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Alberto Bigoni on Unsplash
每個季節有其特別的感受,某些事物,特別是那些只在特定季節才出現的事物,
它們反過來提醒我們,現在正是怎樣的季節。
特別是在這四季越來越不分明的地區,哪怕只是一點點季節的線索,
都讓我驚喜、感激。
而音樂也有季節性,有些來自於當中的調性、編制、節奏,
有時也取決於你在什麼季節裡接觸了它,在每年的同一時節裡,
你又莫名地想起了相同的旋律。
中秋節過後,秋意更濃。
今天要聊的秋日選曲是這張專輯:
首先是專輯封面。富有晚秋強烈的蕭瑟氣息,以及兩位音樂家走在這寂寥的鄉間小路上,告訴我們舒伯特的大多樂曲很適合在秋天聆聽。
這張專輯的大提琴家米夏.麥斯基(Mischa Maisky),以及鋼琴家荷渥拉(Daria Hovora),為我們演奏舒伯特的琶音琴(Arpeggione)奏鳴曲,以及改編成大提琴的舒伯特的幾首著名藝術歌曲。
琶音琴,和許多歐洲古樂器一樣,現今已經少見。只有在特意訂做或是某些場合下,才能看見它們重出江湖。它有著六根弦,比大提琴多出兩根,音域近似於中提琴。六根弦的樂器,可以演奏較寬廣的音域,而改編為四根弦的提琴演奏,則要面臨移高八度、降低八度的選擇。另外它的演奏姿勢和大提琴接近,但需要用雙腿夾琴。
由於琶音琴這樣的樂器,音域被中提琴、小提琴取代,漸漸地它和許多提琴家族的樂器一樣,都成了乏人問津的古董。要不是舒伯特那熱衷於琶音琴的朋友Vincenz Schuster委託舒伯特做這首奏鳴曲,可能這項樂器就真的完全被世人遺忘。
聽聽看由真正的「琶音琴」演奏的原曲:
開頭是否有著濃濃秋意呢?因為這首寫於1824年晚秋,同時也是舒伯特人生的晚秋。四年後,舒伯特逝世,享年才31歲。人生的最後幾年,舒伯特都在和梅毒鬥爭(但小有可能是傷寒)。或許因為他慢慢感受到死亡的逼近,這段時期完成的作品如聯篇歌曲【冬之歌】、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改編自同名藝術歌曲)等,都讓人感到一股孤寂與淒涼;但又由於舒伯特平易近人、體貼關懷人性的個性,這些作品又不時地像是濃厚的雲當中透出的一點陽光,陪伴著秋冬旅人孤獨地走下去。
在麥斯基以及荷渥拉的演奏當中,除了小調的旋律線條演奏得像是聲樂家那般千迴百轉,大調的部分更是活潑,一掃秋日陰霾。雖說是人生的晚秋,可是這時候舒伯特才27歲啊!他還是有屬於熱血青年該有的激情與陽光。
舒伯特又被稱為「歌曲之王」,特別是「藝術歌曲之王」。「藝術歌曲」就是將文學家所寫的詩,譜成樂曲以配唱。與通俗歌曲不同,藝術歌曲具有極高細緻度,在歌唱聲線、伴奏與編曲講究的是貼近詩詞的韻味以及內涵,因此能夠成為雋永作品流傳數百年。
這張專輯在三個樂章的「琶音琴奏鳴曲」後,接著是十多首舒伯特的「藝術歌曲」改編為大提琴與鋼琴演奏。其中有名的像是第4、14首(改編自【美麗的磨坊少女】)、第6、7首(改編自【冬之旅】)、第9、12首(改編自【天鵝之歌】)、第11首(改編自【鱒魚】)、第15首(改編自【野玫瑰】)....等等。
有人說,大提琴的共鳴箱和聲樂家的身體共鳴腔接近,因此用大提琴來演奏聲樂歌曲再適合不過了。用大提琴來唱出舒伯特的溫暖、孤寂、羞澀、微笑,這個秋天,既涼爽又溫暖。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