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Apple不再是「只靠iPhone賺錢的公司」,這是好現象/Jean-Louis Gas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自從iPhone獨力貢獻超過一半的利潤之後,外界就開始擔心Apple對單一產品的依賴是否太重;然而,這個數字在本季結束時掉到了48%,又有人要擔心「iPhone玩完了」。其實這個變化不是壞事,而是利潤開始轉向整個生態系、讓Apple營收結構更加成熟的象徵。

raw-image

糟糕,iPhone的銷售成績節節下降,比去年同季減少了12%,而且佔Apple的總利潤比例已經降到低於一半的48.3%,這可怎麼辦才好?

就在Apple公開上一季財報數字之後不久,幾家大報的財經版就已經開始拉警報。過去幾年來,媒體一直都緊盯著iPhone的市佔率看,但有許多都有「見樹不見林」的問題:對部分數字斤斤計較,卻忽視了整個市場上正在進行的板塊移動。

而他們忽視的樹林和板塊,則是iPhone硬體市佔率之外的整個生態系。

銷售停滯怎麼辦?

然而,這並不代表Apple不需要面對各種問題:當你的主力產品在市場上逐漸飽和、數量成長開始停滯怎麼辦?對於一些公司來說,開始殺價衝量是最容易想到的策略之一;反正只要殺到見底,最後存活下來的競爭者自然就掌握定價權,到時候再拉回有利潤的價格就好。對嗎?

回頭看看2007年前後的「小筆電大戰」,就是這麼一回事。當時有許多人搖旗吶喊,要Apple也跟其他廠商一樣推出小筆電;但是後來的數字證明,便宜的小筆電並沒有帶來太多利潤,市場上也沒有真正的贏家。

利潤比數量重要

今天,雖然Mac電腦的數量市佔率僅有6%,但卻是每年240億(美元,以下同)、毛利25%-30%的好生意。根據Apple最新的公開財報,該公司硬體業務的整體毛利率約為30%、服務方面則為64%。

相較之下,惠普(HP Inc.)今年的預定營業額是380億,但負責PC和筆電的個人系統事業群(Personal Systems Group,PSG)毛利率卻不到10%。另一方面,惠普印表機業務因為有長期的耗材營收支持,所以數字表現會比PSG漂亮不少。

所以,即使市調機構指出,今年的智慧手機市場規模預計會縮小2.5%,Apple應該還是不會去跟三星、華為、Oppo、小米、一加、以及其他無數手機廠商攪和、用價格打割喉戰。

iPhone的產品定位,就是「一般人買得起的奢侈品」。

其實,Apple對於iPhone的策略並不是秘密,在該公司主管對華爾街分析師的說明、以及財報公布電話會議中都講得很清楚:iPhone的產品定位就是「一般人買得起的奢侈品」,就像是汽車中的Audi、或是服飾中的Burberry一樣,基本上不會改變;至於之後的仗,就交給生態系去打。

目前iOS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略高於16%,而Android則接近80%,剩下的部分則由「其他系統」瓜分。即使iPhone的市佔率繼續下降,可以肯定的是Apple不會跟部分Android手機廠商一樣殺價競爭,而是寧可犧牲數量來保護毛利,就像Mac電腦在相對小的市場中活得很好一樣。

Apple的「生態系戰略」

或許有人會說,這種策略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確實如此,但如果我們退一步、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Apple的「生態系戰略」,就會發現這個作法並不難理解了。

簡單的說,這個策略就是將生態系中的軟體、硬體、服務、內容等項目都視為一種元素……

而每個元素都有一個任務,就是將其他元素的毛利拱得更高。

例如iPhone會拱高Apple Watch手錶的銷量、手錶拱高iPhone和AirPod耳機、然後大家一起拱高Apple Music音樂服務,再拱高HomePod的銷售;tv+影片服務與Arcade遊戲服務一起推動Apple TV 4K,最後大家再一起回頭拉抬Mac電腦和iPad平板在家庭和辦公室中生根。

嚴格說來,這並不是學術上所謂的「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但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就還是先這樣稱呼上述的這個生態系現象。

當年小筆電盛行的時代,Mac上還沒有所謂生態系可以抗衡;但透過現在的網路效應,我們可以來看看Apple的競爭策略,並且進一步瞭解Apple在面對三星或華為這樣的強大對手時,要如何持續在市場上求生。

雖然在美國以外的市場上,Apple生態系的效益不是那麼強大,不過Apple Watch、iPhone、以及AirPod彼此拉抬的力道應該還是相當明顯的。

廣積糧、緩稱王

在我們繼續討論之前,先回頭來看看最新財報中的兩項重點。

第一,在本財務年度的前9個月中,Apple的研發支出增加了16億(+15.5%),而該公司的理由是用於開發「有趣的未來產品」。

筆者查了一下資料,發現Apple十年前的研發費用是3.41億,約佔總營收的4%;2019年則是佔營收8%的42.6億,整整增加了12倍以上。

第二,Apple的「製造者採購承諾」(Manufacturing Purchase Obligations,MPO)比去年多了10%;簡單的說,MPO就是「企業承諾付給上游製造廠商的金額」。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Apple的MPO數字去大略推測聖誕節假期、或是重要新產品上市之後的銷售業績。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請參閱本站〈2018年第一季Apple財報:那些說了的,和沒說的事〉一文:

不過,這些推測也會有不靈光的時候;例如去年Apple的MPO大幅增加了90%,所以照講聖誕節購物季應該會大豐收,結果換來的卻是今年一月初執行長Tim Cook的「獲利下修通知」,導致營業額大跌了令人傻眼的26.7%。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Apple表示第三季的營收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卻是該公司「有史以來營收最高的第三季」,但這一點還是先當作參考就好;因為就像「供應鏈達人」Tim Cook常說的,Apple是玩整年的,光看一兩季都不準。

“…the company doesn’t play by a 90 day clock.”


(編譯/傅瑞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蘋果公司(AAPL US):5/4(週四)盤後公布業績,由於 iPhone 銷量優於預期,第二財季業績優於市場預期。然而,蘋果的整體銷售額連續第二個季度下滑。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近 2%。
Thumbnail
蘋果公司(AAPL US):5/4(週四)盤後公布業績,由於 iPhone 銷量優於預期,第二財季業績優於市場預期。然而,蘋果的整體銷售額連續第二個季度下滑。公司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近 2%。
Thumbnail
手機科技巨頭蘋果 Apple,在月初正式發布了其 2022 年第四季 (公司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3 第一季) 的財報,然而,本次財報與過往屢創營收新高的狀況不同,出現了過去三年來,蘋果營收年增率首次衰退的紀錄。究竟蘋果在本季,遇到了什麼狀況,是受到短期的影響,還是有長期的問題浮現?
Thumbnail
手機科技巨頭蘋果 Apple,在月初正式發布了其 2022 年第四季 (公司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3 第一季) 的財報,然而,本次財報與過往屢創營收新高的狀況不同,出現了過去三年來,蘋果營收年增率首次衰退的紀錄。究竟蘋果在本季,遇到了什麼狀況,是受到短期的影響,還是有長期的問題浮現?
Thumbnail
如果能夠問對問題,ChatGPT也能夠幫助你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報,以下是AI對蘋果2022第四季財報的看法,整理後:Apple(代號:AAPL)報告稱,由於缺乏iPhone、經濟問題以及貨幣變動等多種因素,第一季度的收益低於預期。消息發布後,股價略有下跌。營收下降5%,iPhone、Mac和可穿戴設.
Thumbnail
如果能夠問對問題,ChatGPT也能夠幫助你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報,以下是AI對蘋果2022第四季財報的看法,整理後:Apple(代號:AAPL)報告稱,由於缺乏iPhone、經濟問題以及貨幣變動等多種因素,第一季度的收益低於預期。消息發布後,股價略有下跌。營收下降5%,iPhone、Mac和可穿戴設.
Thumbnail
過去一年,下跌是蘋果股價的“主旋律”。2022年3月29日,蘋果股價站上178.96美元/股的高點,此後就一瀉千里,截至2022年12月30日收盤,僅為129.93美元/股,跌幅達27.4%。
Thumbnail
過去一年,下跌是蘋果股價的“主旋律”。2022年3月29日,蘋果股價站上178.96美元/股的高點,此後就一瀉千里,截至2022年12月30日收盤,僅為129.93美元/股,跌幅達27.4%。
Thumbnail
手機霸主蘋果,在上月底正式發布了其 2022 第三季 (公司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2 第四季) 的財報結果。無論在營收或者是獲利上,蘋果的表現都超乎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而市場也給了正面的反應 – 蘋果是本次財報季科技巨頭中少數能在發布財報後股價仍上揚的公司。究竟本次的財報到底告訴我們什麼?
Thumbnail
手機霸主蘋果,在上月底正式發布了其 2022 第三季 (公司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2 第四季) 的財報結果。無論在營收或者是獲利上,蘋果的表現都超乎華爾街分析師的共識,而市場也給了正面的反應 – 蘋果是本次財報季科技巨頭中少數能在發布財報後股價仍上揚的公司。究竟本次的財報到底告訴我們什麼?
Thumbnail
科技巨頭蘋果,在上周發布了今年第三季的財報 (蘋果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1 第四季)。基本上,這份財報是略低於市場的預期的,也導致於蘋果股價在隔日出現了不小的跌幅。而究竟這份財報揭露了那些關鍵的訊息呢?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帶著大家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科技巨頭蘋果,在上周發布了今年第三季的財報 (蘋果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1 第四季)。基本上,這份財報是略低於市場的預期的,也導致於蘋果股價在隔日出現了不小的跌幅。而究竟這份財報揭露了那些關鍵的訊息呢?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帶著大家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手機巨人蘋果,在七月底的時候正式發布了今年 2021 第二季的財報 (蘋果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1 Q3),繳出了同期間的歷史新高的營收數字,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過了市場上分析師的預期。對於這家全世界市值第一名,過去一年動作連連的科技巨頭,目前的營運狀況與未來,究竟是如何呢?
Thumbnail
手機巨人蘋果,在七月底的時候正式發布了今年 2021 第二季的財報 (蘋果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1 Q3),繳出了同期間的歷史新高的營收數字,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過了市場上分析師的預期。對於這家全世界市值第一名,過去一年動作連連的科技巨頭,目前的營運狀況與未來,究竟是如何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