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編碼偏見 Coded Bia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演算法可以幫人類決定一些事情。隨著現代社會漸趨複雜,使用到演算法的例子只會越來越多。但我們可曾想過,演算法也會「歧視」?本紀錄片就是在這種情景下展開的:一位科學研究人員打算利用人臉辨識設計一款裝置,卻發現自己的臉一直無法被系統成功辨識;經測試後發現,原來她所引用的系統不善於辨識有色人種女性的臉孔。

對機器學習有點概念的人,應該看得出問題在哪。如果某演算法是根據樣本資料進行機器學習而建立,那它的效能就會受到你餵給它的資料影響。上面的案例,就是因為當初開發者用的人臉資料大多是白人男性所導致。這個問題是解決了,但當事人以及這部紀錄片擔憂的是,我們把越多事情交給「乍看很中立」的演算法決定而缺乏監管,是否只會越強化此刻的不平等而不自知?

這部入圍去年日舞影展的紀錄片已在 Netflix 上架,它想談的還有更多。片中講到中國的社會信用制度裡,評等較低者往往很難向上爬而陷入惡性循環(完全就是黑鏡 S3E1 的劇情);還有在去年的香港反送中示威,人臉辨識如何被用來對付街頭的抗爭者。

此外,片中也沒忘記回頭檢視歐美國家自己,包含英國警方使用人臉辨識系統來巡邏而引發的爭議(喬治歐威爾都想從墳墓爬起來罵人了),還有美國企業用演算法篩選求職者反而更不公平。中國和歐美的差別,只在於中國是政府帶頭而且完全不打算掩飾。你覺得哪一邊比較恐怖?

我們越來越依賴科技,這種態勢已經不可逆了;但也正因如此,「數位極權」以及「監控資本主義」等議題更加值得我們關注。我們希望演算法促進社會平等,而不是淪為現實世界的延伸,這有賴每個人主動去意識到問題所在。

當我們放棄抵抗的時候,《一九八四》的世界就不遠了。

歡迎追蹤臉書專頁 老大的觀影筆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文的觀影筆記的沙龍
59會員
132內容數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2021/08/30
這部同樣由 Netflix 發行的紀錄片,就是啟發《全歐最酷線上藥頭》的真人真事。
Thumbnail
2021/08/30
這部同樣由 Netflix 發行的紀錄片,就是啟發《全歐最酷線上藥頭》的真人真事。
Thumbnail
2021/04/20
我兩週前寫了《海洋陰謀》的觀後感,本來對它評價滿高的,但在陸續看到國內外一些專業人士的質疑和批評後,不得不大幅下修對它的觀感。我會在最後附上兩個資料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1/04/20
我兩週前寫了《海洋陰謀》的觀後感,本來對它評價滿高的,但在陸續看到國內外一些專業人士的質疑和批評後,不得不大幅下修對它的觀感。我會在最後附上兩個資料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1/04/09
這部 Netflix 紀錄片,揭露了一般人沒有想像過也很難接觸到的海洋現況。經營商業捕魚的大公司,跟所謂的環保機關,聯手打造了蒙騙無知消費者的貪腐產業鏈。
Thumbnail
2021/04/09
這部 Netflix 紀錄片,揭露了一般人沒有想像過也很難接觸到的海洋現況。經營商業捕魚的大公司,跟所謂的環保機關,聯手打造了蒙騙無知消費者的貪腐產業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AI」也就是人工智能,可說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隨著它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人更期望這樣的科技革新,能夠帶來更加進步且平等的社會秩序。然而,這樣的思維卻忽略了科技是「由人而生」的本質,儘管運算邏輯上並不會帶有情感,卻可能在一開始的設定就存在人類的偏見,進而無形中成為加深社會不平等的最佳工具。
Thumbnail
「AI」也就是人工智能,可說是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隨著它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人更期望這樣的科技革新,能夠帶來更加進步且平等的社會秩序。然而,這樣的思維卻忽略了科技是「由人而生」的本質,儘管運算邏輯上並不會帶有情感,卻可能在一開始的設定就存在人類的偏見,進而無形中成為加深社會不平等的最佳工具。
Thumbnail
《超限社會》很全面地囊括了當今社會,科技發展遇到的諸多問題。其討論的觀點不會受限於單一題材,並且以有創意的方式轉化新聞報導中艱澀的問題敘述,使得技術帶來的擔憂不只是紙上談兵,觀眾能對同一件事有更深的體悟,並且回過頭來思考自身的日常生活,是否在受惠於技術的同時,也受其控制,成為《超限戰》的犧牲品。
Thumbnail
《超限社會》很全面地囊括了當今社會,科技發展遇到的諸多問題。其討論的觀點不會受限於單一題材,並且以有創意的方式轉化新聞報導中艱澀的問題敘述,使得技術帶來的擔憂不只是紙上談兵,觀眾能對同一件事有更深的體悟,並且回過頭來思考自身的日常生活,是否在受惠於技術的同時,也受其控制,成為《超限戰》的犧牲品。
Thumbnail
     去年在學校的金穗放映看了這部作品,也很幸運的聽到導演的映後座談。《高清有碼》談的是監控系統下的社會,剝奪人的面孔成為懲罰,違反國家規則的人就會失去自己的臉,變成馬賽克。他人若和你談話,也可能落得同樣下場。   
Thumbnail
     去年在學校的金穗放映看了這部作品,也很幸運的聽到導演的映後座談。《高清有碼》談的是監控系統下的社會,剝奪人的面孔成為懲罰,違反國家規則的人就會失去自己的臉,變成馬賽克。他人若和你談話,也可能落得同樣下場。   
Thumbnail
從社會性別不平等造成AI也討厭女生,你想過嗎?!
Thumbnail
從社會性別不平等造成AI也討厭女生,你想過嗎?!
Thumbnail
演算法可以幫人類決定一些事情。隨著現代社會漸趨複雜,使用到演算法的例子只會越來越多。但我們可曾想過,演算法也會「歧視」?
Thumbnail
演算法可以幫人類決定一些事情。隨著現代社會漸趨複雜,使用到演算法的例子只會越來越多。但我們可曾想過,演算法也會「歧視」?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根據谷歌、臉書、 推特、 Instagram等公司前主管跟員工的訪問,探討智能科技便利背後的隱憂,以及社群、網路媒體怎麼操控言論跟我們的思想。紀錄片進一步說明網路如何導致政治兩極化、社會信任度下降、青少女自殺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Thumbnail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根據谷歌、臉書、 推特、 Instagram等公司前主管跟員工的訪問,探討智能科技便利背後的隱憂,以及社群、網路媒體怎麼操控言論跟我們的思想。紀錄片進一步說明網路如何導致政治兩極化、社會信任度下降、青少女自殺率上升等社會問題。
Thumbnail
電腦不懂思考,會思考、留意公平與否的是人腦,締造一個公正幸福社會,不能依賴電腦和演算法。
Thumbnail
電腦不懂思考,會思考、留意公平與否的是人腦,締造一個公正幸福社會,不能依賴電腦和演算法。
Thumbnail
人臉辨識是目前指標性的機器學習應用;它讓電腦網路能做很多過去做不到的事情,但也引發了許多關於隱私的爭議。甚至因為治理觀念的不同,這些技術讓世界各國發展出不同的用途和規範,逐漸形成了兩個不同的陣營。
Thumbnail
人臉辨識是目前指標性的機器學習應用;它讓電腦網路能做很多過去做不到的事情,但也引發了許多關於隱私的爭議。甚至因為治理觀念的不同,這些技術讓世界各國發展出不同的用途和規範,逐漸形成了兩個不同的陣營。
Thumbnail
【數位科技的演算法,將如何影響同溫層、工作機會、勞資差距】如果你預期《未來地圖》是一本著重在講「未來」的書,那你就錯了。作者歐萊禮(Tim O'Reilly)是一位乘著數位浪潮前進,在矽谷頗具名望的科技先鋒。這本書他先講「歷史」,再剖析「現況」,並揉入「未來」的可能樣貌。
Thumbnail
【數位科技的演算法,將如何影響同溫層、工作機會、勞資差距】如果你預期《未來地圖》是一本著重在講「未來」的書,那你就錯了。作者歐萊禮(Tim O'Reilly)是一位乘著數位浪潮前進,在矽谷頗具名望的科技先鋒。這本書他先講「歷史」,再剖析「現況」,並揉入「未來」的可能樣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