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Card:「怎麼做」與「做什麼」的戰爭/Jean-Louis Gassée

2019/08/2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個世界上,究竟還需不需要另外一張沒什麼福利的信用卡?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妨先瞭解一下Apple Card的運作模式,而不要急著問它可以累積多少里程、或是現金回饋幾%。

幾個星期以前,我打開iPhone上的「錢包」app,意外發現裡頭悄悄多了一張新的Apple Card信用卡,於是我依照螢幕指示開了卡啟用。
雖然我是個慢吞吞的老頭,不過整個過程算是簡單迅速:只要填入生日、地址、收入、身分證件最後四碼,幾分鐘後就核准了;給的信用額度還不錯,而且利率只要12.99%,在信用卡裡頭算是不錯的了。

Apple Card初體驗

從此,我用Apple Card取代了原本的信用卡來做小額支付;然後發現「錢包」app裡的「現金」欄位開始多出錢來:在收取Apple Pay的商家(不需要使用實體卡),回饋紅利是2%,不收的商家則是1%;如果支付的是Apple相關項目(例如購買iCloud雲端儲存空間),回饋則是3%。
啟用幾天之後,我收到了實體卡片、並且體驗了另外一段流暢的開卡程序:只要把iPhone放在寄卡來白色(當然)信封底部,然後……就好了。
後來,在Apple Card對一般大眾開放之後,我太太也申請了一張;這次的開卡程序更簡單。卡片在申請三天之後寄到,而且同時也出現在手機上的「錢包」app中,連用神奇的信封開卡都不需要。
這中間的黑科技是怎麼做到的,已經超過了我能接觸的機密等級;但總而言之,不需要傳統的電話或上網開卡程序,一切就在虛擬世界中自己完成了。只要上網搜尋「Apple Card on-boarding」或「unboxing」,就會發現人人平等、開卡的程序都一樣。

Apple Card的弱點

不過,在使用了新卡幾個星期之後,我開始慢慢聽到一些關於它弱點的批評;有些不太要緊,但有些還蠻重要的。
首先,我最常聽到的批評是「這哪叫什麼創新」。當然,Apple用的技術多半不是自己從頭發明的,這一點不太需要爭辯;但重點不在發明,而是如何排列組合和實作出有意義的應用。
另外一個問題,則是「錢包」只有iPhone或iPad能用,而且沒有網頁版。如果手機不見了怎麼辦?信用卡帳單怎麼付?
目前的解答是,你必須打電話給Apple的客服人員,提供自己的信用卡號碼(如果你記得),然後開始走掛失程序。
對於信用卡而言,安全當然是非常重要的考量;不過如今已經有很多網銀作業是透過瀏覽器進行,所以做法對於業界來說並不陌生。但Apple Card究竟才剛誕生不久,希望這個部分假以時日會有解法。
比較次要的是,據說如果把實體卡片放在牛仔褲口袋裡,有可能會染上顏色。在Apple的官方支援網頁上也指出,要小心卡片與皮革、零錢、鑰匙、以及磁鐵的接觸,以免造成損傷或消磁。
我過去有一張信用卡,就曾經發生過這種狀況。在一次歐洲旅行中,這張卡被部分消磁,所以有時候能刷、有時刷不出來。這張卡先前用不到兩年,表皮就開始剝落,但一直都還可以用。
不過如同過去的許多案例,Apple非常保守的警告說明,往往會成為大家注意力集中的地方;所以也有人拿Apple Card的「脆弱」來跟幾年前iPhone 4的「天線門」事件相提並論。
這兩件事其實是很不一樣的:「天線門」問題是使用者自己發現的,而Apple慌慌張張開了個記者說明會,結果鬧出了「你拿手機的方法不對所以訊號才差」的笑話。但以信用卡的案例來說,Apple倒是遵守了「講清楚、說明白、你自己決定」的原則;最後東西好壞究竟如何,還是得用了才知道。
對於Apple Card最關鍵的質疑,在於外面信用卡一大堆,現金回饋、開卡禮、搭機里程都送得更多的,可以用機場貴賓室的、特定消費折抵的、循環利率更低、扣款期限更長的都不在少數。
如果你有的是時間和興趣,還可以上Nerd Wallet之類的網站,慢慢研究各家信用卡的遊戲規則和漏洞,慢慢把自己玩成「卡神」。對於合法玩弄信用卡的遊戲規則,我個人並不反對;因為這些發卡單位並不是吃素的,或許他們在廣告上會給你大大的微笑,但裡頭藏的可是一嘴尖牙利齒。
在福利方面,批評意見說得並沒有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產業裡,Apple Card的回饋和條件都不是最好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原本就不是Apple要玩的遊戲。

「怎麼做」與「做什麼」

對於廣大的現有Apple用戶來說,Apple Card是一個經典的「『怎麼做』與『做什麼』」(How vs. What)案例,而其中的重點則是「怎麼做」;因為「錢包」app完全控制了購買、支付、回饋、付款時機、以及金流安全等消費要素。
編按:這邊的「怎麼做」與「做什麼」比較難各自用一個字直接翻譯。大概可以這樣解釋:「怎麼做」指的是不發明新的功能、或是增加更多優惠,而是用新的網路技術和流程設計,把原有的使用體驗做得更好。而「做什麼」則是銀行傳統的作法,也就是提供更多的回饋和各種五花八門的福利來吸引用戶。
例如在安全方面,當你用Apple Card實體卡消費時,其實總共會追蹤紀錄最多三組號碼:實體卡號碼、線上號碼、以及iPhone或Apple Watch上的Apple Pay號碼。所以,就不再需要使用特殊的第三方app(如Mint)來進行認證,一切都可以在iPhone或iPad上內建的「錢包」app完成。
不僅如此,而且整個認證過程速度非常快,通常只要幾秒鐘,最多不超過一分鐘。但因為結帳速度超快,所以會有一些「副作用」:如果你在餐廳吃飯,在刷卡時加上小費,在「錢包」裡只會顯示原始金額;加上小費的總額要幾個小時後才會出現。此外,有些消費項目也暫時只會顯示「暫無明細」(pending)。
總之,使用Apple Card兩個星期之後,整體來說感覺相當不錯、也很流暢。
至於傳統發卡銀行對Apple Card入侵地盤的看法又是如何?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有關,但自從我開始使用之後,在網路上看到的信用卡廣告變多了。如果有關的話,看起來Apple已經開始讓傳統銀行有點緊張。

誰在做實驗?什麼實驗?

在未來的幾個月中,Apple高層應該會發表一些看起來很漂亮的數字,像是發卡數量、交易總值等等;而這些數字也將會讓外界更好奇,Apple究竟想如何跨界進入金融業。
目前Apple的合作夥伴是老字號的高盛(Goldman Sachs),但高盛在消費金融業還算是新手。或許這個合作關係算是一種嘗試,然而是誰在嘗試?是高盛利用Apple當作跨足線上消費金融的踏板,還是Apple先用高盛做實驗,最後自己也會變成一家「銀行」?
如果我是消費金融業的主管,應該會開始好好留意Apple的動向。因為,Apple踏進這個領域、並且在「怎麼做」這件事情上所下的功夫,恐怕是傳統業者一時還難以跟上的。
(編譯/傅瑞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吐納商業評論
吐納商業評論
專業、深入、提供最佳閱讀體驗的商業評論網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