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文化的再現與定位:《從北齋到吉卜力: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的文化生產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課時書桌上立著夾著漫畫的教科書、在租書店裡消磨的悠閒時光,「漫畫」構成了我們回憶裡的重要元素。然而,隨著時間的偏移,我們放下了拿在手中的漫畫,拾起了枯燥的教科書,遺忘了童年的影子。
於此,《從北齋到吉卜力: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2019)(以下簡稱《從北齋到吉卜力》)一書可視為對兒時回憶的召喚,並作為一種具積極性的、與主流文化的對抗形式,作者為「次文化」寫史,可見其目的是建構「日本動漫史」的文化意義。
書中的敘事視角著重於「文化再現」,因此並不止於討論動漫產業在經濟、社會上的影響,更是把焦點放至在「文化的生產過程」上。

作者李政亮

《從北齋到吉卜力》(2019)一書的作者為李政亮,著有《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2011)、《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2012)、《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大銀幕裡外的中國野心與慾望》(2017),過去的研究領域著重於中國文化場域的研究,近年來轉向對日本漫畫史、華語電影的關注。作者談及《從北齋到吉卜力》一書的創作動因時表示,當他在搜集網路上的動漫資料時,多數論者歸結日本動漫的起始點,是源於二戰後的手塚治虫的漫畫創作。然而,若以手塚治虫作為動漫史的起點,顯然將這位漫畫家抽離歷史縱軸之外,與二戰前的動畫史是斷裂的。因此,《從北齋到吉卜力》一書將回溯日本動漫的發生史,完整其時代脈絡。由此可見,作者的眼光並非只局限於當代動漫的發展概況,而是逆時間軸而行,以江戶末期的浮世繪作為漫畫發展的起點,重探日本漫畫文化如何順應時代潮流中緩慢成形。

而在網路資訊大爆炸的年代裡,網上的資料卻不盡然可信。《從北齋到吉卜力》是對網路資料的反動,其中不僅以書面的文獻材料為考察,更透過實地探訪不同的博物館梳理日本動漫的發生史,以真實地理的探查回望歷史的縫隙。於此,博物館不只是展示空間,而是以博物館為媒介,透過該空間再現對歷史的想像。筆者認為,《從北齋到吉卜力》的閱讀方式可分為兩種:一、若以歷史的角度介入,《從》可視為一本具考據性的日本動漫史。二、若將《從北齋到吉卜力》視為一本旅遊書,在書中每一章節中皆標註了作者所參訪的博物館、紀念館以及其所在的位置,滿足動漫迷對日本動漫景點的朝聖心理。


順延著書中地圖的導引,我們同作者在日本的地理中穿梭,與歷史同一。作者在後記中提到,「隻身在歷史裡散策有逆流而行的快感,走著走著,我深刻體會中年大叔無須強逼自己論及動漫就必須緊隨潮流,說宅裝萌彷彿自己還青春。歷史是一條合適的祕境。」透過了博物館的文化尋蹤,得以編列一條完整的動漫譜系,經由一場心靈的壯遊,回歸童年甜美的記憶。


我開始經營「影評IG」了,歡迎一起交流:)

avatar-img
84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彥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尋找1920》為影想文化基金會所推出的歷史紀錄片,由導演許明淳、監製李崗共同製作。片中講述了殖民地青年謝文達在1920年代中的飛行員生涯,及其如何在紛亂的時代背景中求取平衡。《尋找1920》延續著上一部基金會推出的作品《阿罩霧風雲》,以紀錄片之形式探索台灣的近代史,回望那一段被人所遺忘的在地歷史。
2019年的5月,南韓導演奉俊昊在第七十二屆坎城影展上,憑藉著《寄生上流》拿到了這個讓他夢寐已久的金棕櫚獎。面對記者們的提問,他表示:「今年是韓國電影100年,坎城給我了我一份大禮。」在近幾年來,韓國電影的大勢發展,將韓國電影從本土境內推向了國際舞台,在去年第七十一屆飲恨敗北的《燃燒烈愛》,可見韓國
《窒息》(Suspiria)改編自1977年的義大利鉛黃電影(Giallo Film)《陰風陣陣》。然而,與其說這部電影是一部翻拍作品,倒不如說是對原版電影的重新詮釋。無論是在影像風格或是在電影內容的改編上,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都顯示出了相當的野心。
《蒙上你的眼》(Bird box)作為Netfllix上最熱門的電影之一,上映首週的觀看人數號稱突破4500萬人次(然該片的數據並非公開,因此也遭到外界質疑)。從《蒙上你的眼》中獲取靈感的「蒙眼挑戰」(#BirdBoxChallenge),更在世界各地持續發酵,足以證明電影的高人氣。
《邊境奇譚》以魔幻寫實的方式,生產出猶如神話、傳說中會出現的角色。導演在談及人物設計時提到,大部分電影中的主角會以相貌出色的演員出演,而觀眾們則是接收著、歌頌著這種主流的審美。因此,《邊境奇譚》意圖導反為正,將看似醜陋、肥胖、非主流的角色浮上檯面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尋找1920》為影想文化基金會所推出的歷史紀錄片,由導演許明淳、監製李崗共同製作。片中講述了殖民地青年謝文達在1920年代中的飛行員生涯,及其如何在紛亂的時代背景中求取平衡。《尋找1920》延續著上一部基金會推出的作品《阿罩霧風雲》,以紀錄片之形式探索台灣的近代史,回望那一段被人所遺忘的在地歷史。
2019年的5月,南韓導演奉俊昊在第七十二屆坎城影展上,憑藉著《寄生上流》拿到了這個讓他夢寐已久的金棕櫚獎。面對記者們的提問,他表示:「今年是韓國電影100年,坎城給我了我一份大禮。」在近幾年來,韓國電影的大勢發展,將韓國電影從本土境內推向了國際舞台,在去年第七十一屆飲恨敗北的《燃燒烈愛》,可見韓國
《窒息》(Suspiria)改編自1977年的義大利鉛黃電影(Giallo Film)《陰風陣陣》。然而,與其說這部電影是一部翻拍作品,倒不如說是對原版電影的重新詮釋。無論是在影像風格或是在電影內容的改編上,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都顯示出了相當的野心。
《蒙上你的眼》(Bird box)作為Netfllix上最熱門的電影之一,上映首週的觀看人數號稱突破4500萬人次(然該片的數據並非公開,因此也遭到外界質疑)。從《蒙上你的眼》中獲取靈感的「蒙眼挑戰」(#BirdBoxChallenge),更在世界各地持續發酵,足以證明電影的高人氣。
《邊境奇譚》以魔幻寫實的方式,生產出猶如神話、傳說中會出現的角色。導演在談及人物設計時提到,大部分電影中的主角會以相貌出色的演員出演,而觀眾們則是接收著、歌頌著這種主流的審美。因此,《邊境奇譚》意圖導反為正,將看似醜陋、肥胖、非主流的角色浮上檯面
《沒有煙硝的愛情》作為波蘭道德焦慮電影的延續體,故事內容緊扣於五〇年代時期,受政治勢力影響下的愛情羅曼史。這部片極具私密性的描繪男女間的情愛關係,然而這種情愛關係卻脫離不了現實的政治處境,從而體現出時代的紛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之前介紹過漫畫,終於動畫出了,當然也是不能放過,只能說,世界上有這樣的作品真是太好了。 身為創作者,不管小時候單純塗鴉,或者後來開始畫漫畫、畫油畫、寫小說,其實一直有人問我「創作這些要幹嘛」。 對,這些賣不了什麼錢我自己比誰都清楚,而我腦袋裡想創作的東西永遠是實際創作出來的數十倍,有些還未成形無
就我有限的觀察和經驗,在台灣許多日本語世代的前輩們,有閱讀日本現代小說的習慣(台北的二手書店裡陳列諸多日文小說即是明證之一),尤其時代小說這種特殊的文類。我認為,時代小說之所以特殊,即其本身具有的通俗性和可讀性,輕鬆自在就可進入作家以精巧的布局重現那個時代縮影的小說世界裡。進一步說,時代小說有著通俗
有天來一趟書局之旅, 就那麼一眼.. 就是讓我回到家,一直念念不忘! 那本漫畫書, 雖然我已經脫離漫畫書, 很長很長的日子了! 以前還是徹底漫迷阿.超宅..不愛出門. 看漫畫打遊戲的日子. 後來買的書不再是漫畫了! 而是往身心靈的書了. 沒有想到還會有這一天. 為什麼會這樣說,
Thumbnail
專注在「私漫畫」跟成人漫畫(不要想歪,是指主題黑暗)的柘植義春,真會寫遊記呀!
這是個對創作者來說很有意義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很單純(不過帶有魔幻氣息),但描述的東西卻與創作者非常貼近,是對創作者來說很珍貴的那個角落。 所以這個故事很值得一看,而且也打算動畫化了。 反正超級好看,但我這次只想聊我自己的事情,因為這故事實在不適合破梗。 是這樣的,去年我為了論文訪談了六位作家
Thumbnail
今天方格子推播了一則文章給我: 關於鳥山明老師的懷念文,很多時代的人都寫了,我這時候再來寫,可能有點過時了。而看到兩個三十年前(或者更久?)就熟悉的漫畫家的名字桂正和、鳥山明。第一時間我想到的是電影少女,在那個18禁是不可說的年代,這本漫畫應該是不少人的“啟蒙”書。我不禁回憶起那
Thumbnail
近年,日、韓漫進入臺灣人生活,細緻畫風與高潮迭起的劇情,圖像敘事不僅成為我們的日常,更帶動相關商機、活動舉辦。讚嘆日韓漫的同時,臺灣有自己的漫畫嗎?臺漫,又走出了什麼路?來到「國家漫畫博物館」(主場館尚未完成),目前全區劃分為13區,自臺灣漫畫的歷史、發展再到多元題材等,一同閱讀體驗「臺漫」新氣象。
Thumbnail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
去年12月26日,看到一則藝文新聞,是台灣的漫畫家簡嘉誠的作品-《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得到了日本第17屆國際漫畫獎金獎。 於是,我便到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很久沒看漫畫了,甚至可以說對台灣漫畫不熟,所以也沒有什麼期待。 故事的背景在二戰後期,就讀高中的主角尹立森很熱愛田徑,一天一個日本少年宮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之前介紹過漫畫,終於動畫出了,當然也是不能放過,只能說,世界上有這樣的作品真是太好了。 身為創作者,不管小時候單純塗鴉,或者後來開始畫漫畫、畫油畫、寫小說,其實一直有人問我「創作這些要幹嘛」。 對,這些賣不了什麼錢我自己比誰都清楚,而我腦袋裡想創作的東西永遠是實際創作出來的數十倍,有些還未成形無
就我有限的觀察和經驗,在台灣許多日本語世代的前輩們,有閱讀日本現代小說的習慣(台北的二手書店裡陳列諸多日文小說即是明證之一),尤其時代小說這種特殊的文類。我認為,時代小說之所以特殊,即其本身具有的通俗性和可讀性,輕鬆自在就可進入作家以精巧的布局重現那個時代縮影的小說世界裡。進一步說,時代小說有著通俗
有天來一趟書局之旅, 就那麼一眼.. 就是讓我回到家,一直念念不忘! 那本漫畫書, 雖然我已經脫離漫畫書, 很長很長的日子了! 以前還是徹底漫迷阿.超宅..不愛出門. 看漫畫打遊戲的日子. 後來買的書不再是漫畫了! 而是往身心靈的書了. 沒有想到還會有這一天. 為什麼會這樣說,
Thumbnail
專注在「私漫畫」跟成人漫畫(不要想歪,是指主題黑暗)的柘植義春,真會寫遊記呀!
這是個對創作者來說很有意義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很單純(不過帶有魔幻氣息),但描述的東西卻與創作者非常貼近,是對創作者來說很珍貴的那個角落。 所以這個故事很值得一看,而且也打算動畫化了。 反正超級好看,但我這次只想聊我自己的事情,因為這故事實在不適合破梗。 是這樣的,去年我為了論文訪談了六位作家
Thumbnail
今天方格子推播了一則文章給我: 關於鳥山明老師的懷念文,很多時代的人都寫了,我這時候再來寫,可能有點過時了。而看到兩個三十年前(或者更久?)就熟悉的漫畫家的名字桂正和、鳥山明。第一時間我想到的是電影少女,在那個18禁是不可說的年代,這本漫畫應該是不少人的“啟蒙”書。我不禁回憶起那
Thumbnail
近年,日、韓漫進入臺灣人生活,細緻畫風與高潮迭起的劇情,圖像敘事不僅成為我們的日常,更帶動相關商機、活動舉辦。讚嘆日韓漫的同時,臺灣有自己的漫畫嗎?臺漫,又走出了什麼路?來到「國家漫畫博物館」(主場館尚未完成),目前全區劃分為13區,自臺灣漫畫的歷史、發展再到多元題材等,一同閱讀體驗「臺漫」新氣象。
Thumbnail
圖書館一直都在努力適應時代,它展現著時代為了保存知識、傳播思想,所做的各種努力。
去年12月26日,看到一則藝文新聞,是台灣的漫畫家簡嘉誠的作品-《青空下的追風少年》 得到了日本第17屆國際漫畫獎金獎。 於是,我便到圖書館借了這本書。 很久沒看漫畫了,甚至可以說對台灣漫畫不熟,所以也沒有什麼期待。 故事的背景在二戰後期,就讀高中的主角尹立森很熱愛田徑,一天一個日本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