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詞(34) - 休將白髮唱黃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情提要
元豐五年春接連下了兩個月的雨,讓東坡原本滿心期待躬耕生活的日子泡湯了,寫出了非常沈痛的寒食詩二首。三月與朋友去沙湖看田的歸途遇到了一場雨,道出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體悟。
有次東坡出遊的時候看到溪水西流,大為驚奇,畢竟中國大陸地勢西高東低,導致大部份的河流都是由西往東流,如李後主的《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東坡用《浣溪沙》一調,紀錄行旅中的所見所感。
浣溪沙
游蘄(ㄑㄧˊ)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詞序可見於《東坡志林》: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名螺師店,東坡要到那裡去買田,不料前往看田時生病了。 聽聞附近有位耳聾的名醫龐安常,便去找他求診,經過幾天的治療,病真的好了。龐安常雖然聽不見,但他絕頂聰穎,看人比手畫腳一番,就已深刻了解人意。東坡和他開玩笑說:「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奇人也。」可謂奇人有奇遇。東坡身體好了之後,約他一起同遊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餘,有王羲之洗筆泉,水極甘美。下臨蘭溪,溪水西流。
這闋詞的寫作時間,一般都編在《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之後,也是在元豐五年(西元1082年)三月。 東坡寫山水田野,喜用《浣溪沙》一調,一句一景。
這首詞的上片由三個景象組成。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子規」:即杜鵑鳥,其他別名如伯勞、布穀、杜宇等等,一般在每年的三月出現。相傳是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故亦稱杜宇或杜主。其聲淒婉,能動旅客之鄉思,古代詩詞常藉以抒羈旅之情。如唐朝劉禹錫的《從梁宣明二帝碑堂下作》:千行宰樹荊州道,暮雨蕭蕭聞子規。
「山下蘭芽短浸溪」:於溪水間可看見剛發芽的蘭草,點出寺臨蘭溪之意。
「松間沙路淨無泥」:寫散步松林間,沙石小路很乾淨。
兩句之間,由水色的明淨透亮,寫到林間的清朗舒爽;空間的拓展,也表示時間的推移。因此引出下句。
「蕭蕭暮雨子規啼」:天色漸暗,也下起雨來,但卻聽到令人感到哀傷的杜鵑鳥啼聲。
曾敏行《獨醒雜志》卷二:徐公師川嘗言:「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無泥。」白樂天詩云:「柳橋晴有絮,沙路無泥。」凈潤兩字,當有能辯之者。
這是「情隨景轉」的手法。而情緒的產生,是一因為日之將盡,由杜鵑鳥之啼鳴知悉春天也快結束了。因為有這時間意識,才興起下片意圖化解的奇想。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休將白髮唱黃雞」:「白髮」,指年老;「黃雞」,羽毛茶褐色的雞,指年華易逝的感慨。意思是不要因為自己老了就消極悲觀,人生也會返老還童。
白居易有一首《醉歌示妓人商玲瓏》詩,「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晚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絲未穩,鏡裡朱顏看已失。玲瓏玲瓏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詩中「黃雞催曉」、「白日催年」,指的是人在黃雞的叫聲、白日的流動中一天天變老,感慨時光催人,紅顏易逝。在此,東坡反用白居易詩句來表達不同意境。
下片抒發理趣,意在「溪水西流」這個「反常」的現象。中國河流多自西向東流入海,因此古人習以江水東流為正常現象,若江水西流就視為反常。東坡藉此為例,說明事物未必有固定必然之勢,未嘗不可有反常的現象發生。進而由此體悟到老與不老其實是一種心境而已,人生其實有諸多可能。因此,不要像白居易那樣,意識到年老髮白時,猶唱黃雞催曉的歌曲,徒然增加傷感。
這是東坡病癒與友出遊,歸來所賦的詞篇。整闋詞理趣橫生,展現出一種由窄往寬處去看待人生的態度
東坡漸漸擺脫「多難畏人」的憂慮,開始用心體會生活的點點滴滴。一個春天的夜晚,沿著蘄水走。 經過酒家,喝了幾杯酒,有點醉意,便趁著月色走到溪橋上,解下馬鞍,曲起手臂當枕頭,稍事休息(想來東坡早在一千年前就知道酒後不開車XD)。誰知一覺醒來,天已亮了,一睜眼看見群山環繞,流水聲清脆悅耳,懷疑這不是凡塵俗世!不知身在何處,宛如人間仙境。作《西江月》以誌之。
西江月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敧(ㄑㄧ)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此詞寫當下溪邊賞景,夜臥橋上,至曉方醒的情境。
「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瀰瀰」:水漲滿而流動的樣子。
「障泥」:馬韉(ㄐㄧㄢ),用來墊馬鞍,兩旁垂下以擋塵土,布或錦製成。
「玉驄驕」:毛色青白相雜的馬,駿馬的一種,又稱菊花青。此用作「馬」的代稱,未必真是這種駿馬。
先是眼前景象:月光照著原野溪流,隱隱層雲橫亙天際。
接著寫馬和人的對照:馬兒披掛著鞍韉,神氣活現,但人卻酒醉,想躺下來休息。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敧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瓊瑤」:美玉,此喻倒映溪中的明月。
「敧」:傾斜、依靠。
為了憐惜月色風光之美好,就不能騎馬渡河,把映照在溪面上如玉般美麗的月光踏碎。東坡明明是不勝酒力,卻煞有其事的說出一番道理,表現了怡然陶醉的心情。因此,遂解下馬鞍,彎著胳膊當枕頭,醉臥綠楊橋上,酣然入睡,直到第二天清晨才被杜鵑鳥喚醒。
全詞由夜晚寫到早上,由醉意到轉醒,語調輕快,辭情起伏有致,創造了不一樣一的詞境。詞本多以哀怨為主調,東坡此詞卻純然寫一種生活情趣,在題材內容和語言表現上,開拓出新的境界。不受文體限制,能以賞玩的心情看待周遭世界,從而發現生活美好的一面,正反映了東坡心境的自由。
下篇預告:元豐五年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3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海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寒食詩二首 2.《滿庭芳 蝸角虛名》、《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1. 東坡居士與雪堂 2.《江城子 夢中了了醉中醒》、《水龍吟 小舟橫截春江》
1. 東坡的豬肉頌 2.《水龍吟 燕忙鶯懶芳殘》《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
1. 棄官尋母 2.《滿江紅 江漢西來》
1. 黃州時期東坡詞特色 2.《南鄉子 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浣溪沙 覆塊青青麥未蘇》
1. 東坡初到黃州生活點滴 2.定風波詞牌釋義 3.《定風波 與客攜壺上翠微》《南鄉子 晚景落瓊杯》
1. 寒食詩二首 2.《滿庭芳 蝸角虛名》、《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
1. 東坡居士與雪堂 2.《江城子 夢中了了醉中醒》、《水龍吟 小舟橫截春江》
1. 東坡的豬肉頌 2.《水龍吟 燕忙鶯懶芳殘》《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
1. 棄官尋母 2.《滿江紅 江漢西來》
1. 黃州時期東坡詞特色 2.《南鄉子 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浣溪沙 覆塊青青麥未蘇》
1. 東坡初到黃州生活點滴 2.定風波詞牌釋義 3.《定風波 與客攜壺上翠微》《南鄉子 晚景落瓊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我國文辭優美由其對聯更是代表作,偶然看到一副對聯,作者是蘇東坡及佛印和尚創作諧音聯附錄于下: 蘇:狗啃河上骨 佛:水流東坡詩 兩上下聯帶有諧音字,河上(和尚)骨,東坡詩(東坡屍)絕對絕妙呀! 不才依此作了幾個上聯,唯獨下聯苦思多年無果,故尋求高手對絕佳下聯。 一、(諧音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春雁 明代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這首詩的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南方的複雜感情。一方面,他被它的美麗和魅力深深感動。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自己在這片土地上是個陌生人,無法充分領略這片土地的本質。道出了身在山清水秀的外地人的苦樂參半的感覺。總的來說,
Thumbnail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唐代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楚江懷古》對孤獨、無常以及在變化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主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演講者穿越自然景觀的旅程隱喻了他們自我發現的內在旅程。這首詩生動的意象和令人回味的語言營
Thumbnail
更漏子·柳絲長 宋代晏幾道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這段詩描述了一幅幽靜優美的春日景象,透露著深沉的情感與淡淡的哀愁。這段詩意豐富的文字,不僅勾勒了一幅幽靜美麗的春日風景,更是透露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
Thumbnail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中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又動人的景象,讓人不由得陶醉其中。詩人以「獨憐」兩字表達了對幽草的憐愛之情,幽草生長在澗邊,顯得清幽靜謐。在這片幽靜之地,高高的樹上,黃鸝鳥在樹林中啼鳴。描繪了春天來臨時的氣息。野渡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即寒冷的山野。隨著寒氣的加重,山林間樹木的顏色,也轉為一片深綠了;秋天的溪水,整日潺潺的流動著。詩人拄著手杖站在柴門外;在陣陣的涼風裡,悠閒的聽著傍晚的
Thumbnail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
Thumbnail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臨江仙。夜歸臨臬》蘇東坡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言 蘇東坡在「倚杖聽江聲」後,感慨到「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江水流淌聲在夜深人靜之際,聽來格外
我國文辭優美由其對聯更是代表作,偶然看到一副對聯,作者是蘇東坡及佛印和尚創作諧音聯附錄于下: 蘇:狗啃河上骨 佛:水流東坡詩 兩上下聯帶有諧音字,河上(和尚)骨,東坡詩(東坡屍)絕對絕妙呀! 不才依此作了幾個上聯,唯獨下聯苦思多年無果,故尋求高手對絕佳下聯。 一、(諧音
Thumbnail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居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因他為人耿直,以致仕途並不順利。當他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一江之隔的金山寺高僧佛印禪師相處得很好,經常談經論道,那已成為他公餘寂寞的心靈最佳的安頓處。 有一天,東坡居士的靈感來了,隨即寫了一首自許為不朽的五言詩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Thumbnail
春雁 明代王恭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這首詩的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南方的複雜感情。一方面,他被它的美麗和魅力深深感動。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自己在這片土地上是個陌生人,無法充分領略這片土地的本質。道出了身在山清水秀的外地人的苦樂參半的感覺。總的來說,
Thumbnail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唐代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楚江懷古》對孤獨、無常以及在變化的世界中尋找意義的主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演講者穿越自然景觀的旅程隱喻了他們自我發現的內在旅程。這首詩生動的意象和令人回味的語言營
Thumbnail
更漏子·柳絲長 宋代晏幾道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這段詩描述了一幅幽靜優美的春日景象,透露著深沉的情感與淡淡的哀愁。這段詩意豐富的文字,不僅勾勒了一幅幽靜美麗的春日風景,更是透露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
Thumbnail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中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又動人的景象,讓人不由得陶醉其中。詩人以「獨憐」兩字表達了對幽草的憐愛之情,幽草生長在澗邊,顯得清幽靜謐。在這片幽靜之地,高高的樹上,黃鸝鳥在樹林中啼鳴。描繪了春天來臨時的氣息。野渡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即寒冷的山野。隨著寒氣的加重,山林間樹木的顏色,也轉為一片深綠了;秋天的溪水,整日潺潺的流動著。詩人拄著手杖站在柴門外;在陣陣的涼風裡,悠閒的聽著傍晚的
Thumbnail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
Thumbnail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