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詞(05)-杭州通判

東坡詞(05)-杭州通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前情提要

東坡逃過謝景溫誣告這一關,出為杭州通判,離京在即,回首從政以來,忽已十年,當初一心希望成就匡時濟世的大事業,不料事與願違,令他悵然若失。


自古以來士人從政,能得人主的知遇,是非常不容易的造化。而東坡是得其「知」,而無其「遇」。當年考完科舉,仁宗認為兩兄弟是「太平宰相」之才、英宗想讓東坡擔任知制誥要職、而神宗也是想將東坡留在左右,無奈都被當時的宰相反對,逼得東坡只好自請外放。

熙寧四年(西元1071年)七月,東坡帶著一家大小(繼室閏之夫人,長子蘇邁,去年新生的次子迨(ㄉㄞˋ)等),乘舟出都。先到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拜訪張方平,並與在陳州做學官的弟弟相聚。九月,兄弟偕同往潁州,晉謁致仕退休後閑居的老師歐陽修,這也是兄弟倆與歐陽修最後一次會面。

直到十一月二十八日,始抵杭州,途程幾已半年。杭州府衙,設於鳳凰山之右麓,依山興建,府廨(ㄒㄧㄝ ˋ)左右,分設通判南廳北廳各一所,另一通判魯有開住南廳,東坡便居北廳。住入官邸後,依照俗例,要祭竈(ㄗㄠˋ),要請四鄰吃酒,乃作絕句兩首,代柬寄陳州蘇轍..

眼看時事力難勝,貪戀君恩退未能,遲鈍終須投劾去,使君何日換聾丞。
聖明寬大許全身,衰病摧頽自畏人,莫上岡頭苦相望,吾方祭竈請比鄰。

杭州在北宋當年,是京師人眼中的東南第一大都會,嘉祐三年(西元1058年) ,梅摯出守杭州,仁宗賜詩首聯曰:地有湖山美,東南第一州。梅在任中,就在吳山上,造了一座有美堂。之後東坡在有美堂送別陳襄(字述古)太守時,寫了一首詞

《虞美人 有美堂贈述古》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裏燈初上,水調誰家唱?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地方政府裡,問囚決獄是通判的職務,之前在京師反對新法推行的東坡,如今卻必須每日冠帶整齊高坐堂上,看衙役鞭笞這些因無力償還青苗貸款的窮人,在一片哭號聲中,簽署無情的判詞,每每在東坡心中,流下無數的淚水。

衙門舊例,除夕這一天,必須將獄中囚犯提出來逐一點名,這也是屬於通判的公事。熙寧四年(西元1071年)除夕,別人都回家過年,東坡卻須在單位值班,眼看鐵索鎯鐺的犯人,一個個從堂下走過,執筆點名,一直忙到天黑,還沒點完,不能回家。東坡心想:我和他們沒有兩樣,他們為了要吃飯才犯法,我亦不過為了生活,貪戀這份俸祿,做這違心喪志的事情。心裡有個衝動,很想學一學古人,將這些人犯暫時開釋,讓他們各自回家去過個年,但卻沒有這份膽量,暗自慚愧,作「題獄壁」詩:


除日當早歸,官事乃見留,執筆對之泣,哀此繋中囚
小人營餱糧,墮網不知羞,我亦戀薄祿,因循失歸休。
不須論賢愚,均是為食謀,誰能暫縱遺,閔默愧前修

通判有巡視轄屬各縣的職責。七月初,東坡坐船到餘杭考察,回杭州後,就獨自一人,坐上小船,夜泛西湖,是日只有半月,東坡就三更,四更的夜色,細細欣賞夜湖之美,直到東方大白才上岸來,(三更指子時,晚上11點至隔天凌晨1點,這是一日將盡,新的一天即將開始的時候,東坡的許多省思與名篇,都與三更有關。)

「夜泛西湖五絕」錄三:

三更向闌月漸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誰料得,看到蒼龍西沒時。
蒼龍已沒牛斗橫,東方芒角昇長庚。 漁人收筒及未曉,船過惟有菰蒲聲。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而東坡詠西湖之佳作如下
飲酒湖上初晴後(西元1073年)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

熙寧五年(西元1072年),新任太守陳襄五月間到任,述古是當朝名士,曾是神宗左右手,當年曾舉薦東坡,後因批評新法補外,因此東坡非常敬重這位長者。陳襄之後楊繪接任杭州太守,東坡與這兩位太守之間的詩詞唱和有非常不一樣的風格。

9月,歐陽修辭世。

宋代士大夫間,宴遊之風甚盛,筵席間,還須有歌舞伴酒的婦人,所以政府訂下娼妓制度,規定隸身樂籍的妓女,一律由官府派員監督管理,稱為官妓或營妓,不能以官員為營業對象,即賣藝不賣身。官妓之外,達官貴人之家,自設家伎之風甚盛。

富春山行

熙寧六年(西元1073年,東坡38歲)正月下旬,由於浙江地方發生旱災,東坡依知州陳襄之命巡視地方,先至富陽,後至新城,自新城坐船回杭,出富春江,經桐廬,過嚴子陵釣臺,在舟中作《行香子》詞。

行香子 過七里瀨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汀。
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東坡剛開始寫作,已經跟別人的詞有所不同,除了詞牌以外,會有一個題目或序來說明寫作的目的。過七里瀨是經過七里瀨,位於嚴陵山下。錢塘江兩岸山巒夾峙,水流湍急,連綿七里,故名七里瀨。 瀨,沙石上流過的急水。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
「湛」,澄清的樣子。
形容船隻在湍急的水流上行進的非常快,划槳所濺起的水驚嚇了飛鳥。水天一色,影子澄清,水波平整。

由於詞是透過音樂演奏的方式呈現,因此在時間的安排上必須有所連貫,敘事必須環環相扣,無法像詩一樣的跳躍時空,如:秦時明月漢時關。

「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藻鑒」,亦稱藻鏡,指背面刻有魚、藻之類紋飾的銅鏡。
「煙汀」,煙霧籠罩的水邊平地。 汀,水中或水邊的平地,小洲。
溪裡的魚跳出如鏡子般的水面,白鷺鷥在煙霧彌漫的沙洲輕點水面。

「過」是為領字,說明船隻的移動。詞裡所描述空間的變化,皆暗示著時間的推移。

「沙溪」,代表白天,看得見溪裡的沙,故能明確感受到水流的湍急,凸顯船隻行進的快速;
「霜溪」,代表清晨,二月正值早春時節,早晨行船,兩岸花草樹木罩上了一層白霜,加以水面清冷,給人春天料峭的寒意;
「月溪」,代表的是夜晚,月亮照耀在水面上,銀白色的夜光使得眼前的溪水更為明亮。

上片寫水景,下片寫山景。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形容山巒兩岸相連如畫。

「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虛老」,虛度光陰。
「嚴陵」,即嚴光,字子陵,東漢人。富春江是東漢嚴光隱居的地方。嚴光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劉秀當皇帝後,嚴光隱姓埋名,避而不見。劉秀打聽到他後,三次徵召,才把他請到京城,授諫議大夫。嚴光堅辭不受,仍回到富春江釣魚。 對於嚴光的隱居,不少人稱讚,但亦有人認為是沽名釣譽。

人生如夢,到頭來仍是一場空。今是真,古是虛,東坡除了感嘆劉秀皇帝的賢與嚴陵的節操,同時也感嘆他自己。

「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但」,是領字。
「遠山長」,遠山連綿,重巒疊嶂;
「雲山亂」,山間白雲,繚繞變幻;
「曉山青」,曉山晨曦,青翠欲滴。

月溪明到曉山青代表一天已經過了。

這首是東坡剛開始填詞的作品,可以明顯感覺到東坡在格律上的用心,如上下片的第一句(一般填詞並不會要求對句);初期寫作風格大致依上下片各一個主題,過片處理稍顯生硬,如本詞「重重似畫,曲曲如屏」,寫山景過於倉促,無法有想像空間。東坡還在學習詞的特性,並熟悉各詞牌的曲調,像是《行香子》與《江城子》等,都是東坡經常使用的,往後在密州的兩首名篇皆是《江城子》的詞牌。本闕詞四平八穩,接下來的一首作品將可看到明顯的進步!

江城子 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ㄑㄩˊ),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寫作背景可從詞題得知,東坡與張先(字子野)一起遊湖;同賦,應是張先選了詞牌江城子,因張先已八十幾歲,請東坡一同填詞,此時聽到有人在彈古箏。東坡應該是全神灌注在填詞,畢竟張先也是頗負盛名的詞家,心裡總是會要與之比高下

詞的上片寫湖上所見的風景,下片寫時聞彈箏。

詞家張先,頗好女色,高齡八十幾歲仍要買妾,蘇軾作詩戲他道:「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張先名篇有云:「雲破月來花弄影」、「簾幕捲花影」、「墮輕絮無影」,世稱誦之,號張三影。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鳳凰山」,在杭縣城南。《方輿紀要》:「山巖壑逶迤,左瞰大江,如鳳凰欲飛,故名。」鳳凰山下雨後放晴,水面風清爽,晚霞艷麗。(雨後放晴是東坡酷愛的景致。)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芙蕖」即荷花。
「盈盈」,美麗的姿態。
​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娉婷」,形容女子美好的姿態。
不知從何處飛來了一對白鷺,可是被荷花的美麗風貌吸引而來的。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苦」,極甚之辭。
「弄」,彈奏。
「遣」,教、給。
忽然聽見江上彈奏哀怨的曲調,音樂蘊含著非常多的情懷在其中,是給誰聽的呢?

「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依約」,隱約。
煙靄爲之收斂,雲彩爲之收色,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所彈奏。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當曲調彈完想去找是誰在彈的,但是找不到人,卻只見到青山依舊。


下篇預告:東坡詞概論




avatar-img
江海昇的沙龍
94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江海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定風波 送元素》 2. 杭州時期總結。
1.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處長如到舊遊 2. 東坡的思鄉之情 3. 《醉落魄 離京口作》、《蝶戀花 京口得鄉書》、《少年遊 潤州作代人寄遠》
1. 東坡在新任太守楊繪下的公務生活 2. 同鄉的楊繪對東坡詞的影響 3. 《南鄉子 和楊元素》、《浣溪沙 自杭移密守,席上別楊元素,時重陽前一日》、《南鄉子 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1.《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定風波 送元素》 2. 杭州時期總結。
1.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處長如到舊遊 2. 東坡的思鄉之情 3. 《醉落魄 離京口作》、《蝶戀花 京口得鄉書》、《少年遊 潤州作代人寄遠》
1. 東坡在新任太守楊繪下的公務生活 2. 同鄉的楊繪對東坡詞的影響 3. 《南鄉子 和楊元素》、《浣溪沙 自杭移密守,席上別楊元素,時重陽前一日》、《南鄉子 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