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想像不到的人工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第一次與第二次工業革命蒸汽引擎與電力的推動下,人類生產力大大提高,但也造成許多人失業。學者將這種失業的代表性人物稱為,盧德份子(the Luddies),他們是19世紀的一群紡織工人,甚至到工廠裡砸毀那些機器,他們認為是機器搶走了他們的工作,但是儘管盧德份子用盡一切手段干擾、抗議,工業化的腳步仍然繼續全速前進。
盧德運動
雖然盧德份子的行動失敗了,但是他們的後代卻大大受益於自動化帶來的改變。
技術樂觀者主張,這才是科技與經濟發展的真實故事,並稱這種擔憂為「盧德謬誤」(Luddite fallacy)雖然有一陣子人們需要忍受薪資停滯的痛苦,但是整體人類的生產力卻提高了,而且新的科技會帶來新的工作機會,就像一百年前,你可能會看到徵才職缺是馬伕不是工程師,而現在馬伕不見了,世界需要的是工程師。
所以技術樂觀者認為職缺的多寡並不會改變,改變的是人類的需求,需求會創造新的職缺,而且當科技改善了人類的生產力,價格降低同時也增加了消費力,就會購買更多產品,讓就會機會增加;長期而言,技術進步從未導致就業減少或是失業增加。
每一次技術進步的擔憂,這些理論都會提出反駁,認為不過又是一次大喊:「狼來了!」的戲碼。
但是就像我們上一篇所提到的,過去的通用技術革新(GPTs)是去技能化,但是這次的人工智慧卻是偏重技能,而且規模比過去還大,速度更快。
蒸汽引擎改變了體力勞動的本質,資訊通訊改變了認知勞動的本質,而AI會同時改變兩者,因為它可以同時執行不同體能、智識工作,而且速度與效能遠遠超過人類。沒錯,在過程成會創造出一些新工作,例如:維修機器人、AI資料科學家等,但其破壞的速度與規模極大,被搶走工作的人較難轉行,這也是跟過去不同的地方。

折疊北京


中國作家郝景芳在科幻小說“北京折疊”裡面,描繪了當未來人類不需要那麼多勞動力時的可能場景。
未來的北京被分成三個空間,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生活在相互隔離的不同空間。第一空間住著權貴統治者,有500萬人口,位於大地的一面,大地另一面是擁有2500萬中產階級的第二空間和擁有5000萬底層勞動者的第三空間。每48小時中,第一空間享受頭一天早上6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的24小時,第二空間享受第二天早上6點到晚上10點的16個小時,第三空間享受晚上10點到下個早晨6點的8個小時。
每到轉換的時間,前一個空間的居民需要躺到床上接受催眠,屬於前一個空間的建築等設施摺疊起來,下一個空間的建築展開。
北京折疊
當AI的功能已經可以完成世界上大多數的工作,就連採草莓這種以前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可以完成的時候,需要人類的工作已經很少,那這些多餘的人力要怎麼處理的?也許以後的世界就真如小說中描述的一樣,世界並不需要那麼多人口,但是又必須符合人道,只好給底層人民一個短短的生活空間,留一些沒有必要的工作讓他們溫飽,這是AI帶來的恐懼。

AI會怎麼做?


AI的發展有分成幾個階段,而AI的聖杯就是「通用人工智慧」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t),這個通用人工智慧跟過去的階段都不同,有人預測通用人工智慧的來臨會引爆電腦智能的巨大進步,然後達到「奇點」(singularity)。
人工智慧的「奇點」singularity
這個通用人工智慧不是自然界的產物,他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神”?他不會像人類一樣有生存、繁殖的本能,他只會用最有效率的方法達成目標。
例如要解決全球暖化問題,最有效率的方法可能是消滅人類,而通用人工智慧對智識的掌握已經大大超越人類,它不會直接用武器消滅人類,也可能用物理、化學的手段來一步步達成目標,研究人員稱之為「控制問題」(Control problem)或是「價值對齊問題」(value alignment problem)。
雖然要達到通用人工智慧的時間還很長,但是未來也許不是我們使用電腦,而是電腦操控者我們的人生,把我們的人生做作價值最適當的分配,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AI帶來的絕望


這次革命比過去速度更快、範圍更廣,破壞了人與社會的連結或是向下流動,傷害的不僅是財務生活,也會深深打擊我們的人生目的感。法蘭克・華許(Frank Walsh)是個被裁員的電工,他在2014年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說:「我喪失了自我價值感。你懂我的意思嗎?,以前人家問我:『你是做什麼的?』我回答:『電工』,現在,我無法這樣回答,因為我不做電工了。」
AI帶來的可能不是暫時性失業,而是長久被排除在整個經濟運作之外,演算法與機器人那麼簡單就能做好,而那些技能我過去花了一輩子練習,這是什麼感覺?是一種絕望,感覺被時代完全淘汰。
人人都期待的AI帶來的不只是希望,還有無奈與絕望,這是我們這個人類世代必須正視的難題。

Facebook : 查思慢想

相關閱讀:

《AI 新世界:中國、矽谷和AI七巨人如何引領全球發展》

《第二次機器時代:智慧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的工作、經濟與未來?》

北京折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2會員
75內容數
因為世界很大、很有趣,更希望用多元思維模型來了解不同的事物。 透過不同的角度,讓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完整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查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活黑客的時代,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各種工具幫你把生活量化、上傳、分析,提供更好的建議。 演算法在我們生活中快速融合、演化,那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我們的工作會不會直接被取代呢?
英國首相邱吉爾有一句名言:「當真相還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已經跑遍了全城。」 相較於老老實實的真相,令人覺得生澀無趣,謊言似乎有一種魅力,就像一個橫衝直撞、未經世事的小孩,擄獲眾人的心,大家接受得更快,傳播的更廣。為什麼謊言總是比真相更有魅力呢?
開一間飲料店有多困難,最近的新聞可以告訴你,想要在飲料界中生存,不是飲料好喝、噱頭十足就行,連政治立場都要選邊站,為什麼世界會變得那麼複雜呢?想要簡簡單單賣個飲料都不行。
寄生上流是韓國最近得了金棕櫚獎的電影,想來看完之後,對整部片一直有一種沈甸甸的感受,所以單純想寫一篇電影心得文記錄一下
如果家裡有小孩子的可以回想一下,如果你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如果叫他不要亂摸,那他偏要摸給你看,叫他好好走路,他就跑給你追。所以說就連萌娃都這個有個性,這麼難搞,那我們要如何成功的去說服一個大人讓他去做我們希望他去做的事呢?
政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政治,反送中到現在每週幾乎都有遊行,更是有三名香港人因為反送中事件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離去能為香港帶來什麼樣的未來?
生活黑客的時代,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各種工具幫你把生活量化、上傳、分析,提供更好的建議。 演算法在我們生活中快速融合、演化,那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我們的工作會不會直接被取代呢?
英國首相邱吉爾有一句名言:「當真相還在穿鞋的時候,謊言已經跑遍了全城。」 相較於老老實實的真相,令人覺得生澀無趣,謊言似乎有一種魅力,就像一個橫衝直撞、未經世事的小孩,擄獲眾人的心,大家接受得更快,傳播的更廣。為什麼謊言總是比真相更有魅力呢?
開一間飲料店有多困難,最近的新聞可以告訴你,想要在飲料界中生存,不是飲料好喝、噱頭十足就行,連政治立場都要選邊站,為什麼世界會變得那麼複雜呢?想要簡簡單單賣個飲料都不行。
寄生上流是韓國最近得了金棕櫚獎的電影,想來看完之後,對整部片一直有一種沈甸甸的感受,所以單純想寫一篇電影心得文記錄一下
如果家裡有小孩子的可以回想一下,如果你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如果叫他不要亂摸,那他偏要摸給你看,叫他好好走路,他就跑給你追。所以說就連萌娃都這個有個性,這麼難搞,那我們要如何成功的去說服一個大人讓他去做我們希望他去做的事呢?
政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政治,反送中到現在每週幾乎都有遊行,更是有三名香港人因為反送中事件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的離去能為香港帶來什麼樣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久前因為 AI 工具大量且快速演進,許多人開始議論起未來將被機器人取代工作的可怕,也許是我涉世未深,又或許是我太過天真,但我從不認為被機器人取代是一件值得擔憂的議題,我反倒認為一個人因失去一份工作而迷失了人生方向,這才是我們該擔心的問題! 科技逐年進步,越來越多書籍、電影開始議論起AI的演進
Thumbnail
資本主義將人工智慧視為增加利潤和控制勞動力的工具,而不是改善勞動人民生活的方式。(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上面這幾句話不是我自己寫的,而是新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得到以下提示後寫的。) 而我的 AI-Gemini 較中立 : 對設備自動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影響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
Thumbnail
一台容易出錯但能自我修正的機器仍將受制於哥德爾的結果。只有從根本上不一致的機器才能擺脫哥德爾。我們能有個根本不一致,但同時又能自我修正的機器嗎? 《心智、機械與哥德爾》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我們正處在一個由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主導的新技術革命時代。如果我們我們想要瞭解這個影響,也許從『勞動經濟學』中『技術替代效應』與『』技術補充效應』兩個視角來分析,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收穫。
Thumbnail
  21世紀是網路演算法的時代,人們提供數據,AI(人工智慧)演算數據,在AI可連結、可更新的強大優勢下,人們部分的工作將被AI取代。但科技取代工作不是現在才有的問題,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1769瓦特改良蒸汽機),自動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便逐漸取代看天吃飯、手工勞動的生產方式。雖然當時也有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在當今社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僅僅是AI潛在可取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AI能夠帶來怎樣人類無法達到的價值。本文深入探討AI的成本與發展潛力,並提出對於AI未來發展的看法。
Thumbnail
第五次工業革命正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變革,對於人類和科技共存的方式提出了重大問題。本文討論瞭如何與AI共存的方法和建議,以及AI在產業中的應用和影響。同時也探討了人工智慧Sora的出現,所引發的爭議和擔憂,以及盧德主義者可能面臨的挑戰和可能的影響。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Generative AI ) 2023年大紅大紫,許多人也正熱烈討論 AI 到底會不會讓人失業,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因為科技變革千百年來從未停止過,現在發生的事絕對不是新鮮事,我們就來從留聲機被發明到被反對,甚至被視為危害文明的歷史反思當前的科技趨勢。 本文可以讓你學到什
Thumbnail
第五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由易樂和多個人工智慧工具共同創作。 GenAI 的發展與應用:介紹了 GenAI 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實際案例。 各科技公司的路線總結:分析了各大科技公司在 GenAI 領域的競爭優勢和發展策略。 關鍵應用:概述了 GenAI 技術在各種領域的核心應用和發展前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久前因為 AI 工具大量且快速演進,許多人開始議論起未來將被機器人取代工作的可怕,也許是我涉世未深,又或許是我太過天真,但我從不認為被機器人取代是一件值得擔憂的議題,我反倒認為一個人因失去一份工作而迷失了人生方向,這才是我們該擔心的問題! 科技逐年進步,越來越多書籍、電影開始議論起AI的演進
Thumbnail
資本主義將人工智慧視為增加利潤和控制勞動力的工具,而不是改善勞動人民生活的方式。(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上面這幾句話不是我自己寫的,而是新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得到以下提示後寫的。) 而我的 AI-Gemini 較中立 : 對設備自動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影響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
Thumbnail
一台容易出錯但能自我修正的機器仍將受制於哥德爾的結果。只有從根本上不一致的機器才能擺脫哥德爾。我們能有個根本不一致,但同時又能自我修正的機器嗎? 《心智、機械與哥德爾》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我們正處在一個由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主導的新技術革命時代。如果我們我們想要瞭解這個影響,也許從『勞動經濟學』中『技術替代效應』與『』技術補充效應』兩個視角來分析,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收穫。
Thumbnail
  21世紀是網路演算法的時代,人們提供數據,AI(人工智慧)演算數據,在AI可連結、可更新的強大優勢下,人們部分的工作將被AI取代。但科技取代工作不是現在才有的問題,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1769瓦特改良蒸汽機),自動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便逐漸取代看天吃飯、手工勞動的生產方式。雖然當時也有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在當今社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們應該關注的不僅僅是AI潛在可取代的工作,更重要的是AI能夠帶來怎樣人類無法達到的價值。本文深入探討AI的成本與發展潛力,並提出對於AI未來發展的看法。
Thumbnail
第五次工業革命正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變革,對於人類和科技共存的方式提出了重大問題。本文討論瞭如何與AI共存的方法和建議,以及AI在產業中的應用和影響。同時也探討了人工智慧Sora的出現,所引發的爭議和擔憂,以及盧德主義者可能面臨的挑戰和可能的影響。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Generative AI ) 2023年大紅大紫,許多人也正熱烈討論 AI 到底會不會讓人失業,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因為科技變革千百年來從未停止過,現在發生的事絕對不是新鮮事,我們就來從留聲機被發明到被反對,甚至被視為危害文明的歷史反思當前的科技趨勢。 本文可以讓你學到什
Thumbnail
第五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由易樂和多個人工智慧工具共同創作。 GenAI 的發展與應用:介紹了 GenAI 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實際案例。 各科技公司的路線總結:分析了各大科技公司在 GenAI 領域的競爭優勢和發展策略。 關鍵應用:概述了 GenAI 技術在各種領域的核心應用和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