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我沒打算買這本的,第一是我對九命人的原作並沒有看過,時代區隔,這沒辦法,第二是我對台灣漫畫家的作品信心還不是很足夠。不過這本的作者是我已經建立起信心的星期一回收日,她已經完成的少女漫畫敘事風格我很放心,所以就買了這本。
讀完後我也很高興這個信心並沒有遭到背叛或崩解。
在開始講感想心得評論前先做個比較基礎部分的論述吧,關於少年漫畫與少女漫畫的差距之類的論述。
之前我曾經斷片地寫過一些少年少女漫畫的基礎差異的東西,像是少年漫畫其實偏向描寫「工作內容」,少女漫畫偏向描寫「工作外的互動」等等的,在看完這本溺光後,我跟手邊看過的少女漫畫稍微對照了一下,想為這個基礎差異多加上一段「少年漫畫可以花好幾頁甚至十幾頁去醞釀一個心情,最後在一頁爆發,類似引擎運轉到高速後才一次衝高速度;少女漫畫則是一頁一個心情,或兩頁一個心情在描述,接近穩定的慢跑或馬拉松活動。」
溺光的敘述方法採取非常穩定的兩頁一個心情的方式,逐步漸次地揭露主角心中那以為已經消逝,但其實從未消逝的初戀情感。
如果是一般的戀愛漫畫,這個故事應該會往「最終主角成功達成初戀目標,與女方走上長期穩定關係的第一步」,但我很高興這不是一般的戀愛漫畫,而是台灣作者的漫畫。
台灣的作者是很辛苦的,我們得兼具很多功能,才可能在偶然的好運裡獲得比較長期的機會,至於會不會紅,那就要更偶然的機緣。
也因為這份辛苦,台灣的作者在故事構思上都會比較「扭曲」一點,相對於日本的王道或邪道,都更扭曲一點。
戀愛很好,但是戀愛之外的人生更重要。
溺光就是以初戀的九次額度做為心情的觸發點,來描寫主角是如何從一個抱持初戀幻想的小男生,成長為真正的大人的過程。
要說我喜不喜歡這個故事嘛,說不上喜歡,因為這種初戀的青澀對我來說根本不是人生的共同體驗,我自己的初戀在很小的時候就擅自萌芽並終結了,剩下的都是惡意與惡意與惡意與惡意。所以我對於戀愛故事通常都看得很煩躁,會讓我喜歡的戀愛故事通常都包含了相當程度的有病空間或爆笑內容。比方說現在很受歡迎的「輝夜姬想被人告白」,比起少年少女那拿閃光彈當煙火的戀愛,我更中意他的爆笑解說與機關算盡後反而自害其身的大爆笑。
所以我對於溺光這種解決初戀煩惱的故事並不算喜歡。
但我對這個故事很滿意。
她沒有正統王道的往初戀就是該有好結局前進,而是成熟的往初戀的核心到底是什麼去做探索。
沒有採用九命人原本那個一個人有九次生命的主題,而是直接把「九命」套用遊戲概念的「九命」來做初戀崩潰的額度,這個點子我很滿意。
而主角心中的初戀每崩解一次,他心中的完美女神形象也跟著崩解的更小,這個過程我也很滿意。
在主角終於用完初戀額度後,他終於從一個被初戀困住的少年,長成了大人。理解了愛的苦澀與辛酸,並且接受了這一切的苦澀與辛酸。
然後獲得了自己的幸福形式,人生的「樣子」。
每個人心中原本想像的幸福,跟你最終可以獲得,以及最適合你的幸福,不見得,也通常都不是妳想像的那個樣子。
溺光在「主線故事」上很令我滿意地說完了這個點。
對,主線故事。
這個漫畫的最後還有一條小支線,看得出是出於故事背景補完,也出於作者喜好的百合向支線故事。雖然只有兩回,但濃度比前面的主線更高,而且更貼近「溺光」的這個書名主題。
主線的主角在用完額度後選擇了逆光。
支線的主角卻在自己放棄額度後,從自以為逆光的狀態,又回到了「溺」光。
以為自己在對方心中擁有特殊地位的幻想破滅後,卻一直抱著對對方的幻想而活著。
這,也是一種幸福的形式,人生的樣子。
故事本身沒有對這兩種幸福給予評價,因為幸福本身無法比較或評價。
但這一前一後的主線支線對照,讓我對這個單本完結的故事很滿意。
不管喜不喜歡,這會是個讓人滿意的故事。
而且書名主題下的很好。
溺光。沈溺於,或是陷溺於光芒之中,這就是不明所以的初戀的模樣。不會去思考這個光芒的本質是什麼,也不敢思考這個光芒是否只是自己想像出來的虛妄,就這麼沈溺其中,無法自拔也不想自拔。
但是溺光同時也是逆光。
沈溺於光芒,是因為這樣才容易照見自己的陰影。
照相時逆光,是為了拍出那強烈對比的光與陰影。
這個故事不分主線支線,最終他們都是逆光的。
正因沈溺在光芒裡,所以你自己必然是面向光芒,也就是跟攝影時把鏡頭對向光源一樣––逆光。
主線的主角最後選擇背向光芒,逆光。接受了自己的陰影,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樣子。
支線的主角則選擇面向光芒,還是逆光。而她的陰影看在其他追隨著她的人眼中,就是無比巨大的明星模樣。
最後,我不會給這本漫畫評分。
因為這是個讓我滿意的故事。
滿意就已經足夠,無須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