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本三郎的日本小鎮紀行》:電影裡的鐵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尾小屋鐵道的提籃車

從金澤搭北陸本線前往小松,普通列車約三十分鐘左右。北陸新幹線開通之前,從東京要搭鐵道至金澤很費時,幾乎要耗上半天。新幹線開通後,通車時間大幅縮短,中午之前就能抵達金澤,在市區散步走走後,中午之後即可前往並抵達小松。

小松是重工業的小松製作所的創業地,東口展示著巨大的砂石車。早期芭蕉的「奧之細道」之旅曾路過此地,歌舞伎《勸進帳》的舞台安宅之關也在附近。西口的站前,有著義經、弁慶、富樫的人像。車站附近的公園靜態保存著北陸本線的雷鳥號(前引擎型車頭)。

為什麼來到小松呢?

以前從小松至山間部的尾小屋,有段叫做「尾小屋鐵道」的輕便鐵道。原本一路開通至尾小屋的銅礦山(大正八年開坑),同時也是沿線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非電氣化的窄軌電車,像玩具般的小型柴油車在田園中行駛的樣子很可愛,是鐵道迷的人氣車型,一九七七年廢止。

這鐵道出現在第九集的《柴又慕情》裡。

片頭,阿寅按慣例又因為作了莫名其妙的夢而醒來,地點是鄉下車站的候車室,像民宅的站舍豎立田中央,島式月台旁,列車通過。月台上設有上下二基的腕木式信號機的拉桿。

這座車站是尾小屋鐵道上位於中間的金平站,也是唯一有人的車站。電影裡,職員對半夢半醒的阿寅問道:「客人,搭車嗎?要開了啊!」阿寅匆忙跳上只有一節車廂的柴油車,紅色和綠色的雙色車體。有趣的是車廂後方連結放置行李的台車,也就是所謂的「提籃車」。電影裡站務員把裝著牛奶的大罐子放在這裡,可知是民生用列車。

根據搭過尾小屋鐵道超過十次以上的鐵道迷寺田裕一的《尾小屋鐵道》一書所述,以前還載過外送壽司,不愧是地方鐵道。

以前的尾小屋鐵道金平站的提籃車。(攝影:田中義人)

以前的尾小屋鐵道金平站的提籃車。(攝影:田中義人)

我想看這座金平站,也想確認站舍和月台是否還在。

小松站前發車前往尾小屋的巴士,只有早、午、晚一天三班。沿著以前的尾小屋鐵道(約十七公里)行駛。

我在站前的食堂吃了簡便的午餐,搭上下午的巴士。乘客十來人幾乎都是老人,大部分都在中途的醫院下車。接著車子進入山間,行駛了一小時後抵達終點的尾小屋。站舍已經不在了,住家也稀稀落落。

問了巴士司機,得知徒步十分鐘之處有石川縣立礦坑資料館,小松市經營的展示館還保存著以前尾小屋鐵道的蒸汽火車、柴油車、客車。

但是,走去再走回來,鐵定會錯過回程巴士。要回到小松市內只剩下晚上的巴士,這次是一個人旅行,只能靠巴士,於是放棄展示館。沒有車還真不方便。

就這麼回到小松市太沒意思了,想去回程會經過的《柴又慕情》裡出現的金平站。問了司機,金平傍晚有往小松的巴士,於是便安心在金平下車,決定去找車站。


被「動態保存」下來的地方線

金平是個小聚落,可能只有五十戶吧。再加上寺廟、神社、公民館、九谷燒工坊,就是整個小鎮的全部。

平日下午的街上幾乎沒有人,也沒有商店,靜謐無聲。想要找人問車站,卻找不到任何人。

大約走了三十分鐘後,還是沒看到電影裡出現的站舍,正準備放棄時,一輛輕型廂型車開過,中年男人問我,你在這裡做什麼。一瞬間有些心虛,怕被對方當可疑人士,當我回答,我在找《男人真命苦》裡出現的金平站,他立即熱情地為我帶路:「就在那裡。」

聚落稍遠處有一條小河,名為鄉谷川,過橋後即可看到現在地處雜草荒原中的金平站。站舍和月台都沒了,鐵軌現在變成了農業道路,但周邊仍是《柴又慕情》時的山野。

替我帶路的男性突然大聲說道:「對了,我想到了!」附近有個聚落叫「汐」,有間美容院兼咖啡店,店內貼了許多尾小屋鐵道的照片。

男子好意地開車帶我去。印象中在巴士上看過的圓屋頂建築,近看才知道是一間度假小木屋,是在小松市內擔任公務員的居民退休後蓋的。

不巧的是剛好店休,老闆不在。老闆娘太太親切地替我開門,進到裡面,我大吃一驚。咖啡店內整面牆上,貼了尾小屋鐵道所有車站(新小松—尾小屋)共十六個站的照片。因為老闆的父親曾是這條鐵道的駕駛員,特別有情感。

「那是很小的鐵道,緩慢行駛在山間。乘客有時甚至在不是車站的地方下車……上坡時,還曾請乘客們下車幫忙推。」

老闆娘說了許多尾小屋鐵道是如何被當地人疼惜的過往種種,昭和五十二年(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日廢止時,吸引了大批鐵道迷前來。現在每當有鐵道要廢止時,最後一天大批鐵道迷聚集已成慣例,按前面提過的《尾小屋鐵道》所述,最初創造這現象的應該就是尾小屋鐵道廢線時了。

咖啡店也放有最後一天在車廂內拍的照片,老闆娘說:「你看,我帶著孩子去搭車。他也年過四十,有自己的小孩了。」感懷地看著照片。

尾小屋鐵道消失了,卻被真實地「動態保存」在電影裡。真是太了不得了,導演竟然想到在這微不足道的地方線取景,我再次感受到《男人真命苦》吸引人的地方。也明白山田洋次導演是個極愛鐵道之人。



本文摘錄自《川本三郎的日本小鎮紀行:日本國民電影『男人真命苦』 之旅》,新經典文化出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經典文化 ThinKingDom 的沙龍
326會員
284內容數
勒利•索可洛夫(Lale Sokolov,1916~2006)人生中有超過50年都懷著一個秘密,這段不能說出口的往事發生於二戰時的歐洲,那時,納粹德國人對猶太人做出不可思議的恐怖事跡。80歲以前,勒利完全無法向人說出這段過去,即使他的生活離那個恐怖地方有千里遠。 勒利曾經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刺青師。
2019/10/02
在旅館工作的阿寅發現客人是叔叔和嬸嬸,夜晚來到房間裡和兩人吃飯。他們問阿寅為什麼在這裡工作。阿寅回答,當然是「為了助人」。據阿寅說,這旅館很老舊了,生意每況愈下。第二代的千金老闆娘繼承了家族事業,但不適合做生意。領班年紀也大了,越來越不管用。因此,自己為了「助人」才來工作..
Thumbnail
2019/10/02
在旅館工作的阿寅發現客人是叔叔和嬸嬸,夜晚來到房間裡和兩人吃飯。他們問阿寅為什麼在這裡工作。阿寅回答,當然是「為了助人」。據阿寅說,這旅館很老舊了,生意每況愈下。第二代的千金老闆娘繼承了家族事業,但不適合做生意。領班年紀也大了,越來越不管用。因此,自己為了「助人」才來工作..
Thumbnail
2019/10/02
小澤站位於兩個隧道之間,明治三十七年(一九○四年)開站。曾經是函館線與岩內線的交會站,昭和六十年(一九八五年)廢站。自此,車站荒廢,站前的商店也只剩下五、六家...
Thumbnail
2019/10/02
小澤站位於兩個隧道之間,明治三十七年(一九○四年)開站。曾經是函館線與岩內線的交會站,昭和六十年(一九八五年)廢站。自此,車站荒廢,站前的商店也只剩下五、六家...
Thumbnail
2019/10/02
文:龍貓大王 《男人真命苦》也許是影史最苦的電影系列:這個系列自1969年至1995年製作了48部電影,後來又追加了一部重製特別篇電影,而在20多年後,2019年底還要再製作一部全新的《男人真命苦》電影。50年的光陰、50部真命苦的電影,為什麼《男人真命苦》能夠成為日本的國民電影象徵?
Thumbnail
2019/10/02
文:龍貓大王 《男人真命苦》也許是影史最苦的電影系列:這個系列自1969年至1995年製作了48部電影,後來又追加了一部重製特別篇電影,而在20多年後,2019年底還要再製作一部全新的《男人真命苦》電影。50年的光陰、50部真命苦的電影,為什麼《男人真命苦》能夠成為日本的國民電影象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門前的鐵枝路 小時候搬家,發現 大大的日式窗戶望出去,遠遠的是鐵枝路 沒很遠,也不近 吐著煙,長長的一條火車出現在稻田那頭 小孩,第一個看到,高聲呼喚 所有的小孩快快跑到窗台前 小手揮舞,嘴巴歡呼,小腳跳著榻榻米 往右邊走,載我去宜蘭外婆家, 往左,到頭城的姑姑家 很久很久才會通過烏烏黑的山洞,到
Thumbnail
◆門前的鐵枝路 小時候搬家,發現 大大的日式窗戶望出去,遠遠的是鐵枝路 沒很遠,也不近 吐著煙,長長的一條火車出現在稻田那頭 小孩,第一個看到,高聲呼喚 所有的小孩快快跑到窗台前 小手揮舞,嘴巴歡呼,小腳跳著榻榻米 往右邊走,載我去宜蘭外婆家, 往左,到頭城的姑姑家 很久很久才會通過烏烏黑的山洞,到
Thumbnail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敘述關於台灣南迴鐵路從開通到結束的一群人的共同記憶,開墾鐵道的原住民工人、駕駛不好駛的火車鐵道員、還有依靠火車來去從年輕到老的乘客、或是後來追逐火車最後倩影的鐵道宅。在全面電氣化即將淘汰舊火車,有著台灣人的記憶和多少悲歡離合,老照片張張出現不只是回憶,也是台灣一幕幕鐵路史。
Thumbnail
紀錄片《南方,寂寞鐵道》是敘述關於台灣南迴鐵路從開通到結束的一群人的共同記憶,開墾鐵道的原住民工人、駕駛不好駛的火車鐵道員、還有依靠火車來去從年輕到老的乘客、或是後來追逐火車最後倩影的鐵道宅。在全面電氣化即將淘汰舊火車,有著台灣人的記憶和多少悲歡離合,老照片張張出現不只是回憶,也是台灣一幕幕鐵路史。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Thumbnail
假日,因為媽媽去工作,我們在家也很無聊,爸爸提議要下午出去走走透透氣,於是就選擇了過彎小站-山佳車站。
Thumbnail
這一次探訪平溪,讓我們見識到一些沒有被觀光給侵蝕的歷史痕跡,而且有幸居高臨下,從不同角度欣賞平溪小鎮;即使我的小腿至今仍隱隱痠疼,心情卻依然愉悅。比較令我難過的是……
Thumbnail
這一次探訪平溪,讓我們見識到一些沒有被觀光給侵蝕的歷史痕跡,而且有幸居高臨下,從不同角度欣賞平溪小鎮;即使我的小腿至今仍隱隱痠疼,心情卻依然愉悅。比較令我難過的是……
Thumbnail
列車長或是火車站內,都完整的保留早期的鐵路風格,這條鐵路最大的賣點就是,乘客可以將手腳都掛在車外,感受微涼的風吹過身體,伴隨著蒸汽火車的汽笛聲,青蔥樹木一棵接一棵緩緩消失在視線中,轉彎的地方可以看見每節車廂組合出來的曲線,跨過木製的高橋,就像把時間暫停,帶你進入時光隧道
Thumbnail
列車長或是火車站內,都完整的保留早期的鐵路風格,這條鐵路最大的賣點就是,乘客可以將手腳都掛在車外,感受微涼的風吹過身體,伴隨著蒸汽火車的汽笛聲,青蔥樹木一棵接一棵緩緩消失在視線中,轉彎的地方可以看見每節車廂組合出來的曲線,跨過木製的高橋,就像把時間暫停,帶你進入時光隧道
Thumbnail
很幸運地,從台中有一班自強號會停枋寮,早早在火車上補眠,一覺醒來,南海天氣(當天是陰天沒有藍天)迎接我。
Thumbnail
很幸運地,從台中有一班自強號會停枋寮,早早在火車上補眠,一覺醒來,南海天氣(當天是陰天沒有藍天)迎接我。
Thumbnail
覺得很美的車站角落 是這樣子的,我從小就很喜歡自己家鄉的日式車站,記得以前沒有像現在那樣多的觀光客來此打卡,那時候車站還沒有蓋新的高架鐵路,也沒有開設咖啡廳和整治美美的花草樹木和裝置藝術作品呢。 很喜歡小時候,和媽媽弟弟一起做那時候的藍皮火車(沒有冷氣只有電扇的普通號火車)到屏東市區的唯一一間百貨公
Thumbnail
覺得很美的車站角落 是這樣子的,我從小就很喜歡自己家鄉的日式車站,記得以前沒有像現在那樣多的觀光客來此打卡,那時候車站還沒有蓋新的高架鐵路,也沒有開設咖啡廳和整治美美的花草樹木和裝置藝術作品呢。 很喜歡小時候,和媽媽弟弟一起做那時候的藍皮火車(沒有冷氣只有電扇的普通號火車)到屏東市區的唯一一間百貨公
Thumbnail
三鐵跑水來到13.5KM處,東邊山勢奇特,西邊是集集支線 再繼續往前的一段路,大約在13.5公里的地方,景色怡人,東方是八卦山脈的尾端,整體的山勢雖慢慢趨緩,然而卻因為太貼近路邊而使人覺得她依然高聳,另一側則是靠近濁水溪的平原,到了此處的居民就少多了。 集集支線小火車,別具悠閒情懷  從濁水溪引
Thumbnail
三鐵跑水來到13.5KM處,東邊山勢奇特,西邊是集集支線 再繼續往前的一段路,大約在13.5公里的地方,景色怡人,東方是八卦山脈的尾端,整體的山勢雖慢慢趨緩,然而卻因為太貼近路邊而使人覺得她依然高聳,另一側則是靠近濁水溪的平原,到了此處的居民就少多了。 集集支線小火車,別具悠閒情懷  從濁水溪引
Thumbnail
從金澤搭北陸本線前往小松,普通列車約三十分鐘左右。北陸新幹線開通之前,從東京要搭鐵道至金澤很費時,幾乎要耗上半天。新幹線開通後,通車時間大幅縮短,中午之前就能抵達金澤,在市區散步走走後,中午之後即可前往並抵達小松..
Thumbnail
從金澤搭北陸本線前往小松,普通列車約三十分鐘左右。北陸新幹線開通之前,從東京要搭鐵道至金澤很費時,幾乎要耗上半天。新幹線開通後,通車時間大幅縮短,中午之前就能抵達金澤,在市區散步走走後,中午之後即可前往並抵達小松..
Thumbnail
2016年冬天,我和幾位藝術家一起前往群馬縣的中之条町。在雙年展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我們參觀了町內各個大小的“展示空間”。短短一天半的勘場,我們一共去了三 、四間廢棄學校、倒閉的商店、旅館和無數間廢棄民宅。其中,我注意到了伊參山區裡的幾個廢棄等候亭。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是已經廢棄了的公車站...
Thumbnail
2016年冬天,我和幾位藝術家一起前往群馬縣的中之条町。在雙年展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我們參觀了町內各個大小的“展示空間”。短短一天半的勘場,我們一共去了三 、四間廢棄學校、倒閉的商店、旅館和無數間廢棄民宅。其中,我注意到了伊參山區裡的幾個廢棄等候亭。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是已經廢棄了的公車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