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時光】「極限逃生(EXIT)」的觀後理財思維
方格精選

【電影時光】「極限逃生(EXIT)」的觀後理財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作者 : 蔣竣植(CFP)

一場人為的毒氣災難,導致整個城市被毒氣所包圍,男女主角憑藉著過去對攀岩運動的興趣及堅強的心智,最終脫困的災難動作喜劇。而這又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理財啟發呢?

片名:極限逃生(EXIT)

導演:李相槿

主演:曹政奭、潤娥

上映時間:2019年8月


災難見人心,救難見人性

個性靦腆的男主角-榮南(曹政奭飾)在求職、愛情皆不順遂的情況下過著單身的日子,但一直以來熱愛攀岩的運動,讓他持續保有健身的好習慣。某日在飯店舉辦了母親的壽宴,在與親友同歡之餘,發現到大學時男主角向其告白但卻失敗的女主角-儀周(潤娥飾),恰巧也在該飯店擔任小主管,奇妙的緣分再次將兩人的距離又悄悄的拉近了。

而一輛裝滿毒氣的氣罐車被開啟了釋氣開關,頓時毒氣蔓延在整個城市中並持續擴散,氣體的擴散除了範圍越來越大之外,其所影響的「高度」亦逐漸升高,讓劇中的相關角色們考慮移動至飯店頂樓的露天陽台等待救援,偏偏頂樓的安全門被反鎖導致無法脱困,但「時間」對這群人而言是相對不利的......

情急之下男主角研究了飯店與周遭建築物的相關距離、位置,試圖透過所學的攀岩技巧攀爬至頂樓協助打開安全門讓眾人脫困,而女主角當年也是攀岩社的一員,在協助眾人脫困之後,因毒氣的擴散速度太快,因此兩人只好在緊迫的時間內「連跑帶攀」至鄰近最高的大樓等待救援的機會。

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驗

風險,可透過預防、移轉、自留等方式,讓損害降至最低。但無論是天然災害或是人為造成的風險都是預料以外的事,相信沒有人希望會遇到,若真的不幸遇到「風險」該如何自處?甚至能進一步助人?這除了需要強健的心裡素質(堅持到底、絕不放棄等)之外,有時更需要一些專業技能(救難、救災能力),方能有機會成功脫困。重要的是心理素質及專業技能並非天生的,可能是生活經驗的歷練所累積,也可能是長期培養的專業技能、身體素質,一旦遇上了,也就派上用場了。

風險,是理財規劃的核心思維

在替民眾做理財規畫的諮詢時也有相仿的思維,發現到大家很常輕忽的兩大風險: 人身風險&投資風險。所有的理財行為均以「人」為中心,先要確保人的身體狀況無虞,人身風險有所保障,接著才會開始藉由工作有了「收入」,後續才會討論「支出」的分配。其中在資金的分配過程中,「投資」佔了很大的資金比重,但卻也常因為投資環境的劇烈變化,不小心成了財務萎縮的關鍵因子。

保險,保的是人身風險

相信你可能有聽過一句話:「當別人的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成了事故」,人生很難一輩子都一帆風順,在遇到影響自己身體的逆境時,保險有機會能讓損害降到最低,無論是生病或是意外所造成的身體傷害,若透過保險拿到一筆理賠金,不僅可減緩醫療費用的經濟壓力,也可能成為因身體所造成工作暫時中斷的「及時雨」。也因如此,曾有人戲稱:「領到醫療理賠金,是身體加速復原的關鍵。」

投資,先學會風險控制

投資投資的風險是另一個重要議題,大部分的投資者似乎都忘了「投資有風險」這件事,只期待著所選擇的投資標的向上漲的時間及幅度,一旦出現了下跌,卻往往不知所措、懊惱不已。投資本就起起伏伏,下跌之所以會那麼驚訝,說穿了就是忽略了下跌所造成的資金及心理壓力。因此我們在與民眾討論投資的項目時,常會問兩個問題:

1. 你了解這個投資工具的風險嗎?

2. 手邊是否有預留投資的現金?

若以上兩個問題中任一個答案是否定的,就表示你其實尚未準備好要投資!「留住青山在,不怕沒材燒。」當你越了解投資的相關風險,才有機會增加獲利的可能!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一部看完會讓你感覺同步肌肉痠痛的動作片!推薦給大家!


avatar-img
蔣竣植的沙龍
127會員
356內容數
一位熱愛閱讀、喜愛講課、樂於投資、醉心於研究國際政經新聞的書呆子。 希望透過寫作,能讓更多人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國際觀。 持續進化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蔣竣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讀者來信提到,先前的兩篇觀念文章均以「正報酬」收尾,讓定期定額與定期定值兩種操作策略的差異在績效能否有效提升,但是否有機會比較在「負報酬」的情況下,虧損幅度能否有較減緩?因此,就有這第四篇的誕生,繼續看下去吧!
理財,理的是一種用錢態度,也是一種生活習慣。 「胖豬皮夾」的理財象徵代表什麼?又該如何從消費中找出浪費的項目?本書有許多實用的案例及觀念值得我們學習!快進來看看吧!
在上一篇中,透過一個簡易的V型走勢(微笑曲線)來比較「定期定額法」及「定期定值法」的差異,雖然「定期定值法」的獲利表現較佳,但有兩個手動操作需要配合(延伸閱讀 : 定期定值法的基本觀念(二) ),那複雜一些的N型走勢呢?趕緊往下看吧! 說明範例 : N型價格
上一篇定期定值法的基本觀念(一)中,提到了每逢投資績效檢視的查核點,就與成本相比較,以確認該次可供加減碼調整的所需金額。而定期定「值」法是否真能拉高獲利並降低投資風險?為我們此篇討論的重點。
投資常見的兩種操作方式:「單筆投資&定期定額」,其中「單筆投資」必須要抓好進出場的時機,才能有機會透過價差而獲利。而「定期定額」雖然不太需要看時機進場,但卻有著在上漲及下跌時是否該繼續扣款?何時該停利、停損等買賣的操作困擾。如何有效管理、獲利又能降低風險? 定期定「值」法值得你參考。
若能透過上一篇【投資穩穩來】如何拉高投資獲利並降低投資風險?(二)確實規劃(分離)出「純投資」的資金,才能進到投資前熱身的最後一步-投資該具備的心理素質。這部分的培養看似很抽象,但事實上也是有些方法可供依循,趕緊繼續看下去吧!
有讀者來信提到,先前的兩篇觀念文章均以「正報酬」收尾,讓定期定額與定期定值兩種操作策略的差異在績效能否有效提升,但是否有機會比較在「負報酬」的情況下,虧損幅度能否有較減緩?因此,就有這第四篇的誕生,繼續看下去吧!
理財,理的是一種用錢態度,也是一種生活習慣。 「胖豬皮夾」的理財象徵代表什麼?又該如何從消費中找出浪費的項目?本書有許多實用的案例及觀念值得我們學習!快進來看看吧!
在上一篇中,透過一個簡易的V型走勢(微笑曲線)來比較「定期定額法」及「定期定值法」的差異,雖然「定期定值法」的獲利表現較佳,但有兩個手動操作需要配合(延伸閱讀 : 定期定值法的基本觀念(二) ),那複雜一些的N型走勢呢?趕緊往下看吧! 說明範例 : N型價格
上一篇定期定值法的基本觀念(一)中,提到了每逢投資績效檢視的查核點,就與成本相比較,以確認該次可供加減碼調整的所需金額。而定期定「值」法是否真能拉高獲利並降低投資風險?為我們此篇討論的重點。
投資常見的兩種操作方式:「單筆投資&定期定額」,其中「單筆投資」必須要抓好進出場的時機,才能有機會透過價差而獲利。而「定期定額」雖然不太需要看時機進場,但卻有著在上漲及下跌時是否該繼續扣款?何時該停利、停損等買賣的操作困擾。如何有效管理、獲利又能降低風險? 定期定「值」法值得你參考。
若能透過上一篇【投資穩穩來】如何拉高投資獲利並降低投資風險?(二)確實規劃(分離)出「純投資」的資金,才能進到投資前熱身的最後一步-投資該具備的心理素質。這部分的培養看似很抽象,但事實上也是有些方法可供依循,趕緊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