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反紅媒」的幾點思考—自由、民權與國家安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台灣/路透社)


文:廖斌洲

隨著總統大選逼近,朝野對於政治議題的攻防日益激烈。國內朝野陣營日益關注「國安法」的修正,同時也關注主政者對於去年公投結果是否執行的問題。

針對這兩大問題,我們先前和一位網友有一番討論,也提出了我個人的思考點,這只是一個起點,而非結論,盼望拋磚引玉,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問題。後續我們會繼續深入討論這些問題。


Cadmean C

台灣的自由和民主,如果一個政黨完全執政,那和獨裁是否一樣?比如可以完全無視公投的決定,擅自修法等等,這和民主的含義是否就相悖了?看起來就算民眾再如何遊行也沒沒有什麼大用,這種民主的體質到底還需要什麼條件才能讓國家不陷入政黨紛爭,這麼多年已經讓我感覺很悲觀了。

Cadmean C

我想您所謂的沒有限度,是不是包含了所謂的”國家安全“?也就是說內部怎麼說都行,但是外部不能置喙?這點我完全沒有意見。但是言論自由的限度是不是也包含了不可使用暴力。言論自由的其他邊界還有不可違背憲法嗎?


​(Pexels)

廖斌洲

我想,您這裡提到的,有兩個層次的問題,一個是言論自由和其他自由權之間的關係,另一個是公投和民主之間的關係。我再分多點來比較仔細談一下我的思考角度。

(民報)

1.國家安全法律修正的疑慮:立法必要性&執法審慎性,兩者不可混淆。

在國家安全原則上,我想似乎我們有共識了,有其必要性,也就是面對外部敵人必須處理。立法當然要有,但執法必須格外謹慎,不然確實有政治鬥爭之嫌。這就有賴於主政者的法治精神了。不然,隨時可能淪為美國的麥卡錫主義。

有人拿麥卡錫主義來批判現在的國家安全立法,但我想,他們是搞混了「立法」和「執法」之間的區別。麥卡錫主義,主要是在執法上,國會利用法定權限,大肆闊權,主要是在執法的層面上過度擴權。這和立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並不屬於同一個層次的問題,不宜混淆視聽。


(網路)

2.言論自由和其他自由之間的權衡:言論自由在特定情形下,確實應該受到限制。

在諸多自由之間的權衡,您提到的確實是關鍵問題。

憲法除了保障言論自由,也保障其他個人自由的範疇。如果言論自由違反其他自由(例如:我國憲法第7條的平等權),就必須被限縮。西方國家有「仇恨言論罪」,就是用來限制言論自由的濫用,很多人或媒體會利用言論自由之名,以一個人的身份背景之名(種族、宗教、黨派、階級等),攻擊此人,挑起社會對立,這就是必須限制的。

您提到言論自由,不可使用暴力,確實是重要問題。但這應該區分兩個層次,一個是個人層次對他人使用暴力。另一個是國家公權力對個人使用暴力。

首先,就個人對他人使用暴力來講。這在當前社群媒體發達,甚至到了氾濫地步的現代科技社會,言論自由的界限更應該被審慎討論,不該無限上綱。先前緬甸民眾在社群媒體上,對於少數民族羅興亞人,以假新聞或煽動對立的方式,就製造了更多的仇恨和社會暴力。換言之,緬甸大眾對少數族群的對待方式,先是以言論自由保障的範圍,行使「仇恨言論」,後來進一步加深了社會上「肢體暴力」的使用,是雙重的。

其次,就國家對個人使用暴力來講,國家本身確實壟斷了合法暴力的使用(指警察和軍隊),因此,必須嚴格加以限制。您剛才擔憂的是個人打著言論自由來對其他人施以暴力。您可能混淆了私人使用「權利」和國家機關使用「權力」兩者。我想,您提到的暴力是指個人層次,對於不同意見者,施以暴力。如果您是指那些打著言論自由之名使用暴力的人的話,我必須說,那是個人「權利」必須負有相應的「義務」,和國家公權力無關。

現在比較多討論的國家安全法規的修正,要限制某些個人或團體,利用自由之名,行使對於「公共利益」有所違背的行動。「自由權的限制條件」的憲法原則,所有國家憲法都有,我國憲法也明訂在第22條當中:「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

換言之,國家安全本來就是維持一個國家存在的重要「公共利益」。的確,國家安全在執行時,要提防國家權力過度擴張的問題。但正如上面講的,立法有其必要性,執法要防止國家機關濫權。


(Pexels)

3.公投通過,政府擅自修法。我不知道您具體是指哪些個案。若您指的是核四公投的話,確實有此疑慮。但若是同婚公投的話,毫無此疑慮。

以後者而言,原因在於,同性婚姻在民法上定義的擴充,是經過大法官釋字748號解釋而來,此釋字條文,訂下了日出條款。也就是,透過釋憲,要求立法機關必須積極進行立法作為。若立法機關沒有作為,則自動生效。所以,立法機關必須針對此案,進行立法。

好,您進一步要問,那公投已經過了,這不是民主嗎?為什麼可以用大法官會議來違反民主?這就是關鍵問題。民主國家裡面,不只是民主原則,另外一層是憲政原則。(您這裡不是很清楚跟我討論,民主和自由是不同的東西嗎?那您肯定不會不知道,除了民主原則之外,還有憲政原則。)憲政原則在這個案子上的展現就是,司法機關具有憲法位階的拘束力,但是反同婚公投即使過了,也只具備法律的位階。兩相比較,法律位階不能超越憲法位階,其理甚明。

簡言之,「只有大法官能夠超越大法官」

我進一步解釋,民主國家憲政機關裡面的「司法體系」,向來有「抗多數決」的本質。也就是,為了要確保「民主原則」不會侵犯「自由原則」或「基本權利」,這是一道防線(這裡就是您一開始跟我對話的起點)。如果透過民主手段,去壓制基本權利的行使或擴張定義(同婚這個就是擴張權利的定義),那自然必要,且合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學習筆記的沙龍
94會員
152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2025/04/29
本文探討2010年前後中國大陸「民國熱」興起及其衰落的原因。文章指出,隨著兩岸關係和解以及中共對國民黨歷史的重新詮釋,「民國熱」一度興起,但因中共的打壓、國粉內部的派系鬥爭和極端思想的蔓延,最終導致「民國熱」消退,國民黨也因此與大陸「國粉」產生距離。
Thumbnail
2025/04/29
本文探討2010年前後中國大陸「民國熱」興起及其衰落的原因。文章指出,隨著兩岸關係和解以及中共對國民黨歷史的重新詮釋,「民國熱」一度興起,但因中共的打壓、國粉內部的派系鬥爭和極端思想的蔓延,最終導致「民國熱」消退,國民黨也因此與大陸「國粉」產生距離。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中國與臺灣的食品安全問題,比較兩地卡車司機的待遇,並分析其背後的體制差異。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媒體監督受限,政府處置不力,導致民眾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相較之下,臺灣雖然也曾發生重大食安事件,但在民主制度下,媒體監督、民意代表問責以及獨立司法調查等機制,能有效降低食安事件的危害。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中國與臺灣的食品安全問題,比較兩地卡車司機的待遇,並分析其背後的體制差異。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媒體監督受限,政府處置不力,導致民眾對食品安全缺乏信心。相較之下,臺灣雖然也曾發生重大食安事件,但在民主制度下,媒體監督、民意代表問責以及獨立司法調查等機制,能有效降低食安事件的危害。
Thumbnail
2025/04/15
「另選他人」制度在中國選舉中引發爭議,本文探討其起源、運作方式及可能後果,並以案例分析說明此制度如何被利用和壓制。從中共建政初期到現代,此制度在體現民意的同時,也成為黨控制選舉的工具。
Thumbnail
2025/04/15
「另選他人」制度在中國選舉中引發爭議,本文探討其起源、運作方式及可能後果,並以案例分析說明此制度如何被利用和壓制。從中共建政初期到現代,此制度在體現民意的同時,也成為黨控制選舉的工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沒有留學美國的海外黑名單,就不會有寫出紫色大稻埕的謝里法、也不會有偷渡回台灣的李應元跟許信良、這些人除了是移民開墾的台灣社會後代、也曾是接收西方民主思想的人。
Thumbnail
沒有留學美國的海外黑名單,就不會有寫出紫色大稻埕的謝里法、也不會有偷渡回台灣的李應元跟許信良、這些人除了是移民開墾的台灣社會後代、也曾是接收西方民主思想的人。
Thumbnail
社會的安定取決於是否有太多負面消息,亦或者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Thumbnail
社會的安定取決於是否有太多負面消息,亦或者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Thumbnail
我們推崇自由、民主,認為這是普世價值。 但自由民主到底是什麼?是說,宣傳要被中國統一能算言論自由嗎?用民主方式能推翻大法官釋憲嗎? 既然說要自由,那麼刑法裡的一堆規定是否有限制自由?既然說要民主,那麼政府的行政命另有多少經過民主程序推出? 實際上,奧妙在於界線,界線才是我們要關心的。 用最簡單的方式
Thumbnail
我們推崇自由、民主,認為這是普世價值。 但自由民主到底是什麼?是說,宣傳要被中國統一能算言論自由嗎?用民主方式能推翻大法官釋憲嗎? 既然說要自由,那麼刑法裡的一堆規定是否有限制自由?既然說要民主,那麼政府的行政命另有多少經過民主程序推出? 實際上,奧妙在於界線,界線才是我們要關心的。 用最簡單的方式
Thumbnail
我們推崇自由、民主,認為這是普世價值。 但自由民主到底是什麼?是說,宣傳要被中國統一能算言論自由嗎?用民主方式能推翻大法官釋憲嗎? 既然說要自由,那麼刑法裡的一堆規定是否有限制自由?既然說要民主,那麼政府的行政命令有多少經過民主程序推出? 實際上,奧妙在於界線,界線才是我們要關心的。 用最簡單的方式
Thumbnail
我們推崇自由、民主,認為這是普世價值。 但自由民主到底是什麼?是說,宣傳要被中國統一能算言論自由嗎?用民主方式能推翻大法官釋憲嗎? 既然說要自由,那麼刑法裡的一堆規定是否有限制自由?既然說要民主,那麼政府的行政命令有多少經過民主程序推出? 實際上,奧妙在於界線,界線才是我們要關心的。 用最簡單的方式
Thumbnail
Jacob Morch on Unsplash 我對政治沒有什麼立場,如果你問我。我支持九二共識嗎?當然,反正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也就是用白話文說,你認為的一個中國,我認為的一個中國,但不是你認為的「一個中國」,因為我把中國與台灣分得清清楚楚。中國就是中國,台灣就是台灣,你想要把我納入你的「一個中
Thumbnail
Jacob Morch on Unsplash 我對政治沒有什麼立場,如果你問我。我支持九二共識嗎?當然,反正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也就是用白話文說,你認為的一個中國,我認為的一個中國,但不是你認為的「一個中國」,因為我把中國與台灣分得清清楚楚。中國就是中國,台灣就是台灣,你想要把我納入你的「一個中
Thumbnail
在法律限制與言論自由之間的界線並不是一定的,但你要享有更大言論自由的同時,必定就要負擔起更大的責任,同樣的,你要降低自己保護權利的負擔,那就要割讓一部分的權利給政府,讓政府來執行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也承擔政府濫用權力的風險。
Thumbnail
在法律限制與言論自由之間的界線並不是一定的,但你要享有更大言論自由的同時,必定就要負擔起更大的責任,同樣的,你要降低自己保護權利的負擔,那就要割讓一部分的權利給政府,讓政府來執行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也承擔政府濫用權力的風險。
Thumbnail
在問這個問題前,要先了解到,什麼是言論自由,保障言論自由的意義又是什麼? 如果想要限制統戰言論,台灣是基於甚麼理由之下去限制,就台灣目前來看,是需要限制的嗎,或者說,真的要做,又會遇到何種限制?
Thumbnail
在問這個問題前,要先了解到,什麼是言論自由,保障言論自由的意義又是什麼? 如果想要限制統戰言論,台灣是基於甚麼理由之下去限制,就台灣目前來看,是需要限制的嗎,或者說,真的要做,又會遇到何種限制?
Thumbnail
文:廖斌洲 隨著總統大選逼近,朝野對於政治議題的攻防日益激烈。國內朝野陣營日益關注「國安法」的修正,同時也關注主政者對於去年公投結果是否執行的問題。 針對這兩大問題,我們先前和一位網友有一番討論,也提出了我個人的思考點,這只是一個起點,而非結論,盼望拋磚引玉,邀請大家一起來思
Thumbnail
文:廖斌洲 隨著總統大選逼近,朝野對於政治議題的攻防日益激烈。國內朝野陣營日益關注「國安法」的修正,同時也關注主政者對於去年公投結果是否執行的問題。 針對這兩大問題,我們先前和一位網友有一番討論,也提出了我個人的思考點,這只是一個起點,而非結論,盼望拋磚引玉,邀請大家一起來思
Thumbnail
​最近許多人關注「623反紅媒」的遊行及其意義,這背後其實可以讓我們做更深層的思考。 在原則衝突的兩端,一端是「言論自由」,另一端則是「國家安全」和「民主原則」,後兩者的其中之一,常是近年來民主國家用來限制前者的重要考量基礎。對此,產生了正反兩方的爭論。 有網友在我們節目的留言區下
Thumbnail
​最近許多人關注「623反紅媒」的遊行及其意義,這背後其實可以讓我們做更深層的思考。 在原則衝突的兩端,一端是「言論自由」,另一端則是「國家安全」和「民主原則」,後兩者的其中之一,常是近年來民主國家用來限制前者的重要考量基礎。對此,產生了正反兩方的爭論。 有網友在我們節目的留言區下
Thumbnail
如同文學一樣,民主自由的制度其實是相當脆弱,很難可以真正成為多數人共同相信的堅不可摧的力量,它的脆弱性就在於實踐上的複雜性。相對於合乎人的直覺而簡單得多的是,人們熱衷於利益的追求總多過於相信自由和民主本身,為了鞏固自身利益,民主、自由、平等這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的訴求,多多少少都是可以被犧牲的東西。
Thumbnail
如同文學一樣,民主自由的制度其實是相當脆弱,很難可以真正成為多數人共同相信的堅不可摧的力量,它的脆弱性就在於實踐上的複雜性。相對於合乎人的直覺而簡單得多的是,人們熱衷於利益的追求總多過於相信自由和民主本身,為了鞏固自身利益,民主、自由、平等這些所謂的普世價值的訴求,多多少少都是可以被犧牲的東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