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我就是我,不是那些標籤

2019/08/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拜網路之賜,中國的「腦癱詩人」余秀華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首「驚世駭俗」的詩,在 2015 年初爆紅。在看這部紀錄片之前,我對她的名字沒有印象,但對於那聳動的詩題還依稀記得。再加上片中談到的父權議題是我感興趣的,因此我這樣一個對文學毫無涉獵的人,在本次徵文活動「寫字的模樣」的片單裡,便選上這部片來觀賞和撰文。
不可諱言,余秀華會聲名大噪,除了和她詩中對情慾的直白描寫有關,也跟殘疾、農婦這些身分標籤脫不了關係。如果今天這詩出自一個上流社會的健全男性之手呢?想像一下就懂了。也因此我們在看待她這個人時,很難擺脫那些標籤帶來的濾鏡,甚至對於某些人來說,那些標籤更是昇華成女性自主和對抗殘疾的勵志光環。由於這個世界有太多苦難,對於活在苦難中的人,你很難說他們對典範人物的渴望有什麼錯。但對於余秀華本人呢?那些光環不是她的目的,寫詩不過是她活下去的方式罷了。
在網路時代,伴隨著名氣而來的便是大量的回應,其中負面評價是少不了的,這一方面是由於余秀華具有(和中國傳統價值相比)前衛的女權形象,因此有人稱她的詩是「蕩婦體」;另一方面則是社會對於身障人士的偏見:有些人認為身障者就是該「安分過日子」,沒有資格去談愛情和性慾這類東西。偏偏余秀華就不是那種服膺傳統價值和偏見的人,本片記錄的重點之一就在於她成名後與前夫協議離婚的過程。而她前夫是在她年輕時由母親決定的一門入贅婚事,她對前夫沒有感情,但老人家的觀念是「殘疾女人就該找個男人依靠」,反映出中國的父權體制對女性的壓迫。
本片忠實記錄了余秀華和父母、前夫之間的爭執,同時也用很多富有詩意的片段來書寫她的日常,導演范儉有意彰顯她身為「人」的那一面,而不是把她化約為一個挑戰體制、追求自主的異議者,即便這些標籤似乎是正面的。另外,余秀華居住的湖北小村莊,正面臨「新農村建設」所帶來的變革,片中記錄到一部分景象,隱約透露出導演對於純樸農村未來的憂慮。
透過本片,我們不只能看到性別和身障議題的探討,以及對於生命價值的追尋,更可以用中國的現況去反思台灣社會。標籤,不只構成別人給我們的第一印象,也是一種便於分類人群的方式,但一個人的本質絕不僅僅是各種標籤的總和。如果每個人在看待他人時,對於本質的重視都能勝於對標籤的執迷,我們與平權的距離將更近一些。
全片可在Giloo紀實影音網站上觀看。

延伸閱讀與觀賞

  • 余秀華接受上報採訪
  • Netflix 單口喜劇《哈桑明哈吉:愛國者法案》第二季的〈中國審查制度〉,這集談到中國女權運動的現況。
歡迎追蹤粉專 影劇業餘觀察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