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常:中途半端的《美少女の美術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完電影《返校》當天下午和太太去的,其實我對這類型的展覽沒有特別感興趣,偏見告訴我這種展往往是噱頭居多,然而一段時間過去,我被行(ㄨㄤˇ)銷(ㄌㄨˋ)手(ㄧㄝˋ)法(ㄆㄟˋ)迷惑,想說反正花的時間不長,剛好有適合的時間段可以去看看。

  沒想到這一看只覺得……(´,_ゝ`)(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raw-image

  整個展覽能拍照的地方只有三個,總之我沒有拍照,太太問我是不是不能攝影才感到有落差,我舉之前看《她的抽象》的經驗,表示問題不在拍照這件事情上,因為拍照只是為了寫專欄而採取的紀錄方式,不妨礙體感,但這個展讓我覺得毫無斬獲、學不到東西。

  事實上,我認為策展人已經盡力了,對「男性凝視出來的結果」演進論述很完整甚至有點超譯,做得非常滿,很好看,彷彿是要填補作品形式與規模上的空洞,但越是這樣,就越凸顯參展作品的不齊整。

  既然要稱之為「史」,具備一定程度的全面性應該是很基本的事情,不過無論以質還是量,對我來說都沒有達標,不論背後的原因到底是日本人太G8不好商借或場地限制所致,必須說在呈現和內容上都讓我很失望,沒有什麼稱得上別出心裁之處,雖然我本來就預期動漫文化美少女這一part,做為宅宅的我會不以為然甚至不屑一顧,可是內容真的太無聊了朋友……反倒是浮世繪花不少時間在看,柔和色彩和細緻表現的結合形成的美相當惹人憐愛。(而且赫然發現我對東洋藝術的知識幾乎空白)

  想想這個展或許更適合一般不怎麼進博物館看展的人、對動漫文化認知平平的人,或者只接觸過日本浮世繪的人來觀賞,承先啟後的科普體感應該會更好,像我這種逆流而上(?)的當然會覺得無趣,一方面是作品類型的比例問題,一方面是動線很怪。

  不忍說這可以稱得上我這段時間以來最糟的觀展體驗,如果沒有偶像的作品在裡面展出的話,我會建議去物販那邊逛完一圈剛剛好,而且商品的形式比較吸引人,不用特意買票入場,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可看。

  最後順帶一提,這個展的觀展男性比例很高(明顯是宅),也有一些年紀四五十以上的阿姨阿伯來看浮世繪,明顯感覺得到客群之間有著絕對性的鴻溝。XD

  P.S.:該展的展出作品都很貴。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登入並按❤!
  或是簡單的註冊/登入likecoin,按底下的拍手符號按鈕下,就可以免費贊助我寫專欄。(´▽`ʃ♡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極忘形
57會員
158內容數
寫小說也讀小說,鍾情於習練虛構的魔術。
樂極忘形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有一陣子淺淺地擱陷在憂鬱裡,有氣無力,做什麼都覺得缺乏趣味,像是有一層薄膜將我和情緒分開,感受傳遞過來時彷彿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2025/02/19
有一陣子淺淺地擱陷在憂鬱裡,有氣無力,做什麼都覺得缺乏趣味,像是有一層薄膜將我和情緒分開,感受傳遞過來時彷彿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2024/12/25
卻沒想過那是一段不可複製的相遇。
Thumbnail
2024/12/25
卻沒想過那是一段不可複製的相遇。
Thumbnail
2024/12/08
續生活日常:好景不常 重回台北工作,向主管說明下周的安排,打算在期限前將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
Thumbnail
2024/12/08
續生活日常:好景不常 重回台北工作,向主管說明下周的安排,打算在期限前將事情處理到一個段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上週末跟夥伴一同參加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一入展區便感受到濃濃的商業氣息,許多作品在商業化的框架之下少了一些溫度,越逛越覺得能量被榨乾的我不自覺開始感到不耐煩,起了很多雜念:為什麼我要花時間來看這些取悅性這麼高的作品?當下忘記提醒自己: 外在世界只是內在的投射,我無法用自身的標準去度量他人的價值,看見
Thumbnail
上週末跟夥伴一同參加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一入展區便感受到濃濃的商業氣息,許多作品在商業化的框架之下少了一些溫度,越逛越覺得能量被榨乾的我不自覺開始感到不耐煩,起了很多雜念:為什麼我要花時間來看這些取悅性這麼高的作品?當下忘記提醒自己: 外在世界只是內在的投射,我無法用自身的標準去度量他人的價值,看見
Thumbnail
哈囉你好我好大家好,新年快樂! 沒想到轉眼又是一個年,真是光陰匆匆歲月如梭。可惜人變老的速度再怎麼快,還是遠不及物價上漲來得快。 還、好! 現實帶給我們的傷痛,就用二次元來償還! 聽話,讓我看看!
Thumbnail
哈囉你好我好大家好,新年快樂! 沒想到轉眼又是一個年,真是光陰匆匆歲月如梭。可惜人變老的速度再怎麼快,還是遠不及物價上漲來得快。 還、好! 現實帶給我們的傷痛,就用二次元來償還! 聽話,讓我看看!
Thumbnail
你有看過動漫展嗎?
Thumbnail
你有看過動漫展嗎?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常問問自己,拍這些展覽的意義為何,對我自身而言,藉由寫作磨練自己的觀點,或是藉由攝影訓練自己觀看的角度。 而對他人的意義又是如何? 除了在展期分享推廣藝文活動以外,又有什麼幫助? 世上藝術作品極多,當展覽結束後,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這些作品,那這些展覽紀錄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柒18 今天把地縛少年花子君畫冊開封 當初看到動畫PV時就被它特別的畫風吸引 硬線條的可愛人物造型 帶有懷舊感 彷彿籠罩在黃昏下的鮮艷用色很切合主題 封面標題做燙金處理 給予高貴古董的感覺 內容有跨頁插畫集 漫畫各卷由正面延伸到背面以跨頁呈現 咖啡店等合作所畫的 穿上各類主題服裝的角色 特典插畫 宣
Thumbnail
柒18 今天把地縛少年花子君畫冊開封 當初看到動畫PV時就被它特別的畫風吸引 硬線條的可愛人物造型 帶有懷舊感 彷彿籠罩在黃昏下的鮮艷用色很切合主題 封面標題做燙金處理 給予高貴古董的感覺 內容有跨頁插畫集 漫畫各卷由正面延伸到背面以跨頁呈現 咖啡店等合作所畫的 穿上各類主題服裝的角色 特典插畫 宣
Thumbnail
發現似乎就是不再能簡單接受:介紹台灣藝術家就要賣悲情,就要省吃儉用、就要努力出人頭地。政治迫害戰爭離散國家認同,這些敏感的金絲雀們,不只是受苦,仍然受到藝術的祝福,能夠表達能夠創作,能夠將眼中所見心中所感化為藝術,讓瞬間拉長拉長拉長到幾乎不朽。
Thumbnail
發現似乎就是不再能簡單接受:介紹台灣藝術家就要賣悲情,就要省吃儉用、就要努力出人頭地。政治迫害戰爭離散國家認同,這些敏感的金絲雀們,不只是受苦,仍然受到藝術的祝福,能夠表達能夠創作,能夠將眼中所見心中所感化為藝術,讓瞬間拉長拉長拉長到幾乎不朽。
Thumbnail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當下被挑起的情緒漣漪,總讓人有股衝動想和作品說:「謝謝你懂我」
Thumbnail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當下被挑起的情緒漣漪,總讓人有股衝動想和作品說:「謝謝你懂我」
Thumbnail
必須強調——這是一本文字超多的書。雖然有圖片,但基本都是小圖,不用期待能看見什麼好東西。而且畢竟不是 A 書,所以有些該擋的還是會擋。 我必須承認我是因為主題特別才想嘗試看這本的,看得時候因為內容不符合預期而有點小失望,但其實作者真的是用非常認真的態度做研究的,根據他的說法,光是建資料庫就花了八年
Thumbnail
必須強調——這是一本文字超多的書。雖然有圖片,但基本都是小圖,不用期待能看見什麼好東西。而且畢竟不是 A 書,所以有些該擋的還是會擋。 我必須承認我是因為主題特別才想嘗試看這本的,看得時候因為內容不符合預期而有點小失望,但其實作者真的是用非常認真的態度做研究的,根據他的說法,光是建資料庫就花了八年
Thumbnail
  北師美的展覽一向在學術與普及上取得相當好的平衡。這次《美少女的美術史》展覽,加入了一點次文化誘人的成分,看到吸睛的標題自然馬上找了御宅朋友一同前去。作品橫跨浮世繪、近代少女雜誌、動漫文化等等,展題圍繞在美少女形象的打造、取用,呈現其多變的面貌。
Thumbnail
  北師美的展覽一向在學術與普及上取得相當好的平衡。這次《美少女的美術史》展覽,加入了一點次文化誘人的成分,看到吸睛的標題自然馬上找了御宅朋友一同前去。作品橫跨浮世繪、近代少女雜誌、動漫文化等等,展題圍繞在美少女形象的打造、取用,呈現其多變的面貌。
Thumbnail
看完電影《返校》當天下午和太太去的,其實我對這類型的展覽沒有特別感興趣,偏見告訴我這種展往往是噱頭居多,然而一段時間過去,我被行(ㄨㄤˇ)銷(ㄌㄨˋ)手(ㄧㄝˋ)法(ㄆㄟˋ)迷惑,想說反正花的時間不長,剛好有適合的時間段可以去看看。 沒想到這一看只覺得……(´,_ゝ`)(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Thumbnail
看完電影《返校》當天下午和太太去的,其實我對這類型的展覽沒有特別感興趣,偏見告訴我這種展往往是噱頭居多,然而一段時間過去,我被行(ㄨㄤˇ)銷(ㄌㄨˋ)手(ㄧㄝˋ)法(ㄆㄟˋ)迷惑,想說反正花的時間不長,剛好有適合的時間段可以去看看。 沒想到這一看只覺得……(´,_ゝ`)(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