Ökonomisch-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aus dem Jahre 1844
Karl Marx
1927,Давид Борисович Рязанов 編輯出版
- 第一手稿
- 工資
- 資本的利潤
- 資本
- 資本的利潤
- 資本對勞動的統治和資本家的動機
- 資本的累積和資本家之間的競爭
- 地租
- 異化勞動
- 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
- 私有財產的關係
- 第三手稿
- 國民經濟學中反映的私有財產的本質
- 共產主義
- 需要,生產和分工
- 貨幣
- 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
第一手稿
工資
- 工資決定於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鬥爭與敵對,勝利必定屬於資本家,…資本、地租和勞動的分離對工人來說是致命的。…工人成為商品,工人的工資僅能活口而無多餘的費用。(Marx,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7)
- 工人要把自己的勞動轉用於其他方面是困難的,但資本家可將其資金轉至其它產業,…當資本家盈利時,工人不一定有利可得,但資本家虧損時工人一定跟著吃虧。(ibid:8)
- 社會的三種狀態 (1)社會財富屬於衰弱狀態→工人階級受挫最重
※財富正在增長的社會→引發工人過度的勞動
※財富已經到達頂點的社會→資本和利息兩者都會很低。工 人之間為了就業進行過度的競爭,以至於工資縮減到僅夠維持現有工人人數的程度。(ibid:9-11)
4. 福利增長的社會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靠貨幣利息生活,其餘的人需要不斷競爭,而資本的積聚增強,大資本家使小資本家破產(小資本家成為勞工→勞工過剩)。 (ibid:10)
5. 勞動是人用來增加自然產品價值的惟一東西,勞動世人能動的的財產。 (ibid:12)
6. 婦女和童工的薪水較低而佔了男性的工作,…勞工不得不把找到這樣一種工作的不性看成一種幸運。(ibid:17)
7. 資本家總是自由的雇用勞工,而工人總是被迫出賣勞動。(ibid:18)
資本
- 資本→即對他人勞動產品的私有權(支配權力),…有財富代表擁有購買的權力→存在著對他人勞動的一切產品控制權。(ibid:21)
- 資本家的雙重獲利:
(1)通過分工。
(2)通過對自然產品加工,人的勞動增加,人加進商品的份額越大,資本的利潤就越大。(ibid:24)
3. 積聚就是資本在少數人手中的累積…競爭就是抵制資本家的唯一手段。(ibid:26)。大資本家總是比小資本家賣的便宜,同時也可容忍暫時的虧損,…在小資本家的惡性競爭下,商品質量普遍低劣、偽造、仿冒,無毒不有。(ibid::28)
異化(alienation)(疏離感)
在黑格爾的哲學裡,人類是透過異化及其超越而發展,在勞動裡實現了精神本質,馬克思在其著作裡批判了這種論點,他認為勞動本身異化了,並因此發展出主要的現代異化概念。 (Williams,關鍵詞:6)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哲學手稿當中用幾個面向來討論異化,他分四個面向(人與物、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來闡述個體與外界的疏離。
- 工人無權處置其產品,由於他生產的產品都為別人所佔有,他也就無法從中受益。市場經濟的核心原則是,生產出來的商品必須用來交換。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商品的交換與分配完全受自由市場的支配,工人自己也像商品一樣在市場上被買賣,他當然無力決定其產品的命運。市場的運作就是以犧牲工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提高資本家的收益。因此,“工人生產得越多,他就必須消費得越少;工人創造的價值越多,他就越變得一錢不值。
- 工人在工作本身中異化:如果勞動產品是異化的,那麼生產本身也就必須主動異化,即活動的異化或異化的活動。工作並不會使工人產生內在滿足感,使工人的智力和體力得到自由發展,因為這種勞動僅僅是由外在環境所強加的。工作成為達成某種目標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這一點可以從如下事實中看出:一旦肉體的或其他形式的強制缺失,人們就會像逃避瘟疫一樣逃避勞動。
- 既然所有經濟關係同時也就是社會關係,那麼勞動的異化也就必然帶來直接社會的後果。這又使馬克思回到其出發點:在資本主義社會,人際關係有被化約為市場機制的趨勢。這直接印證了貨幣在人類關係中所具有的意義,貨幣促進了社會關係的理性化,因為它提供了一種抽象的準則,使那些即使性質完全不相同的東西都可以進行比較,或相互化約。「誰能買到勇氣,他也就是一個勇敢者,即使他是個懦夫,……因此,從貨幣擁有者的立場來看,貨幣可以使任何性質的物件與其他物件交換,哪怕它們之間彼此矛盾。」
- 人類生活在一個與自然界積極交互的關係當中,技術和文化既是這種交互關係的結果和表現,也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主要特徵。當然,有些動物也會生產,但那不過是一種機械的適應性行為。異化勞動把人類的生產活動降格為一種適應性行為,而不是一種積極主動地征服自然的行為。這使個體與其「類存在」(Gattungswesen)相分離,與作為有別於其他動物的人類生命相分離 。
(Giddens,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3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