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國語文課綱的真正核心辯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兩次課綱國文的內容之爭(上一次是 2020 年的今古文之爭),有同有異。相同的地方在於都有部分以「實用主義」的角度來看待國語文的選文結果,以及是否應該以此角度來作為教學指引;相異的地方在於,前者僅止於古文的選文是否符合「時代需要」(實用邏輯),後者則開始將國語文置入道德、國族,跟文化傳承的爭辯語境裡。而會有後者這樣的狀況,大抵跟選舉脫離不了關係,因為發難的主角區老師,也是在上一屆大選前(2020 年)提出類似的主張,但沒有像這次如此星火燎原。

而我對於這次的爭論態度,主要分成兩個層面來看。第一個層面是選文比例,第二層面則是國語文的教學目的。而第二層面我將會提到「近代國家政體與意識形態」的關係。

以第一個層面來說,我不是很在意國語文裡面的「文(言文)白(話文)」比例應該為何。如果以「是否實用的」或是「時代需求」,也就是強調「論證」跟「把話說清楚」的角度來看,假設課綱全部都推薦文言文,但每一篇都是「論說」極強,且邏輯縝密的文言文章,我覺得這也沒關係。例如,就我印象中,論說感極強的文言文有《師說》跟《燭之武退秦師》。前者主要在論證「老師」的存在跟目的;後者分析出兵利弊,藉以說服敵國君主撤兵,甚至協防本國疆土。這兩道議題放在今日,其實都還很實用。除了可滿足論證能力的教學需求之外,議題上也不過時。尤其是《師說》,我常常會以該文對「老師的功能」的定義,來論證老師在 AI 時代下的角色與定位。

以第二個層面來說,國語文存在的目的,除了教導學生如何「運用語言來學習其他知識」的方法(其實就是基本的論證方法論)之外,便是傳承道德、國族,跟文化傳承的載體。在講這一部分之前,我先分享法國結構馬克思主義學者阿圖塞(Althusser)提到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概念。

「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是指統治者為鞏固統治階級利益,透過教育、宗教、家庭、法律、政治、工/公會、文化、媒體等對公民/人民進行意識形態灌輸的管道。簡言之,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是用來「自然化」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意識形態的工具。承此,不管是在專制獨裁或是自由民主的國家,都有當權者想要人民內建的意識形態。如此,就要進一步討論,這兩種政體要人民擁抱的意識形態,到底差在哪?

差在「意識形態內含的討論張力」。

意識形態是我們生而為人的世界觀跟生活態度,即我們的價值體系/人生觀。

一般來說,專制獨裁想要人民擁抱的意識形態/價值體系,通常比較沒有對話空間。這類意識形態我稱之為「封閉型的意識形態」。例如,以往所稱的那種禁不起論證檢驗且充滿情緒勒索,完全沒有評斷標準的「禮義廉恥」之說。反之,自由民主所宣揚的意識形態價值體系,則不只強調尊重差異與包容之外,還會鼓勵理解與對話。這種意識型態我稱之為「開放式的意識形態」。例如,當今社會的各種多元價值並陳與相互理解。

而我們把上述「政體與意識型態」之間的關係,放到台灣近一世紀的政治歷程來看,在以往的黨國時代,國語文當然是擔負統治者意識形態的灌輸教材之一,但灌輸的是種「封閉式的意識形態」。大家不妨回想一下自己過往中學時期的國語文教學,那種教學方式大概不會有思辨的討論空間,而是囫圇地吞下盡忠盡孝、四維八德、禮義廉恥的內容,因為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美德」。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作文要「引經據典」、堆砌詞藻,活像個現代駢文。

而現在,國語文的教學內容除了古文之外,還兼顧「文體」跟「社會議題」的考量,鼓勵大家多元思考。也就是說,多元、包容、理解,這些也是種意識形態,但這種意識形態是開放式的,鼓勵不同聲音的展現與思辨。最外顯的表現就是現在考試出現了「國寫」考題,有「情感抒發題」跟「觀點論證題」。有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去找歷屆大學學測以及分科測驗的國文考卷國寫題看看。

是以,今天面臨到的世代/時代/教育爭點是,這兩股意識形態並存於現代社會以及教育現場,也就是前者(封閉式意識形態)來不及崩潰,而後者(開放式意識形態)仍在萌芽下,這樣的拉扯到底要如何結束?甚至結束後,佔上風的又是哪一端?

「國語文教學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這種語文的「實用主義」面向,目前已殆無疑義,也有共識,之前的討論就已經爭辯過了。但如何學,要用什麼樣的文體,這已經是賦予「學習工具」一種價值判斷。這是今天的爭論重點。但我認為,國語文不只得為「時代需求」服務,其教學內容與內建的價值也要合乎當前所處政體跟生活方式的形態。而封閉式的意識形態,絕對不會是當前活在自由民主政體下的公民的選擇。

順帶一提,看到一些中學生社團裡的家長們在那跟著嘴國文課綱的古文教學與學生「品德」的關聯,我都覺得很好笑。

因為,就算吵成這樣,這些家長還是會覺得去念一個出來能夠賺大錢的科系比較重要,而這些科系大都沒有採計國文啊!

我就不信這些家長知道這些關聯後就會要他們的孩子多認真地去念國文/古文;就算知道後,仍執意討論的家長,也大多只是想要嘴「執政黨的課綱」而已。

avatar-img
69會員
186內容數
總覺得生活很多事情都在「卡」你嗎?總覺得做任何事都覺得很不順嗎? 本專題以現實生活為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用甚麼方法或心態去面對。 如果您在生活上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來!點進本專題,也許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或靈感呢! 別猶豫了,快上船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啓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郭台銘必須單日連署 2 萬份,才能跟柯文哲談併購。
黃捷加入民進黨,對民進黨及黃捷個人的利弊是如何呢?
基隆彈藥庫到底搬還不搬?有人認為居民安全該搬,有人認為這是突發狀況不是常態,因此不用搬。對此,本文將從歷史案例、基隆地形,以及軍事防衛角度說明,基隆彈藥庫為何不該搬遷。
7/16 是否為柯的空戰天花板?
白飯之亂除了凸顯出世代觀念差異之外,也讓我們注意到,孩子的財務以及成本規劃不能等。XD
恪遵小學老師的教誨, 就能夠免掉一些紛擾。
郭台銘必須單日連署 2 萬份,才能跟柯文哲談併購。
黃捷加入民進黨,對民進黨及黃捷個人的利弊是如何呢?
基隆彈藥庫到底搬還不搬?有人認為居民安全該搬,有人認為這是突發狀況不是常態,因此不用搬。對此,本文將從歷史案例、基隆地形,以及軍事防衛角度說明,基隆彈藥庫為何不該搬遷。
7/16 是否為柯的空戰天花板?
白飯之亂除了凸顯出世代觀念差異之外,也讓我們注意到,孩子的財務以及成本規劃不能等。XD
恪遵小學老師的教誨, 就能夠免掉一些紛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今後,想以此為基礎,針對自己所處的菲律賓華語教學現場,做一個通盤的檢討,但我不打算以一個教師的角度去探究這個理論在中文教學時的應用,而是轉由學生學習的方向來切入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本文分享法國哲學教育特色,探討其對於語文教育的啟示和借鏡。透過思辨的哲學教學,法國學生培養了批判思考能力,並且法文科考試強調寫作能力的培養。此外,法國教育重視人文學科,讓學生擁有更廣視野的人文素養。最後,本文強調哲學對國文教育的啟發,包括不應安於標準答案、勇於表達個人觀點及語言能力與思維邏輯的訓練。
Thumbnail
這一學期語文課我們主要上的是「世界文學經典選讀」,在課堂上我們探討了許多文學作品,像是我們討論了中世紀文學、騎士文學、《神曲》、文藝復興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等,從中我認識到了不同時代的文學,這讓我發現文學的歷史其實跟藝術非常相似,藝術也會有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浪漫主義等等。 除了認識不同時代的文學之外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今後,想以此為基礎,針對自己所處的菲律賓華語教學現場,做一個通盤的檢討,但我不打算以一個教師的角度去探究這個理論在中文教學時的應用,而是轉由學生學習的方向來切入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本文分享法國哲學教育特色,探討其對於語文教育的啟示和借鏡。透過思辨的哲學教學,法國學生培養了批判思考能力,並且法文科考試強調寫作能力的培養。此外,法國教育重視人文學科,讓學生擁有更廣視野的人文素養。最後,本文強調哲學對國文教育的啟發,包括不應安於標準答案、勇於表達個人觀點及語言能力與思維邏輯的訓練。
Thumbnail
這一學期語文課我們主要上的是「世界文學經典選讀」,在課堂上我們探討了許多文學作品,像是我們討論了中世紀文學、騎士文學、《神曲》、文藝復興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等,從中我認識到了不同時代的文學,這讓我發現文學的歷史其實跟藝術非常相似,藝術也會有中世紀、文藝復興和浪漫主義等等。 除了認識不同時代的文學之外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哇,原來是喜歡論語的朋友呀。你知道『齊景公問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