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是奇妙,每一年都有著重大的轉變,不論是工作、家庭、生活等等,回顧時總是讚嘆今年居然發生了這麼多變化。
今年三月多了一個二寶爸的身分,也重新開始熟悉育兒生活。相信有過小孩的朋友絕對知道養育孩童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甚至會讓你痛苦的事。
在前幾個晚上,一如既往地要哄著嬰兒入睡,但是左抱右抱、上拍下拍,總是找不到個頻率似的,小孩哭得不停,只得耐著性子持續的哄,聽著他那震耳欲聾的哭聲,心理也產生了厭惡小孩的感覺,甚至想強迫讓他停止哭泣的衝動,當然,我自己也馬上覺察到了心裡的想法,對自己有這種想法驚訝之時,也感嘆每一位父母的難為之處。
後來仔細思考了一下,覺得自己是產生了行為與觀念的分歧嗎?愛著自己的小孩但是同時也厭惡著自己的小孩。
美國學者,Leon Festinger 曾經提出了認知失調的觀念,他將認知失調定義成「兩種心理上不一致的認知(想法、意見、行為)同時存在而造成的不愉快的緊張狀態。」
所以當我們正在經歷著與自己想法不符的經歷時,所感受到的不舒服,可能會進一步懷疑自我,自己是個好父母嗎?自己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怎麼會產生這種想法?
因為沒有按照這個社會所賦予的價值觀來思考或是行動而感到內疚,而離「我不是個好人」這樣的評價也就不遠了。
要跳脫這樣的內疚感、不舒坦,第一步還是要先覺察到自己的思維與感受,再從另一個角度出發,這時如果有伴侶或是家人的支持就會容易許多。
從小孩的角度出發,他不過是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嬰兒阿,在媽媽肚子中十個月是他熟悉且安穩的時光,現在周遭的溫度、濕度、光線或是聲音對他而言都是全新的感受,要接受這麼多刺激,對他而言想必不是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小嬰兒沒有表達的能力,任何不舒坦,都只能用哭聲表達,所以小孩雖然總是讓人崩潰,但吸一口氣,看著他,請也對他說聲,來到這個世界,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