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夢想的恐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直以來,渴望自由
就像One Piece裡的台詞
『成為海賊王之後不是要統治世界,而是成為這片大海上最自由的人』
要成為最自由的人,意謂著不再依循別人的定義來滿足自己的靈魂,
在工作中找到熱情、生活中找到熱情、在生命中找到熱情。
因此,一直以來,
我希望可以在別人花費時間娛樂自我時讓自己成長;
我希望可以在別人花費精神盯著股價上下波動時享受自由的波段;
我希望可以在別人舒服睡覺時沉浸在自己的閱讀和學習;
我希望可以在別人依然抱怨著政府抱怨著主管時,我已把焦點放在如何靠自己吃飯。
我希望我和別人不一樣,可以佇立世界的頂端,
我希望有能力保護自己所愛的人們,
不管是空汙的威脅或是戰爭的逼迫,我能自由的移動到安全的國度;
不管是被誰統一或者退休金被砍光,我能主導自己下一步該如何走。
孩子有任何學習的欲望或是探索的機會,我能自由的讓她選擇環境。
萬一遇到可怕的意外,我能有充足的能力選擇最好的資源。
萬一生命結束的突然,我能留下足夠的堡壘為她們遮風避雨。
寫下這些才發現,
原來......我有好多的渴望....
以及
…..我有好多的恐懼
其實只是不斷的花費時間在處理自己的不安,
披掛名為希望與夢想的光彩外衣下,
塞滿著不願曝光的恐懼與不安全感。
那是我,
害怕改變的恐懼,因此我不斷地尋找改變動機的知識,
害怕行動的恐懼,因此我不斷地尋找未來的方向,
害怕未知的恐懼,因此我不斷地尋找安全的證據,
害怕死亡的恐懼,因此我不斷地尋找活著的證明,
我試著用眼前的忙碌和上進,來減少對未來的焦慮。
看著自己樣似充實的心靈和時間,
似乎隱約聽到一種聲音,
說,書讀這麼多有什麼用?
說,看越多書不過只是自己越想可以炫耀知識而已?
說,你還不是跟以前一樣?
說,你改變了什麼嗎?
我想還是有的,
即使只是不斷的閱讀,
依然讓我一步一步的更認識自己,
認識到自己最需要改變的,是處理自己的恐懼。
生命是一種連續的體驗,
當你巧合的發現一條路的線索時,總能持續的發現這條路上的更多線索。
Reading easily becomes just another form of consumption and procrastination
—8 Things I Learned Reading 50 Books A Year For 7 Years
我絕不會說過往的閱讀都只是浪費時間,也許因為恐懼的關係,使得我的步伐邁開的太小、太慢......也許因為恐懼的關係,但卻仍然朝著一個方向前進,只是過程有太多分心的事物進行干擾拖累 。
曾經不斷地被市場上教學大師(投資也好、學習成長也罷)強大的閱讀能力(號稱一年300本,甚至1000本)所炫耀(當然也是因為大量閱讀原本就是許多偉大的人所提倡的理念),導致我執著於求取更多的知識,畢竟享受知識的衝擊,是一種相當美好的體驗,也以為那是翻轉人生的唯一解方。
只是,習得一項技能從來就不是單純快樂的過程,而是必須付出反覆刻意練習接受挫折,忍受煩悶枯燥沮喪的心理歷程,約束自己維持紀律不受誘惑等各種代價,並且擁抱抵達不了終點的不確定性。
單純想用習慣的方式,無痛的歷程,對成長的代價抱持的不切實際的美好幻想,我相信,改變仍舊只會是我心中的口號。
現階段的我,需要的絕對不是更多的知識…而是更多行動。
做不到一件事情,不是因為你少看一本書或一堂課,而是因為你沒有行動
每一個實踐才會讓你真的學到東西
很多人一定都有相同的困擾,爲什麼總是覺得看過的書,都好像分手的前女友一樣,曾經的美好,都隨著分離的那一刻起,變成回不去的過往?我想正是因為缺乏行動、缺乏實踐、缺乏真正在親身經歷下所產生的有意義的思考、缺乏屬於自己生命獨有的形狀下探索的軌跡。
學習別人的心得是很棒的激盪,但若沒有經過身體轉化,終究是別人的想法,你依然是過往數十年生命所累積出來的你,那是90%的習慣決策所堆砌出來的日常,那是靈魂的重力所鞏固的舒適生活圈。
因此光是閱讀,光是學習,即便看了很多很多的書,即便上了很多很多的課,但是書中教實踐方法一個也沒有嘗試,課程交代的作業一個也沒有交,學習都將只會停留在筆記的ㄧ頁,而不會交織成大腦的神經節。
我們也許仍保留著滿足好奇心的求知本性,但我們也仍無法擺脫在學校被師長逼著繳交作業的習慣。
要想真正獲得知識,除了學習,除了作夢,最重要的是,我們仍然必須告別過去,開始行動。
朋友說,人生不需要總是冒險下注脫離舒適圈,相反的我們一定可以透過漸進式的擴張舒適圈來成就自己的生命。
但事情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如果一項決策出自於我們過往的習慣,價值觀,思考模式,我們可以期待未來的自己和現在有所不同嗎?
如果下注的意思是對不確定的未來選擇不確定的一邊,那究竟是持續以舊有的方法來創造未來,抑或是打破僵固思維跳出舒適圈的大氣層?
何者更像是賭博呢?
Wisdom is about knowing what not to do
想做的事情永遠太多,但做到的事情仍舊太少,
對每一個還在現實處境中掙扎求生的人們,積極的學習固然重要,
但必須留意那真正拖著雙腳使我們裹足不前的因素究竟是甚麼?
學習可以成為成長的養分,也可以成為絆腳石,
更重要的是感受內心深處真正無法往前的原因。
如果始終不能發現蜷縮在肉體之下脆弱,
我們將總是尋找滿足我們脆弱的事情來做,
而改變的關鍵,將是打開門面對的一刻開始,開始真正專注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才發現
One Piece
並不是單純告訴我們尋寶、冒險,和友情的故事
而是如同他的標題
專注的一件事情為夢想,努力的實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會員
    8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如何製作出讓夢想實現的願景資料庫?當我在談寫作的書裡再次看到「夢想版」這個主題時,我第一個反應是怎麼又來了,從自我成長類的吸引力法則、許願、到成功學的富思維,現在連寫作的書都說要製作夢想版。製作夢想版真的有用嗎?該怎麼實作呢?
    Thumbnail
    avatar
    凱妮絲
    2021-09-08
    人生的成就不會大於夢想的實現曾經與他人分享夢想,那說出來的勇氣與自信,直到高中時期,它漸漸消逝,冷語和自己的委協,它不再被提起⋯⋯
    Thumbnail
    avatar
    Saku
    2021-07-31
    「亂世造夢學」7.3 夢想實現與實現夢想的意念層級具體操作方式Step1 你想要什麼?為什麼想要這個夢想 我們想要夢想成真,都只是很簡單的認為「我就是想要!」,不會去想我們為什麼要?要這個夢想是用來解決什麼問題?很多人在過年時都會許下「身體健康」的願望,卻不會去想為什麼想要「身體健康」這個願望。是因為「不想遭受疾病的困擾」,還是「想要有更好的身體來陪伴家人」,
    Thumbnail
    avatar
    Dalson 劉虔瑋
    2021-01-14
    「亂世造夢學」7.1夢想實現與實現夢想的差別。在腦子過一遍發生的過程,現實中你只是讓它發生 ——Dalson  能獲得夢想實現的能力,我想是絕大部分的人都很想要的能力,然而大部分的人都沒搞懂「夢想實現」與「實現夢想」的關係。  從三維世界的角度來說,「夢想實現」是實現了意念層面的想法,另一個「實現夢想」是將這虛幻的意念透過行動執行成功,兩個關係
    Thumbnail
    avatar
    Dalson 劉虔瑋
    2021-01-12
    《凡事皆有出路》:面對恐懼,實現夢想,好好向前,不要被任何障礙困住你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人生被困住了,似乎沒辦法克服擋在眼前的重重障礙,希望有人可以告訴你該怎麼做? 《凡事皆有出路》作者瑪莉佛萊奧沒有家世與財富,嘗試過交易員、廣告業務、舞者等看似無關的非典型職涯歷程,開設《瑪莉電視秀》分享她一再跨出舒適圈的方法,吸引來自195個國家數千萬粉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她的經驗
    Thumbnail
    avatar
    我是老查
    2020-10-23
    下班後就是夢想實現的開始<p>每個人擁有相同的時間卻發展出不同的人生,最大的差異就是時間的運用,把時間投入學習實現夢想的知識,假以時日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就像一年不起眼的5%投資報酬率,當經過20年、30年,也能累積出可觀的財富。</p>
    Thumbnail
    avatar
    詹鎬瑋
    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