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效應 (1)大腦習慣追高殺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狗的天性喜歡追逐

大腦習慣追高殺低

身為理性的投資人,我們都知道金融市場要獲利,就是要買低、然後賣高,但為什麼我們卻時常出現相反的行為,追漲殺低呢??
投資人在剛進行的一筆交易前,都會認為自己是很理性的,大腦決策的理性中心也會在此時也最為活躍。但,這僅限於在我們遭遇意料之外的虧損之前...
1.我們可以嘗試理解大腦的運作慣性:
大腦天性習慣追求快樂,然後逃避痛苦。
虧損的心理痛苦指數是獲利時快樂指數的兩倍。

上漲趨勢時,大腦會「追求快樂」而願意冒更多的風險(追漲),但來到下殺走勢時,卻又因「逃避痛苦」而變得保守(殺低)。

一旦我們面臨一定程度的虧損狀態時,因為痛苦指數是快樂指數的兩倍,大腦會開始出現想規避損失的情緒反應,因此會引發一連串的非理性行為來嘗試中止這種痛苦感。

請記得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曾說過:
「投機賺的是痛苦錢。」

2.人類的遠古祖先在野外碰到急迫性的存亡壓力時,會反射性出現三種應對行為:
迎戰、逃跑、甚至嚇到動彈不得。

這些演化的機制至今仍存在我們的基因裡,當投資部位虧損時,大腦開始面臨生存壓力,投資人可能會選擇繼續攤平跟它拼下去(迎戰)、或者識時務者為俊傑立即停損(逃跑)、而遇到意料之外的快速大幅度虧損(想像你在野外,一隻大熊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很可能會整個人腿軟無法做出任何反應(放棄行動)。

當開始面臨虧損之後,大腦的情緒中心隨即進行接管主導(就像尼士尼動畫《腦筋急轉彎》中的怒怒、憂憂或驚驚),因此很容易就會出現失控的非理性行為效應。


安納金心法應對追漲殺低:

1.如果你沒有擬好出場的策略,你就不能進場。

只能在「既定的策略」下按照紀律去執行,沒有策略就不能執行交易。
先前講了希臘奧德修斯在海上遇上美麗妖精的做法,就是出航前先將自己綁在桅杆上,然後要求水手們不能鬆綁。沒有擬定好策略,就不能出航。

制定適合自己的規則,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能進場(避免追高),什麼樣的條件應該出場(避免殺低),要避免大腦習慣追高殺低的非理性行為,就必須依靠遵守紀律。


2.在相對高檔的時候減碼,相對低檔的時候加碼。


多頭趨勢市場,不追漲殺低的方式之一就是逆勢操作,在相對高檔的時候持股少,相對低檔的時候持股多。如此,大盤指數根本不需要創新高,隨著時間經過,資產總值就會自然創下新高。
若這篇文章讓您有收穫或是啟發的話,歡迎留言交流! 也歡迎您小額贊助鼓勵作者,支持我持續創作 (一杯手搖飲料的金額,我就會非常開心的XD),感謝您的閱讀。
avatar-img
424會員
78內容數
喜愛閱讀、好書推薦、生活感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FF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市場會說話: 美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由7/31的2.04%,一路降至2019/8/7的1.68%... 回顧7/9文章: 當FED降息會使得美債開始進入主升段,形成全球股票市場資金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尚未親身經歷過2008年降息循環週期的股市投資朋友們(包含我自己),可以把握未來啟動的降息循環週期
「衛星定位」是標定目標物在地圖上的所在位置,而霍華馬克斯的「週期定位」則是要我們思考分析市場目前處在週期的哪個位置,進而決定下一步的投資決策動作。定位讓自己明瞭什麼時候投資可以有所積極(有所為),什麼時候應該趨向防守、降低持股耐心等待(有所不為)
「債券是股票最大的競爭者。」... 大家還記得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裡的經典金句嗎? 一個月前我分享的《大債危機,鑑往知來》心得文章,其中一點是提到了關於聯準會降息循環的重要性,當FED降息會使得美債開始進入主升段,形成全球股票市場資金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尚未親身經歷過2008年降息循環
承上篇文章,接著直接進入主題,我整理了8個摘要來分享,試著貼近現況與歷史做相互對照。其中我自己認為最重要,也可能對大家最有幫助的是第3、4、5、6點!(時間有限,可以直接跳到這幾點來閱讀),透過這些與2019年市場開始出現的一些徵兆做對照,或許可以提供您在未來投資決策上的一些參考依據。
當橡樹資本創辦人霍華馬克斯被商周主持人問道:「請問大師,您認為市場現在「位於哪個周期呢」...? Marks笑笑地並肯定地回答:「我也不知道...。」 現場觀眾齊笑,或許大家經過Marks兩本經典著作《投資最重要的事》以及《掌握市場週期》的潛移默化後,都開始明瞭 「我不知道」才是金融市場上該有的起手
投資人不是在「過度承擔風險」的路上不然就是在「過度規避風險」的路上,而很少是位在「鐘擺快樂的中點」上。 投資人的情緒總是不斷朝向極端的兩端-「貪婪」與「恐懼」之間擺盪,不是過度樂觀貪婪就是過度悲觀恐懼。「鐘擺效應」中所描述的「快樂中點」,大部分的時間「投資人的情緒鍾擺」都處在極端的方向上,很少處於.
市場會說話: 美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由7/31的2.04%,一路降至2019/8/7的1.68%... 回顧7/9文章: 當FED降息會使得美債開始進入主升段,形成全球股票市場資金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尚未親身經歷過2008年降息循環週期的股市投資朋友們(包含我自己),可以把握未來啟動的降息循環週期
「衛星定位」是標定目標物在地圖上的所在位置,而霍華馬克斯的「週期定位」則是要我們思考分析市場目前處在週期的哪個位置,進而決定下一步的投資決策動作。定位讓自己明瞭什麼時候投資可以有所積極(有所為),什麼時候應該趨向防守、降低持股耐心等待(有所不為)
「債券是股票最大的競爭者。」... 大家還記得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裡的經典金句嗎? 一個月前我分享的《大債危機,鑑往知來》心得文章,其中一點是提到了關於聯準會降息循環的重要性,當FED降息會使得美債開始進入主升段,形成全球股票市場資金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尚未親身經歷過2008年降息循環
承上篇文章,接著直接進入主題,我整理了8個摘要來分享,試著貼近現況與歷史做相互對照。其中我自己認為最重要,也可能對大家最有幫助的是第3、4、5、6點!(時間有限,可以直接跳到這幾點來閱讀),透過這些與2019年市場開始出現的一些徵兆做對照,或許可以提供您在未來投資決策上的一些參考依據。
當橡樹資本創辦人霍華馬克斯被商周主持人問道:「請問大師,您認為市場現在「位於哪個周期呢」...? Marks笑笑地並肯定地回答:「我也不知道...。」 現場觀眾齊笑,或許大家經過Marks兩本經典著作《投資最重要的事》以及《掌握市場週期》的潛移默化後,都開始明瞭 「我不知道」才是金融市場上該有的起手
投資人不是在「過度承擔風險」的路上不然就是在「過度規避風險」的路上,而很少是位在「鐘擺快樂的中點」上。 投資人的情緒總是不斷朝向極端的兩端-「貪婪」與「恐懼」之間擺盪,不是過度樂觀貪婪就是過度悲觀恐懼。「鐘擺效應」中所描述的「快樂中點」,大部分的時間「投資人的情緒鍾擺」都處在極端的方向上,很少處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在交易裡面,我們需要理解走勢的為什麼。深深的進入去理解。理解走勢的第一步,然後是走勢的第二步,走勢的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然後到走勢未來會去的那一個最後步。就是去看見。
Thumbnail
既然正常的股市和好公司會不斷地持續上漲,萬一有一天投資人單純只是因為需要現金,或因為有另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而需要賣出某檔股票時,賣出後股價如果繼續漲,當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意味著自己買了正確的股票,不是嗎?為何投資人賣了股票後,若它持續上漲,心理要覺得可惜呢?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操盤手要判斷的是市場發生投資情緒時,現階段的人們會進行那種非理性交易 事件的發生跟節慶的高亢再去搭配投資情緒的連結,就可以慢慢學會判斷市場階段的期望值 最重要的輸家關鍵就是一旦投資的情緒產生"後悔"時 就會跟6個情緒做連結>自大、絕望、貪婪、恐懼、固執、憤怒 然後就帥氣的變成一個
Thumbnail
股市最常見被有錢人使用的心理學就是"促發效應" 舉例兩個例子就好 1.最基本的就是外資目標價當你曾經遇到持股被調降目標價 股價隔天下跌你就會記住這個記憶,在下一次你就會有預設立場,但最後就會陷入瞎忙你開始猜不透這次是真還是假,然後開始找答案 2.有錢人畫的圖當你第一次看到W型態買進大賺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人性情緒有感染力,把心理平靜的人放到氣氛高亢的環境裡(例如演唱會、運動比賽現場),情緒都會變得亢奮,於是當股市大漲,本來應該小心風險的投資人,卻會因為市場氣氛感染加上貪念而冒險。
Thumbnail
股市常態是當漲勢強勁時,投資人情緒樂觀,會忽略壞消息、忘記風險,使得行情在懷抱樂觀期待的繁榮熱絡氣氛中幻滅。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在交易裡面,我們需要理解走勢的為什麼。深深的進入去理解。理解走勢的第一步,然後是走勢的第二步,走勢的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然後到走勢未來會去的那一個最後步。就是去看見。
Thumbnail
既然正常的股市和好公司會不斷地持續上漲,萬一有一天投資人單純只是因為需要現金,或因為有另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而需要賣出某檔股票時,賣出後股價如果繼續漲,當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意味著自己買了正確的股票,不是嗎?為何投資人賣了股票後,若它持續上漲,心理要覺得可惜呢?
Thumbnail
只要是人性運作的市場,就一定有大跌的風險,決定股市獲利成效的要件之一,不是在上漲時擁有多少帳面獲利,而是下跌時能保有多少獲利,或是保有多少資金可以在機會來臨時撿便宜,唯一方法就是必須保持理性,不要被各種熱絡的新聞或市場氣氛影響
Thumbnail
操盤手要判斷的是市場發生投資情緒時,現階段的人們會進行那種非理性交易 事件的發生跟節慶的高亢再去搭配投資情緒的連結,就可以慢慢學會判斷市場階段的期望值 最重要的輸家關鍵就是一旦投資的情緒產生"後悔"時 就會跟6個情緒做連結>自大、絕望、貪婪、恐懼、固執、憤怒 然後就帥氣的變成一個
Thumbnail
股市最常見被有錢人使用的心理學就是"促發效應" 舉例兩個例子就好 1.最基本的就是外資目標價當你曾經遇到持股被調降目標價 股價隔天下跌你就會記住這個記憶,在下一次你就會有預設立場,但最後就會陷入瞎忙你開始猜不透這次是真還是假,然後開始找答案 2.有錢人畫的圖當你第一次看到W型態買進大賺
Thumbnail
人腦畢竟不是機器,情緒也經常干擾大腦的運作,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一定能理解自身的情緒如何運作,更無法理解所有人集合而成的市場情緒變化,當投資人受市場情緒影響而做愚蠢的決定,代價都非常昂貴,而市場的極度樂觀與繁榮,有部分原因就來自於多數人都犯錯,所以股市名言是眾人貪婪時應該要恐懼。
Thumbnail
人性情緒有感染力,把心理平靜的人放到氣氛高亢的環境裡(例如演唱會、運動比賽現場),情緒都會變得亢奮,於是當股市大漲,本來應該小心風險的投資人,卻會因為市場氣氛感染加上貪念而冒險。
Thumbnail
股市常態是當漲勢強勁時,投資人情緒樂觀,會忽略壞消息、忘記風險,使得行情在懷抱樂觀期待的繁榮熱絡氣氛中幻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