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行腳(2):在「那些年」以外的平溪

車站行腳(2):在「那些年」以外的平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一次探訪平溪,讓我們見識到一些沒有被觀光給侵蝕的歷史痕跡,而且有幸居高臨下,從不同角度欣賞平溪小鎮;即使我的小腿至今仍隱隱痠疼,心情卻依然愉悅。比較令我難過的是……

結束四腳亭車站之旅後,實在難以忘懷這座小鎮沒有過度觀光化的靜謐氛圍,希望下次能夠抽到具有同樣感覺的車站。可惜,天不從人願,這次竟然抽而極度觀光化的「平溪車站」。

raw-image

依稀記得,上次遊平溪老街,應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自從2011年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上映後,平溪和菁桐這兩個頗有年紀的老站,突然受到年輕族群的歡迎,不是情侶雙雙對對前來約會,便是一群高中、大學模樣的學生浩浩蕩蕩到此遊玩。

尤其是每年天燈節時,吸引大批國內外的遊客到訪,寧靜的小鎮風情早已被觀光熱潮淹沒,讓我始終提不起興致再遊平溪。

好吧,既然抽到了,只好坦然面對。為了避開人潮,我和老婆特別選在平常日前往,老街上遊客三三兩兩,逛起來非常舒適,正合我們的意。

raw-image

走到平溪車站,剛好一輛列車進站,一群遊客湧出來,販售天燈的業者紛紛趨前推銷。性喜清靜的我倆,隨便拍了幾張照以後,準備離開。當列車駛離車站,隨即有遊客踏上鐵軌,正要施放天燈。

raw-image

我們這次的目標,就是盡量遠離人群,一邊健行,一邊探訪平溪車站附近的人文古蹟。

離開車站,我們順著平溪街快速穿越商家,目標是號稱「平溪第一橋」的「石砌古橋」。當我們按照地圖走到古橋的位置時,竟不見古橋。找了半天,老婆才發現古橋早已被茂密的樹林給遮掩,上面雜草叢生,所以我們剛剛從旁邊經過卻渾然不覺。

raw-image

這座興建於1917年,已有百年歷史的老橋,可惜沒有善加整頓維護,無法一睹它的原貌,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古樸丰采。

看完古橋,我們往回走,轉進平溪國小前的道路。平溪國小面積不大,正當我們沿著學校外牆,走完操場,即將掉頭,意外發現一條幽蹊的小道,地圖指出這裡是「舊台車道」,可能是日治時期運送煤礦的台車所行走的道路。雖然沒什麼特別值得觀賞的地方,但只要想像百年前這裡可是台車絡繹不絕往來的道路,現在卻靜悄悄,人煙罕至,不禁觸動思古幽情。

raw-image

舊台車道上,有一個不起眼的鐵製機關,約莫拳頭大小,不知道是不是台車的設施之一?有待專家解惑。

raw-image

平溪是台灣重要的產煤地,因此在二戰期間,成為美軍軍機轟炸的焦點,這一帶也保留了一些和空襲相關的歷史遺跡。

raw-image

這座「警報鐘亭」,是當局為確保煤礦開採和運輸的安全所設置,一旦軍機來襲,便派員敲鐘示警。

我一時手癢,也走進亭內敲敲鐘。想不到鐘聲之嘹亮 ,震得我耳膜隱隱作痛,聲音想必能夠傳到才一百多公尺距離遠的平溪老街上的遊客耳中。

不過,亭子也有些許荒廢,解說牌上面滿是青苔,完全看不清楚寫些什麼,令人惋惜。

除了警報鐘亭,戰時常遭遇空襲的地區必不可少的設施就是「防空洞」。距離警報亭不遠的地方,可以見到一連五個防空洞入口。我這個人一走進山林,可說是「無洞不鑽」,不管是山洞、防空洞,還是魔神仔洞,反正來都來了,總要進去一探究竟。於是,我低頭走進洞中,這才發現裡面其實都是相通的,但空間實在不大,加起來不到十五坪;再怎麼塞,頂多塞五十個人,不知道當年是否容納得了所有平溪居民?還是說附近還有其他防空洞?就不得而知了。

raw-image
raw-image

不只日治時期的防空洞,再往前走,觀音巖旁有一座1983年開鑿的「八仙洞」,作為遊客休憩的用途。雖然告示牌說洞裡是冬暖夏涼,而且裡面的確設置了不少石桌石椅,但防疫期間,應該不會有遊客想坐在陰暗、潮溼又密閉的洞穴中,歇腳聊天吧……

raw-image

在平溪車站附近逛著逛著,不知不覺三個小時過去,這時已接近傍晚五點,是該踏上回程了。 然而,我素聞平溪車站對面有一座「孝子山」,山頂是一顆奇詭的巨大岩石,攀爬到岩石上可俯瞰壯麗景色,但階梯奇陡,心臟必須夠大顆且手腳並用才爬得上去。

當時天色漸暗,且前幾天連日下雨,路面溼滑,為了安全著想,原本打算放棄登頂。但抬頭一望,巨岩彷彿不遠,於是我把老婆留在車上等,然後--我牙一咬,脫掉外衣,只著當兵時穿的短袖汗衫,以小跑步的方式踏上步道,攻向孝子山。

整條步道上只有我一個人,看來這世界上愛惜生命的人還是不少。路上有幾處滿是青苔的石階,我不得不放慢速度行走,眼見天色暗得越來越快,我一度心慌想折返。但看看指標,我已走了三分之二以上,便鼓起勇氣往上攻。

終於,我花了十五分鐘左右,抵達巨岩底下,平溪小鎮一覽無遺。

raw-image

接下來,就是緊張刺激的登頂了。巨岩由下而上,已設置好金屬製梯子及扶手,只要緊抓繩子,一步步踏實走上去並不難。不過,在踩上梯子前,見巨岩拔地而起,兩旁光禿禿的,多少有一點心理障礙--這摔下去可沒有樹木幫你緩衝啊!

raw-image

最後,當我踏上孝子山頂時,先前所有的猶豫和懼怕瞬間一掃而空。站在巨岩頂端,這裡的景致,比起在巨岩底下更遼闊壯觀,還隱約可以見到平溪的下一站嶺腳車站的周圍聚落。

raw-image

如此絕景,本來想多駐足一會兒好好欣賞,可是天色暗得實在太快,再說高處不勝摔,趕緊離開比較安全。因此,我向另一面拍下了「慈母峰」後,便準備下山,不敢再冒險挑戰慈母。

raw-image

沒想到,剛剛爬上巨岩時,視線朝上,一鼓作氣就上去了;但爬下巨岩時,視線朝下,腳底是深不可的山谷,不由得心驚膽顫。特別是踩在金屬製的梯子上,如果踩不穩,容易打滑。這個時候如果摔落山谷,命葬於此,讓雙親白髮人送黑髮人,這座山恐怕就要改名為「不孝子山」了。

raw-image

平安下山回到停車處,看看手錶,花了四十分鐘。此時天空飄起微微細雨,實在慶幸老天賞臉,雨沒有太早下。

這一次探訪平溪,讓我們見識到一些沒有被觀光給侵蝕的歷史痕跡,而且有幸居高臨下,從不同角度欣賞平溪小鎮;即使我的小腿至今仍隱隱痠疼,心情卻依然愉悅。

比較令我難過的是:這一趟在小鎮外圍的山林漫步的過程中,隨隨便便就見到十來個墜毀的天燈,有的像白衣女鬼一樣吊在樹枝上,有的像郊區棄屍一以躺在草叢間,大大破壞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致。

raw-image

算算距離,天燈陳屍的位置距離遊客施放的地點,頂多一百多公尺。換句話說:

你寄予在天燈上的祝福,在上達天聽之前,就已下墜山林,變成對自然的詛咒,到底意義何在呢?
raw-image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6.4K會員
628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將車停在吉安宮旁,沿著鐵軌慢慢走向四腳亭車站。雖然是假日,但意外的沒什麼遊客,不但車位好找,似乎也沒什麼人在這一站上下車。這也難怪,畢竟四腳亭一帶沒有什麼知名景點,缺乏讓觀光客駐足的理由。不過,這一點正合我意……
四腳亭車站的小旅程告結束後,我和妻子對於這樣的旅行方式都給予高度評價,既閒散舒適,又能夠見識到以往開車旅遊所見不到的豐富文化底蘊。我們出遊的這一天,剛好也是數萬學子學測的日子。傍晚,我看到學測國寫的題目:請學生以〈樂齡出遊〉為題,探討樂齡出遊的意義,並思索如何照顧長者的生理與情感需求。我靈機一動……
大富翁式旅行,不是像大富翁一樣的奢華旅行,而是使用玩桌遊大富翁的方式,隨機決定你要前往的車站;再以該站為圓心,走訪附近一帶。雖然範圍被局限,卻可能會在有限之中,不經意發現過去被錯過的亮點,打開你的眼界。
我們在淡水河邊及老街逛了一趟之後,沿著中正路往渡船頭方向走,準備坐船回八里。走到淡水禮拜堂前的藝術穿堂時,佳逸被這裡的建築氛圍吸引,停下來拍照。趁他拍照的空檔,我慢慢往上,朝醫館的方向走。直到醫館門前的景象在我眼前呈現時,我驚呆了--
受圓規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原訂昨晚露營烤肉的行程取消。雖然美中不足,但前面這三天(10/8-10),我安排了兩趟輕旅行,拜會了三位重量級人物,也算是不枉難得的假期了。
為了一吐近兩個月的抑鬱,我安排了一趟六天五夜的花東之旅(8/28-9/2)。是的,我現在人正在花蓮瑞穗的民宿裡,坐在化妝台前寫這一篇文章。與此同時,我的右臂還隱隱痠疼;雖然既痠且疼,不過內心的激動且勝過了痛楚,這段時間的焦慮更是一掃而空。是誰拯救了我呢?
我們將車停在吉安宮旁,沿著鐵軌慢慢走向四腳亭車站。雖然是假日,但意外的沒什麼遊客,不但車位好找,似乎也沒什麼人在這一站上下車。這也難怪,畢竟四腳亭一帶沒有什麼知名景點,缺乏讓觀光客駐足的理由。不過,這一點正合我意……
四腳亭車站的小旅程告結束後,我和妻子對於這樣的旅行方式都給予高度評價,既閒散舒適,又能夠見識到以往開車旅遊所見不到的豐富文化底蘊。我們出遊的這一天,剛好也是數萬學子學測的日子。傍晚,我看到學測國寫的題目:請學生以〈樂齡出遊〉為題,探討樂齡出遊的意義,並思索如何照顧長者的生理與情感需求。我靈機一動……
大富翁式旅行,不是像大富翁一樣的奢華旅行,而是使用玩桌遊大富翁的方式,隨機決定你要前往的車站;再以該站為圓心,走訪附近一帶。雖然範圍被局限,卻可能會在有限之中,不經意發現過去被錯過的亮點,打開你的眼界。
我們在淡水河邊及老街逛了一趟之後,沿著中正路往渡船頭方向走,準備坐船回八里。走到淡水禮拜堂前的藝術穿堂時,佳逸被這裡的建築氛圍吸引,停下來拍照。趁他拍照的空檔,我慢慢往上,朝醫館的方向走。直到醫館門前的景象在我眼前呈現時,我驚呆了--
受圓規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原訂昨晚露營烤肉的行程取消。雖然美中不足,但前面這三天(10/8-10),我安排了兩趟輕旅行,拜會了三位重量級人物,也算是不枉難得的假期了。
為了一吐近兩個月的抑鬱,我安排了一趟六天五夜的花東之旅(8/28-9/2)。是的,我現在人正在花蓮瑞穗的民宿裡,坐在化妝台前寫這一篇文章。與此同時,我的右臂還隱隱痠疼;雖然既痠且疼,不過內心的激動且勝過了痛楚,這段時間的焦慮更是一掃而空。是誰拯救了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