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時光荏苒,有些不在,有些還在|看看員林竹廣市(光明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光明街商圈又稱為林仔街商圈員林站前商圈
raw-image

民國42年(1953年)的光明街的攤販種類多元,從販賣魚肉果蔬和各種小吃到修改衣服、製作麵條、刻印章、賣衣服、唱片行等應有盡有。

當時員林最熱鬧的地方在第一市場週邊(一市仔),在空間需求大於供給的情況下,部分攤販移到竹廣市(光明街周邊)擺攤,因為這些攤販要有個落腳及遮風避雨處,所以攤位屋頂都是以竹材進行搭建,所以被稱為「竹廣市」。

竹廣市的範圍為民權街至民族街,中正路至中山路(上圖藍色區塊)。

到了民國69年(1980年)拆除掉竹棚重新改建後,改建成新式店面,開始變成員林最重要的購物街,以青少年服飾店與潮服店為主。

民國104年(2015年)員林鎮變成員林市後,鐵路高架化與外環道開發後,員林房價上漲、光明街區周邊租金過高,加上目前網購趨勢影響實體店面,目前有許多待租的店面等待著有緣人。

raw-image

當然以上只是簡單的歷史沿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目前還有哪些從以前到現在的店家:

raw-image

雅麗芳皮鞋

雅麗芳皮鞋店成立於1961年,位於員林鎮最熱鬧的林仔街商區,至今已經擁有50多年的皮鞋銷售、維修經驗,不管是在口碑上或品質上都是在地人所耳熟能詳。

彰化縣員林市民權街11號之1號

週一到週日 9:00~22:00

04 833 4453


raw-image

竹廣香酥糖:

竹廣香創立於1945年,創辦人陳來旺先生,創業之初在員林第一市場邊擺攤,由於政府的政策規劃,於1953年遷至舊名「竹管市仔」的榕樹下繼續經營,即現今的光明街上,每當製作花生酥時,香味瀰漫整個街道,左右鄰舍均聞香而來,連鄰近鄉鎮的柑仔店都來批售「陳家的土豆糖」,直到1985年第二代傳人陳進榮先生接手,才正式命名為「竹廣香」。

俗稱「土豆糖」的花生酥,之所以能在竹廣香發揚光大,至今屹立不搖,主要是
因為竹廣香精挑細選製作食材,廣結各地特色食材,利用古早木製棒槌,純手工打
造,讓花生、芝麻、麥芽、糖,甚至獨家的紅蔥頭口味,都展現出無可比擬的道地
風味,令人口齒留香!即使至今,第二代傳人也遵循古法,精心挑選製作,結合中
部在地的上等農產品精華,保持原有天然、手工風味,每天現做,不添加防腐劑,
好吃不黏牙,百吃不膩。(官網資料)

彰化縣員林市新興街112-1號

週一到週日 9:30~21:30

04 836 1052


raw-image

正宗員林肉圓

百年店家,店主余有展說,肉圓是其曾祖父從大陸渡海來台後開始經營的,歷經祖父與父親時代,仍是用擔子挑在員林市街叫賣,從「竹廣市」拆除後才有固定店面。

彰化縣員林市民族街22-4號

週二到周日 11:00~18:00

04 835 1600


raw-image

寶斗肉圓

彰化縣員林市三民街59號

週一到週日 11:00~19:00

04 835 2191


raw-image

竹廣市早餐店

60年老店,位在博愛街與三民街交叉口,蛋餅餅皮是手工製作,據說杏仁茶也是必推。

彰化縣員林市博愛路98號


消失的:

raw-image

文化戲院:

彰化縣員林鎮中山里光明路309號

以前 光明街烏龍院藝苑址(已倒閉),為曾任員林鎮長,現任行政院衛生署 長詹啟賢之兄詹啟造所經營

備註:烏龍院藝苑為唱片行,還有一堆海報兼營租書店。

raw-image

街役場遺址:老照片

(今為建民書局和多多水餃之間)

raw-image

奧井商店:延伸閱讀

根據大日本職業明細圖,這棟建築物以前是奧井商店(今為黛安芬內衣店)

外型非常古典,可惜被廣告看板擋住。

raw-image











員林郡役所遺址:延伸閱讀

(今為閒置的黃金帝國大廈)






原文出自:http://www.goodlifebookstore.com.tw/?p=128

撰稿 │ 曹竣瑋

攝影 │ 曹竣瑋 黃建懷

延伸閱讀:非常古典的建築 奧井商店

延伸閱讀:員林消失的商店

資料來源:《員林市誌》第二篇 開拓篇

資料來源:《員林風情》咱的故鄉員林 米苔目與肉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邊緣老闆/曹竣瑋的沙龍
44會員
67內容數
『生活不在他方,而在地方。』 「地方」是對個人而言有意義的場所、價值凝聚地所在。 為什麼家鄉對於我們是著迷的,就像我們出生第一眼看見的是自己的父母親一樣,是對於個體的我們第一個產生意義的地方;我們在家鄉開始社會化、開始產生人際關係、開始與家庭以外的世界產生連結 - - 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所經歷
2020/06/13
從街外就能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看見老闆在開放式吧檯的忙碌, 也讓熙攘的路人不經意駐足 近年來員林市多出幾間別具個性的咖啡店,離員林影城不遠處「二本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員林南昌路的二本咖啡乍看之下是一間老宅透天厝,老闆希望保留房屋完整的架 構,稍稍替他穿上白襯衫,大面的透明玻璃窗,讓路人能在店外清楚
Thumbnail
2020/06/13
從街外就能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看見老闆在開放式吧檯的忙碌, 也讓熙攘的路人不經意駐足 近年來員林市多出幾間別具個性的咖啡店,離員林影城不遠處「二本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員林南昌路的二本咖啡乍看之下是一間老宅透天厝,老闆希望保留房屋完整的架 構,稍稍替他穿上白襯衫,大面的透明玻璃窗,讓路人能在店外清楚
Thumbnail
2020/05/20
Ken 居身在巷弄內沒有明顯招牌的摩露啡 Moluficafe ,一進門內,即能感受到店內木頭與植物散發出恬靜氣息,像回家般舒適、自然。 店內的植物牆,正是老闆 Ken 一手打造的得意之作。從學生時期就在員林成長的 Ken,老家雖在花壇,但對於在員林的情感,他笑著說:「員林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比老
Thumbnail
2020/05/20
Ken 居身在巷弄內沒有明顯招牌的摩露啡 Moluficafe ,一進門內,即能感受到店內木頭與植物散發出恬靜氣息,像回家般舒適、自然。 店內的植物牆,正是老闆 Ken 一手打造的得意之作。從學生時期就在員林成長的 Ken,老家雖在花壇,但對於在員林的情感,他笑著說:「員林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比老
Thumbnail
2020/05/02
員林農工對面街上有間綠意盎然,裝潢帶有一些 LOFT 美式工業的風格,走進店內即看見頭戴著美式平沿帽的 Clark,正全神貫注地在吧檯內張羅餐點。 Clark 對於土地的熟悉信任感 選擇紮根員林 老家在永靖,高中時期在員林讀書,談起自己對員林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人常常會帶著他來員林吃飯,還記得當時中
Thumbnail
2020/05/02
員林農工對面街上有間綠意盎然,裝潢帶有一些 LOFT 美式工業的風格,走進店內即看見頭戴著美式平沿帽的 Clark,正全神貫注地在吧檯內張羅餐點。 Clark 對於土地的熟悉信任感 選擇紮根員林 老家在永靖,高中時期在員林讀書,談起自己對員林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人常常會帶著他來員林吃飯,還記得當時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不畏疫情於大稻埕百年老屋開業的台灣文創銷售平台「梁山泊壹零捌」,歷經兩年辛苦經營,終於隨著解禁逐漸開放,迎來了第二家店 「梁山泊永康捌巷」。 即日起至「梁山泊永康捌巷」消費滿200元即贈送小豬撲滿一個,限量1000個,送完為止。 「梁山泊壹零捌」和「梁山泊永康捌巷」陳列的商品以台灣
Thumbnail
【李婉如/ 報導】不畏疫情於大稻埕百年老屋開業的台灣文創銷售平台「梁山泊壹零捌」,歷經兩年辛苦經營,終於隨著解禁逐漸開放,迎來了第二家店 「梁山泊永康捌巷」。 即日起至「梁山泊永康捌巷」消費滿200元即贈送小豬撲滿一個,限量1000個,送完為止。 「梁山泊壹零捌」和「梁山泊永康捌巷」陳列的商品以台灣
Thumbnail
長長拉起的標語旗幟,隨風飄搖的是恍如隔世還是似曾相識。
Thumbnail
長長拉起的標語旗幟,隨風飄搖的是恍如隔世還是似曾相識。
Thumbnail
午後的街道充斥著烈日的熾熱,陽光打在紅磚鋪成的道上,閃著陳舊的赤色光芒。 「老闆娘,我要寄包裹!」住在隔壁巷子的大嬸將摩托車停在紅磚砌成的騎樓底下,笑著拭去眼角的汗珠,穩穩的將沉甸甸的包裹擱在案上的同時,心中的大石子彷彿也卸了下來。
Thumbnail
午後的街道充斥著烈日的熾熱,陽光打在紅磚鋪成的道上,閃著陳舊的赤色光芒。 「老闆娘,我要寄包裹!」住在隔壁巷子的大嬸將摩托車停在紅磚砌成的騎樓底下,笑著拭去眼角的汗珠,穩穩的將沉甸甸的包裹擱在案上的同時,心中的大石子彷彿也卸了下來。
Thumbnail
捷運列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旅人,從捷運劍潭站為士林起始站,遍訪台灣小吃美食,進擊台北最有玩味的川流市集,士林的眾生相成了台北最豐盛的饗宴。
Thumbnail
捷運列車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旅人,從捷運劍潭站為士林起始站,遍訪台灣小吃美食,進擊台北最有玩味的川流市集,士林的眾生相成了台北最豐盛的饗宴。
Thumbnail
新珍香酥糖於民國18年(1929年)開始開店,由26歲的第一代范清漢帶著18歲新婚妻子以當時的日圓一塊錢白手起家,買到一鍋花生,一碗麥芽糖就在第一市場擺攤,後來第一代搬到大同路有固定的店面(租的),於60年前由江復元先生(女婿)接班後買60坪,一坪2000塊的店面,後來在店後面建30坪的小工廠。
Thumbnail
新珍香酥糖於民國18年(1929年)開始開店,由26歲的第一代范清漢帶著18歲新婚妻子以當時的日圓一塊錢白手起家,買到一鍋花生,一碗麥芽糖就在第一市場擺攤,後來第一代搬到大同路有固定的店面(租的),於60年前由江復元先生(女婿)接班後買60坪,一坪2000塊的店面,後來在店後面建30坪的小工廠。
Thumbnail
1960年開業的聯華綢莊是新街僅存的三家老布莊之一,也是比較年輕的一家。六十年代的檳城應該還在時代的巔峰,自由港地位加上國家剛獨立,充滿夢想與可能性。只是隨後的十年,除了馬印衝突對旅遊業的影響,這個國家也沒有把經濟發展的重心放在這裡,自由港的地位更是被逐步轉移。
Thumbnail
1960年開業的聯華綢莊是新街僅存的三家老布莊之一,也是比較年輕的一家。六十年代的檳城應該還在時代的巔峰,自由港地位加上國家剛獨立,充滿夢想與可能性。只是隨後的十年,除了馬印衝突對旅遊業的影響,這個國家也沒有把經濟發展的重心放在這裡,自由港的地位更是被逐步轉移。
Thumbnail
蘆洲中山市場的建築物就要拆除了。圍籬封閉前五天,《新北市文化》季刊(本刊)跟著在地寫作者洪愛珠,探訪店家,留下這一批珍貴的影像紀錄。 撰文=洪愛珠 攝影=陳敏佳(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Thumbnail
蘆洲中山市場的建築物就要拆除了。圍籬封閉前五天,《新北市文化》季刊(本刊)跟著在地寫作者洪愛珠,探訪店家,留下這一批珍貴的影像紀錄。 撰文=洪愛珠 攝影=陳敏佳(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Thumbnail
談家鄉 世代對談 沏一壺茶 聊聊從前兒時記憶 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 賴宥琳女士 Q : 以前家裡外婆家那邊有蜜餞? A : 我的阿公是做蜜餞的,我們自己老家在浮圳路那邊,三條里有個工廠,但那時候沒拍照,老家是跟阿祖那張。 Q : 這些照片距離現在多久了? A : 我小時候五歲的阿,
Thumbnail
談家鄉 世代對談 沏一壺茶 聊聊從前兒時記憶 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 賴宥琳女士 Q : 以前家裡外婆家那邊有蜜餞? A : 我的阿公是做蜜餞的,我們自己老家在浮圳路那邊,三條里有個工廠,但那時候沒拍照,老家是跟阿祖那張。 Q : 這些照片距離現在多久了? A : 我小時候五歲的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