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策展需要設計、企劃,還是學術人才? 淺談團隊構成的三要素。

更新於 2020/04/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般展覽公司其實也不少,但能主辦科普主題的卻寥寥可數。
首先定義一下什麼叫「科普策展」。其必須有”明確的知識傳遞目的”和”正確的科學知識背景”,然後將生硬艱澀的內容用普羅大眾能理解的方式轉化,呈現一場具學習、有深度、有意義的展覽策劃。
Photo by Samuel Fyfe on Unsplash
科普策展與一般展覽籌辦的最大差別,在於『知識專業』以及『教育價值』,這也使得人才建構跟傳統企劃不太一樣。以下分享團隊組成的三個要素:

不只是設計,更要像個導演

近年來,所謂「展覽活動」已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大抵就是以「打卡」、「拍照」來創造人流;而為了吸引話題目光,優質新穎的平面設計肯定是不可少,能承接案子的設計公司也越來越多,甚至結合多媒體互動科技,提供目眩神迷的視覺感受。
但科普策展的設計核心,需高度整合「展陳脈絡」、「展示單元」、「展演手法」、和「空間氛圍」;所以在實務上,從內容理解、動線規劃、硬體運用,到最後的平面廣宣等,往往都要能整合設計與概念連貫。
然而,就算找來了各領域的專業設計師合作,團隊中絕對要有個『統合者』;可能是創意總監、也可能是專案經理,他不僅對內要大量消化科普知識,對外還要能分辨設計優劣、與各製作單位溝通,甚至進行監督改善。
所以團隊裡不只有設計師,更需要一名『導演』,一個能統合視覺元素的指導性角色。

不只是企劃,更要像個探索者

很多人以為策展,大概就像一般的品牌行銷或活動企劃,事實上,無論是美術館、博物館專案,或是短期主題性的科普策展,因應核心價值的目標不同,其格局必須大大提升,而不侷限於執行工作。
最主要的差異,就是「價值意涵」必須大於「商業利益」。但並不是企劃方向就可以忽略損益兩平或導致虧本,而是必須優先考慮「如何呈現內容/價值」、「如何讓觀眾學習/獲得知識」以及「如何創造感知/教育推廣」。
甚至,得要不斷嘗試跳脫往年做法、用過的主題或展示形態,在傳統制式的藝術或學術內容上,絞盡腦汁去構思符合觀眾口味和風格趨勢;同時,還要確保知識性不被扭曲或排擠。
所以團隊裡不只有企劃,更需要一名『探索者』,一個有豐富視野想法的創意性角色。

不只是顧問,更要像個導師

每個科普策展的背後,一定需要相對應的內容提供者:通常會是該領域的學術研究人員或創作者。但實際情況是,從”學術理論”到擬定成”展陳大綱”,再轉化成”展示單元”,其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會做菜的主廚不一定懂開餐廳,經濟學教授也不一定會經營公司;所以團隊內需要一位具備專業背景,且能以同樣高度對話的展陳顧問,進而將原始資料轉化梳理、協調討論,並在執行面與企劃設計融合。
Photo by Helloquence on Unsplash
與一般業界最大的不同,策展顧問不只是被動洽詢,更要主動發現問題、幫助改善;甚至引導觀念認同,避免學術與科普的路線衝突。
好的顧問價值不只在展品/內容代理,更是要對知識性、傳達性和正確性負責,成為初期定位的重要領航人。
所以團隊裡不只有顧問,更需要一名『導師』,一個專業與深度兼備的啟發性角色。
科普策展從來不會一蹴可成,也不單是一個人的功勞;

團隊組成需要各方優秀人才 ,才能打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作品。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7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談談設計產業鏈破碎的情形,也希望老闆們能先做好功課,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樣的人才,別再把設計新人當套餐員工了,願創意產業更好,遠離爛企業,人生會更好。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企劃為一種商業性的服務業,對象可以是政府單位、商業合作夥伴、一般民眾。最主要的工作軸心為時間和金錢,熟悉這兩大要素才能開始執行一個完美的企劃。企劃發想要擁有強大的創意以及精神力,在短時間內生成出所有的項目,並確保細節能夠完善執行。【時間與不確定性】【溝通與壓力排解】【明確性、敏銳度、文字掌握】
Thumbnail
要將工作做好,除了目標、效率、團隊合作等因素之外,創意也是重要的一環,但創意是與生俱來的嗎?為什麼有些人總可以想出很多具有創意的想法,但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沒有創意呢?創意有辦法培養嗎?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的作者Charles Duhigg首先從學術界找出蛛絲馬跡,學長所發表的論文,
Thumbnail
《Curation策展的時代》重點內容: Social Media、興趣打卡APP和專業社群小圈子刊物更易打動目標 以加入不同app或圈子,打破資訊同溫層 在資訊爆炸年代,懂為資訊策展比產出大量內容更重要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展覽活動成為品牌推廣和產品展示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場成功的展覽不僅僅需要華麗的裝潢和吸引人的展品,更需要精心策劃的規劃,這就是策展規劃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探討策展規劃的各個階段,從展示規劃、設計到製作,解析展覽策展的藝術和科學。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阿揪西放送的老朋友們應該知道,今年我剛結束了一段大齡留學生活。這段時間偶爾有網友私訊詢問學校申請、開銷和準備流程等問題,我也樂於分享各種細節。其中常提到的建議之一就是:開通一個便捷的網銀帳戶。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談談設計產業鏈破碎的情形,也希望老闆們能先做好功課,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麼樣的人才,別再把設計新人當套餐員工了,願創意產業更好,遠離爛企業,人生會更好。
Thumbnail
在商業裡,面對不同的受眾人,必須思考如何讓產品達到不同的人群,更需要考慮市場競爭、符合法規等課題。
Thumbnail
企劃為一種商業性的服務業,對象可以是政府單位、商業合作夥伴、一般民眾。最主要的工作軸心為時間和金錢,熟悉這兩大要素才能開始執行一個完美的企劃。企劃發想要擁有強大的創意以及精神力,在短時間內生成出所有的項目,並確保細節能夠完善執行。【時間與不確定性】【溝通與壓力排解】【明確性、敏銳度、文字掌握】
Thumbnail
要將工作做好,除了目標、效率、團隊合作等因素之外,創意也是重要的一環,但創意是與生俱來的嗎?為什麼有些人總可以想出很多具有創意的想法,但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沒有創意呢?創意有辦法培養嗎?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的作者Charles Duhigg首先從學術界找出蛛絲馬跡,學長所發表的論文,
Thumbnail
《Curation策展的時代》重點內容: Social Media、興趣打卡APP和專業社群小圈子刊物更易打動目標 以加入不同app或圈子,打破資訊同溫層 在資訊爆炸年代,懂為資訊策展比產出大量內容更重要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展覽活動成為品牌推廣和產品展示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場成功的展覽不僅僅需要華麗的裝潢和吸引人的展品,更需要精心策劃的規劃,這就是策展規劃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探討策展規劃的各個階段,從展示規劃、設計到製作,解析展覽策展的藝術和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