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烈火:烏克蘭自由之戰》

《凜冬烈火:烏克蘭自由之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片由 Netflix 發行,記錄了 2013-14 這個冬天,烏克蘭的親歐示威演變成政府血腥鎮壓的情況。片中無意給出多麼高觀點的局勢思考,只想用親身參與者的視角,把抗爭前線的真相忠實地記錄下來、傳遞出去。

有關注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朋友們,對於本片所記錄的許多場面都會感到熟悉。沒有明確的領袖帶頭,人們卻能自動自發地參與,示威現場很有組織且分工清楚。藝能界、法律界、醫護界、記者、神職人員,甚至還有後備及退伍軍人,各界齊心響應。

警察的部分也和香港如出一轍。鎮暴部隊向和平抗議者施以暴力,許多民眾倒地後仍被持續毆打,警棍、閃光彈、催淚瓦斯、橡膠子彈全部出籠。醫護站被破壞,示威者被脫衣羞辱、眼睛受傷失明,這些也都似曾相似。當時的國會還通過荒謬的法律,包含不能穿著安全裝備外出,試圖禁止示威活動;此舉讓許多人更加憤怒,有人便發揮創意,把各種鍋碗瓢盆戴在頭上,以諷刺當局的獨裁作為。

陰謀和黑暗面當然也少不了,政府除了派出警察和特種部隊,更暗中雇用一些犯罪份子和流氓,他們除了比官方部隊更暴力,還混入示威者要製造混亂,給官方製造名正言順鎮壓的藉口,是不是和香港發生的事件一模一樣?然而最殘酷的是,官方部隊後來把橡膠彈換成實彈,直接對民眾射擊!香港即便還沒發展到這種情況,但連日來警察慘無人道的作為,也與片中情況相去不遠了。

雖然事後總統下台,但諷刺的是,這事件加速親俄派的操作,致使克里米亞半島被併入俄羅斯。而在抗爭後當選的富豪總統在改革和反貪腐的政策上接連失利,也因此在今年大選中,人民選擇把權力交給毫無政治經驗的喜劇演員。烏克蘭將被帶往何方還有待觀察,然而其示威抗爭的歷史、公民意識抬頭、到強權之鄰的政治現狀,都可做為香港和台灣的借鏡。

延伸閱讀

  • 本片導演給香港民眾的公開信
  • 《報導者》在今年烏克蘭大選前做的專題
  • 烏克蘭新總統的爭議

歡迎追蹤粉專

avatar-img
凱文的觀影筆記的沙龍
59會員
132內容數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拜網路之賜,中國的「腦癱詩人」余秀華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首「驚世駭俗」的詩,在 2015 年初爆紅。
說在前頭,這件事跟台灣絕對有關,看完文章就知道為什麼了。另外,如果你不知道本片標題是指什麼事,簡單來說就是「劍橋分析」這家數據分析公司違法使用臉書用戶個資進行政治操作,包括英國脫歐與美國總統大選。
導演 Ava DuVernay 改編「中央公園五罪犯」(The Central Park Five)事件的 Netflix 迷你影集《別人眼中的我們》(When They See Us)明天上線,今天先來介紹這部由她導演、同樣為 Netflix 發行的 2016 年紀錄片。
本片由 Netflix 發行。導演吳皓用鏡頭記錄自己的中國家人,呈現他們如何面對,他在美國與同性伴侶結婚生子的事實。 今天真是個適合推薦這部片的日子。
「不要讓別人對你說『你做不到』。」本片是 Netflix 上週推出的紀錄片,背景為 2018 年的美國國會議員黨內初選,片中關注角逐民主黨黨內初選的四位素人女性,其中包含近期的政壇新星、現在已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女性國會議員的 Alexandria Ocasio-Cortez(暱稱 AOC)。
提到民主、提到政治、提到社會運動,你的想像是什麼?本紀錄片以學運人士「陳為廷」和中國交換生「蔡博藝」為拍攝對象,記錄兩人、加上導演「傅榆」自己,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包含太陽花學運)的過程。
拜網路之賜,中國的「腦癱詩人」余秀華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首「驚世駭俗」的詩,在 2015 年初爆紅。
說在前頭,這件事跟台灣絕對有關,看完文章就知道為什麼了。另外,如果你不知道本片標題是指什麼事,簡單來說就是「劍橋分析」這家數據分析公司違法使用臉書用戶個資進行政治操作,包括英國脫歐與美國總統大選。
導演 Ava DuVernay 改編「中央公園五罪犯」(The Central Park Five)事件的 Netflix 迷你影集《別人眼中的我們》(When They See Us)明天上線,今天先來介紹這部由她導演、同樣為 Netflix 發行的 2016 年紀錄片。
本片由 Netflix 發行。導演吳皓用鏡頭記錄自己的中國家人,呈現他們如何面對,他在美國與同性伴侶結婚生子的事實。 今天真是個適合推薦這部片的日子。
「不要讓別人對你說『你做不到』。」本片是 Netflix 上週推出的紀錄片,背景為 2018 年的美國國會議員黨內初選,片中關注角逐民主黨黨內初選的四位素人女性,其中包含近期的政壇新星、現在已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女性國會議員的 Alexandria Ocasio-Cortez(暱稱 AOC)。
提到民主、提到政治、提到社會運動,你的想像是什麼?本紀錄片以學運人士「陳為廷」和中國交換生「蔡博藝」為拍攝對象,記錄兩人、加上導演「傅榆」自己,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包含太陽花學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