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釀影評|《靠譜歌王》:只有我記得的寶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靠譜歌王》是丹尼.鮑伊和李察.寇蒂斯聯手的新作,描述一名不得志的創作歌手,碰上了一個奇蹟。那晚,全球大停電 12 秒,許多東西都消失了,它們從沒發生過,例如綠洲合唱團、可口可樂、哈利波特,以及,也從沒有過披頭四。
當主角馬利克發現一夜間,披頭四從歷史上消失,困惑的他開始彈唱披頭四的作品(得很用力把歌詞記回來),先在家鄉小鎮表演,因為獲紅髮艾德喜愛,有了站上更大舞台的機會。馬利克爆紅,人人著迷地傳唱這些歌曲──全是披頭四作品。
表面上看來,《靠譜歌王》是個關於「拿別人作品爆紅失去原本純樸生活與舊愛回歸初心」的載滿人生警句的溫馨作品。但《靠譜歌王》的創意,其實還可以激發不同的思考:
1.「好作品」就一定會成功嗎?
電影中,乏人問津的馬利克,轉而表演披頭四作品,一度讓好友眼睛為之一亮,但在小鎮演出時,其實未曾引起注意。是大明星紅髮艾德把馬利克帶到全球巡迴當暖場,才受觀眾注意,又在會後的即興創作,引起經紀人注意。而這名被電影描繪得市儈的大牌經紀人,是真正將馬利克捧成巨星的。就像《樂來越愛你》中,艾瑪.史東的角色努力多年仍只能在小貓兩三隻的社區劇場,是某一天台下坐了王牌劇場人,才讓她一躍成全球巨星。
創作,當然有絕對好壞,但從釐清「曲高和寡的好」和「(這個時空)可以大紅的好」,到抓住後者,到將之帶到會喜愛的人們面前,整個過程是極龐大的學問。
當我們感覺自己與全世界一同擁抱著某作品時,這些作品其實比想像中更脆弱,一整路過來,只要一個環節失能,它就可能「從來沒有存在過」。從這個角度重新看「披頭四從沒有存在」,不再是荒誕的狂想,這是宇宙裡機率非常大的一個選項。如同此刻,有很多、很多你原本會深愛的事物,不曾也將無法被渡進你的世界,它們是對你而言不存在的東西。
2. 莫札特與薩里耶利(Salieri):
關於這兩人的微妙關係,在米洛斯.福曼的電影《阿瑪迪斯》裡有生動的描述。薩里耶利把莫札特看為眼中釘,不惜動用關係只為了讓莫札特失寵;然而那不是單純的眼紅,薩里耶利比任何人都看得出莫札特的超凡天才,薩里耶利的惡行或許更可看為某種對上帝的抗議,「為什麼祢沒給我這樣的才華?」──表面上最大的敵人,竟是世界上唯一的知音,這段關係成為耐人尋味的悖論。
當馬利克與紅髮艾德即興創作較勁,紅髮艾德聽了馬利克拿出來的披頭四作品時,說了一句「你是莫札特,我是薩里耶利」。儘管劇情裡艾德是慷慨地讓出光環,但電影仍拋出了有意思的思考:創作者或許渴望作為莫札特,但你也有你的薩里耶利嗎?若天分無法被正確度量,擁有了,又怎麼樣呢?當人們無法分辨「好」與「最好」,創作者面對「其實不懂你有多厲害」的樂迷,是怎樣的心情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50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階級甚麼時候開始對立?從意識到彼此的身份全然不同開始,即便我進入了他們的世界,我也不會感到快樂,即使我穿著他們穿的衣服、吃他們吃的食物,我也成為不了他們,也無法從現在這個身份中解脫。「我能融入這裡嗎?」,當年輕的兒子站在二樓的房間旁,看著窗戶外的景象,這是我在電影中最感到心碎的一個提問。
《火箭人》讓觀眾進入強叔的腦袋,觀看他的困境與感受,從劇情走向看得出來,身為製片、籌畫本片多年的艾爾頓・強給了編劇與導演不少空間去呈現他生命中的黑暗面,這樣坦然的態度特別令我感動──他已大步跨過種種低潮與難關,破解成名的詛咒,逃過悲劇音樂家的命運,接受每一面的自己,因此能夠抬頭挺胸面對過去、侃侃而談
另一個四十年過去了,我們離二戰又更遠了,它將不再傷害任何人了嗎?以下讀者要看見的不會是「傳奇女作家」莒哈絲,就像她自己曾在散文集《寫作》中寫過的:「我是平庸,平庸的傑作。」她的惡與善良、憤怒與愛、誠實與謊言都應是被展開好好討論的,這樣我們才知道為何去揭發「痛苦」對她而言比和平還要重要。
隨著《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上映,拉頓、摩斯拉、王者基多拉這些令怪獸迷沸騰但未必都為大眾熟知的名字,終於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一口氣響遍全台。牠們的名氣是從何而來?牠們在東寶怪獸電影的歷史中又各有什麼意義?在牠們準備橫掃全台甚至全球的此時,或許正是個不錯的時機,可以來多談談牠們各自精彩的過往。
《淪落人》是個平凡的故事,關於兩個最平凡不過的社會底層人物,但即使平凡到幾乎卑微,《淪落人》詮釋的卻是最純真的人心與最真摯的互動。故事仿若一場撥開社會標籤與金錢堆砌的人性實驗,透過兩個失去一切的社會男女,檢視人在扒開外在物質的加持之後,還會剩下哪些光輝。
我們的生存生活原本都在控制之中,世界與我們有著簡單至複雜、強硬或綿延的系統網絡,我們是「生命終究會自己找到出路」的「生命」,而「自己的出路」是在種種博弈、他律(heteronomy)之下我們得以自控的感覺,也是忽略不可得見過程的結果。科幻作品拉出、強調著這個滑順的自我──世界系統失靈的這個時刻。
階級甚麼時候開始對立?從意識到彼此的身份全然不同開始,即便我進入了他們的世界,我也不會感到快樂,即使我穿著他們穿的衣服、吃他們吃的食物,我也成為不了他們,也無法從現在這個身份中解脫。「我能融入這裡嗎?」,當年輕的兒子站在二樓的房間旁,看著窗戶外的景象,這是我在電影中最感到心碎的一個提問。
《火箭人》讓觀眾進入強叔的腦袋,觀看他的困境與感受,從劇情走向看得出來,身為製片、籌畫本片多年的艾爾頓・強給了編劇與導演不少空間去呈現他生命中的黑暗面,這樣坦然的態度特別令我感動──他已大步跨過種種低潮與難關,破解成名的詛咒,逃過悲劇音樂家的命運,接受每一面的自己,因此能夠抬頭挺胸面對過去、侃侃而談
另一個四十年過去了,我們離二戰又更遠了,它將不再傷害任何人了嗎?以下讀者要看見的不會是「傳奇女作家」莒哈絲,就像她自己曾在散文集《寫作》中寫過的:「我是平庸,平庸的傑作。」她的惡與善良、憤怒與愛、誠實與謊言都應是被展開好好討論的,這樣我們才知道為何去揭發「痛苦」對她而言比和平還要重要。
隨著《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上映,拉頓、摩斯拉、王者基多拉這些令怪獸迷沸騰但未必都為大眾熟知的名字,終於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一口氣響遍全台。牠們的名氣是從何而來?牠們在東寶怪獸電影的歷史中又各有什麼意義?在牠們準備橫掃全台甚至全球的此時,或許正是個不錯的時機,可以來多談談牠們各自精彩的過往。
《淪落人》是個平凡的故事,關於兩個最平凡不過的社會底層人物,但即使平凡到幾乎卑微,《淪落人》詮釋的卻是最純真的人心與最真摯的互動。故事仿若一場撥開社會標籤與金錢堆砌的人性實驗,透過兩個失去一切的社會男女,檢視人在扒開外在物質的加持之後,還會剩下哪些光輝。
我們的生存生活原本都在控制之中,世界與我們有著簡單至複雜、強硬或綿延的系統網絡,我們是「生命終究會自己找到出路」的「生命」,而「自己的出路」是在種種博弈、他律(heteronomy)之下我們得以自控的感覺,也是忽略不可得見過程的結果。科幻作品拉出、強調著這個滑順的自我──世界系統失靈的這個時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Amadeus阿瑪迪斯》是由米洛斯福曼執導,湯姆哈斯及莫瑞亞伯拉罕主演,於1984年上映的美國音樂傳記電影。描述音樂神童莫札特的傳奇一生。本片在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等大獎,在IMDb評分排名第73名。 薩里耶利雖然在這部電影飾演反派,但反而促成他
Thumbnail
莎士比亞若出現在今天,他會是一位文盲,披頭四樂團如果出現在今天,他們完全不敵混音的現實,很多樂器不再是傳統般吹拉彈敲,而是依靠電腦鍵盤操作。至於寫作呢?都是為流量密碼 - 關鍵字,SEO 演算法為王。
Thumbnail
披頭四最新的單曲〈Now and Then〉是一首在沉睡45年後重新出土的曲子,經過AI音頻處理技術進行數位重製,讓這部耗時45年的作品得以完成。儘管製作過程困難,但披頭四官方YouTube頻道釋出的MV上線2天就突破1600萬人次觀看。然而,雖然受到讚賞,但也有不少人覺得這首歌並不完美。
Thumbnail
喬治米勒曾經痛恨《迷霧追魂手》帶來的成功,因為,他覺得自己並沒有拍出符合內心完美品質的作品,而這種成功似乎放大了他的未竟之志。但是,《衝鋒飛車隊》治癒了他自己,喬治理解一部電影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他對「荒土世界」的視野,可是,他可以將整個電影縮小到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達到他期望的盡善盡美。
Thumbnail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 辛德勒的名單,大概是我少數看了覺得好看但真心不想再看第二次的電影,全片以黑白影像方式呈現,一直到小女孩跑上山丘,才出現那一抹紅衣的顏色,除了提醒人類的殘忍,但也象徵著那一股希望。 但卻是很多猶太人永遠等不到的釋放。 在翻看辛德勒的回憶錄時,戰爭結束後,即使在他救了那
Thumbnail
古典音樂演奏家就應該傾全力在音樂表現上,而所謂 "全力" 是為了盡量逼近一個無論如何都無法完全達成的完美境界。 古典音樂不同於流行音樂。身為獨奏家,到了台上你就是一個孤島,你該做到你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昨天的100%完美還可以怎樣突破。而這部分的效果沒有人可以彌補。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面對各領域的佼佼者,我們常以「天才」、「有天賦」來形容。 但真的是這樣嗎?來看看莫扎特的故事。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Amadeus阿瑪迪斯》是由米洛斯福曼執導,湯姆哈斯及莫瑞亞伯拉罕主演,於1984年上映的美國音樂傳記電影。描述音樂神童莫札特的傳奇一生。本片在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等大獎,在IMDb評分排名第73名。 薩里耶利雖然在這部電影飾演反派,但反而促成他
Thumbnail
莎士比亞若出現在今天,他會是一位文盲,披頭四樂團如果出現在今天,他們完全不敵混音的現實,很多樂器不再是傳統般吹拉彈敲,而是依靠電腦鍵盤操作。至於寫作呢?都是為流量密碼 - 關鍵字,SEO 演算法為王。
Thumbnail
披頭四最新的單曲〈Now and Then〉是一首在沉睡45年後重新出土的曲子,經過AI音頻處理技術進行數位重製,讓這部耗時45年的作品得以完成。儘管製作過程困難,但披頭四官方YouTube頻道釋出的MV上線2天就突破1600萬人次觀看。然而,雖然受到讚賞,但也有不少人覺得這首歌並不完美。
Thumbnail
喬治米勒曾經痛恨《迷霧追魂手》帶來的成功,因為,他覺得自己並沒有拍出符合內心完美品質的作品,而這種成功似乎放大了他的未竟之志。但是,《衝鋒飛車隊》治癒了他自己,喬治理解一部電影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他對「荒土世界」的視野,可是,他可以將整個電影縮小到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達到他期望的盡善盡美。
Thumbnail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 辛德勒的名單,大概是我少數看了覺得好看但真心不想再看第二次的電影,全片以黑白影像方式呈現,一直到小女孩跑上山丘,才出現那一抹紅衣的顏色,除了提醒人類的殘忍,但也象徵著那一股希望。 但卻是很多猶太人永遠等不到的釋放。 在翻看辛德勒的回憶錄時,戰爭結束後,即使在他救了那
Thumbnail
古典音樂演奏家就應該傾全力在音樂表現上,而所謂 "全力" 是為了盡量逼近一個無論如何都無法完全達成的完美境界。 古典音樂不同於流行音樂。身為獨奏家,到了台上你就是一個孤島,你該做到你的百分之一百二十,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昨天的100%完美還可以怎樣突破。而這部分的效果沒有人可以彌補。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面對各領域的佼佼者,我們常以「天才」、「有天賦」來形容。 但真的是這樣嗎?來看看莫扎特的故事。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