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韓粉」共存是健全民主國家的日常 – 文化研究的視角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韓市長的聲量聽說有點低。但坊間說,再怎麼低,還是有死忠的韓粉力挺。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韓粉的生成過程的文章。今天把它放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也歡迎留言指教。
2019.03.06 芋傳媒
2018九合一大選後,全國曝光度最高的縣市首長,當屬高雄市長韓國瑜。他挾著89萬多票的得票數,成功將高雄「綠地變藍天」。即便當選後的政策辭令與內容,常上演「自打臉」或「被打臉」的戲碼。但在某些媒體的推波助瀾下,仍是讓「韓流」從去(2018)年9月不斷發揮至今日,更也因此出現了一票所謂的「韓粉」。韓市長在選前的政策辯論中強調不可以在思想上投降。有了思想,就會有所行動。因此,韓市長的一些政見,將如實兌現或只能瀟灑地跳票就留待日後檢視。而在我們引頸期盼韓市長如何在高雄大幹一場時,韓粉們也在網路上四處替韓市長辯護。但細觀其言詞內容,筆者相信很多人已發現許多不妥之處:以特定媒體餵養的「待釐清的資訊」攻擊與其立場相左的言說者,也常用相當粗暴而無討論空間的詞彙謾罵他人。但筆者想指出的是,這些行為背後,其實體現了一種法西斯的反動特性;一種威權黨國所遺留下的餘燼。
韓粉怎麼構成的?

「粉」,通說是從英文fans中音譯成「粉絲」並取詞首而來。在學術社群中則以「迷群」(Flock)來框定粉絲這類群體。依文化研究之觀展典範(spectacle performance paradigm)來解釋,「迷群」是一群「取用特定符號意義來標定自身,並藉以區分我群跟他群,進而從中產生認同感、歸屬感,甚至是優越感」的群體。白話文就是,「我XX,所以我驕傲」。這也是筆者在討論各種社會行為者如何展演其群體認同的特性時,常使用的概念。

從上述概念來看韓粉的產生。這次2018的九合一地方選舉過程中,一些人或媒體,在韓國瑜氣勢抬升後,將韓國瑜在選舉過程中的一言一行與行為結果,賦予政治強人的意義。同時,再把韓身上的一些特徵(比如說臉型輪廓和禿頭)與蔣介石連結。「韓國瑜」這個符號有了「強人」與「歷史」等元素的灌輸後,形成一個有意義的符號,然後經由特定的大眾媒體與社群媒體的傳播。而韓粉,於焉成形。

取用某些文化、政治符號來建立認同感本身沒有甚麼問題。可問題就出在這些文化或政治符號所蘊含的社會意義,是否傷害整體社群欲追求的目標與價值。

所以,韓粉取用的政治符號有什麼問題?

臺灣基本上可以被視為一個大型社群,該社群從以前到現在不斷往民主、自由的方向走。因此可以判斷,民主與自由,是臺灣這個社群的共同目標與價值。但從上述韓粉的形成過程中,便可發現,他們取用的政治符號(人物)都與法西斯的特性相連結。一開始筆者接觸韓粉的言論,乍看會以為他們所乘載的價值與關注的議題只有:不能說崇拜的政治強人的壞話、供奉一位救世主,還有,賺錢。這看起來非常單純(這也為甚麼筆者認為他們確實是蠻純的一批「粉」)。但仔細探究會發現,他們拒絕討論其他議題,以身為韓粉感到驕傲,堅信、期待這位救世主將會維護他們所屬階級 - 小資產階級的利益。

是不是很有既視感?

幾十年前的臺灣,不也是崇拜單一政治人物,拒絕思辨,並拒斥、壓縮其他社會議題的討論,只在意「自己的經濟發展」,並以擁有單一民族身份(中華民族、正統中國人)而感到優越?只是差別在於,後者是國家由上而下進行制度設計所形成的法西斯社會;前者在民主化後,由下而上接收了這種內含法西斯特性的威權遺緒,並以帶有這類色彩的「強人政治人物」為崇拜對象。而法西斯對民主自由及各種社會議題的討論空間的摧毀,相信大家應該不陌生。包括:言論思想箝制、掌權者權力無法制衡。更重要的是,民生需求的市場容易被壓縮,隨時被導向只替國家(少數政治與資本菁英集團)服務的國家資本主義,造成國家與社會在面對外在巨變後失去應對的靈活性。

所以,用來建立自身認同的符號內涵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取用的符號本身內建反動特性的元素,例如,法西斯,那對於致力於追求自由民主價值的社群來講確實是種傷害。這也是為甚麼那麼多的「粉」,筆者卻對於「韓粉」的存在特別關注的原因。

小結:另種思考 - 「韓粉」在民主國家中的位置

「韓粉」現象,在民主國家中應視為是種正常的存在。比如說在美國或是歐洲一些民主國家也存在極右派的聲音與群體(註:學界一般的分類,法西斯被放在極右派那一端)。這是因為民主國家的特性,除了能夠定期撤換執政者之外,最重要的,是容許一個社會中存有各種擁抱不同價值觀的社群。越健全的民主國家,這種容納各種價值觀並陳的制度設計就越完善。在這樣的制度設計中,何種社群的價值觀較與時俱進,較容許各種議題並陳於同一平台中討論,則更易吸納社會各類階層的行為者。如果有單一社群的價值,無論甚麼原因,逐漸擴展到威脅整體社群所追求的共同目標,便會受到其他相對具思辨張力的群體的箝制,甚至可能進展到某個時期,成了一旁玩沙的邊緣聲音。這也是為甚麼在台灣,法西斯社群仍會存在,卻不至於暴衝到一舉掌控整個國家機器。

小補充:如果想閱讀更多的例子,除了觀察台灣這幾年的民主發展,筆者建議也可參考一下1933年經濟大蕭條的美國,為何不會走上法西斯政權一途的歷史原因。這段歷史軌跡,值得與這次的韓流現象一併思考。
69會員
178內容數
總覺得生活很多事情都在「卡」你嗎?總覺得做任何事都覺得很不順嗎? 本專題以現實生活為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用甚麼方法或心態去面對。 如果您在生活上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來!點進本專題,也許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或靈感呢! 別猶豫了,快上船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啓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蔡英文日前(19)日接見澳大利亞前國防部長時提到,台灣的新南向政策與澳洲的印太戰略及「新可倫坡計畫」(New Colombo Plan)的理念相容,可以相輔相成。 看到這個新聞,讓我想到之前曾經針對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提出一些看法,也許可以稍微呼應一下今日的狀況。
蔡英文日前(19)日接見澳大利亞前國防部長時提到,台灣的新南向政策與澳洲的印太戰略及「新可倫坡計畫」(New Colombo Plan)的理念相容,可以相輔相成。 看到這個新聞,讓我想到之前曾經針對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提出一些看法,也許可以稍微呼應一下今日的狀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所謂的「雙語國家」政策-更精準一些可以稱作「英華雙語國家」政策,被中華民國黨國教育洗腦超過40年的台灣人,再一次推崇不屬於台灣文化脈絡的外國語-英語,作為「雙語國家」政策的國家主要語言,而「雙語」的另一個語言會是什麼語言呢?
Thumbnail
在危機時期國家對社會進行總動員,並非威權政體獨有的特徵,而是戰時政府的特點。動員能力其實與政治體制無關,而是視乎國家能力。正當各國政府忙於尋找策略應對疫情,它們應謹記不要片面地套用中國經驗或匆忙地實施中國式封鎖。中國對抗新冠病毒的策略行之有效是因為其獨特的治理模式。
Thumbnail
在中國結束「文革」,開始改革開放以後,關於中國的政體問題,外界公認已經不再是毛澤東時代的極權主義或者法西斯主義,而進入了鄧小平為代表的威權主義或者後威權主義。關於新政體的描述,可以說五花八門,但最為貼近中國現實的,我認為還是本書作者提出的「蘇丹式政體」。
Thumbnail
台灣的民主,到底算不算鞏固的民主政體?這也許見仁見智,但至少,按照胡安・J・林茨(Juan J. Linz)和阿爾弗萊德・斯泰潘(Alfred Stepan)在他們合著的《民主轉型與鞏固的問題》一書中訂定的標準,答案是否定的。而否定的理由,值得台灣致力於民主鞏固的年輕世代參考與借鑑。
Thumbnail
正如同德國在「二戰」前,以及前蘇聯在冷戰時期曾經扮演過的歷史角色一樣——今天,在席捲全球的專制復興和民主退步的浪潮中,中國,扮演了領頭羊的角色。
Thumbnail
<p>西方國家、媒體批評翁山蘇姬,是把她放在民主人權鬥士以及諾貝爾和平獎的高度。但問題的癥結在於,翁山蘇姬真的是民主人權鬥士嗎?</p>
Thumbnail
<p>「現在我已經不相信韓國的媒體,所以我希望國際或是台灣的媒體可以將這些訊息傳出去,讓世界知道韓國媒體和政府做了些什麼事。」洪嘉惠語帶哽咽地娓娓道來。當電視台播出她的直播畫面後,韓國政府隨即出面否認,並譴責洪嘉惠亂帶風向。另外,讓洪嘉惠上電視的MBN電視台也隨後在當天向全國觀眾道歉,表示讓洪嘉惠上電視說話是錯誤的決定。一時間全韓國輿論開始抨擊洪嘉惠,網路上出現了相當多辱罵的言語,甚至還有死亡威脅,讓這位原本只想到現場救人的潛水師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p>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所謂的「雙語國家」政策-更精準一些可以稱作「英華雙語國家」政策,被中華民國黨國教育洗腦超過40年的台灣人,再一次推崇不屬於台灣文化脈絡的外國語-英語,作為「雙語國家」政策的國家主要語言,而「雙語」的另一個語言會是什麼語言呢?
Thumbnail
在危機時期國家對社會進行總動員,並非威權政體獨有的特徵,而是戰時政府的特點。動員能力其實與政治體制無關,而是視乎國家能力。正當各國政府忙於尋找策略應對疫情,它們應謹記不要片面地套用中國經驗或匆忙地實施中國式封鎖。中國對抗新冠病毒的策略行之有效是因為其獨特的治理模式。
Thumbnail
在中國結束「文革」,開始改革開放以後,關於中國的政體問題,外界公認已經不再是毛澤東時代的極權主義或者法西斯主義,而進入了鄧小平為代表的威權主義或者後威權主義。關於新政體的描述,可以說五花八門,但最為貼近中國現實的,我認為還是本書作者提出的「蘇丹式政體」。
Thumbnail
台灣的民主,到底算不算鞏固的民主政體?這也許見仁見智,但至少,按照胡安・J・林茨(Juan J. Linz)和阿爾弗萊德・斯泰潘(Alfred Stepan)在他們合著的《民主轉型與鞏固的問題》一書中訂定的標準,答案是否定的。而否定的理由,值得台灣致力於民主鞏固的年輕世代參考與借鑑。
Thumbnail
正如同德國在「二戰」前,以及前蘇聯在冷戰時期曾經扮演過的歷史角色一樣——今天,在席捲全球的專制復興和民主退步的浪潮中,中國,扮演了領頭羊的角色。
Thumbnail
<p>西方國家、媒體批評翁山蘇姬,是把她放在民主人權鬥士以及諾貝爾和平獎的高度。但問題的癥結在於,翁山蘇姬真的是民主人權鬥士嗎?</p>
Thumbnail
<p>「現在我已經不相信韓國的媒體,所以我希望國際或是台灣的媒體可以將這些訊息傳出去,讓世界知道韓國媒體和政府做了些什麼事。」洪嘉惠語帶哽咽地娓娓道來。當電視台播出她的直播畫面後,韓國政府隨即出面否認,並譴責洪嘉惠亂帶風向。另外,讓洪嘉惠上電視的MBN電視台也隨後在當天向全國觀眾道歉,表示讓洪嘉惠上電視說話是錯誤的決定。一時間全韓國輿論開始抨擊洪嘉惠,網路上出現了相當多辱罵的言語,甚至還有死亡威脅,讓這位原本只想到現場救人的潛水師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