖開始一塊塊碎裂。這雖然是處理女性獨立自主常見的敘事方法,但全片總在令人意想不到之處出現轉折,讓我看得很開心。
Thumbnail
我當然知道《奇愛博士》是經典,《二見鍾情》完全不是,但《奇愛博士》我只看過三次,《二見鍾情》則起碼看過五十遍以上。這部在影史任何條件的排行上都不見蹤影的片,竟把我深深迷住了,縱使如《浪漫喜劇麥擱騙》的旁白評論提到的,女主角珊卓・布拉克飾演的露西,行為根本病態,應該要送醫或報警的,但不影響我的熱愛。
Thumbnail
我喜歡看你們之間流動的目光遊戲。看你們看著人的時候,朝向的姿態和行動多麼強烈而主動,寄予彼端,拋擲自己——時而將視線投往場外或邊陲的其他人,時而沉到深處那般望向無邊際的遠方,時而在對方的眼中對上了自己——單憑目光就能肯認、消解、再確認另一個人。這幾乎就是愛情。
Thumbnail
2019台北電影節承續去年開始的「明日.臺灣」單元,在「台灣短SHOW」中選映八部風格各異的臺灣短片。短片資源有限,包裹放映,向來並非每部都能投觀眾所好,但篇幅短小,在短短二、三十分鐘內就能看到創作者的嘗試。其中能見的影像力道與議題尖銳度,比起被商業考量磨掉稜角的院線電影,往往能帶給觀眾更鮮甜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