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對談】|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沏一壺茶 聊聊從前兒時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談家鄉
世代對談
沏一壺茶 聊聊從前兒時記憶
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 賴宥琳女士
raw-image

Q : 以前家裡外婆家那邊有蜜餞?

A : 我的阿公是做蜜餞的,我們自己老家在浮圳路那邊,三條里有個工廠,但那時候沒拍照,老家是跟阿祖那張。

raw-image

Q : 這些照片距離現在多久了?

A : 我小時候五歲的阿,距離五十幾年多了。

以前老家工廠旁邊小果園,會種菜跟水果,要醃蜜餞是用木桶,裡面可以裝好幾個成年人。以前蜜餞都是用日曬的,日曬時,工人會用竹子做的長形的竹凳,把梅子還沒乾的都放在上面,然後讓它曬很多天,有時候我在那邊玩,玩累的時候都會順便吃一些止渴(笑)。

raw-image

後來搬出來後,因為第一市場店面需要租金,所以就把三條里的舊房子給賣掉了,我們一開始是在現在的義美食品,以前我們算是員林最早開始做雜貨食品的,當時生意算是很好,這樣的店面沒幾間,我們一直想跟店家買店面,但店家不想賣,最後我們搬去騎樓內,就是現在的福山香食品行。

那福山香食品行 ( 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第 40 號店舖 ) 上有一個木製的匾額,從我阿公時代就有了,匾額至今已經超過 100 年之久 ( 已酉葭月 ),是請員林創設興賢吟社的黃溥造書法家題字,現在匾額被我的哥哥把它帶回台北了。

福山香食品行木製的匾額

福山香食品行木製的匾額

民國 59 年搬到第一市場那邊,當時我讀國一

Q : 那時候市場附近有甚麼攤位 ?

A : 那時候小吃都在王爺廟 ( 廣寧宮 ) 對面,都集中在那一塊,沒有像現在零零散散,魷魚羹阿、肉羹、水餃、也還有一家海產店,我爸爸幾乎每晚關店的時候,都會去賣海鮮的攤位小酌幾杯,叫幾樣小菜,我們會跟著爸爸一起過去,他會點鱔魚麵、烤蔥仔肉、螺肉,配一杯竹葉青酒。

以前還有人力三輪車,民國六十幾年還有,都在王爺宮 ( 廣寧宮 ) 那邊,有五六輛,直到我高中的時候都還有,還記得有一次讀高中,我身體不舒服,媽媽叫人力車去員林家商載我回家,以前早期幾十塊就有,但後來就變幾百塊了。

員林國小 ( 旁邊是小弟 ) 以前員林國小都是紅磚,大家不是去員林國小就是去員林公園或百果山遊玩。 那時候大家還很勤奮工作,週六沒有放假,要上半天假。

員林國小 ( 旁邊是小弟 ) 以前員林國小都是紅磚,大家不是去員林國小就是去員林公園或百果山遊玩。 那時候大家還很勤奮工作,週六沒有放假,要上半天假。

Q : 以前最大的休閒都是去員林公園嗎 ?

A : 它中間有一個大的湖,我記得樹木很多,員林國宅那時候還是員林國小,國宅那時候公園有隔一條馬路,以前就有了。

raw-image

Q: 最喜歡的老照片 ?

A : 很多張,這張是我跟姑姑拍的,雖然說不是親姑姑,以前女性的髮型就是這樣。

我很喜歡這張的我,因為當時五歲樣子最可愛的時期。( 笑 )

正成幼稚園

正成幼稚園

舊址是在員林家商附近 ( 圖片中都是老師,共六班 )當時學生快要200人,一班 50 個人左右,最遠的學生住在百果山附近,當時算是員林大型的幼兒園。

員林雙十國慶的遊街

員林雙十國慶的遊街

員林雙十國慶的遊街

員林雙十國慶的遊街

每次遊街都會走最主要的中山路,動員全部的學生,從最小幼兒園到國小國中高中都會出來遊街,很盛大都會拿國旗出來遊街,後面應該是員林高中,高中有些會喊口號阿 ! 到後來會有啦啦隊阿。


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 賴宥琳女士

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 賴宥琳女士


原文出自:http://www.goodlifebookstore.com.tw/?p=115

文 張妤瑄

攝 Soda oo、賴宥琳提供

👉《員林紀事》販售店家:https://reurl.cc/oDEg7v

👉全台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書店皆可訂購:http://bit.ly/2Qe1yYp

👉蝦皮購買:http://bit.ly/2th8rzs

🚩《員林紀事》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n_lin_life

🚩《員林紀事》FB https://www.facebook.com/linlinlocallif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邊緣老闆/曹竣瑋的沙龍
44會員
67內容數
『生活不在他方,而在地方。』 「地方」是對個人而言有意義的場所、價值凝聚地所在。 為什麼家鄉對於我們是著迷的,就像我們出生第一眼看見的是自己的父母親一樣,是對於個體的我們第一個產生意義的地方;我們在家鄉開始社會化、開始產生人際關係、開始與家庭以外的世界產生連結 - - 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所經歷
2020/06/13
從街外就能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看見老闆在開放式吧檯的忙碌, 也讓熙攘的路人不經意駐足 近年來員林市多出幾間別具個性的咖啡店,離員林影城不遠處「二本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員林南昌路的二本咖啡乍看之下是一間老宅透天厝,老闆希望保留房屋完整的架 構,稍稍替他穿上白襯衫,大面的透明玻璃窗,讓路人能在店外清楚
Thumbnail
2020/06/13
從街外就能透過大片的玻璃窗看見老闆在開放式吧檯的忙碌, 也讓熙攘的路人不經意駐足 近年來員林市多出幾間別具個性的咖啡店,離員林影城不遠處「二本咖啡」便是其中之一。 位於員林南昌路的二本咖啡乍看之下是一間老宅透天厝,老闆希望保留房屋完整的架 構,稍稍替他穿上白襯衫,大面的透明玻璃窗,讓路人能在店外清楚
Thumbnail
2020/05/20
Ken 居身在巷弄內沒有明顯招牌的摩露啡 Moluficafe ,一進門內,即能感受到店內木頭與植物散發出恬靜氣息,像回家般舒適、自然。 店內的植物牆,正是老闆 Ken 一手打造的得意之作。從學生時期就在員林成長的 Ken,老家雖在花壇,但對於在員林的情感,他笑著說:「員林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比老
Thumbnail
2020/05/20
Ken 居身在巷弄內沒有明顯招牌的摩露啡 Moluficafe ,一進門內,即能感受到店內木頭與植物散發出恬靜氣息,像回家般舒適、自然。 店內的植物牆,正是老闆 Ken 一手打造的得意之作。從學生時期就在員林成長的 Ken,老家雖在花壇,但對於在員林的情感,他笑著說:「員林有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比老
Thumbnail
2020/05/02
員林農工對面街上有間綠意盎然,裝潢帶有一些 LOFT 美式工業的風格,走進店內即看見頭戴著美式平沿帽的 Clark,正全神貫注地在吧檯內張羅餐點。 Clark 對於土地的熟悉信任感 選擇紮根員林 老家在永靖,高中時期在員林讀書,談起自己對員林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人常常會帶著他來員林吃飯,還記得當時中
Thumbnail
2020/05/02
員林農工對面街上有間綠意盎然,裝潢帶有一些 LOFT 美式工業的風格,走進店內即看見頭戴著美式平沿帽的 Clark,正全神貫注地在吧檯內張羅餐點。 Clark 對於土地的熟悉信任感 選擇紮根員林 老家在永靖,高中時期在員林讀書,談起自己對員林的印象,他說小時候家人常常會帶著他來員林吃飯,還記得當時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下一站是位於埔心鄉舊館國小對面的興霖宮,當地人都叫王爺宮,又出現了「我長大了,廟卻變小了「的錯覺,我媽平常都很省的,添油香錢都不手軟,其他兩個阿姨也是,還可以和廟方管理人認親,直接問她:「哇古早住低家,你係蝦米郎查某囡仔?」還真的問出是熟識的人,真是太厲害了。 下一站是我的老家,一樣先到聖興堂拜拜,
Thumbnail
下一站是位於埔心鄉舊館國小對面的興霖宮,當地人都叫王爺宮,又出現了「我長大了,廟卻變小了「的錯覺,我媽平常都很省的,添油香錢都不手軟,其他兩個阿姨也是,還可以和廟方管理人認親,直接問她:「哇古早住低家,你係蝦米郎查某囡仔?」還真的問出是熟識的人,真是太厲害了。 下一站是我的老家,一樣先到聖興堂拜拜,
Thumbnail
三個月多我曾快閃回彰化看高中恩師、訪友,最後還回去小時候成長的地方繞一圈,還遇到鄰居,那時候就跟我媽媽說,再找一天載她回去,我小時候是外婆帶大的,媽媽和我的故鄉是同一個小村莊。 兩個星期前,我媽突然問我4/24可否開車載她回員林,因為有兩個兒時玩伴也想一起回鄉,我說:「當然可以!那天我有空,開車載一
Thumbnail
三個月多我曾快閃回彰化看高中恩師、訪友,最後還回去小時候成長的地方繞一圈,還遇到鄰居,那時候就跟我媽媽說,再找一天載她回去,我小時候是外婆帶大的,媽媽和我的故鄉是同一個小村莊。 兩個星期前,我媽突然問我4/24可否開車載她回員林,因為有兩個兒時玩伴也想一起回鄉,我說:「當然可以!那天我有空,開車載一
Thumbnail
今天一如往常回阿嬤家,阿嬤一直催促,叫我拿拜拜的東西準備去山上拜土地公,距離上次回來,我漸漸地再拼湊老家的過去。 上次回來時我去到漁港,想找地方喝咖啡,看了一下google map發現附近似乎有新開的店,便走了進去,一不小心跟老闆娘聊了起來,這時闆娘問我是島上移民過來的嗎?我說我們家不是,我們家一直
Thumbnail
今天一如往常回阿嬤家,阿嬤一直催促,叫我拿拜拜的東西準備去山上拜土地公,距離上次回來,我漸漸地再拼湊老家的過去。 上次回來時我去到漁港,想找地方喝咖啡,看了一下google map發現附近似乎有新開的店,便走了進去,一不小心跟老闆娘聊了起來,這時闆娘問我是島上移民過來的嗎?我說我們家不是,我們家一直
Thumbnail
老家坐落在中部縣市,是個從市中心需要搭將近兩個小時客運才會到的小鄉鎮。兒時的長假幾乎都在這裡度過,跟著祖父母從北部搭上客運,晃悠悠地、曲曲折折的小路引領我們回到這裡,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都在這間老房子。 沿著擴建的大馬路,一眼就可以在翠綠的稻田所編織的地平線上看見那幢三合院。
Thumbnail
老家坐落在中部縣市,是個從市中心需要搭將近兩個小時客運才會到的小鄉鎮。兒時的長假幾乎都在這裡度過,跟著祖父母從北部搭上客運,晃悠悠地、曲曲折折的小路引領我們回到這裡,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歲月,都在這間老房子。 沿著擴建的大馬路,一眼就可以在翠綠的稻田所編織的地平線上看見那幢三合院。
Thumbnail
「興農米店」矗立在車水馬龍的竹東與新竹市連結的中興路邊,祖父那年代以碾米賣米為主,到民國50多年後竹東地區種稻人家減少,碾米量下降許多,開始賣白米、糯米、胚米等,直到20多年前大兒子跟媳婦接手後,兼做米食的早餐販售,後續大女兒也回家幫忙。看起來小小的店面,卻深藏許多在地的歷史軌跡……
Thumbnail
「興農米店」矗立在車水馬龍的竹東與新竹市連結的中興路邊,祖父那年代以碾米賣米為主,到民國50多年後竹東地區種稻人家減少,碾米量下降許多,開始賣白米、糯米、胚米等,直到20多年前大兒子跟媳婦接手後,兼做米食的早餐販售,後續大女兒也回家幫忙。看起來小小的店面,卻深藏許多在地的歷史軌跡……
Thumbnail
那麼多年過去,我才發現自己承襲了來自爸爸媽媽的家鄉滋味。儘管是一座我未曾踏實生活過的中部小鎮,卻因為孩提時期跟著大人吃,久之成習慣,遂以為都是熟悉的滋味,也不去追問自己喜歡與否。 復刻鹿港滋味,毋寧是從敘述往日生活的文字裡,擷取一種消逝的味道,屬於童年的甜蜜記憶。
Thumbnail
那麼多年過去,我才發現自己承襲了來自爸爸媽媽的家鄉滋味。儘管是一座我未曾踏實生活過的中部小鎮,卻因為孩提時期跟著大人吃,久之成習慣,遂以為都是熟悉的滋味,也不去追問自己喜歡與否。 復刻鹿港滋味,毋寧是從敘述往日生活的文字裡,擷取一種消逝的味道,屬於童年的甜蜜記憶。
Thumbnail
最近常常有一種感覺,有時候認為應該會有「記憶」的空間、時間、物件,許多年後,當我們再次走過,卻發現自己心理異常平靜,腦中的圖景模糊一片,然後,就會開始焦慮著,自己記憶是不是已經開始消逝。 但,每當說服自己記憶本就會漸漸淡忘,也開始為「遺忘」調適心情時,卻在某個不經意的、偶然的、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所有
Thumbnail
最近常常有一種感覺,有時候認為應該會有「記憶」的空間、時間、物件,許多年後,當我們再次走過,卻發現自己心理異常平靜,腦中的圖景模糊一片,然後,就會開始焦慮著,自己記憶是不是已經開始消逝。 但,每當說服自己記憶本就會漸漸淡忘,也開始為「遺忘」調適心情時,卻在某個不經意的、偶然的、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所有
Thumbnail
談家鄉 世代對談 沏一壺茶 聊聊從前兒時記憶 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 賴宥琳女士 Q : 以前家裡外婆家那邊有蜜餞? A : 我的阿公是做蜜餞的,我們自己老家在浮圳路那邊,三條里有個工廠,但那時候沒拍照,老家是跟阿祖那張。 Q : 這些照片距離現在多久了? A : 我小時候五歲的阿,
Thumbnail
談家鄉 世代對談 沏一壺茶 聊聊從前兒時記憶 員林蜜餞食品行女兒的兒時回憶 賴宥琳女士 Q : 以前家裡外婆家那邊有蜜餞? A : 我的阿公是做蜜餞的,我們自己老家在浮圳路那邊,三條里有個工廠,但那時候沒拍照,老家是跟阿祖那張。 Q : 這些照片距離現在多久了? A : 我小時候五歲的阿,
Thumbnail
位在員東路二段與大同路一段交叉口的一間小店,每到中午與晚間宵夜時刻,總會看到有人在店門口徘徊等待老闆親手料理的油蔥粿。  
Thumbnail
位在員東路二段與大同路一段交叉口的一間小店,每到中午與晚間宵夜時刻,總會看到有人在店門口徘徊等待老闆親手料理的油蔥粿。  
Thumbnail
光明街商圈又稱為林仔街商圈或員林站前商圈 民國42年(1953年)的光明街的攤販種類多元,從販賣魚肉果蔬和各種小吃到修改衣服、製作麵條、刻印章、賣衣服、唱片行等應有盡有。
Thumbnail
光明街商圈又稱為林仔街商圈或員林站前商圈 民國42年(1953年)的光明街的攤販種類多元,從販賣魚肉果蔬和各種小吃到修改衣服、製作麵條、刻印章、賣衣服、唱片行等應有盡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