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文化的再現與定位:《從北齋到吉卜力: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的文化生產史

更新於 2019/07/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課時書桌上立著夾著漫畫的教科書、在租書店裡消磨的悠閒時光,「漫畫」構成了我們回憶裡的重要元素。然而,隨著時間的偏移,我們放下了拿在手中的漫畫,拾起了枯燥的教科書,遺忘了童年的影子。
於此,《從北齋到吉卜力: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2019)(以下簡稱《從北齋到吉卜力》)一書可視為對兒時回憶的召喚,並作為一種具積極性的、與主流文化的對抗形式,作者為「次文化」寫史,可見其目的是建構「日本動漫史」的文化意義。
書中的敘事視角著重於「文化再現」,因此並不止於討論動漫產業在經濟、社會上的影響,更是把焦點放至在「文化的生產過程」上。

作者李政亮

《從北齋到吉卜力》(2019)一書的作者為李政亮,著有《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2011)、《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2012)、《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大銀幕裡外的中國野心與慾望》(2017),過去的研究領域著重於中國文化場域的研究,近年來轉向對日本漫畫史、華語電影的關注。作者談及《從北齋到吉卜力》一書的創作動因時表示,當他在搜集網路上的動漫資料時,多數論者歸結日本動漫的起始點,是源於二戰後的手塚治虫的漫畫創作。然而,若以手塚治虫作為動漫史的起點,顯然將這位漫畫家抽離歷史縱軸之外,與二戰前的動畫史是斷裂的。因此,《從北齋到吉卜力》一書將回溯日本動漫的發生史,完整其時代脈絡。由此可見,作者的眼光並非只局限於當代動漫的發展概況,而是逆時間軸而行,以江戶末期的浮世繪作為漫畫發展的起點,重探日本漫畫文化如何順應時代潮流中緩慢成形。

而在網路資訊大爆炸的年代裡,網上的資料卻不盡然可信。《從北齋到吉卜力》是對網路資料的反動,其中不僅以書面的文獻材料為考察,更透過實地探訪不同的博物館梳理日本動漫的發生史,以真實地理的探查回望歷史的縫隙。於此,博物館不只是展示空間,而是以博物館為媒介,透過該空間再現對歷史的想像。筆者認為,《從北齋到吉卜力》的閱讀方式可分為兩種:一、若以歷史的角度介入,《從》可視為一本具考據性的日本動漫史。二、若將《從北齋到吉卜力》視為一本旅遊書,在書中每一章節中皆標註了作者所參訪的博物館、紀念館以及其所在的位置,滿足動漫迷對日本動漫景點的朝聖心理。


順延著書中地圖的導引,我們同作者在日本的地理中穿梭,與歷史同一。作者在後記中提到,「隻身在歷史裡散策有逆流而行的快感,走著走著,我深刻體會中年大叔無須強逼自己論及動漫就必須緊隨潮流,說宅裝萌彷彿自己還青春。歷史是一條合適的祕境。」透過了博物館的文化尋蹤,得以編列一條完整的動漫譜系,經由一場心靈的壯遊,回歸童年甜美的記憶。


我開始經營「影評IG」了,歡迎一起交流:)

avatar-img
84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彥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尋找1920》為影想文化基金會所推出的歷史紀錄片,由導演許明淳、監製李崗共同製作。片中講述了殖民地青年謝文達在1920年代中的飛行員生涯,及其如何在紛亂的時代背景中求取平衡。《尋找1920》延續著上一部基金會推出的作品《阿罩霧風雲》,以紀錄片之形式探索台灣的近代史,回望那一段被人所遺忘的在地歷史。
2019年的5月,南韓導演奉俊昊在第七十二屆坎城影展上,憑藉著《寄生上流》拿到了這個讓他夢寐已久的金棕櫚獎。面對記者們的提問,他表示:「今年是韓國電影100年,坎城給我了我一份大禮。」在近幾年來,韓國電影的大勢發展,將韓國電影從本土境內推向了國際舞台,在去年第七十一屆飲恨敗北的《燃燒烈愛》,可見韓國
《窒息》(Suspiria)改編自1977年的義大利鉛黃電影(Giallo Film)《陰風陣陣》。然而,與其說這部電影是一部翻拍作品,倒不如說是對原版電影的重新詮釋。無論是在影像風格或是在電影內容的改編上,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都顯示出了相當的野心。
《蒙上你的眼》(Bird box)作為Netfllix上最熱門的電影之一,上映首週的觀看人數號稱突破4500萬人次(然該片的數據並非公開,因此也遭到外界質疑)。從《蒙上你的眼》中獲取靈感的「蒙眼挑戰」(#BirdBoxChallenge),更在世界各地持續發酵,足以證明電影的高人氣。
《邊境奇譚》以魔幻寫實的方式,生產出猶如神話、傳說中會出現的角色。導演在談及人物設計時提到,大部分電影中的主角會以相貌出色的演員出演,而觀眾們則是接收著、歌頌著這種主流的審美。因此,《邊境奇譚》意圖導反為正,將看似醜陋、肥胖、非主流的角色浮上檯面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尋找1920》為影想文化基金會所推出的歷史紀錄片,由導演許明淳、監製李崗共同製作。片中講述了殖民地青年謝文達在1920年代中的飛行員生涯,及其如何在紛亂的時代背景中求取平衡。《尋找1920》延續著上一部基金會推出的作品《阿罩霧風雲》,以紀錄片之形式探索台灣的近代史,回望那一段被人所遺忘的在地歷史。
2019年的5月,南韓導演奉俊昊在第七十二屆坎城影展上,憑藉著《寄生上流》拿到了這個讓他夢寐已久的金棕櫚獎。面對記者們的提問,他表示:「今年是韓國電影100年,坎城給我了我一份大禮。」在近幾年來,韓國電影的大勢發展,將韓國電影從本土境內推向了國際舞台,在去年第七十一屆飲恨敗北的《燃燒烈愛》,可見韓國
《窒息》(Suspiria)改編自1977年的義大利鉛黃電影(Giallo Film)《陰風陣陣》。然而,與其說這部電影是一部翻拍作品,倒不如說是對原版電影的重新詮釋。無論是在影像風格或是在電影內容的改編上,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都顯示出了相當的野心。
《蒙上你的眼》(Bird box)作為Netfllix上最熱門的電影之一,上映首週的觀看人數號稱突破4500萬人次(然該片的數據並非公開,因此也遭到外界質疑)。從《蒙上你的眼》中獲取靈感的「蒙眼挑戰」(#BirdBoxChallenge),更在世界各地持續發酵,足以證明電影的高人氣。
《邊境奇譚》以魔幻寫實的方式,生產出猶如神話、傳說中會出現的角色。導演在談及人物設計時提到,大部分電影中的主角會以相貌出色的演員出演,而觀眾們則是接收著、歌頌著這種主流的審美。因此,《邊境奇譚》意圖導反為正,將看似醜陋、肥胖、非主流的角色浮上檯面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隨著台漫IP改編劇《用九柑仔店》和《神之鄉》先後在2019與2021年問世,卻證明了過去成功在地化的日漫IP改編劇和如今的台灣漫改劇,竟有著神似與精神承繼之處—而差別當然是,現在我們用我們原汁原味的在地故事與鄉土,去承載我們最真實的台灣情感。
Thumbnail
在1954年11月3日首映的《哥吉拉》中,哥吉拉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試爆氫彈破壞了哥吉拉的巢穴(雖沒指名試爆氫彈是由何方所為),使哥吉拉不得不離開居住地。哥吉拉登陸東京大肆破壞後,男主角尾形是這麼形容哥吉拉的:「哥吉拉就像擺在日本人頭上的氫彈。」明顯指涉了同一年發生的第五福龍丸事件。
Thumbnail
咒術迴戰世界中,人類負面情感產生了詛咒咒靈,咒靈殘殺人類,如同銜尾蛇一般無限循環。咒術迴戰主角一行人為咒術師,使命即為祓除詛咒拯救人類。故事起頭我們主人公高中生虎杖悠仁為了拯救社團同學,將詛咒之王宿儺的手指吞下,因此虎杖成為宿儺容器共享一個身體。虎杖持續找尋著與宿儺共處,但不過度依賴宿儺力量。
Thumbnail
以近代英國史、帝國殖民與國際關係為專業的木畑洋一,通過檢視亞歐航路,也就是書中所指的「帝國航路」間,在本書呈現一幅旅人移動於此道途中,對日不落的大英殖民帝國,在1860至1950年代,從日正當中、動搖到夕陽無限好,從而思索維新日本,與帝國形成、擴張的日本,與敗戰後的日本,應該往何處走的旅行史。
不上日文課了之後,就有很多時間可以讀書。這本書是當初想要了解日本文化推薦學校買的,剛好趁這個偷空的時間看完。 他是本有趣的書,有趣到你覺得日本人真的很有事。作者是屎尿·下水研究會,這是什麼樣的研究會呢?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研究屎尿相關的廁所、下水道的研究小團體,他是真的有個NPO,還定期聚會發表研究
Thumbnail
《菊花與劍》成書於二戰末期,是美國政府為了解日本而邀請人類學家潘乃德所著。由於日本是敵國,作者無法親身研究當地風土人情,一手資料只能取自美國日僑;加上作者不諳日語,運用了不少英語作者論述日本的資料,作品如同三次創作。在此情勢之下,時至今日,仍有人引用此書來解讀日本人性,不免令人擔心。 《菊花與劍》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數場科技藝術講座,其中一場由藝術節策展人羅禾淋擔任講者。講者從一開始便拋出了幾個關鍵字,首先是──「人的極限」,並提到以機械取代人的身體性以及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最後講到了我們一直關心的──AI對於人類的威脅以及生態性的想像,接著帶入重點:「科幻世界對於人體極限的反撲」。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隨著台漫IP改編劇《用九柑仔店》和《神之鄉》先後在2019與2021年問世,卻證明了過去成功在地化的日漫IP改編劇和如今的台灣漫改劇,竟有著神似與精神承繼之處—而差別當然是,現在我們用我們原汁原味的在地故事與鄉土,去承載我們最真實的台灣情感。
Thumbnail
在1954年11月3日首映的《哥吉拉》中,哥吉拉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試爆氫彈破壞了哥吉拉的巢穴(雖沒指名試爆氫彈是由何方所為),使哥吉拉不得不離開居住地。哥吉拉登陸東京大肆破壞後,男主角尾形是這麼形容哥吉拉的:「哥吉拉就像擺在日本人頭上的氫彈。」明顯指涉了同一年發生的第五福龍丸事件。
Thumbnail
咒術迴戰世界中,人類負面情感產生了詛咒咒靈,咒靈殘殺人類,如同銜尾蛇一般無限循環。咒術迴戰主角一行人為咒術師,使命即為祓除詛咒拯救人類。故事起頭我們主人公高中生虎杖悠仁為了拯救社團同學,將詛咒之王宿儺的手指吞下,因此虎杖成為宿儺容器共享一個身體。虎杖持續找尋著與宿儺共處,但不過度依賴宿儺力量。
Thumbnail
以近代英國史、帝國殖民與國際關係為專業的木畑洋一,通過檢視亞歐航路,也就是書中所指的「帝國航路」間,在本書呈現一幅旅人移動於此道途中,對日不落的大英殖民帝國,在1860至1950年代,從日正當中、動搖到夕陽無限好,從而思索維新日本,與帝國形成、擴張的日本,與敗戰後的日本,應該往何處走的旅行史。
不上日文課了之後,就有很多時間可以讀書。這本書是當初想要了解日本文化推薦學校買的,剛好趁這個偷空的時間看完。 他是本有趣的書,有趣到你覺得日本人真的很有事。作者是屎尿·下水研究會,這是什麼樣的研究會呢?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研究屎尿相關的廁所、下水道的研究小團體,他是真的有個NPO,還定期聚會發表研究
Thumbnail
《菊花與劍》成書於二戰末期,是美國政府為了解日本而邀請人類學家潘乃德所著。由於日本是敵國,作者無法親身研究當地風土人情,一手資料只能取自美國日僑;加上作者不諳日語,運用了不少英語作者論述日本的資料,作品如同三次創作。在此情勢之下,時至今日,仍有人引用此書來解讀日本人性,不免令人擔心。 《菊花與劍》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數場科技藝術講座,其中一場由藝術節策展人羅禾淋擔任講者。講者從一開始便拋出了幾個關鍵字,首先是──「人的極限」,並提到以機械取代人的身體性以及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最後講到了我們一直關心的──AI對於人類的威脅以及生態性的想像,接著帶入重點:「科幻世界對於人體極限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